第五百四十二節 耶路撒冷的歸屬

有這樣一座城市,基督徒如此傾訴着對聖城熾熱的愛,“耶路撒冷啊,我若忘了你,讓我的手殘;你若不是我的最大歡樂,讓我的舌噤。”,而在“猶太聖經”《塔木德》中,猶太教徒感嘆:“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拜真教先知也曾讚美道:“耶路撒冷,真主在他所有土地中的選擇。”耶路撒冷享有世間唯一的殊榮——猶太教徒、基督教和拜真教都視其爲聖城。

山上是拜真教聖地,山腳是猶太人的“哭牆”,蜿蜒其間的是耶穌受難之路。雖然耶路撒冷舊城面積僅有1平方公里,卻是人類三大宗教的共同搖籃。自從3000年前大衛王在此建都,耶路撒冷便成爲猶太民族的歷史和精神中心,是“上帝賜予的家園”;對基督徒而言,耶路撒冷是耶穌早年求學、中年佈道和晚年罹難及復活的地方,是無可替代的聖地;而穆斯林則認爲,這裡是先知穆罕默德聆聽真主安拉祝福和啓示的聖城,有世界上最美麗的清真寺。

站在耶路撒冷東部那高達12米的古樸城牆上,新、舊兩城涇渭分明。西邊是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新城,東邊則是一個活生生的中世紀都城。南北走向和東西走向的兩條大街,將舊城劃分爲4個區:東北是最大的穆斯林區,西北是基督教區,東南是猶太區,西南則是最小的亞美尼亞區。

每天凌晨,天際尚未泛出魚肚白,清真寺宣禮塔的擴音器便播放出高亢、悠揚的喚拜聲。成百上千身穿白色長袍的穆斯林們聚集在一條條小巷中,如同一條白色的河流,匯入一座座清真寺,彎身跪倒、前額觸地,虔誠地進行晨拜。不大一會,各種教堂清亮的鐘聲也響了起來,身着黑色長袍的天主教、東正教、亞美尼亞教的教士與修女們,形成一條黑色的河流,涌向教堂,在一片聖潔的燭光和肅穆的管風琴聲裡高唱頌主歌。接着,猶太教徒們也行色匆匆,成羣結隊來到“哭牆”(原名西牆)前,喃喃頌唸經文……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方圓1平方公里的舊城裡,這些黑白“河流”似乎早已安排好了先後秩序,從不“撞車”。三教的信衆們雖然比鄰而居,卻有意忽視着對方的存在,各自堅守着信仰,篤誠地盡着自己的宗教義務,老死不相往來。

在希伯萊語中,耶路撒冷是“和平之城”,然而,幾千年下來,耶路撒冷留給猶太人的卻是一段“哭牆”。以色列人發誓決不廢棄“哭牆”,因爲這正是猶太先祖歷史的寫照。

提及“哭牆”,還得從聖殿山講起。在公元前11世紀,猶太王國創始人大衛王征服耶路撒冷後,將它定爲猶太王國的都城,並打算建造一座朝拜猶太教神主耶和華的聖殿。大衛王死後,他的兒子所羅門王繼承父業,耗時7載,動用20萬人在耶路撒冷的一座山(即著名的聖殿山)上興建了一座富麗堂皇的聖殿。這就是著名的耶路撒冷第一聖殿。

公元前586年,巴比倫軍隊攻佔耶路撒冷,第一聖殿被毀。後來,猶太人兩度重修聖殿,但公元70年,羅

馬帝國將領提多攻下耶路撒冷後焚燒了聖殿,只留下西邊一段殿牆,故稱西牆。相傳羅馬人放火燒聖殿時,有6位天使下凡,坐在西牆下失聲大哭,淚水滲入石縫,使這段牆更加堅固。羅馬統治時期,除每年哀悼聖殿被毀的那一天外,猶太人一概不得進入耶路撒冷。許多世紀以來,猶太教徒來到這裡面壁祈禱,每當追憶歷史上聖殿被毀、猶太人被迫四處流亡,便不禁悲從中來,嚎啕大哭一場,“哭牆”因此得名。“哭牆”長約52米,高19米,由27層巨大的大理石塊砌成,。

儘管耶路撒冷屢遭劫難,但那段殘存的西牆仍舊存在。猶太教徒堅信,這是因爲他們信奉的耶和華沒有離開聖殿,大衛王仍在守護着他們。因而每逢安息日,尤其在猶太逾越節、新年和贖罪日,猶太教徒便雲集“哭牆”,舉行宗教儀式,懺悔祈禱。

對於全世界的基督徒來說,耶路撒冷的多洛羅薩路意義非凡,因爲這裡就是耶穌的“受難之路”。據《新約聖經》記載,耶穌30歲時開始在巴勒斯坦一帶廣收門徒,傳播新教義。他的這一活動受到羅馬帝國統治者及猶太教上層的反對和打擊。經過巧妙周旋,耶穌在公元30年帶領門徒進入耶路撒冷。但由於門徒猶大出賣,耶穌在耶路撒冷郊外的客西馬尼園被捕。據說,耶穌被羅馬總督彼拉多判處死刑後,就是沿着多洛羅薩路一步步艱難地走向耶路撒冷西北部的刑場。他忍受着羅馬士兵的鞭笞和無知民衆的嘲笑,揹負着沉重的十字架,步履蹣跚,跌倒了,爬起來,又跌倒,再爬起來……從受審地到羅馬總督彼拉多下令將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哥爾哥達”高地,耶穌走過的路也便因此被稱爲“受難之路”。

“受難之路”實際並不長,全程共有14站,其中的最後5站在聖墓大教堂內。聖墓大教堂,又稱“復活教堂”,是在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遇害、下葬並復活的地方建起的教堂,被世界基督徒視爲最神聖的參拜處之一。公元326年,拜占庭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母親海倫娜巡遊此地後,君士坦丁一世下令在此處修建一座長方形的教堂,工程歷時9年。然而,聖墓大教堂先後被波斯人和埃及人摧毀,直到公元1149年才由十字軍重建。走在聖墓大教堂裡,殿中石柱縱橫,聖龕莊嚴凝重。進門後,記者看到的第一處聖蹟就是膏油石。據稱,耶穌被人從十字架上擡下來後,就躺在這塊石板上,他的鮮血滲入了石縫,把石板染成了紅色。如今的石板看上去仍像是真有血跡滲透進石紋裡。許多基督徒一進門便跪倒在石板前,不停地撫摸、親吻着,日久天長,石板變得格外光滑。

再往裡走,就可以看到一塊約15米高的巨石,名爲骷髏地,因其外觀酷似骷髏而得名。傳說耶穌就是在這裡被釘上十字架的。沿着石梯爬上去,山上有兩個教堂,在豎起十字架之處修建的那座,屬於希臘正教;在耶穌被釘上十字架之處建起的教堂,屬於羅馬天主教。

每年從耶穌受難日的星期五直到復活節後,來自

世界各地的基督徒都要擡着龐大的十字架,循着耶穌“受難之路”,一直走到聖墓大教堂,感受耶穌爲人類所蒙受的苦難。

走在耶路撒冷,不論你從哪個角度,都能看到一個金黃色的大圓頂,在耀眼的陽光下熠熠生輝,這就是穆斯林的聖地——岩石圓頂清真寺。而在不遠處,與它遙相呼應的另一個圓頂便是拜真教中僅次於麥加天房和麥地那先知寺的第三大清真寺——阿克薩清真寺。岩石圓頂清真寺,始建於公元691年,是迄今保存最完好、最爲重要的***早期建築傑作。取名“岩石”是因爲寺裡供奉着一塊長17.7米、寬13.5米、高1.2米的巨石。據《古蘭經》記載,一天,拜真教先知穆罕默德受安拉啓示,深夜突然從聖城麥加騎着名叫“巴拉克”的神馬來到耶路撒冷。在天使吉伯利的陪同下,穆罕默德在一塊岩石上登九霄,遨遊七重天,見到了古代先知,接受安拉的“天啓”後於次日拂曉返回麥加。穆罕默德登天時腳踏的巨石,因而被穆斯林視爲聖石,認爲它與麥加天房中的玄石同樣神聖。

據史料記載,爲了紀念和緬懷先知穆罕默德的“登霄”之舉,統治耶路撒冷的馬立克哈里發,便在聖石周圍修建了這座圓頂清真寺。據說,迄今巨石上還留有先知穆罕默德的腳印和天使吉伯利在穆罕默德“登霄”時抓穩岩石的手印。在巨石上,記者還看到一個小小的方洞,據當地穆斯林說,那叫做“魂井”,據說祈禱者可每週兩次在這裡遇見亡者的靈魂。

爲穆罕默德而建的岩石圓頂清真寺也同樣歷盡了劫難。公元1033年,一場地震將其毀壞,但很快就被修復起來。而歐洲十字軍東征,攻克耶路撒冷後,圓頂清真寺遭到洗劫並被改造爲一座教堂,歐洲人用大理石蓋住了穆斯林神聖的“岩石”,並在上面建了一座祭壇。公元1187年,薩拉丁收復了耶路撒冷,清真寺才重新回到穆斯林手中。

如今,阿克薩清真寺裡每天都要舉行5次禮拜儀式。無數的穆斯林在這神聖的地方按時完成他們的宗教義務,而世界其他地方的穆斯林也都把能在這裡做上一次禮拜、追憶先知穆罕默德,視爲一生中莫大的幸事。

3000年來,這座城市37次被征服,8次毀於戰火。難怪後人感嘆:世上若有十分憂,總有九分在聖城。如今中國國防軍的飛機坦克已經抵達這座聖城的門外,而迎接他們的是疑惑的、恐懼的、憂鬱的、溫和的、讚賞的眼神,不過除了這些,似乎並沒有人打算阻止他們進入耶路撒冷的腳步,這座城市的第38次征服由一羣來自遙遠東方的完全不同於三大宗教的將領們完成,他們信奉的是祖國和人民的利益至高無上。

在丘吉爾的日記中,太初二十二年3月10日這一天僅僅有這麼一行字:“本土戰事平穩。近東地區我軍繼續戰略收縮,今日放棄耶路撒冷。”或許這位曾經世界霸主的大英帝國首相實在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筆觸來描繪他此刻的心情,多言不如沉默吧。

(本章完)

第二百七十六節 士兵皆是吾兄弟第五百五十七節 太平洋上西風緊第九十九節 新任巡撫三把火第三百零六節 喬夫病危金陵降第一百二十節 武翼三鎮分權柄第三百三十一節 日軍浴血青島堡第四百五十一節 中國崛起的信號第四百八十八節 卡梅隆分析報告第八十五節 和談上演全武行第三百八十九節 國防艦隊掌門人第五百六十四節 橋頭堡行動啓幕第四百七十節 烈火烹油華爾街第三百零四節 真相大白千夫指第一百六十節 八角臺幸會雨帥第三百三十六節 歐陸空中鏖戰急第五百四十五節 決定命運五分鐘第一百六十九節 擲彈狙擊顯神威第三百二十八節 青島問題浮水面第二百零七節 星臺談心見南海第三百零二節 刺宋主使有其人第二百二十二節 拜訪大使逢故知第十九節 捐官拜見徐卜五第三百二十七節 初次提案論出兵第四百七十六節 軍靴跨過萊茵河第二百四十七節 三顧茅廬醇親王第四節 初出茅廬探世情第五百一十九節 俄芬戰爭檢討會第二百六十八節 清鄉剿匪豫東北第五百八十四節 國足精神的塑造第三百六十四節 廉政風暴起神州第五百八十四節 國足精神的塑造第三十八節 羣梟聚會平安鎮第六十二節 調戲魔女她乾爹第一百九十四節 刺殺迷雲難破解第五十六節 白馬誓師上京城第四百零二節 世家反撲起蕭牆第二百四十四節 共和兵變起灤州第二十五節 衙門公審明事理第三百七十九節 閩系海軍之沒落第四百九十八節 如箭在弦的入侵第四百八十節 德奧合併策源地第四百五十三節 八方支援匯甘隴第四十七節 推心置腹攬大將第一百九十三節 新軍戰術終大成第一百五十五節 誘敵深入金州城第二百一十六節 上下求索美利堅第三百四十九節 裝甲突擊掀狂飆第三百七十節 紅色革命的餘波第七十九節 庚子和談某摻和第一百五十一節 武翼出征到遼東第四百七十八節 半個西班牙死了第九節 靈藥救命又一村第五百六十一節 血肉磨坊山地戰第四百零九節 炮兵集羣顯神威第五百一十三節 志願空軍要介入第二百一十三節 暴斃疑雲難猜度第五百九十四節 戰後掠影經濟篇第四百三十九節 翻舊賬的殺傷力第四百九十四節 帝國國防動員令第四百七十三節 悽風冷雨美利堅第四百四十八節 燧人後羿大計劃第三百節 宋案驚天有黑幕第三百七十三節 分贓大會亂紛紛第二百六十四節 打出來的鐵防長第一百零七節 血債還須血來償第二百五十五節 風雨飄搖大清朝第一百零二節 海外遊子來投奔第二百五十七節 螳螂捕蟬黃雀後第二百二十五節 談經論道博士女第三百八十三節 國防海軍有三寶第一百八十八節 屠戮滿城驚天下第一百六十八節 乃木再請武翼軍第五百三十一節 美國宣戰入盟軍第九節 靈藥救命又一村第五百七十六節 窮兵黷武德意志第二百九十七節 國防軍改戰鬥羣第二百九十九節 政府稅收與法酬第一百七十節 血雨腥風應有涯第三百七十三節 分贓大會亂紛紛第五百二十六節 蠢蠢欲動北極熊第一百二十五節 技術決定情報戰第二百七十三節 聯軍入關定三秦第三百三十三節 坦能堡俄德鏖戰第二百九十五節 八大金剛聽牆根第五百七十四節 中美開戰的始末第四百六十三節 驚天血案的波瀾第二百一十七節 華府尋訪老麥克第四百八十五節 光復錫金和不丹第一百零六節 冤有頭來債有主第四百七十節 烈火烹油華爾街第一百六十節 八角臺幸會雨帥第三百二十八節 青島問題浮水面第五百三十八節 日美激戰珊瑚海第二百四十二節 困居京師病客居第三百九十二節 會前討論找病根第五百八十八節 戰後掠影階層續第五百四十節 西征漫漫黃沙路第二百五十九節 逼宮功臣趙秉鈞第一百二十三節 驚聞已成反動派第四百六十八節 民工黨趁勢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