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節 所向披靡下南洋

大戰開始後,本土一直受到威脅的英國,在人力和物資上都在傾向於調集本土和小鬍子玩命。馬來的英軍司令部所希望得到,擁有300至500架戰機實力的空軍部隊,從來沒有實現。而當駐馬來亞英軍,面對配備超過2000臺“雪豹”坦克和的中華帝國國防軍時,卻發現守軍連一臺也沒有(僅有的二十輛克倫威爾都在巴東當火炬的幹活了)。

英軍曾制定計劃,先發制人地入侵泰國南部,搶先破壞國防軍的着陸點,並命名爲鬥牛士行動。但最終行動並沒有被執行。馬來亞戰役開始於國防軍第10集團軍於太初十八年12月8日進攻馬來亞,國防軍在馬來亞北部海岸的哥打巴魯實施兩棲登陸及開始向馬來亞東部海岸進攻,這與國防軍在泰國的北大年府及宋卡港所實施的登陸行動相配合,他們將越過馬來西亞-泰國邊境進攻馬來亞西部地區。經過當日早上與泰國軍隊交火8小時後,國防軍迅速和早已暗通款曲的泰國政府達成協議,借用泰國的軍事基地支援進攻馬來亞。早上4時正,150架中國皇家空軍轟炸機空襲新加坡,摧毀英軍防禦設施61處,導致英軍350人喪生及有超過770人受傷,這是首次針對新加坡的空襲行動,雖然空襲警報已經向起,但街上仍然燈火通明,而云層亦阻礙英軍高射炮尋找國防軍轟炸機,沒有任何一架國防軍飛機被擊落,它們全部安全返回在巴東附近的空軍基地。

12月8日,停泊在新加坡的英國皇家空軍第62中隊的布倫亨轟炸機,它們正準備起飛往吉打亞羅士打的空軍基地駐防,中隊長佰翠•漢南從當年6月駐防亞羅士打,後因向中國透露英軍的情報於12月被處決。不過這些飛機再也發揮不了任何作用了,因爲他們的位置早就被當地華人中的中國情報人員摸得一清二楚,第一次空中打擊後,第62中隊就徹底從英國皇家空軍的編制中除名了。

登陸後的國防軍首先遭到印度第3軍及數個英軍旅的抵抗,國防軍很快就清除了印度軍在海岸線的抵抗之後更集中力量包圍及迫使印度軍投降。國防軍在馬來亞北部地面佔有很大優勢,因爲他們有強大的空中支援,加上在裝甲部隊、互相合作、戰術及經驗均比英軍優勝,尤其是國防軍在第二次中日戰爭中獲得很多經驗,英軍方面沒有坦克,而國防軍則使用高機動化車輛及動力強勁的“雪豹”中型坦克,這令他們能輕易穿越馬來亞的熱帶雨林。

作爲鬥牛士行動的代替,一個名叫克勞奇行動於12月8日展開,但英印軍很快便被已在泰國北大年府登陸的國防軍第17集團軍的四個機步師擊敗。皇家海軍Z艦隊包括戰列艦威爾斯親王號及卻敵號和4艘驅逐艦,由海軍上將湯馬士•菲利普指揮在戰爭爆發前已到達該區,但由於國防軍的空中優勢導致於12月10日威爾斯親王號及卻敵號被擊沉,這令馬來亞東海岸門戶大開及容許國防軍繼續進行登陸行動。

英軍在馬來亞的空軍戰鬥機中隊所配備的水牛戰鬥機存在一些問題,包括:體型過大及裝備不佳;零件供應不足;支援人員不足;飛機場面對空中攻擊防守困難;缺乏清楚及協調一致的指揮結構;

皇家空軍及皇家澳大利亞空軍中隊及人員間的敵對主義及沒有經驗的飛行員缺乏適當訓練,他們在戰事爆發的頭一個星期付出慘重代價,導致一些飛行中隊需要合併及撤退到荷屬東印度。剩下的攻擊戰機都是過時的種類布倫亨式、洛克希德赫德遜式輕型轟炸機及威格士式魚*雷轟炸機,這些飛機大部份在地面及空中很快已被國防軍戰鬥機擊落,不能發揮有效的作用,相反,一名布倫亨式飛行員,中隊長阿瑟•史夫卡因12月9日的攻擊獲頒授維多利亞獎章。

12月11日,國防軍第17集團軍的先頭部隊在水路兩用坦克支援下從泰國南下,在日得拉打敗了英國及印度軍隊及快速從東北部的哥打巴魯灘頭向內陸推進,以瓦解北部的防守,由於沒有真正的海軍力量存在,英軍不能阻止國防軍海軍在馬來亞海岸的行動,雖然這些行動對入侵部隊幫助不大,由於沒有剩下任何英軍飛機,中國人主宰了天空,不斷從空中攻擊地面上的大英國協軍隊及平民。

馬來亞島嶼檳榔嶼從12月8日起每天都遭到國防軍轟炸,被迫在12月17日棄守,武器、船隻、物資及一個仍可運作的電臺落入中國人的手中,很多歐洲人從檳榔嶼撤退,而本地居民則歡欣鼓舞的等待中國人幫他們復國,這也造成了英國人的難堪並離間了英國人與本地居民的依存關係,如果這種關係確實存在過的話。

12月23日,由大衛•梅菲-里昂指揮的印度第11步兵師被命令阻擊國防軍,但效用不大,除了爲缺乏經驗的第15集團軍的後勤軍官安排這些戰俘們的印度餐飲而煩惱之外,基本上沒有給中國軍隊帶來任何麻煩。到1月的第1個星期結束時,整個馬來亞北部已完全落入中國手中,同時,泰國又與中華民主帝國簽訂友好條約,以建立鬆散的軍事同盟,泰國被容許恢復對在馬來亞北部一些伊斯蘭教君主的領地的統治權,因此統一其佔領的區域,而國防軍很快到達下一個目標吉隆坡市,中國國防軍於十九年1月11日沒有遇到抵抗下進入及佔領該城,不足200英哩外的新加坡島即將面對國防軍的進攻。在仕林河戰役的災難後,印度第11步兵師奉命在吉隆坡阻擊國防軍,在仕林河戰役中,2個印度步兵旅實際上是整編制進入了中國在廣西玉林設立的戰俘營,而另一個印度步兵旅亦在麻坡被消滅,好歹給英國人增加了一點撫卹費的支出。

1月14日,國防軍已經到達馬來亞南部省份柔佛州,他們在這裡遇到由亨利•哥頓•本尼特指揮的澳大利亞第8師,國防軍在這裡遇到在戰術上的首次挫折,因爲澳大利亞軍在金馬士市一帶建立了堅強防禦,戰役圍繞金馬士橋進行,國防軍在此地付出了死傷60人的代價,但大橋卻在戰鬥中被英國人自己摧毀,國防軍花了6個小時的時間修復了橋樑,這也是英國人從開戰以來最值得驕傲的戰績,阻止中國軍隊行程最長的時間紀錄誕生了。

當國防軍在金馬士西面攻擊澳大利亞軍的側翼時,一場在這次戰事中最血腥的戰役於1月15日在半島西海岸的麻坡河一帶爆發,本尼特派出已被削弱的印度第45旅(只有不半兵員已受訓練)去防衛

麻坡河南岸,但被從海上登陸的國防軍攻擊其側翼,整個旅被澈底擊潰,其旅長及屬下3個團的團長全部陣亡,印度人一如既往的舉着手中的李恩菲步槍尋着咖喱味就自己進了中國國防軍臨時設立的戰俘營。

在澳大利亞中將查理士•安達臣的領導下,撤退的印度軍隊在澳大利亞軍的支援下組成麻坡防線,孤注一擲的進行了4個小時的戰鬥,企圖令其它大英國協的殘餘部隊可以從馬來亞北部撤退以避免被包圍,當麻坡守軍到達了在巴里梳龍的橋樑及發現橋樑已被國防軍佔領時,安達臣在死傷數字不斷上升下,命令所有人衝過去,一些人逃入附近的叢林、沼澤地及橡膠林地以尋找其步兵團在永平的司令部,135名受傷的英軍或澳大利亞士兵則落入國防軍的手裡,其中兩名士兵在逃跑中被擊斃,而安達臣本人則獲頒授維多利亞獎章。

1月20日,雖然面對皇家空軍威格士式轟炸機的轟炸,國防軍在興樓再作進一步登陸成功,英國軍隊的在柔佛最後防線的峇株巴轄-居鑾-豐盛一帶全線面對國防軍的進攻,不幸地,帕西瓦爾拒絕在新加坡北面的柔佛建立固定防禦。

1月27日,帕西瓦爾接到英國政府的電文批准,命令部隊越過柔佛海峽撤退到新加坡。

1月31日,最後一批英軍軍隊離開馬來亞,英軍工兵在連接柔佛及新加坡之間的新柔長堤炸開一個闊70尺(20米)的大洞(少數落伍的士兵在之後數天仍通過此長堤),國防軍的突擊隊後來化身成新加坡居民利用小艇橫渡柔佛海峽,進攻新加坡。在少於兩個月的時間來,馬來亞戰役以英國軍隊被徹底打敗及徹出馬來半島作結束。接近50,000名英聯邦士兵被俘虜或被擊斃。2月14日佔領新加坡沿岸海軍基地。在國防軍重重包圍下,新加坡島內的8萬餘守軍鬥志低落。

2月15日,珀西瓦爾率部投降。此役,國防軍以傷亡約百人的代價佔領馬來半島,打通了進攻荷屬東印度的戰略通道,給英軍在太平洋戰場的防禦作戰造成不利態勢。從此新加坡這個‘獅子城’,舉世聞名的要塞,屬於中國人了。第17集團軍司令官杜宇銘中將以傷亡94人的代價,自北向南席捲馬來半島650英里,直至佔領新加坡。英軍傷亡則百倍於國防軍,而投降的軍人更是達到13萬之多。這一勝利,是國防軍有史以來最大的陸戰勝利。他們再次戲劇性地向全世界炫耀了武力。就連日本報紙都在大張旗鼓地宣傳:“東南亞戰爭大局已定;短短三天內攻下新加坡,證明我黃種人戰力遠遠優勝於白皮豬們。”而中國國防部則發表了一篇簡短的情況通報宣稱:“中南半島戰事基本完成,我國防軍已經解除該地區一切頑抗之敵的武裝。第17集團軍除部分留守部隊維持治安外,其他國防軍將逐步撤出並將防務移交所在國家合法武裝力量,中國軍隊不以佔領他國領土爲使命。”在各國驚訝的眼光裡,傷亡不過百人的國防軍真的開始了撤軍行動,這也讓英國人企圖挑動當地勢力發動針對國防軍的游擊戰的企圖徹底落空了。對於這塊遠東和南洋的十字路口,中國真的如此容易就放棄了嗎?

(本章完)

第二百零一節 誘人亦或是右任第五百八十一節 美利堅的國恥日第三百二十三節 離奇的薩拉熱窩第二百八十六節 南北諜戰風波詭第三節 收養遺孤兩姊妹第五百一十一節 爭奪海峽制空權第二百八十四節 青馬覆滅鳥獸散第一百三十九節 河間秋操比軍容第七十節 北地烽煙南國浪第二百四十七節 三顧茅廬醇親王第二百節 海上偶遇三原客第五十三節 試新炮剿匪蒙山第二百五十二節 革命大潮起三鎮第二百八十三節 混亂之戰追與逃第五百七十七節 五八二艦隊覆滅第三百八十五節 南開女兒不弱男第三十二節 項城順水且推舟第三百九十三節 中等收入的陷阱第三百節 宋案驚天有黑幕第五百四十五節 決定命運五分鐘第二百五十九節 逼宮功臣趙秉鈞第五百六十二節 神風突擊難奏效第二百一十二節 洪門會友識明堂第二百三十一節 磺胺旋風起歐陸第一百零六節 冤有頭來債有主第五百二十八節 西線金鼓催人老第三百節 宋案驚天有黑幕第二百三十節 拜耳醫藥出新品第五百八十四節 國足精神的塑造第一百零四節 狂瀾突襲標準廠第五百七十節 菊水特攻血戰酣第二百五十三節 武昌首義兩湖風第三百一十五節 武器貿易換貸款第二百五十二節 革命大潮起三鎮第四百三十節 戰略轟炸進行曲第二百三十九節 京城秘密軍備會第二百六十一節 清亡拾遺三兩件第五百八十節 紅色巨熊覆滅記第二百二十節 宸軒老施雙雄會第一百八十二節 自投羅網陸子欣第一百七十八節 聯合管理委員會第五百零二節 靜默的西部前線第三十一節 小人毒辣施暗箭第一百八十一節 南北來客東西忙第五百七十六節 窮兵黷武德意志第二百一十九節 海上琴音遇明月第五百零八節 追亡逐北第七軍第二百四十九節 浮雲遊子返齊魯第三百六十三節 天兵蒞臨布達拉第三十一節 小人毒辣施暗箭第八十二節 君子約定爲段公第五百三十節 瓦胡島上旭日丸第四百五十節 國務會議總結中第四百一十三節 南海斬倭放豪氣第五百九十三節 戰後掠影敵友篇第四百一十三節 南海斬倭放豪氣第八十二節 君子約定爲段公第三百零六節 喬夫病危金陵降第三百零七節 落日斜陽石頭城第五百九十九節 傳奇時代百姓觀第七十一節 救人滅口兩廂忙第四百八十九節 談判無期備戰忙第三百六十節 傳檄而平雲貴川第五百一十節 三韓內亂青瓦臺第五百三十五節 西線鏖戰烏克蘭第八十五節 和談上演全武行第五百三十三節 兵臨城下莫斯科第十三節 遠方有朋不亦樂第一百三十五節 泰州起義烽火急第二百六十八節 清鄉剿匪豫東北第四百六十三節 驚天血案的波瀾第四百四十五節 七大原則定國策第一百七十八節 聯合管理委員會第十一節 鬧事堵門動傢伙第三百八十三節 國防海軍有三寶第一百一十四節 武翼新軍有新槍第四百六十一節 海軍發展的航標第二百六十節 上海會議立國體第一百八十八節 屠戮滿城驚天下第六節 時來運轉遇苗家第三百三十四節 平壤談判說制衡第五百九十三節 戰後掠影敵友篇第二百七十七節 商洛巨匪孟三春第五百五十節 狂飆突擊秋明州第一百九十二節 軍校授課親登臺第四百零四節 行政首都遷泉城第一百一十九節 見駕前後奇葩事第四百七十二節 黑色風暴大蕭條第三百五十八節 飲馬珠江定兩廣第三百四十四節 單刀直入戰拉昂第二百七十三節 聯軍入關定三秦第二百七十七節 商洛巨匪孟三春第七十一節 救人滅口兩廂忙第四百二十五節 兩軍對壘洛東江第二十七節 初見項城美芹獻第四百三十四節 以血還血吾信條第五百九十節 戰後掠影國際篇第五百三十五節 西線鏖戰烏克蘭第七十八節 編練新軍建軍校第四十二節 大觀園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