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節 一彈一星鑄脊樑

烏里雅蘇臺“后羿計劃”基地,大城候張紹曾看到的是成片的廠房、研究所、宿舍和生活區,幾乎是在大草原上拔地而起的一座新城,不過在任何一張地圖上這裡都是一片風吹草低的牧場。

“這就是797工程的生產基地了吧?”張紹曾問道“你們建設這麼一座城市,那些建材都是哪裡來的?”

“報告長官,我們這裡從大戰結束後就開始籌建,一開始是第七集團軍的一個兵站,後來兵站撤銷後,我們就利用這兵站和臨時鐵路從白音賽博運輸建材和物資來,到今年已經是八個年頭了,纔有了這個草原城市。”

“嗯,你們辛苦了。你們對祖國和國民的貢獻,雖然現在還不能宣傳,不過一定會記載在我們國家的史冊上的。”

“謝謝長官理解。”看着有點支吾的基地總務處長,張紹曾和藹的一笑。

“馬處長,你有什麼要說的嗎?儘管說嘛。大家都是軍人,痛痛快快的。”

“就是那些科研人員反應咱們的火箭都已經開始量產了,憑啥美國佬宣佈他們發射了第一顆液態火箭,咱們的外交部不去澄清呢?”馬處長一咬牙把幹部戰士們的想法抖摟出來了“要是不相信,咱們可以把“羽箭”火箭運到國內的大城市,發射兩枚不就都清楚了?”

原來去年三月16日,羅伯特•高達德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奧本鎮宣佈發射了世界第一枚液態燃料火箭。其實在二十年代,美國,奧地利,英國,捷克,斯洛伐克,法國,意大利,德國及俄國相繼出現研究火箭的組織,二十年代中期,德國科學家開始實驗能到達高空及長距離的液態推進火箭。一羣業餘火箭工程師在今年更是組成德國火箭學會,而在四年後將會發射了一枚液態推進火箭(使用氧氣和汽油)。看來797工程的科研人員和幹部戰士對於這個世界第一讓遲到了五年的美國人摘走非常的憤憤不平,當然張紹曾明白他們這是出於一種集體榮譽感,而並非貪圖個人虛名。

“光是科研人員的反應嗎?我怎麼覺得你們也有些牢騷呢?”張紹曾的話裡話外已經讓馬處長有點吃不住了,就在他要請求處分的時候,張紹曾又開口了。

“馬處長,你和戰友們的心思我能理解,你們也是爲了祖國的榮譽嗎?這份愛國情懷是好的。但是我們作爲幹部就要從大局出發,如果宣佈了我們的進度,那麼敵對國家還會對797工程漠不關心嗎?他們會不會尋機刺探甚至是破壞呢?我看這是一定的。我知道你們爲了保衛797工程不怕流血犧牲,但是我們爲了一個虛名讓敵人掌握我們的虛實有沒有必要呢?你說呢?”

“是,長官教誨,屬下銘記在心,一定好好開導戰士和科研人員。”

“嗯,愛國熱情值得讚賞和保護,但是要腳踏實地,畢竟我們還是弱國。嗯,你的眼神是不是不相信啊?對,我們是打敗了日本和紅俄,我們也恢復了原來被清廷出賣的國家利益,但是我們還沒有達到像英法美那樣的水平,總體上而言我們還是一個

新興的工業初級化的強國,我國現在在國際上的地位比起明治維新後的日本也強不了多少。所以這時候我們還有戒急用忍。不過我來的時候,總座特意囑託我給諸位爲國戍邊的將士們和埋頭科研的學者們表達他衷心的感謝,總座說你們的成果鑄造了我中華民主帝國手裡最有威懾力的長弓,你們的貢獻絕不會被埋沒,除了爵位和勳章,帝國的史冊上將永遠銘記你們的奉獻。總座讓我給你們送來了一幅字,希望你們能理解總座的教誨。”說着張紹曾把一幅照片從文件包裡取出來,馬處長當然明白自己沒有資格去接總座賜給整個基地的書法,這幅照片正是總座題詞的照片。上面四個工整剛勁的魏碑大字“帝國長弓”

“謝謝總座,謝謝長官。”馬處長激動的雙腳併攏,給張紹曾敬了一個端正的軍禮,張紹曾也整理了自己的軍裝,一絲不苟的回禮。“長官,這是總務處擬定的今天的行程,您看?”

“客隨主便,行程什麼的你確定就行了。”張紹曾一擺手“不過,我要首先去一個地方,這可是總座的囑託。”

“是,長官。請問您要去哪裡?下官來安排。”馬處長訂的行程本來就寬鬆,只要在基地裡,就沒有什麼不方便的。

“基地的烈士墓地。總座聽說基地從建設到現在已經犧牲了76位幹部戰士,悲痛之餘囑託我來基地的第一件事就是替他在烈士墓前上柱香,告慰這些國家英烈。替這些烈士修一座紀念碑,總座親自題寫的“國家英靈永垂不朽”碑文,你們一定要選最好的石料用最好的雕工,明白嗎?”

“是,長官。保證完成任務”馬處長和負責接待的幾位軍官眼裡噙着淚水,一起向張紹曾中將敬禮,他們的身影和遠處發射塔上高聳的探空火箭一樣挺拔。

“空軍在經過論證以後,確定了發展一種小型而又廉宜的自航火箭的發展計劃。這種火箭計劃射程在250公里到300公里,可攜帶一個800公斤(1,760磅)的彈頭,能夠打擊到特定的某個城市的某個區域。自航火箭依靠很高的速度和超低空飛行來避開攔截的飛機和炮火。爲了保密的需要,這個計劃被掩飾的稱爲“概略射擊武器”,或者在文件中稱呼其爲“防空用靶機設備”。在計劃中自航火箭準備使用脈衝式噴氣發動機提供動力。這種裝置由標準咸陽兵工廠在去年研製成功,有關的資料空軍已經在由總裝備部獲得。”張紹曾站在國防部的保密會議室裡,面對總座、段總參和各位將領介紹他五天前視察797工程的情況。

“我們現在採用的脈衝式噴氣發動機就像是一個小而旺的“火爐”,咸陽兵工廠決定使用這種發動機用於導彈的發展研究主要的因素是看上了其簡單實用且成本低廉。它產生動力的基本原理是被吸入的空氣在燃燒室內燃燒後向後噴射氣流。被吸入到發動機的空氣與燃料混合後被火花塞點燃,在混合物燃燒前進氣口的活門急速關閉,燃燒產生出很大的脈衝推力從排氣口衝出。在這之後進氣口的活門再度打開以吸入空氣。發動機

每秒可以完成42個這樣的週期。當然這種脈衝式噴氣發動機還是一種比較簡陋的發動機,它只能在較低的海拔高度工作,且維修和保養很困難,同時其進氣口的活門很快的就會被磨損穿透。但是對於自航火箭這種一次性使用的武器而言,這種發動機就有了很大的優勢:它結構簡單,造價低廉,推力大—可以達到270千克(600磅)。此外,它可以使用低標號的汽油作爲燃料,而不是使用寶貴的高辛烷值航空燃料。”

張紹曾的介紹讓參加會議的空軍楊士海、魏禮煌他們都頻頻點頭。雖然已經立項,但是發展飛彈的控制權一直不在空軍而是在總裝,他們這兩位空軍掌門人也並不是十分清楚其中的發展進度。吳宸軒很明白這種自航火箭充其量是針對敵方城市的面殺傷武器,或許可以造成恐慌,但是卻很難導致實質性的摧毀,不過今後不能總是依賴基地的支持,爬科技樹的最佳途徑可不是尋找最短路徑,沒有一些技術儲備和支撐的話,中國的科技發展將會走上畸形道路,最終會毀在薄弱的科技基礎上,即使他完全能提供最佳的路徑也難以避免,所以在國力日益雄厚的今天,帝國的科技發展已經允許類似這種沒有多少前途但是卻能讓科技隊伍得到鍛鍊的項目上馬了。

“我們的彈道火箭發展的怎麼樣?”段總參在基地的薰陶下,也明白這種看似便宜實用的武器其實是個雞肋,倒是交給標準軍工交易給德國人或者英美換點實惠是個不錯的選擇,他更關心的是有一定運載能力的彈道火箭,這纔是797工程的核心。

“彈道火箭的試驗原型在去年12月由一駕B4彈道轟炸機進行了空投滑翔試飛,並在聖誕節那天完成了自身動力推進試飛。第一次自身動力推進試飛所表現出來的效果令人感到痛苦,它只飛行了1公里,並且原型機在這次試飛中失控墜毀。不過我去的時候,他們研製的滑道起飛的滑翔式飛彈倒是實驗成功了,這種代號“小鳥”的滑翔飛彈是通過一套簡單的導航系統飛向目標,依靠一套與飛彈一體的陀螺儀維持飛行的穩定,一個磁性羅盤控制導彈的方位,還有一個氣壓高度器控制其飛行高度。他的主要參數如下:翼展:5.4m(17呎8吋)總長:8.3m(27呎4吋)全重:2160公斤(4760磅)彈頭重:850公斤(1870磅)速度:645公里/小時(400哩/小時,350節)射程:260公里(160哩,140浬)。可以預見在進行後續研究後,一定能研發出載重超過1.5噸,射程超過500公里的飛彈。”

吳宸軒明白這種“小鳥”飛彈也是一種臨時上馬的獨創性武器,設計的出發點就是可以大規模使用的廉價武器。不過他的運載能力一旦提升到要求範圍的話,配合上799工程研發的第一代熱核武器,中國將第一個擁有實質性的戰略核盾牌,在目前的條件下,幾乎完全不用擔心外敵入侵對新生的中華民主帝國的顛覆。有了槍再有了彈,在這個叢林世界裡,WHO怕WHO啊。

(本章完)

第三百三十四節 平壤談判說制衡第三十七節 圈錢是比掙錢快第五百六十節 美軍登島第一戰第二百九十六節 微服重遊濟南府第八十五節 和談上演全武行第四十九節 追兇頑敵蹤初現第五百二十節 南下南下再南下第一百零七節 血債還須血來償第五百五十二節 所羅門羣島爭奪第二百九十一節 推遲婚期親掛帥第一百五十三節 牽牛鼻子鬥蠢牛第二百八十九節 共和萬象千里行第四百八十二節 自衛反擊出達旺第四百零四節 行政首都遷泉城第四百四十七節 大封功臣修國史第一百六十三節 第四師團放水忙第四百三十五節 基隆屠狗九九九第一百九十節 試看齊魯新面貌第五百八十六節 戰後掠影軍事續第二百九十四節 超級婚禮驚世俗第三百二十五節 一戰起因君臣論第四百五十三節 八方支援匯甘隴第四十七節 推心置腹攬大將第一百節 兄弟相煎何太急第二百零二節 船中論戰到東瀛第二百三十節 拜耳醫藥出新品第二百一十九節 海上琴音遇明月第四十四節 理殘局宸軒震怒第八十九節 倒履相迎江浙客第三百二十節 基地聚首廿四將第四百三十六節 下關和談第二遭第三百八十節 浮生願平東海波第二百八十九節 共和萬象千里行第二百二十七節 總參謀部的密談第二百六十五節 冰城疫情急如火第二百一十二節 洪門會友識明堂第三百零二節 刺宋主使有其人第四百八十節 德奧合併策源地第三百一十五節 武器貿易換貸款第三百七十七節 伊爾庫茨克之王第五百一十六節 日不落起死回生第三百九十四節 產業調整定大計第二百二十一節 完善施裡芬計劃第六十一節 網住王八逮到鱉第五百五十八節 燈塔升起蘑菇雲第二百七十八節 槍與火炮來對話第三百節 宋案驚天有黑幕第三百五十四節 悲催元帥尼維爾第五百八十八節 戰後掠影階層續第一百七十節 血雨腥風應有涯第四百四十七節 大封功臣修國史第八十三節 辛丑和談初啓幕第一百八十四節 飛兵海寧浙江潮第五百五十八節 燈塔升起蘑菇雲第六十六節 回馬奪寶出奇兵第三百九十八節 軍事改革要深化第一百九十七節 停職留崗受排擠第三百三十四節 平壤談判說制衡第三百二十四節 歐戰爆發賣貨忙第三百九十節 閩系低頭一家人第二十五節 衙門公審明事理第五百六十五節 葉爾紹夫的會師第四百三十節 戰略轟炸進行曲第十三節 遠方有朋不亦樂第二百一十一節 初抵美國訪三藩第四百五十七節 太初元年的落幕第五百四十七節 堡壘計劃的出爐第五百五十三節 奇葩艦隊來單挑第三百四十二節 機動先鋒初顯威第十二節 強攬買賣釀衝突第二百七十節 亂局紛起論軍餉第一百六十七節 三攻高地未盡功第二百零八節 不歡而散保皇派第四百六十八節 民工黨趁勢崛起第二十二節 商會武裝上戶口第七十五節 整合齊魯產業廣第四百零九節 炮兵集羣顯神威第五百零四節 死神揮鐮指阿登第五百一十五節 海獅行動的序幕第一百零七節 血債還須血來償第二百三十四節 中藥之殤誰能解第三百五十八節 飲馬珠江定兩廣第三百七十七節 伊爾庫茨克之王第二百二十五節 談經論道博士女第三百零一節 撲朔迷離緝兇徒第三百零三節 低調做事高調人第九十九節 新任巡撫三把火第三十八節 羣梟聚會平安鎮第二百七十節 亂局紛起論軍餉第四十九節 追兇頑敵蹤初現第一百三十八節 一面秋操一面戰第三百四十八節 索姆河畔縱鐵騎第三百三十一節 日軍浴血青島堡第一百三十五節 泰州起義烽火急第一百八十三節 浙東暴*動風波惡第二百零三節 登陸大阪下馬威第八十六節 金蟬脫殼慶王爺第三百二十節 基地聚首廿四將第二十二節 商會武裝上戶口第二十七節 初見項城美芹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