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節 直皖內訌戰三晉

革命政府和國防部的矛盾也就是南方革命派和山東江浙爲代表的大資產階級的利益衝突,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殺父之仇或許可以不報,但是擋人財路卻是不死不休,作爲兩廣和南洋華人勢力代表的喬夫既然走到這一步,當然不甘心只是當一個名不副實的大總統過過乾癮,但是他手中無錢缺兵,要不是北洋在北方鬧騰的歡實,國防軍被牽制在北邊,他的龍庭早就不穩了。

雖然南京山東商會事件只是在文筆上鬥得你死我活,國防軍還保持着剋制,南京周圍的國防軍駐軍也沒有明顯增兵,但是新軍自己已經不穩了。今天三個,明天一班的拖槍離隊,新軍的欠餉發不下去,隊伍就一天天的在縮小。黃克敵着急上火,噴的掌管財務的林森等人一臉的唾沫,但是也不頂錢用。

現在山東和南京政府明裡暗裡的對抗讓直系皖系算是鬆了一口氣,而薑桂題的老毅軍,趙倜的宏威軍,馬聯甲的安武軍(毅軍分支),張勳的定武軍,閻錫山的的第四十三混成協,陸榮廷的桂軍,龍濟光的振武軍,袁祖銘的黔軍,劉存厚的川軍武備系,劉湘的川軍速成系都沒有放過這個良機,互相爭地盤,搶兵員,除了在魯、寧、直、皖四家控制的地盤內風調雨順,奉系在東北也大搞建設,和小日本老毛子還算融洽之外,整個華夏的四邊之地已經是軍閥割據,戰火紛飛了。

最先支持不住的是窩在熱河的老毅軍,一半歸了直系的曹老三,一半被奉系的張作霖給收買,湯二虎同學堂而皇之的當上了熱河督軍,替老嘎噠張雨亭看着東北的門戶。直奉兩派都是場面人,老帥薑桂題也體面,在五道口發個通電,就在天津衛當起了寓公,時不時的和下臺的馮國璋兩人交流一下釣魚的技巧,海河邊上成了北洋兩位大佬的演武場。

軍閥混戰最能體現達爾文同學的進化論,沒錢沒槍的小軍閥很快就被吞併一空,反正不是對頭強吞就是自己的靠山出賣。龍濟光佔據滇黔,併吞了袁祖銘的黔軍,陸榮廷起家八桂。真正的革命元勳,保路運動的龍鳴劍病死,四川天府二劉爭雄,熊克武等人也就沒了進川的機會。因爲現在革命的大旗似乎沒有六省獨立的大腿粗,各家軍閥也就不需要喬夫這面牌位,自然也就不接受革命黨的委派,可苦了跟隨喬夫的那位傳奇少帥蔡鍔蔡老兄和熊克武等人,沒辦法只好在廣東編練新軍,以圖東山再起。閻錫山的四十三混成協算是難得的精兵,但是面對第二鎮的強軍也不得不拱手讓出三晉大地,閻錫山帶着殘兵敗將過了風陵渡,直奔開封而來,被國防軍的兩個師包圍之後,乾脆的舉手投降,閻錫山也被送往濟南府。

本來大家打打小麻將不算傷和氣,但是見到大家都在熱身,曹老三的雄心又熊熊燃燒起來,看着段芝貴這

個草包和靳雲鵬這個無賴的皖系實在是不對盤,爲了一統江湖,哦,是一統北洋,體會一下當年袁宮保的威風,當然也是被奉系和國防軍兩邊夾擊,無奈的選擇了西進,只剩下陝西一地的皖系也輸不起了,北洋變成兩隻少皮沒毛的癩皮狗互相撕扯的鬥狗場子,也不知道泉下有知的袁宮保做何感想。

一時間西北華北大地戰雲密佈,直皖戰爭漫天風雲,擾攘中外,可是誰也沒想到的是正式開火不過三天,連同首尾,只是五天而已,這場北洋內戰就落下帷幕。

共和二年7月14日晚,直皖雙方正式開火。直軍號稱討逆軍,分爲兩路,陳光遠爲前敵總司令兼西路總指揮;薊榆鎮守使兼第四混成旅旅長曹鍈爲東路總指揮;第一混成旅旅長王承斌駐鄭州爲後路總指揮。西路是雙方主力軍的戰場,直軍在運城,皖軍在永濟、芮城和靈寶。

14日皖軍第一軍以十五師爲先鋒,向直軍第三師進攻,直軍退出了運城。同日,東路皖軍由臨琦縣一帶向萬榮縣的直軍進攻,直軍在高村鄉的山地上架設大炮,雙方勝負未決,但是西路的靈寶到聞喜縣一線的直軍卻一潰千里。從14日到16日,這三天戰爭中,一共打了兩仗,都是直軍敗北,皖軍似乎氣吞萬里如虎,大有把直系一口吞下的意思。

但是如同股市一般,高開低走纔是常態,於是17日,戰爭情況起了變化,尤其是西戰場,陳光遠退出了運城後,率領一部直軍繞出左翼在陝州和靈寶之間的陽店鎮,進行突擊,這是皖軍前敵總部的所在地。總部內一切很平靜,曲同豐好整以暇地準備直搗保定,生擒曹陳,以立不朽的大功。不料槍聲突起,敵軍已經掩入。傳說陳光遠輕騎率領精兵衝進曲的司令部,曲陳本來就有宿怨,這下生擒對方,自然不會客氣,請老對手上車一起去晉祠品茗懷古還是要的。

由於曲同豐和司令部的全體高級將領全數被俘,第十五師劉詢所部和巡防營改編的民防第三師陳文運所部,便像山倒堤崩一樣從聞喜縣敗退下來,當天直軍就佔領聞喜、夏縣,並向臨淇縣追擊前進。第十五師原屬直軍,是馮國璋的衛隊,因爲馮華甫去職後這支軍隊一直在皖系範圍內,所以被迫前來作戰,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因此該師第二十九旅旅長張國溶,第三十旅長齊寶善率領一部分士兵向陳光遠投降。另一部分退到風陵渡,段芝貴急忙下令關閉風陵渡口,不許他們進城。

東線戰場方面的變化,自然是因爲奉軍助戰,湯二虎的奉軍一個獨立騎兵師從晉西北繞路到達侯馬,然後聯合從太原增援的直軍,夾擊東線皖軍。17日,皖軍東線總指揮田中玉在聽到西線皖軍戰敗,乃匆匆趕返潼關,他所指揮的東線皖軍遂在沒有統帥指揮的情形下,不戰而投降直

軍。

17日,陳光遠向曹錕致電報捷,略稱:“現皖軍第一師曲同豐師長因傷亡過多,有傷人道,派副官吳敬珉同天主教李司鐸前來,請求休戰,已派隨辦營務匯春芝接洽。十五師齊旅長忱安,張旅長拱宸亦派執事官持函前來,謂該師原與直軍一致,因在積威下有不得已苦衷,願以全師來歸。師長即函請齊親來運城面定辦法,現雙方正面炮火已熄,仍令前線嚴防。又接前方電話報告,陳文運全師,已被我軍右翼蕭、彭兩旅擊散,其曲同豐一旅願繳械投誠。十五師完全歸順我軍,第六旅明早可到風陵渡,奉軍騎兵郭旅長現駐運城東門外,明早進城,督軍湯玉麟公亦明日到運城。”

7月18日皖軍主帥之一的曲同豐押抵保定,在曹錕的迎賓館“光園”正式行獻刀典禮。曹錕自稱敬慕明將戚繼光的爲人,所以把這座接待外賓的招待所冠以“光園”之名。

曲同豐是山東人,還和國防軍的吳佩孚將軍同鄉,和曹錕亦是熟人,這次相見,一爲座上主,一爲階下囚。可是曲同豐頗識時務,他表示是自願投降的,所以樂意讓舊友舉行“受降禮”。曹錕在大廳中站立,曲同豐由直軍將領陪同,全副戎裝,步履鏗鏘,進入大廳,後面還有其他被俘的軍官,曲首先由腰間解下軍刀,雙手捧獻曹錕,並且朗聲說:“鄙人今天願意向曹上*將軍投降,特將軍刀獻上,宣誓決不與貴軍爲敵。”曹錕雙手接刀後,又將軍刀發還,用和悅的音調對面前的降將說:“本將今天願意接受貴司令投降,貴司令作戰勇敢,本使深爲敬佩,特將軍刀發還,仍請佩帶。本使當按照優待俘虜條例,予貴司令以最優待遇。”受降禮完成後,兩人握手敘舊,歡若平生,一副賓主相得的情景,只是不知道老段同學的心裡是個啥滋味。

曹錕受降後,即發出通電雲:“爲通告事,昨段軍曲同豐等現已解到保定,見面時曲等將軍刀自行除下,雙手捧向錕雲:鄙人等今願在貴上*將軍麾下投降。並宣誓雲:彼等俘虜期間,對於本軍之宗旨決不有所違背之舉動。由錕將刀雙手接受,並雲:本將茲承受執事之投降,閣下等勇敢可欽,仍舉軍刀給還佩帶,並得享受軍事慣例待遇俘虜之自由,除少數畏怯軍人及有污軍人資格者外,其餘均按級受本軍優待云云。此種軍人俘虜,將來當歸正式法庭審理。除飭前方軍隊查照此種待遇俘虜軍例外,並嚴令全軍勿得因段芝貴近有懸賞謀取錕等性命,致生報復之念,而違背軍人在戰爭外應保持人道之主旨,此令。”

曲同豐在保定獻刀後,即發出通電,勸告皖軍棄暗投明,共起討“賊”。段芝貴在西安獲悉曲同豐這一幕丟臉的投降獻刀戲以及通電討段後,已經是大勢全去,連唾罵曲同豐也來不及了。

(本章完)

第三百四十一節 惡魔之卵燃燒*彈第九十七節 輕重工業齊步走第九節 靈藥救命又一村第三百零四節 真相大白千夫指第五百七十八節 鋼筋鐵骨鐵五條第五百九十五節 戰後掠影經濟續第八節 柳暗花明遊島城第一百二十六節 最大臥底竟是他第四百零八節 和平轟炸啓戰幕第四百四十一節 君主立憲詳考證第九十二節 電影教育造人才第七十三節 君臣對建軍武翼第五百一十四節 倫敦上空的銀鵬第二百八十二節 蘭州外圍先接敵第三百二十節 基地聚首廿四將第七十五節 整合齊魯產業廣第五百一十二節 德國空軍入歧途第五百一十九節 俄芬戰爭檢討會第二百二十二節 拜訪大使逢故知第一百七十節 血雨腥風應有涯第二百節 海上偶遇三原客第八十二節 君子約定爲段公第四百三十一節 地獄入口東京都第一百六十二節 兵和一處出奇兵第三百六十四節 廉政風暴起神州第一百四十一節 防禦威力初顯效第三百八十二節 開啓新海軍時代第一百六十三節 第四師團放水忙第一百二十二節 血濺京師陝西巷第四十五節 江浙商會商大計第三百八十二節 開啓新海軍時代第三十二節 項城順水且推舟第四百二十二節 趁虛而入鯉師團第二十四節 官司纏身難辨解第一百七十六節 飛兵智取奪冰城第一百七十九節 停戰之前三兩事第二百四十二節 困居京師病客居第五百三十六節 最大包圍戰基輔第一百零一節 奈何齊魯不識君第五百五十四節 日美添油奪瓜島第二百零八節 不歡而散保皇派第一百七十四節 士兵突擊有奇蹟第二百二十六節 地下室裡擦火花第五百七十二節 敗犬扣門入中華第五百九十二節 戰後掠影聯盟篇第四百七十二節 黑色風暴大蕭條第一百七十三節 穿插殲敵軍威武第五百七十一節 大和最後的一搏第二百四十八節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二百五十六節 立憲革命孰是非第七十節 北地烽煙南國浪第一百三十二節 當代不韋張南江第四百二十四節 勇猛無傷四師團第五十三節 試新炮剿匪蒙山第五百三十八節 日美激戰珊瑚海第五百五十七節 太平洋上西風緊第四百三十六節 下關和談第二遭第四百七十節 烈火烹油華爾街第一百節 兄弟相煎何太急第一百三十九節 河間秋操比軍容第五百八十四節 國足精神的塑造第二百七十二節 皖系崩壞論出兵第一百五十節 情報戰線先交鋒第四十八節 回省城再續新篇第四百五十九節 G9大會的召開第二百五十二節 革命大潮起三鎮第二百五十一節 保路終成導*火索第二百五十四節 武翼出手定中原第三十節 南門軍營露崢嶸第五百六十五節 葉爾紹夫的會師第三百五十節 坑爹第一是霞飛第一百三十節 勤工儉學有英才第一百五十三節 牽牛鼻子鬥蠢牛第四百六十一節 海軍發展的航標第四百七十二節 黑色風暴大蕭條第一百三十九節 河間秋操比軍容第二百三十九節 京城秘密軍備會第三百一十一節 天降神兵擒陸帥第四百九十七節 白色計劃取波蘭第四百七十九節 軍刀所指皆驚忙第四百四十一節 君主立憲詳考證第十三節 遠方有朋不亦樂第四節 初出茅廬探世情第四百九十九節 鉗形攻勢閃擊戰第一百零六節 冤有頭來債有主第一百四十八節 日露戰爭顯端倪第四百四十六節 肇始中華新帝國第八十一節 救吳氏芝泉求助第四百一十九節 平壤城頭旗變幻第三百節 宋案驚天有黑幕第五百一十三節 志願空軍要介入第四百一十八節 勢如破竹戰雲山第五百一十六節 日不落起死回生第一百四十八節 日露戰爭顯端倪第二十八節 承包軍營初合作第五百四十一節 小亞細亞攻略忙第三百零二節 刺宋主使有其人第四百一十二節 鐵翼擊鯨戰扶桑第五百六十一節 血肉磨坊山地戰第五百八十九節 戰後掠影印度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