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節 總參謀部的密談

“散兵坑是對單兵起防護作用的環型防護工事。對於敵輕武器火力、炮彈彈片、飛機轟炸,散兵坑均可對人員提供極佳的防護。即使只完成—部分,散兵坑也可視其挖掘的深度提供不同程度的防護。”吳宸軒坐在德國參謀部的會議大廳裡,樂呵呵的看着同行的陳子英在這裡侃侃而談。底下的十幾名上到少將下到少校的參謀部軍官們一個個認真的在聽課做筆記,雖然這位清國人的德語有些古怪。

“散兵坑基本上分爲單人的和雙人的兩種。無論那種散兵坑均應設有排水溝和防手榴*彈槽,以便排除積水和將敵人投入坑內的手榴*彈踢出槽外。如果上級指揮官未具體規定防護工事的類型,散兵坑的樣式可由班長或火力組組長選定。在開闊地上構築散兵坑時,可能有必要不構築胸牆。構築時,應移走和藏好浮土,並臨時設置帶僞裝的頂蓋。”說着陳子英示意旁邊的德軍軍士打開了一副掛圖,讓下面的參謀都能看明白散兵坑的剖面。

“可在頂部至少覆蓋六英寸粗的圓木和六英寸厚的泥土,以加強散兵坑的防護力。此外,還可利用預製裝甲板或裝滿泥土的空彈藥箱等就便材料修築頂蓋,但頂蓋要低,並且應在新土上加蓋草皮或其他天然僞裝物。”教鞭指着頂蓋部分的圖樣說道,底下的德軍參謀們做着詳細的筆記,甚至還有人在後面架起攝影機在拍攝。天知道這種像素的老古董拍出來的會有什麼效果。

“戰鬥陣地內應留出充足的空間,以便進行觀察和射擊。陣地應僅修部分頂蓋,並加沙袋,以防止泥土從粗圓木之間散落下來。可在散兵坑的坑壁上挖壁坑,放置彈藥和食品。還可在散兵坑的——側向裡挖一約六英尺長的坑道作爲睡覺的地點,但必須加固(被覆),以防止坑道塌陷。”底下的參謀都點頭,表示贊同,實際上現在歐洲軍隊還是用帳篷作爲戰時的宿營地,根本就是敵方炮兵的最愛,只要被敵人的炮兵盯上,簡直就是被狼羣圍住的羊圈。但是士兵長時間的露宿坑道內,不用多長時間傷病滿營的情況就夠將軍們愁的。

又分析了一番這種散兵坑的各種注意要點和功用,半小時後陳子英放下教鞭,示意自己的講解完成了,底下的參謀們倒是不吝嗇自己的掌聲,畢竟過去德軍一直是在運動戰,對於塹壕才進行研究,而遭遇戰中的防禦問題還是一片空白。

這些參謀覺得很是實用的理論其實並非棗林軍校的全部內容,實際上在軍校裡早就總結出散兵坑的七大原則,陳子英這位面貌老實的光復會的年輕學生,現在已經是武翼新軍的一名見習軍官,保密原則還是要遵守的。陳子英看着下面德軍的參謀們一個個的在整理筆記,心裡話說,吳大山長給總結的這些還是我們自己掌握的好,德國人學到的這點皮毛就夠給法國人添堵的了。

這七大原則是:

(1)應以舒適合用爲準,儘量小一些,以儘可能避免成爲敵人的攻擊目標。

(2)寬度應足以使人員坐在踏跺上時能容納雙肩(約二英尺)。

(3)深度應足以使人員站在踏跺上能有效地射擊或操作其武器,但不得淺於四英尺。

(4)在坑底一端挖掘具有一定深度的排水溝,寬度以能容納人員站立爲限(這樣人員就有足夠的空間舒適地坐下),並能排除雨水。在排水溝

的底部應挖掘一管狀防手榴*彈槽,其位置一般在踏跺之下成三十度角斜伸入地下。散兵坑的底部應成漏斗狀向防手榴*彈槽傾斜。這樣,當手榴*彈投入散兵坑時,人員即可將手榴*彈踢入防手榴*彈槽,使手榴*彈爆炸後產生的破片不至於殺傷散兵坑內的人員。

(5)從散兵坑內挖出來的泥土應放在周圍,並築成胸牆,但應留出供人員射擊時放置臂肘的足夠寬度。堆放的泥土不宜太厚,並且加以夯實。胸牆厚度至少三英尺,以保護人員免遭敵輕武器火力殺傷。用散兵坑內挖出的泥土構築環形胸牆時,胸牆高度約爲六英寸。

(6)如用草皮或表土僞裝胸牆,應在開始構築散兵坑之前鏟去十平方英尺範圍的表土,堆放在—邊備用。在散兵坑挖好之後,再將表土覆蓋在新挖出的泥土之上,使散兵坑的外貌與周圍的地面一樣。

(7)在大部分具有不同土質的地區內,恰當構築的散兵坑能可靠地保護人員,避免坦克從任何方向進行直接輾壓,傷害散兵坑內的人員。當坦克直接輾壓散兵坑時,人員應蹲伏在坑內,其頭部與地面之間應有兩英尺的距離。

陳子英看着德國參謀們都記錄完畢了,示意軍士翻頁,下面我介紹一下我們爲了方便部隊快速挖掘散兵坑而開發的工兵鏟。

“下面我們繼續介紹,我軍裝備的工兵鏟。軍用工兵鏟的誕生可以說是生存的需要,我軍戰士們發現普通的鐵鏟木柄太長,不易攜帶,又容易暴露目標,於是將木柄鋸短。後來這種方法逐漸流傳開,我軍後勤部又根據很多老兵的建議和實地觀察很多已使用多年的鐵鏟,在鐵鏟上增加了一些小改動,首先是在木柄遠離鐵鏟的最上端與鏟面平行開了一個貫通的小孔,其次根據一些經常使用老鏟的磨損情況,將木柄改爲粗-細-粗流線型狀,還在鏟面兩側也分別加了小孔。四個小孔是爲了使用繩子拴住鐵鏟在行軍包上,在武裝泅渡、劇烈運動和長時間行軍中不易掉落,流線型木柄更適合手握,也使用了傳統的鐵灰色漆。這種工兵鏟的鋼口非常好,在挖掘工作中可以對付各種地形,而且在拼刺近戰中對付敵人的腦袋比刺刀好使…”

陳子英想不到他的推銷不僅讓德國軍隊提前用上了工兵鏟和散兵坑,而且還讓克虜伯鋼的工兵鏟成爲德軍的近戰利器,在今後的一戰二戰中一直是德軍在和敵人貼身肉搏時的最佳選擇,身高體壯的德軍經常會一鏟子劈斷敵人的步槍,然後削掉對方的半個腦袋,論起來不比鬼頭刀差多少。

“施裡芬元帥,您確定我們需要一名拖着豬尾巴的傢伙來幫助我們修改計劃嗎?”此刻的三樓參謀長辦公室裡,符騰堡公爵的大鬍子一噘一噘的頗爲喜感,這位參加過八國聯軍的老將軍對施裡芬突然抽風一般的邀請一位大清國官員來參謀偉大的施裡芬計劃表示嚴重關切。

“公爵殿下,我認爲這位吳將軍是一位偉大的戰略家,他完全可以理解我們的戰略戰術,他的見解對於我的計劃非常重要。實際上,我很擔心,如果他站在法國佬一邊,我們的計劃根本就沒有任何勝算。”施裡芬元帥非常肯定的說道,這下符騰堡公爵也沒有話說了,德軍中上級的發言還是很有權威的,何況這位老元帥的威信也不是誰都能挑戰的。

“漢斯,去請吳將軍,不要驚動其他人。”

元帥的吩咐,很快吳宸軒就被請到了三樓的這個房間。

“恕我直言,元帥。”吳宸軒聽過了施裡芬的意思,斟酌了一下,還是對他說道“您的計劃目前看來無懈可擊,即使英法俄知道您的計劃也不敢賭上全部賭注來進行一場兩敗俱傷的戰法,但是時間是改變一切的魔法,我很擔心您的計劃會因爲沒有合適的繼任者而無法施展。這個計劃要求繼任者必須堅持原則又能與時俱進,隨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兵力調整,但又要堅持這種誇張的兵力比例,他必須能頂住所有的質疑,而且能有精力在計劃進行中進行必要而及時的調整。當然更重要的是他能獲得貴國上下的一致支持,否則任何妥協都會導致這個計劃的流產。”

施裡芬元帥的瘦臉上一陣黯然,他最擔心的正是這個,繼任者當然已經確定了。正是副參謀長小毛奇將軍。但是非常可惜,生活在偉大叔叔壓力下的小毛奇雖不乏智慧,但卻缺乏必要的魄力。他既不能根據自己的理想來重新擬定一套戰略,而對於前任所移交下來的計劃也感到無可奈何。施裡芬也察覺到,小毛奇內心裡對自己的思想不敢苟同,甚至對它缺乏信心,但他對於這位德高望重的老元帥有一種自卑感,在表面上不敢明白地表示反對,因爲是那無異於向整個參謀本部挑戰,而德軍參謀部內能者如雲,性格軟弱的小毛奇難以做出根本性的改變。

繼任者小毛奇在今後的10年內可以說是生活在一種矛盾之中,他明知世界情況正在改變,施裡芬計劃即令在戰略(先西后東)毫無缺點,也不可能完全適應10年後的情況:一戰前戰壕戰的廣泛應用,足以大大滯緩西線德軍的推進速度,步兵與炮火在堅壁清野與機槍面前相當無力,在坦克爲代表的機械化部隊推進之前,戰爭被證明防守是易於進攻的。另一方面他又沒有能力來做徹底的改變,同時他對於威廉二世的政策也沒有任何影響力。所以,他只好得過且過,苟延歲月。在戰爭前夕,他已經66歲,並患有嚴重的神經衰弱症,體力早已不支。他聽從醫師的忠告正擬向德皇乞骸骨告老還鄉,哪知道造化弄人,戰爭就在此時爆發,於是遂決定了他要扮演這個悲劇角色。

“或許您有什麼建議,對於德國能有益處的,我們都願意聽取。”老元帥的灰色眼睛緊緊盯着吳宸軒,他明白這個東方將軍實際上是這個世界上第二個完全瞭解施裡芬計劃的軍人,有時他忍不住想,如果這傢伙是德國人,我會毫不猶豫的把總參謀長的位置給他,他一定能完美的執行施裡芬計劃。

“這個計劃對於德國已經是最佳方案了。”吳宸軒無奈的攤了攤手,“我想剛纔的人選問題是您要解決的最大問題,戰略上我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幫助您的了,但是我們在武器和戰術方面的發展或許可以通過合作來爲您的計劃提供有益的補充。”

“是擲彈筒和步兵炮嗎?很不錯的武器。”施裡芬也明白沒有什麼可以改變德國尷尬的戰略地位。

“可能還不止這些。”吳宸軒神秘的笑容,從公*文包裡取出來一個文件夾,遞給漢斯副官。“這些是我們即將爲部隊裝備的輕武器,或許德軍也會需要。”

“這是,爆破筒、手榴*彈、額,還有化學炮彈拋射器…”隨着書頁的翻動,施裡芬老元帥的灰眼睛漸漸亮了起來。

(本章完)

第四十九節 追兇頑敵蹤初現第四十七節 推心置腹攬大將第二百四十七節 三顧茅廬醇親王第三百零三節 低調做事高調人第四百零六節 神箭探天第一招第一百零六節 冤有頭來債有主第四節 初出茅廬探世情第五十六節 白馬誓師上京城第五百七十四節 中美開戰的始末第四百五十節 國務會議總結中第一百五十三節 牽牛鼻子鬥蠢牛第三百五十一節 無疾而終落帷幕第三百五十五節 工潮亂起在粵港第七十九節 庚子和談某摻和第八十五節 和談上演全武行第五百零五節 中國的漸進介入第四百七十五節 基地升起蘑菇雲第二十二節 商會武裝上戶口第二百零三節 登陸大阪下馬威第九十節 佈局兩江通商道第二節 時間錯位難脫身第三百九十六節 知己知彼談軍改第七十三節 君臣對建軍武翼第四百一十二節 鐵翼擊鯨戰扶桑第三百五十五節 工潮亂起在粵港第四百四十一節 君主立憲詳考證第四百四十節 共和帝制或立憲第一百九十節 試看齊魯新面貌第五百二十八節 西線金鼓催人老第四百二十節 旌旗十萬下江南第五百四十六節 日本的收縮戰略第三百二十二節 巴爾幹風氣雲涌第二百九十三節 日軍認慫熄烽火第三百三十一節 日軍浴血青島堡第一百七十三節 穿插殲敵軍威武第二百四十五節 蔚亭歸鄉遭身殞第五百七十九節 曾被遺忘的指針第一百九十七節 停職留崗受排擠第一百八十九節 大通學堂不速客第十七節 刁鎮招兵管閒事第四百二十八節 曙光女神的寬恕第六十一節 網住王八逮到鱉第一百八十一節 南北來客東西忙第四百二十四節 勇猛無傷四師團第五百四十六節 日本的收縮戰略第一百二十四節 三鎮分兵不分家第四百三十節 戰略轟炸進行曲第一百三十二節 當代不韋張南江第二百七十七節 商洛巨匪孟三春第九十八節 滿漢相制尋常事第五百六十六節 莫斯科戰役前奏第九十一節 江浙齊魯攜手進第三百一十六節 黃金五年良工器第二百零一節 誘人亦或是右任第四百六十一節 海軍發展的航標第二百零九節 星臺論政得彼岸第四百七十節 烈火烹油華爾街第五百三十二節 春季反攻烏克蘭第五百八十八節 戰後掠影階層續第四節 初出茅廬探世情第五百二十七節 格魯吉亞狂想曲第五百七十節 菊水特攻血戰酣第一百五十三節 牽牛鼻子鬥蠢牛第四百二十七節 第一屬國的光復第二百二十八節 又是一筆大買賣第五十三節 試新炮剿匪蒙山第三百零三節 低調做事高調人第二百一十三節 暴斃疑雲難猜度第三百九十節 閩系低頭一家人第五百二十五節 萊因哈特的秘密第五百六十四節 橋頭堡行動啓幕第三百四十六節 拯救大兵柏脫蘭第二百零九節 星臺論政得彼岸第一百五十五節 誘敵深入金州城第五百零六節 中路突破說阿登第一百二十二節 血濺京師陝西巷第一百二十三節 驚聞已成反動派第五百零七節 突擊集羣逞英豪第四百零二節 世家反撲起蕭牆第三百六十節 傳檄而平雲貴川第一百五十九節 大阪師團鏖戰急第五百三十四節 北風之神如卷席第二百二十一節 完善施裡芬計劃第四百八十五節 光復錫金和不丹第四百零三節 盡誅禍根判官團第二百三十六節 明升暗降升遷令第五百三十三節 兵臨城下莫斯科第二百九十八節 喬宋分道另立黨第三百七十六節 東線戰場鏖戰急第三百三十五節 遠東雄鷹初試翼第四百九十七節 白色計劃取波蘭第四百五十五節 中華精神的昇華第一百九十六節 吾與亂黨不兩立第七節 三轉一響打名頭第一百六十九節 擲彈狙擊顯神威第五百八十六節 戰後掠影軍事續第四百一十六節 一次戰役始開端第五百七十七節 五八二艦隊覆滅第一百一十節 總會來人勘實情第二百三十三節 西門子也買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