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節 試看齊魯新面貌

被列車員的話逗得前仰後合的秋瑾,讓徐錫麟和吳宸軒都很無奈,這些女人的幽默細胞果然和男士們相差甚遠。不過下來車,在德國風格的站臺上,秋瑾就發現濟南府四處都是兩層三層的民居和商鋪,似乎比起上海靜安寺的石庫門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行幾人走到大街上,吳宸軒府上已經派了車輛在站外等候。漂亮的四輪英式馬車,車廂是純黑色拋光漆面,電鍍的支架和連桿,駕車的侍者是一位高鼻隆目的西洋人,身邊是一位手持步槍高纏頭巾的錫克衛兵,連拉車的白馬頭上都是銀質雄鷹的徽記,不用說這是溫斯頓伯爵從英國漂洋過海送來的禮物。爲了避嫌,秋瑾等人之後圍上面紗打着陽傘,掩人耳目的進入車廂。一路上兩旁整齊的街道和臨街商鋪,讓秋瑾和徐錫麟大開眼界,而故地重遊的陶成章則客串導遊,給徐錫麟他們介紹着商埠區的繁華景緻,

把大通學堂的一行人送到了山東大學,交給他們的老大蔡元培,吳宸軒才抽出時間來去藩臺衙門處理積壓的公務,順便拜訪一下名義上的山東一把手端方巡撫大人。

端方此時已經下了差事,在後院的池塘邊垂釣,吳宸軒造訪端方也很隨意,一則他畢竟是上官,又是滿清貴胄,二來他知道吳宸軒這廝也不是什麼禮教中人,對於禮法都是能省則省。果不其然,吳宸軒又穿着他那不倫不類的作訓服進來,先灌了一大碗井裡的綠豆湯,然後才一屁股坐在太湖石上,看着端方四平八穩的垂釣,這傢伙猴急的翻看起端方一個時辰的收穫,發現才三兩條小草魚的時候,端方開口了,

“宸軒老弟,這次飛兵救援杭州城,雖然未盡全功,但是能抓住賊寇就地正法也算對得起那些族人了,老朽在此謝過了。”見吳宸軒好不在意的擺擺手,知道這傢伙的性情,根本不會計較什麼獎懲,更別說他這個三不管的大佛了。“這次你老弟幹完殺人的活計。剩下的手尾恐怕得讓老朽給你擦屁股了。”

“這,莫非張人駿下課了?”吳宸軒也是一點即通,對於這個職位的變動身在政壇的他怎麼會沒有察覺呢。“那要恭喜端方大人你了,這可是九大*疆臣的第二號寶座啊。”

“行了,老朽的斤兩自己還拎的清,倒是你若接替了老夫的位子,就你這脾性,也不知是福是禍呢。”端方其實已經很滿意現在的生活了,掙下了幾輩子的家業不說,政務也不勞人,一邊釣魚打牌,一邊還收穫朝廷的嘉獎,誰讓山東經濟發達,兩稅齊增長,這發改委,呃,是上書房的幾位師傅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作爲是滿人裡爲數不多的封疆大吏的

端方,這次又被人調至九大總督的第二把交椅,已經是聖眷昌隆了。

“端方大人,你可有什麼要交代下官的,下官願意洗耳恭聽。”吳宸軒和端方雖然一開始針尖對麥芒的幹了幾場,但是雙方都沒撕破臉,所以不過是正常的政治*鬥爭而已,在滿漢官員中常見的很,誰也沒有必要記仇。不過端方在明白自己的處境後,他的政治智慧也就體現出來了,看似來了個大撒把,什麼也不管不問,但是山東的稅賦年年增長,滿鎮的編制也得到了他的暗中支持,能爲滿人做的,這位老官僚已經都做到了,他現在就任本該早就是他的兩江總督的位置,也是他在山東無爲而治的功績應得的。吳宸軒也想聽聽這位在朝堂上下鬥爭了一輩子的老人有什麼要交代的。

“宸軒老弟,你有才幹,經世之才,有手段,翻雲覆雨,有膽識,敢想敢幹,再加上你手握三鎮雄兵,確實是一個強藩的規模了。可惜我們大清不是明治維新前的日本,沒有大名這種藩鎮的存在土壤,割據實是不智之舉,想來你老弟不屑爲之。”端方抿了口這日照綠茶,“這茶葉可是真殺口,香味濃郁,比起洋鬼子的藥湯子提神多了。不過畢竟是初出茅廬的野茶,和龍井、猴魁、大紅袍比起來還是差了底蘊,若是靜待個十年八載的,悄然行走民間,日後名滿天下也未可知。”

“下官受教了。”吳宸軒一改往日的嬉皮笑臉,恭敬的站起身來給端方行了一個大禮,但是手勢上總有些生疏,讓精於禮法的端方不禁搖頭苦笑,這位雖然是一點就透的精明人,可惜被西洋人的邪術灌了頂,這老祖宗的禮法修行的太差。

“算了,我也未必能再活個三五年,到時候若能看到山東在你麾下海晏河清,強兵御辱,也算是在幾年的吳家鋪的大米沒白吃。”端方平靜的說道“滿人的天下怕是不成了,等着老佛爺和一班老臣都過世了,這天下也就是你和袁項城的,若是聖天子在朝或許還有救,但是現在,呵呵,不提了。老夫是滿人,但這滿人也得認清形勢,順勢則昌逆勢則亡,如果滿人中還有順天而行的,還請你老弟看在老夫面子上給條活路,滿人也再無復起之望,也就是求個逢年過節不至於讓列祖列宗無人祭掃而已。不知老弟可否答應我這個請求?”

“這,這個”吳宸軒萬萬沒想到這位看似一派祥和的老人家居然留着一手殺招,這是個陷阱呢,還是端方的真實意思呢?“老大人是不是過午該休息了?”

“老朽年紀大了,覺輕的很。吳老弟但請放心,出君之口,入我之耳,對我這個都要入土的老棺材瓤子還有什麼不敢說的嗎?”

“既然如此,端方大人,我只能說天道有常,你我不過是這世事棋局的一顆不起眼的邊子而已,離着弈者還差的很遠,你問我這個問題或許只有天知道吧。”

“不錯,兒孫自有兒孫福,倒是老漢我着相了。”苦笑一下的端方不再開口,吳宸軒也坐在太湖石上想着心事,兩人默默無語的一個下午。多年後端方的孫女回憶起當年她偷窺這後院的一幕,總覺得似乎是有天意註定: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卻執着於一條小魚的得失,而一個成爲天下頭號釣者的青年人卻在一旁神遊物外。

“尊敬的吳大人,諸位先生、弟兄們,這一年來,我們山東省的十府兩州之地算

是風調雨順,百業興旺,農業方面今年夏糧大豐收,加上去年秋糧的庫底子,今年兩千五百萬噸的糧食儲備任務有望達到。工業方面今年商會內工業增加值已經突破年初預定的25%的增長計劃值,雖然到9月末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但是今年的工業增加值已經達到32%,不出意外將全年將突破35%,新增十萬兩以上資本金的工廠有三百四十七家,已經投產的由一百七十一家。目前商會內部工業企業達到四百八十八家,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建設,鐵路方面,今年新增德州到煙臺的德煙線、曹州到日照港口的日曹線、另外濟南青島間的全華資的膠濟線複線工程也基本完工,年底有望通車。…”熊鳳凰略帶湖南味的北京腔調的官話把這一年來山東的經濟發展給詳盡的展示出來,顯然讓軍方和地方政府都大感振奮。

“軍事方面,請總參謀長段祺瑞將軍做報告。”

“諸位官員和弟兄們,咱們軍方今年主要做了五件大事。第一是出兵東北,救民倒懸,還和日俄兩國勁旅教授交手,部隊得到了實戰檢驗,戰績是硬標準。我們的四次輪戰雖然損失了幾千兄弟,但是參戰部隊的斬獲十倍與之,徹底打出了我軍的軍威和血性。第二是六大野戰鎮的編成工作已經完成,除中鎮之外,各鎮已經全部滿編,輕重兵器全部按照編制進行了配置,各鎮的彈藥基數都在5個以上。今年秋天我部除抽調部分兵力參加北洋秋操之外,參謀部已經在擬定計劃,組織一次大規模的跨區調動實兵對抗演習,以及若干參謀圖上作業演習。”

段芝泉輕輕嗓子繼續讀到:

“第三、各部隊已經完成第一輪條令條例整訓工作,我軍的首批條令條例已經正式頒佈執行。同時參謀部正在組建憲兵司令部,今後將向各部隊下派憲兵部隊,請各部首長支持憲兵的執法工作。”見一衆將領都頷首贊同,段芝泉繼續他的宣講。

“第四、預備役建設已經開始,在今年第一批按期退役士兵的基礎上,依託各地巡防營的器材、場地和軍官,開始組織各府各縣的預備役定期訓練工作,並招募青年學生和有志參軍的青年參加預備役,今年年底前將整訓出成建制的預備役連隊一百一十七個,預備役士兵將達到一萬八千多人。”

“第五、巡防營從去年開始參加輪訓工作,今年將繼續對巡防營進行輪訓,爭取輪訓全覆蓋。今年還計劃組織各府巡防營參加在化馬灣基地舉行的技術大比武活動,以競賽帶動巡防營的訓練工作水平,使這三四萬的巡防營至少能達到日軍常備師團一年新兵的水平。”

說到這裡,段芝泉停頓了一下,看看全神貫注的聽講的衆位將領,大手一揮說道:“可以預見,到了明年這時候我軍將會達到十萬野戰部隊、一萬五千直屬部隊、四萬巡防營、五萬一級預備役部隊的規模,全軍滿編動員人數將不少於二十萬人,不僅從質量上而且從數量上成爲國內的第一強軍。”

剛剛聽着熊秉三政府工作報告還是強打精神的武翼新軍將領這下子都差點狂化了,海內第一強軍,杜子成、魏克仁這些保險團時代的老將更是百味由心生,僅僅六七年時光,那個一百多人的團練就成爲二十萬大軍的鐵血雄師,親身經歷着一切讓他們如何能不感慨萬千。

(本章完)

第二百一十五節 泛美商會大開發第三百八十六節 有理不怕辯論難第四百零六節 神箭探天第一招第二十三節 滬上來客頗不善第五百二十六節 蠢蠢欲動北極熊第八十四節 談判桌上露鋒芒第五百五十七節 太平洋上西風緊第五百五十七節 太平洋上西風緊第三百三十八節 飛艇陰影罩霧都第四百四十四節 帝國架構終成型第一節 誤打誤撞初選址第五百五十九節 硝煙瀰漫硫磺島第三百六十五節 衆望所歸吳青天第五百二十一節 所向披靡下南洋第四百五十五節 中華精神的昇華第一節 誤打誤撞初選址第四十三節 堅守大觀援兵至第二百四十七節 三顧茅廬醇親王第一百九十九節 憑海臨風揚帆去第二百九十六節 微服重遊濟南府第九十一節 江浙齊魯攜手進第一百五十九節 大阪師團鏖戰急第二百九十六節 微服重遊濟南府第五百八十二節 二戰最後的戰場第一百九十節 試看齊魯新面貌第三百五十六節 攘外安內事從權第二百四十節 遙控軍政大變革第四百一十八節 勢如破竹戰雲山第四十七節 推心置腹攬大將第五百二十六節 蠢蠢欲動北極熊第三百七十四節 最終簽署凡爾賽第四百四十六節 肇始中華新帝國第一百七十六節 飛兵智取奪冰城第一百九十五節 孤身說服光復會第一百三十三節 革命軍中馬前卒第三百零九節 離京路上憶老友第四百四十八節 燧人後羿大計劃第二百七十六節 士兵皆是吾兄弟第三百七十三節 分贓大會亂紛紛第三百三十二節 日軍後撤我軍上第一百三十節 勤工儉學有英才第五百七十一節 大和最後的一搏第五百八十四節 國足精神的塑造第五十八節 雷霆救兵老佛爺第八十三節 辛丑和談初啓幕第五百七十八節 鋼筋鐵骨鐵五條第一百九十三節 新軍戰術終大成第三百三十五節 遠東雄鷹初試翼第四百二十七節 第一屬國的光復第四百三十節 戰略轟炸進行曲第五百零六節 中路突破說阿登第五百四十節 西征漫漫黃沙路第二十二節 商會武裝上戶口第七十七節 武翼初建名將投第二百二十一節 完善施裡芬計劃第八十九節 倒履相迎江浙客第一百九十四節 刺殺迷雲難破解第三百九十六節 知己知彼談軍改第四節 初出茅廬探世情第一百五十節 情報戰線先交鋒第五百二十九節 被逼無奈向東看第四百八十一節 雪域烽火燃藏南第五百四十七節 堡壘計劃的出爐第二百五十六節 立憲革命孰是非第二百二十四節 中華雛鷹練鐵翼第五百六十八節 截斷日本防禦鏈第四百四十八節 燧人後羿大計劃第四百八十四節 二次戰役打英帝第三百三十節 青島上空的戰鷹第二百六十節 上海會議立國體第二百二十六節 地下室裡擦火花第一百二十三節 驚聞已成反動派第一百七十節 血雨腥風應有涯第四百三十四節 以血還血吾信條第一百九十八節 憲政考察始啓程第四百六十七節 閒子佈局顯聖手第一百八十九節 大通學堂不速客第四百四十一節 君主立憲詳考證第二百三十四節 中藥之殤誰能解第一百五十九節 大阪師團鏖戰急第三百零一節 撲朔迷離緝兇徒第一百三十六節 出兵鎮壓是與非第一百二十七節 大義釋疑楊士海第三百六十八節 一九一八的瘋狂第五百七十節 菊水特攻血戰酣第五百三十四節 北風之神如卷席第四十六節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百八十節 浮生願平東海波第三百八十三節 國防海軍有三寶第五百三十一節 美國宣戰入盟軍第九十四節 新軍擴充終成鎮第二百二十節 宸軒老施雙雄會第四百二十八節 曙光女神的寬恕第二百七十二節 皖系崩壞論出兵第三百九十四節 產業調整定大計第七十五節 整合齊魯產業廣第一百零二節 海外遊子來投奔第五百七十一節 大和最後的一搏第二百七十三節 聯軍入關定三秦第三百五十節 坑爹第一是霞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