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節 田村採購新利器

01式步兵炮全重才四百多斤,因此,在運輸上的要求很低,實際上首先裝備這種步兵炮的兩個師團都使用了未經訓練的畜力拖曳隨行,一輛雙騾子的大車就足夠帶上一個基數的炮彈還拖着一門步兵炮。再加上其可以分解運輸,對戰區的道路狀況要求幾乎是降到了最低點。很快01式步兵炮的其他優勢也被兩個師團的步兵們發現了,首先這是一種非常矮小的火炮,它的全高只有62釐米,這還是包括防盾的高度。如果拆除防盾,全高會下降到50釐米左右,這個高度還不如水冷式馬克沁重機槍高呢,很快步兵大隊一級的日軍就採取了讓01式步兵炮蔽部署在離敵人目標很近的距離上,充分發揮火力的準確性、突然性和猛烈性,也就是解放戰爭中非常有名的大炮上刺刀戰術,而且因爲戰壕可以掩蔽一部分炮體,實際上暴露的部分也就20多釐米,除了對方的重機槍,幾乎沒有多少火力可以威脅到這樣的目標。其次,92式步兵炮的射界非常開闊:橫向射界90度,高低射角也將近90度,近距離可以當直射炮用,遠距離可以當榴彈炮使喚(它本來就是榴彈炮),大仰角射擊時可以當迫擊炮用。而且比起同口徑的迫擊炮,01式步兵炮是榴彈炮出身,彈道可比迫擊炮穩定的多,所以精度也要好的多,同時藉助高射角,對對方反斜面陣地進行間瞄射擊。這樣,既可以爲處於棱線或正面陣地上的己方部隊提供及時的支援火力,又很好的隱蔽了自己。加上和榴彈炮相比造價超低、使用簡易、轉移陣地更是比起迫擊炮都迅速(有輪子,拖着就跑),被步兵們稱爲“華式大手銃”,從日俄戰爭起,這款經典的步兵炮就成了日軍的步兵大隊標準配置,甚至到了後期,日軍寧可降低機槍的數量也要保證01式步兵炮的配置。

至於擲彈筒,本來就是小鬼子賴以欺負火力貧弱的對手的利器,加上零式擲彈筒本來就是日本人大正十年式的改進型,口徑50毫米,全炮長413毫米,炮筒身長260毫米,全炮重2.7公斤,炮筒重1.6公斤,炮筒腳長170毫米,炮筒板

重1.1公斤,腳板高60毫米,腳板寬67毫米,最大射程700米,有效射程500米。

這款擲彈筒從本質上來說是一門超輕型的迫擊炮,它的主要特點是射角大,彈道彎曲,射程不遠。主要用來殺傷躲藏在工事和隱蔽物後的敵人或者在遠距離殺傷敵人有生力量,它的殺傷效果好,操作方便,可以伴隨由單兵攜帶隨一線步兵移動,對一線步兵進行支援。由於單兵攜帶且可以隱蔽在障礙物後發射,它的隱蔽性很強。擲彈筒由特製的彈藥袋攜帶,一個彈藥袋可以攜帶8枚榴彈,一個二人擲彈筒小組可以攜帶16枚。發射時先由射手先拉動擊發杆,然後由彈藥手將彈藥從筒口裝入,完成彈藥的安裝。左手握住發射筒,根據目標距離轉動手柄直至調節杆達到對應長度,射手通過瞄準線進行概略瞄準後,拉動擊發機上的皮帶將榴彈射出。

世界同口徑的迫擊炮一般至少要超過6公斤,零式擲彈筒只有不到5公斤,居然比一把步槍的重量沉不了多少,非常適合單兵攜帶。而使用的專用榴彈也不過0.45公斤,一個彈藥袋裝彈八發也不過3.6公斤,加上擲彈筒整個作戰系統一共不到7公斤,比一挺捷克式輕機槍還要輕的多。由於重量輕,擲彈筒小組不會像迫擊炮組或者重機槍組一樣由於負重大--無法及時隨一線步兵作戰。實戰中,擲彈筒小組甚至可以隨着步兵衝鋒。一般來說,擲彈筒的殺傷半徑大約在5到8米,一發榴彈如果落在人羣中可以殺傷數十人,這個威力對於50毫米口徑來說還是不錯的。

最關鍵的是擲彈筒太便宜了,造價只有步槍的四分之一,而賣給日本人的價格也不過是一支三十年式步槍的價格,專用榴彈和普通步兵手*榴彈基本相同也是極爲廉價,所以日本人拿到的相當於兩枚手*榴彈價格的良心價,自然也覺得超值。第三師團和第五師團把擲彈筒配置到了每個小隊都有兩支,還不佔用編制,遇到俄國人的火力點,就讓步槍兵去騷擾,逗引對手開火,然後擲彈筒兩門齊射,一舉消滅對方的機槍火力,就算是沒有命中,煙塵也會讓對方短暫失去目標,步兵也可以快速接近,用炸藥包和爆破筒來解決對手。

很快擲彈筒就成了日軍小隊火力的支柱,成爲擲彈筒手的都是技術拔尖、身經百戰的老兵,在引進了只有發射*藥沒有填裝炸藥的教練彈之後,日軍經過反覆練習,很多擲彈筒手的400米內命中率高達在85%到95%,即使是在兩個月後的日俄戰爭中,命中率也不低於七成,這讓習慣了利用重機槍爲支點進行防禦和集羣衝鋒白刃殲敵的老毛子吃了大虧。在進攻戰中,日軍擲彈筒小組跟隨一線步兵作戰,主要打擊俄軍的機槍火力點。實戰中,日軍一旦遭遇俄軍較爲堅固的重機槍或者輕機槍火力點,立即停止進攻隨地隱蔽。等待跟隨部隊前進的擲彈筒小組準確的將其打掉。在旅順爭奪站和遼陽會戰中,俄軍的的上百

挺重機槍被小日本用步兵炮和擲彈筒打掉了八十多挺,剩下的也沒有能夠發揮什麼作用。後來的俄軍重機槍手回憶,他們一般只能打幾百發就要轉移陣地,不然日軍的擲彈筒就會準確的打來。而一挺近100斤的重機槍轉移起來談何容易!一旦俄軍的機槍火力被摧毀,日軍立即以重機槍火力壓制住俄軍火力,隨即立即以優勢兵力發起衝鋒。不過由於對於擲彈筒極端的依靠,一旦失去擲彈筒後很多常備師團的日軍甚至連怎麼作戰都不知道了。

這兩款步兵利器的引進不僅讓日軍的基層步兵火力大增,而且還引起了步兵戰術的改進。不過此時戰爭已經迫在眉睫,日軍也只有先裝備先遣部隊的一部分,至於實戰效果,只能邊打邊看了。

“田村君。辛苦了!”回到日本後就病倒了的田村怡與造少將,在病榻前迎來了山縣有朋和參謀總長大山岩聯袂來訪,讓田村大爲感動,可惜已經病入膏肓的他再也沒有力氣站起來。

看到自己的愛將已經命不久矣,大山岩也感到一陣黯然。不過他強打精神,在病榻前宣讀了天皇詔書,破格提升田村怡與造少將爲陸軍中將,並加封爲男爵。這讓本來是死後追封中將的田村十分受用,強撐病體的他還是把自己這次到山東購買軍械期間的見聞和對於這兩款新兵器的使用方略盡數告知兩位陸軍大佬。

“這麼說來,武翼新軍倒是一支不容小覷的武裝了。”離開了田村的宅院,平日裡雞狗不到頭的兩人難得的在一輛馬車上交談,剛剛沒有說話的山縣有朋翻看着田村的筆記說道。

“雖然沒有親眼所見,但是對北洋新軍能取得一比三的優勢,還是在進攻中,也算是難得的精兵了。”大山岩更注重軍隊本身的素養,日軍一貫的精兵政策使然,這也是爲什麼日軍在日俄戰爭前雖然武器裝備未必領先多少,甚至處於劣勢,但是仍然盲目自信的原因。“如果可能的話,真想和他們較量一番,哪怕是演習也好。”

“恐怕機會不多,目前皇國的敵人是露西亞,如果是跟英法等列強進行演習,或許還有借鑑意義。這時候去和清國進行演習,只會讓露西亞人有機會了解我們的戰術戰法。”

“確實如此,不過我覺得派人去學習對方在如何運用步兵炮和擲彈筒方面的經驗,這個安排還是很有必要的。個別的高手僱傭過來擔任教官,讓我們的士兵更快的掌握新武器,陸軍省應該更多的變通一下,不要老把眼睛盯住西方列強。”

“嗯,雖然很困難。但是不恥下問也是我輩軍人應該具備的品格,我會讓人給陸軍省和五相會議提出此事的,或許..”山縣有朋其實已經有了個他自己都覺得有些荒唐的想法,更不好跟自己的對頭詳細說明了。

後來事態發展之順利卻超出了他的預計,山縣有朋心中的那個設想居然很快變成了現實,這讓他自己也驚詫不已。

(本章完)

第三百七十五節 斯卡帕灣升彩虹第三百七十六節 東線戰場鏖戰急第二十六節 科學推理辯忠奸第五十節 伏擊戰以十破百第四百二十八節 曙光女神的寬恕第四百二十九節 烈焰升騰的島國第一百四十四節 兵種協同鎮北洋第二百六十節 上海會議立國體第二百三十八節 前度劉郎今入京第十節 大興土木開工廠第三百八十六節 有理不怕辯論難第五百五十四節 日美添油奪瓜島第三百七十六節 東線戰場鏖戰急第六十九節 聯軍將領遭綁票第一百四十節 旌旗半卷圍泰州第五百二十六節 蠢蠢欲動北極熊第四百三十八節 再揭革命黨老底第四百二十八節 曙光女神的寬恕第一百二十四節 三鎮分兵不分家第四百三十一節 地獄入口東京都第六十八節 京城今年怪事多第四百九十三節 恐怖戰車進行曲第四百八十四節 二次戰役打英帝第四百五十二節 海原海原在求救第四百七十九節 軍刀所指皆驚忙第四百三十二節 憂心忡忡英美法第五百六十九節 掃清外圍登奄美第三百四十九節 裝甲突擊掀狂飆第四百八十八節 卡梅隆分析報告第五十六節 白馬誓師上京城寫在第二次封推之前第五百五十三節 奇葩艦隊來單挑第三百八十節 浮生願平東海波第三百七十二節 巴黎和會預備會第四百二十節 旌旗十萬下江南第八十八節 強撐病體返濟南第五百二十節 南下南下再南下第五十八節 雷霆救兵老佛爺第五百七十三節 日本入同的波折第五百八十六節 戰後掠影軍事續第十九節 捐官拜見徐卜五第三百節 宋案驚天有黑幕第四百三十八節 再揭革命黨老底第一百六十六節 日軍浴血爾靈山第一百七十六節 飛兵智取奪冰城第二十二節 商會武裝上戶口第一節 誤打誤撞初選址第二百四十六節 北洋三分天下驚第二百七十節 亂局紛起論軍餉第二百六十九節 還我黎民太平境第一百三十二節 當代不韋張南江第二百四十九節 浮雲遊子返齊魯第二百九十一節 推遲婚期親掛帥第一百八十九節 大通學堂不速客第二百零三節 登陸大阪下馬威第二百五十七節 螳螂捕蟬黃雀後第五百一十一節 爭奪海峽制空權第一百二十一節 順氣順到銷金窟第三百三十八節 飛艇陰影罩霧都第二百四十五節 蔚亭歸鄉遭身殞第一百一十七節 初到京城見川島第四十六節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四百七十二節 黑色風暴大蕭條第二百一十八節 登陸漢堡訪德國第一百一十三節 進京之前先準備第三百八十七節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五百四十四節 聯合艦隊入險地第五百八十節 紅色巨熊覆滅記第二百七十六節 士兵皆是吾兄弟第四百一十七節 最寒冷的長津湖第五百二十一節 所向披靡下南洋第四百四十四節 帝國架構終成型第九十六節 滬上華洋第一案第五百一十六節 日不落起死回生封推感言第七十一節 救人滅口兩廂忙第二百五十一節 保路終成導*火索第三百五十七節 勞資矛盾初顯形第三百二十四節 歐戰爆發賣貨忙第五百二十九節 被逼無奈向東看第一百三十六節 出兵鎮壓是與非第十五節 合作融洽買軍火第三百四十三節 雷霆救兵戰鬥羣第二百零四節 吳喬初逢梟雄會第二百八十八節 共和萬歲與萬*稅第三百一十二節 天外飛仙驚鴻舞第三百四十二節 機動先鋒初顯威第五百八十九節 戰後掠影印度篇第四百六十二節 扶不扶的大拷問第二百九十九節 政府稅收與法酬第一百二十三節 驚聞已成反動派第四十一節 老營外痛殲敵匪第一百三十二節 當代不韋張南江第三百三十六節 歐陸空中鏖戰急第十七節 刁鎮招兵管閒事第四百八十五節 光復錫金和不丹第四百六十五節 春和景明趕山會第五百二十節 南下南下再南下第二百九十三節 日軍認慫熄烽火第二百七十三節 聯軍入關定三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