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百年雪恥一

百年雪恥一

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取得的勝利,舉國上下一片歡騰.人們通過各種形式表達自己心中的喜悅.

在北京的一個茶館裡幾位老先生熱烈的談論着.

";我說金六爺,好久不見了.您看今兒的報紙了嗎?那叫一個過癮,百年的恥辱,今朝一舉蕩平.";.

";聽孫女唸了,今兒高興!這纔想出來喝喝茶.我說李四兒,高興時你就別提過去的那段不堪回首的百年恥辱啦";那個被稱做金六爺的有些暗淡的回答道.

";哼.哼,那還不是你們滿人祖宗乾的好事,不過那是報紙上說的‘百年的恥辱,今朝一舉蕩平‘";李四給金六爺倒上一杯茶說.

一個教師模樣的中年人呷了一口茶說:";這也不能完全怪罪金六爺他們這些滿人,中國人認識到中國的危亡,才真正認識這個世界.中國人歷來認爲,中國--中央之帝國,天下之中心,從來都是以天朝上國自居,殃殃大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無所不有,自給自足,自得其樂.虛驕自大,閉目塞聽,對外面的事情知之甚少。對外的蠻夷更是持之以鼻,不屑一顧.結果被人割地賠款還不知道怎麼會事.";

";還是劉先生說的對呀";那個金六爺一面縷着山羊鬍子一面說:我小時候看過一本書,是道光十五年,湖廣總督林則徐組織人翻譯了《四國志》,那時中國人才知道原來天下是這麼大,在天底下上除了我們這個中央帝國外還有這麼多叫着奇奇怪怪名字的國家,什麼大不列顛,法蘭西,葡萄牙,西班牙......真他媽的不好記,也不想記,那時不管它叫什麼統稱蠻夷.";

";林大人那可是中國當時最清醒,睜開眼睛看世界的第一人呀";劉先生說.

";哎...說起來中國這百年的恥辱都是叫英夷大煙害的.沒有大煙也打不起來.我聽老輩講,開始那些黃毛來中國作生意還老實.拿些吃飯用的刀叉劍戟的來賣,誰買呀.又拿煤油燈按家送,燒起來煙大,味道嗆人,給都沒人要,他們的洋布看是挺好,溜薄不結實也沒人買.看什麼東西都賣不動,後來他們就起壞心了.開始賣大煙.從雍正後時期起,等到道光即位時一年能賣,這麼大的箱子四千來箱.";金六爺一面說,一面比劃箱子的大小.";等道十八年間增加了十倍。大煙的泛濫了,給中國人抽的面黃肌瘦,啥呀幹不了.家裡窮的叮鐺響還想抽.道光爺一看不行呀.道光問大臣怎麼辦?這些大臣也沒個準主意.後來,時任湖廣總督林則徐給道光爺上了個摺子說:鴉片不禁,幾十年後會弄的國貧民弱,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把道光打動了,任命林則徐爲禁菸的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大煙。";金六爺喝了口茶接着說:";來年3月林大人到達廣州,嚴查煙販,曉諭洋人交出鴉片。同年6月,在虎門海灘當衆銷燬收繳上來的200多萬斤大煙.這下給洋人惹翻了.說如果不賠償損失就動硬的.道光爺問欽差大臣林則徐要打起來有多少勝算?林則徐認爲打敗英國人沒問題。他在給道光的奏摺中寫道:“彼之所至,只在炮利船堅,一至岸上,則該夷無他技,且其渾身裹纏,腰腿僵硬,一僕能復起,不獨一兵可刃數敵,即鄉勇平民竟足以制其死命,況夷人異言異服,眼鼻毛髮皆與華人迥殊,吾民齊心協力,殲除非種,斷不至於誤殺。”

";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林大人這個摺子真是愚不可及的笑話";.李四說.

";哎....金六爺又長嘆一聲接着說:當時滿朝就屬他最瞭解英夷了,別人知道的就更少了.道光十八年年六月,四千餘名英人乘四十多艘艦船.封鎖了廣州珠江口,看江面上掛着鐵鏈子,無隙可乘.逐北犯到浙江定海,7月6日晨,英軍在沒有任何死傷的情況下。沒用一袋煙的工夫,就把定海水師1540人給滅了.定海水師在死傷各13人的情況下,把定海舉手讓給了英軍.這些狗奴才真是不中用?就是1540只豬躺在那裡,讓英軍殺也得殺幾個時辰呀.後來他們又跑到天津海口,把英國外交大臣的照會送交直隸總督琦善,琦善受命前往天津虎門口外的穿鼻,與英軍統帥談判,議定草約,史稱《穿鼻草約》。中國割讓香港,賠款六百萬圓,英國歸還定海。道光聽後龍顏大怒,於是在道光二十一年一月也就是1841年1月27日,道光皇帝對英國宣戰;並派皇侄奕山爲靖逆將軍,率兵赴廣東作戰。2月,英軍在付出傷三十八人的情況下,攻佔虎門炮臺,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等人到是英勇和四百餘人守軍都被炸死。";

";金六爺您老人家記性挺好呀,都記着呢!";那個劉先生一面給金六爺重新倒了一杯新沏茶說.

我爺爺活着的時候要我們這些孩子一定要記着這些事,多練點本事,說將來等有本事時再找這些黃毛子算賬.

";我看當時就是那個道光皇帝的昏庸,把主戰的林則徐給撤職了,啓用了一幫投降派。";李四憤憤不平的說.

那個劉先生說:";就是不撤又能怎麼樣?我看這是道光成全林則徐,讓他保全了他的英名。中國歷史,中國的文化,中國的政治是極其最複雜的,一件";壞";事情發生了,國人從上到下,往往不是勇敢的面對現實,認真的總結經驗教訓,尋找產生事物的必然因素,從根本解決.而是忙着從";壞";事中摘脫自己,然後找兩個替罪羊,於是就把事情說成這件事本來不錯,就是因爲這幾個壞蛋,庸才把事辦砸了.把國家民族給害了,要不然斷不會如此。再樹兩個英雄,阿Q一下.之後舉國上上下下就都得到了精神上的解脫。這種尋找替罪羊的觀念和祖傳的阿Q精神,使很多國人至今也不能深刻的認識歷史的教訓。不能做到‘知己‘依我看從根本上講,統治中國的清王朝,經過頭兩代開國皇帝的“康乾盛世”後已進入了危機四伏的“衰世”。";滿清王朝經過一百多年的";太平盛世";開國皇帝的那點文攻武略和尚武精神丟的也差不多.就連那種遊牧民族彪捍的血性也以被安逸的生活盪滌的一乾二淨.一個個政治侏孺,一代一代的掌管這個龐大的中華帝國.";

";對!";李四插話說:";整個滿清皇帝那是三叫驢下螞蚱一代不如一代";.

";道光是清朝入關後的第六位皇帝,他統治下的中國絕大部份耕地集中在皇族、官僚,地主階級手中。而佔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只有很少或者完全沒有土地。廣大農民被沉重地租、賦稅、徭役和高利貸壓的喘不過氣來,陷於貧困破產和流離失所的悲慘境地。農民階級同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已上升到主要的矛盾,並不斷的激化.民心背向.";劉先生從政治上分析着說.

那個金六爺點點頭說:";聽我老背講呀當年英軍登陸後,沒有出現想林則徐所說的那樣";吾民齊心協力,殲除非種,";而是出現了大批的‘漢奸‘在英軍小利的誘惑下,爲英軍帶路,爲英軍提供各種情報.金六爺喝了一口茶,拿起了一粒五香花生米放在嘴裡說:";這些人故然可恨,但這也說明,百姓對朝廷不滿啊.";

";我看鴉片戰爭失敗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皇帝驕妄自大,沉醉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之中。一般封疆大吏愚昧閉塞,各級官場貪污賄賂成風,吏治敗壞。貪污賄賂已成爲不可遏制的一種潮流。各級官員已把如何撈錢當成第一要務,當面對異族入侵時,各級官員更是處處爲自己着想,以保證自己的既得利益.";

";劉先生你說的對.當官的都他媽的撈錢去了.當兵的誰還給他玩命.就是我也不幹呀";李四吸了一口水菸袋說.

金六爺說:";是啊,道光年間八旗,綠衣編制雖有九十多萬人,但缺額甚多,各級軍官吃空餉現象普遍,武器落後,軍務廢弛,缺乏訓練,士兵軍紀敗壞,官兵吸食鴉片成風.但每年消耗餉銀二千萬兩以上,佔當時道光爺年財政收入的將近一半.這些狗奴才光想撈錢了.所以面對區區四千英軍,沒有守住一個英軍要攻擊的要塞,沒有奪回一個英國人要據守的據點!當時朝廷養這夥人真是形同虛設,反到成了朝廷一種累贅.";金六爺示意茶童倒茶,之後輕輕的呷了一口接着說:道光當時也不容易呀.他是個很勤儉的皇上,聽我老輩說,他宮中用膳,每日不得超過四碗,甚至穿過打補丁的褲子,當時簽約後,消息傳到北京,道光退朝後,伏首於便殿階上,一日夜未嘗暫息,侍者但聞太息聲,漏下五鼓,上乎頓足長嘆”。說完後金六爺搖了搖頭.

李四說:金六爺你別逗了,皇上每頓就四菜一湯,還穿破褲子?";

";信不信由你啦,我這也是聽說";金六爺很平淡的說.

李四分別給金六爺和劉先生續了點茶水說:";金六爺你說那咸豐皇帝怎麼不想給他爹報仇呢?";

金六爺眼睛一瞪:誰說他不想報仇,咸豐爺繼位後,他上臺第一件事就是給道光爺報仇雪恨.他把道光時代的主和派全部撤職,重新起用主戰派。包括林則徐.可是....哎....他和道光爺一樣,打敗了第二次鴉片戰爭,而且比道光爺輸的還慘.";

劉先生點了點頭說:是呀,1860年8月,英法聯軍18000人,由北塘登陸,進佔天津.9月,1860年9月12日,咸豐皇帝對英法宣戰.清軍在北京通州八里橋迎戰英法聯軍失利。清咸豐帝皇后,妃子逃往承德。10月18日,英法聯軍佔領北京,搶劫焚燬圓明園。英法聯軍在北京城郊搶掠燒殺近50天,京郊皇家園林如圓明園、清漪園、玉泉山的靜明園,香山的靜宜園,暢春園等均被付之一炬。清廷派奕欣爲全權大臣議和,簽訂中英、中法《北京條約》。11月,沙俄又脅迫清政府簽訂中俄《北京條約》。中國賠償鉅額賠款,喪失比東北三省面積還大的84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主權。";

";現在想想都讓人心疼";金六爺疼心的說道.

";還有更讓人心疼的呢?";李四很氣憤的說道.

第69章 破冰之旅三第353章 亞洲版的門羅主義第245章 蘇軍太平洋艦隊的覆滅第209章 特戰小分隊第288章 試看天下誰能敵第195章 澤登巴爾上海之行第364章 軍事政變第361章 誰殺了總統第245章 蘇軍太平洋艦隊的覆滅第331章 讓我們用大炮來決定這一切吧第134章 藍天現代化農業示範區一第258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326 再起風波第368章 衆盼所歸第170章 東線反擊第274章 蘇聯游擊隊第94章 雛鷹展翅三第159章 劍拔弩張第209章 特戰小分隊第51章 飄落的星條旗(二)第103章 空中擒敵(一)第318章 巨龍騰飛第355章 這頓飯吃的有點累第96章 雷霆行動計劃第182章 中緬邊界問題第54章 總理視察(一)第35章 搗巢行動之轟炸金浦機場第1章 衛國軍演一第23章 惟我彭大將軍第326 再起風波第210章 奇襲第106章 接收琉球羣島第一百一十章第191章 遠東工委第一百一十九章第257章 原子彈真老虎的一面第357章 大國面子第75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三第261章 “封疆大吏”第77章 臺灣問題第132章 中國硅谷第281章 蘇聯民族解放陣線第99章 雷霆的炸點二第356章 《中美海洋協議》第155章 神鳥下蛋了第73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一第33章 95航母艦隊沉沒第154章 不一樣的平叛第106章 接收琉球羣島第221章 陷阱第278章 仁義之師第93章 雛鷹展翅二第24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49章 滿紙荒唐言 一把辛酸淚第31章 飛豹出擊第199章 接收烏市機場第39章 隘口血戰(三)第369章 大結局勝利後的思考第209章 特戰小分隊第77章 臺灣問題第167章 領土問題第188章 盛世華章第176章 印軍 印度第4師就這樣的完了第25章 善後處理第158章 龍象相遇第171章 印度第7旅的覆滅第201章 履行防務義務第304章 這樣擺平印尼第一百一十九章第317章 591工程第369章 大結局勝利後的思考第210章 奇襲第330章 這種感覺真好第49章 震驚世界(五)第59章 百年血恥二第361章 誰殺了總統第72章 中美備忘錄二第322章 中國速度第255章 “ 箭”指何方第216章 黨內有派第215章 中蘇的抉擇第179章 向恆河平原進軍第357章 大國面子第151章 策劃於密室第106章 接收琉球羣島第101章 "以權謀私"第261章 “封疆大吏”第106章 接收琉球羣島第306章 空前浩劫第233章 國恨家仇第2章 衛國軍演二第22章 安東會晤第219章 不解之謎第153章 大起義第327 南朝鮮導彈危機第73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一第342章 MZD號出擊第363章 動盪的南朝鮮第237章 無敵戰士第32章 搗巢行動-第77特遣艦隊沉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