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震驚世界(四)

杜魯門總統遇到自內戰以來,各屆總統從未遇到過的難題。看到絕大多數人要求結束這場戰。雖然他很想保住美國盟主的面子,但朝鮮糜爛的戰局,使他不得不作出,麥克阿瑟指揮的“聯合國軍”撤出朝鮮,全力保住日本這種舍卒保車的決定。此時他更擔心的是蘇聯和中國攻佔日本本土。對於美國來說,日本的戰略地位遠遠重於朝鮮。

何時撤出?怎麼撤出?杜魯門很費了一番腦筋。國務卿艾奇遜、國防部長喬治·馬歇爾、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等人,連夜進行探討磋商,終來尋得了最佳計策。最後經杜魯門批准,參謀長聯席會議給麥克阿瑟發去了一個模棱兩可的電報:現有的一切估計表明,中共和蘇聯已經採取行動,他們是有能力將聯合國軍趕出朝鮮的。向該區投入大量美軍,這樣將危及我們在其他方面擔負的義務,其中包括對日本安全承擔的義務。要聯合國其他成員國爲朝鮮提供大批援軍也是不現實的。我們認爲朝鮮並不是打大仗的地方。而且,我們認爲,在新的世界大戰的威脅不斷增長的情況下,我們不應將現有的剩餘地面部隊派往朝鮮,同中共作戰。在沒有搞清這次兩個航母艦隊被襲真像之前,也無法再派航母艦隊前往該地區。但是,如果不會遭至嚴重損失的話,在朝鮮某個地區我們能成功地抵抗中共的進攻,能在朝鮮半島保留下來一支戰略力量,這對我們的國家利益將具有重大意義。對於目前來說,要井然有序撤軍,在適當時機,撤回在北朝鮮的聯合國軍的部隊是十分重要的。

麥克阿瑟非常沮喪和怒憤,他看着這份舉棋不定,態度曖昧的電報。似乎表明了美國政府在朝鮮已經喪失了取勝的意志。另一方面,他不甘心自己的失敗。主張對中共採取大規模報復行動。他馬上覆電參謀長聯席會議,提出:1.封鎖中國海岸;2.以原子彈摧毀中國進行戰爭的工業能力和蘇聯遠東地區的橋粱;3.讓臺灣的國民黨軍對大陸發動牽制性的進攻。

接到麥克阿瑟的覆電後,布萊德雷對杜魯門說“麥克阿瑟之所以置美國的國家利益而不顧,提出如此主張,完全是是因爲他那神話般的尊嚴被損害了,中國人愚弄了這位一貫正確的‘軍事天才’,把他打下了神壇。麥克阿瑟爲了恢復自己丟掉的面子和軍事聲譽,他不惜拿他很想促使我們同赤色中國和蘇聯進行一場全面戰爭,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和一場核屠殺”。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正式拒絕了麥克阿瑟的報復主張,再次指示麥克阿瑟:“要有序的組織在北朝鮮的部隊儘早的撤回到南朝鮮,要優先考慮你部隊的安全和保衛日本的基本任務。一旦你判明必須撤退才能避免人員和物資的嚴重損失時,就從朝鮮撤往日本.

11月4日,杜魯門在給麥克阿瑟的電報中,也表明了矛盾的心理狀態,一方面讓他堅持在朝鮮儘量能留下一支,能夠保全南朝鮮的力量,另一方面又讓他保證第8集團軍的安全以用於保衛日本。究竟何去何從?杜魯門同樣心中無數,拿不定主意。

以純軍事手段解決朝鮮問題,必然冒引起世界大戰的風險。而美國尚沒有準備好,也沒有打世界大戰的力量,他也再無機動力量可調往朝鮮。杜魯門想到了再次求助於盟國,可這些國家已清楚地看到,美國在朝鮮沒有勝利的希望。還能再派兵嗎?還是別去找那二皮臉了。此時他已感到朝鮮的局勢已是“無可奈何花落去”。還是算了吧,絕不能爲了南朝鮮而不顧歐洲利益,更不能爲了呈一時之勇把美國打殘。絕不能將我們的力量再浪費在那朝鮮半島了。布萊德雷完全同意杜魯門的意見。他說一段很著名的話:如果我們在朝鮮繼續擴大戰爭,甚至擴大到中國,那將使我們在錯誤的地方,錯誤的時間,同錯誤的敵人打一場錯誤的戰爭”。

於是在中國人民志願軍全線反擊的第4天,也就是在11月5日,美國召開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檢討了美國的朝戰政策,認爲單純依靠軍事手段已無法解決朝鮮問題。

會後杜魯門把國務卿艾奇遜找到了自己的辦公室,對他說:“你們要想個一個辦法,不但要和蘇聯接觸,而且還要想辦法中共接觸一下,瞭解一下他們真實的意圖.找到一個政治解決的途徑。”

艾奇遜馬上說:“我認爲和中共接觸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在十月二十三日,中共政務院總理周恩來致電給我,就我們飛機入侵中國南滿一事提出了抗議。在這份抗議裡向我國政府發出了一個比較爲溫和的信號,他在電報中說:“中國政府和人民,本着人道主義精神,願意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就交還美軍軍人遺骸和美國政府舉行會晤。";只是我們沒有來的及處理就發生了戰爭。總統先生,他們有個代表團就在這幾天要來美國,參加聯大會議,會下我們以這件事爲藉口接觸一下,舉行會晤不是一次很好的機會嗎.不過我事先得給周去個回電,否則這個代表團得不到授權也不能和我們談。”

";不知道,這是個什麼級別的代表團,能不能代表中共高層的真實意識.";杜魯門有些擔心的說道.

";不管什麼級別,總是中共官方代表吧,作個傳話筒還是沒問題的.";艾奇遜回答道.

杜魯門說:“具體怎麼辦,你就去安排吧,但先期一定要秘密進行.還有這次航母被襲事件不要報道。儘量減少其影響。要進一步加強對蘇聯的情報工作,尤其是有關武器方面的情報。儘快的搞清這次是用什麼武器襲擊了我們的航空母艦。”

———————————————————————————————

第298章 “大棒子”加“胡蘿蔔”第42章 隘口血戰(六)第309章 這是中國的核心利益第82章 特種兵學校(一)第一百一十五章第276章 宏思巨構第194章 蓄勢待發第84章 百業待舉一第13章 密談 周邊關係1第6章 重要情報第215章 中蘇的抉擇第252章 挽救大兵第100章 一鳴驚人第362章 撲朔迷離第99章 雷霆的炸點二第25章 善後處理第228章 蘇聯的噩夢第209章 特戰小分隊第28章 狙擊教員第70章 中國的核心利益第289章 傲視羣雄第100章 一鳴驚人第173章 聚焦西里古裡走廊第323章 文化征服第62章 對日索賠第54章 總理視察(二)第86章 揮師南下第170章 東線反擊第284章 勢在必得第363章 動盪的南朝鮮第1章 衛國軍演一第317章 591工程第321章 遲來的蜜月第19章 驗收一第54章 總理視察(二)第206章 被遺忘的領土第362章 撲朔迷離第184章 啊! 藍水海軍第146章 印度問題第332章 大炮表決的結果第183章 中緬邊界問題徹底解決第188章 盛世華章第358章 核壟斷第353章 亞洲版的門羅主義第21章 加入志願軍第191章 遠東工委第244章 出擊海參崴第64章 中國聯大代表團第309章 這是中國的核心利益第一百四十二章第224章 撒網第262章 赫魯曉夫的“止損”第29章 敵情.友情第22章 安東會晤第58章 百年雪恥一第126章 臺北動亂第129章 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臺北第224章 撒網第310章 主權歸我,保管歸你第276章 宏思巨構第193章 山雨欲來第196章 紅色通緝令第107章 日本保衛琉球軍友會第343章 MZD號出擊(2)第28章 狙擊教員第261章 “封疆大吏”第216章 黨內有派第45章 震驚世界(一)第222章 燕子是這樣孵化的第149章 進軍西藏第281章 蘇聯民族解放陣線第10章 窮人的武器第295章 太平島——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第316章 中國航母製造的瓶頸第72章 中美備忘錄二第16章 主席家宴第144章 中國軍事機密報告第365章 狗咬狗第176章 印軍 印度第4師就這樣的完了第272章 停火進行時第一百一十五章第188章 盛世華章第367章 朝鮮黨內的問題第286章 和平舉措第331章 讓我們用大炮來決定這一切吧第302章 山南模式第311章 外交追索第149章 進軍西藏第72章 中美備忘錄二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一百一十一章第79章 如此外交官第54章 總理視察(二)第67章 破冰之旅一第188章 盛世華章第193章 山雨欲來第161章 李大爲的旋風外交第342章 MZD號出擊第322章 中國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