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蘇共中央主席團特別會議

赫魯曉夫十分認真的聽着蘇共的大理論家蘇斯洛夫滔滔不絕的講述,他了解了蘇斯洛夫對於中蘇之間領土問題的態度。最後他讓蘇斯洛夫在理論上爲蘇聯和平解決有關中蘇邊界問題尋找依據。

在第二天蘇共中央委員會主席團特別會議上,風向突然的發生了變化。

蘇斯洛夫這個被蘇聯稱爲繼列寧和斯大林之後的頭號思想家,蘇共中央書記處書記,聲情並茂、引經論據的開始了他在中央委員會主席團特別會議上的演講,他以一個者的身份,詳細的介紹了有關中蘇邊界領土問題的來由之後,話鋒一轉說道:“同志們,我們不能不去正視這個客觀存在的事實,想想沙俄當時在黑龍江江東六十四屯慘案那臭名昭著的醜聞,我們不感到慚愧嗎?列寧曾無情的揭露和斥責沙俄的這種罪行說:‘他們殺人放火,把村莊燒光,把老百姓驅入黑龍江中活活淹死,槍殺和刺死手無寸鐵的居民和他們的妻子兒女,沙皇政府在中國的政策是一種犯罪的政策’。做爲一個者,我們不能因爲我們享受到了沙俄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的成果,就否定沙俄對中國的侵略行爲,更不能對這種侵略行爲加以絲毫的掩飾和辯解,這不是一個員應有的無產階級世界觀,這樣無利於中蘇兩國領土問題的解決。”

蘇斯洛夫用眼睛掃了一眼發言稿,說:“中國是個社會主義的大國,是國際陣營舉足輕重的力量,是我們的同志。我們不應該爲沙俄政府侵略擴張的這種犯罪政策和斯大林生前一些大國沙文主義思想所造成的後果承擔責任,引發兩個社會主義國家的邊界戰爭是得不償失的。讓我們的敵人幸災樂禍,笑話蘇共和之間爲了領土問題發生戰爭。最後導致整運動在全球崩潰這樣的結果。”

“昨天有的同志說,中國人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者,在這裡我們先不去評說中國同志是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我們先檢查一下我們自己是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者呢?”他把那長着一副宗教狂的臉轉向了莫洛托夫說:“就其整個社會主義陣營的資源配置上來講,也應該把沙俄政府以及其不光彩的手段獲取的中國領土還給中國人民。蘇聯領土已經夠大了,有二千多萬平方公里,而人口只有不到兩億人口。而中國人口有近五億,難道我們不應該這樣做嗎?這對我們來說,是不成問題的,應當還給他們。”

“那樣會使我們蘇聯白白的喪失掉很多的領土”一位將軍委員喊道。

“不白白的喪失,是不是還想再搭上幾千萬條生命呢?”蘇斯洛夫用他那蒼白青筋突起的手拿着鉛筆在他的發言搞上劃了一下,然後說:“正如中國同志說的那樣,我們的確應該以列寧同志那樣的寬闊胸懷,拿出一個無產階級家的氣魄,把目光放的更遠一些。我認爲,把那些一百年來,沙俄通過行賄和武力佔領的中國領土還給他們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事,從而消除中蘇兩黨,兩國之間由沙俄侵略擴張政策和斯大林大國沙文主義所埋下的隨時都會爆炸的,使我們兩國的關係建立在一個完全健康的基礎上,這樣更有利於蘇聯人民和全世界的無產階級的利益。並把這一點坦誠的告訴我們的人民,我相信這是每個真正愛國的蘇聯人值得歡呼的一件事情。”

“歡呼?”馬林諾夫斯基氣憤的大聲的喊道:“只有你這樣的賣國賊纔會歡呼”

“這是黨的主席團會議在討論問題,請你不要亂扣帽子”赫魯曉夫敲了敲桌子,制止了馬林諾夫斯基的謾罵和攻擊,“誰都有權發表自己的見解。”

蘇斯洛夫用他那陰沉沉的目光盯着這個自以爲是敢給自己扣賣國賊帽子的馬林諾夫斯基,然後又掃了一眼自己的發言提綱,不爲所動的接着說:“對於中國現在的情況大家應該清楚,和中國戰爭意味着什麼大家也應該清楚。我們不能無視這個崛起的社會主義的大國,任何低估中國的實力和他們決心和意志的人都會遭到懲罰,這一點有美國的例子在先。我們應該清楚,發展我們同中國人民的關係,同中國的關係有着多麼重要的意義。

我們同中國人的友誼,同中國人民的友誼,不僅對我們兩黨兩國來說重要,它對於整個社會主義陣營,對於國際運動來說也是必須的。爲了這一祟高的目的,我們必須作出一切努力,克服我們相互關係中出現的困難。

“我們不能作這種毫無原則的退讓,妥協有時是必要的,列寧當時做出的這兩個《加拉罕對華宣言》就是在蘇維埃剛剛成立不久面對強大敵人作的一種妥協,我們付出150多平方公里的領土,中國總要付出點什麼吧。”莫洛托夫象個商人一樣的說。

“不是中國要付出什麼,而是我們要保住什麼”國民經濟委員會主席布爾加寧,接過了莫洛托夫的話,“爲了這些和中國有爭議的領土,對於和中國是戰是和要從蘇聯的長遠利益和現實可能着想,如果中蘇戰爭一旦打起來其規模決不會小於二戰我們和德國的規模,我們都是經過那場戰爭的人,都知道對蘇聯的經濟發展建設會產生什麼樣的的影響。大家都知道如果戰爭一旦打起來是很難控制其規模的,我們的國力能不能承受得了。”

“笑話聳人聽聞。”馬林諾夫斯基對布爾加寧這番話不以爲然的聳了聳肩說:“中國都能承受的起,我們有什麼承受不起的呢?”

“是的,中國能承受得起,而我們承受不起。中國的國民經濟總產值已達到3200億美元以上,而且每年都在以18以上的速度高速的增長,鋼產量也已達到了5000多萬噸。這些數字還說明不了什麼問題,重要的是他們從1954年起全國幾百所大學每年輸出近百萬高素質的人才,近萬所高級中學和專業技術學校向社會源源不斷輸送數以千萬的使用型人才,更重要的是他們那些魔術般遠遠的領先於世界的高科技,會給戰爭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布爾加寧用手中的鉛筆點了點馬林諾夫斯基說:“不要在用二戰時的老眼光去看中國了。中國的氫彈是怎麼爆炸的?中國的衛星是怎麼上天的?他們還有多少鮮爲人知的東西沒拿出來?我們誰也不知道。”

布爾加寧轉過臉對莫洛托夫說:“家不是商人,考慮問題要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從怎麼樣更有利於蘇聯的長治久安着想。如果中蘇兩國能通過談判很好的解決這個歷史遺留的領土問題,劃出一些土地,爭取到中蘇之間的友好相處,使蘇聯免於戰火的摧殘,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是利大於弊的。”

莫洛托夫用右手託着他那很兇悍的下巴,看着原先還和自己一條戰線的布爾加寧,心裡想,“這小子轉的倒快竟敢說我是商人。我是外交家,著名的外交家你懂嗎。”這位外交家在心裡狠狠的罵了相當於中國國罵那樣的一句粗話斯大林同志活着時怎麼就沒看出來你們這夥叛徒來,否則把你們這些人統統槍斃”但在心裡想歸想,嘴上不能這樣說。

“布爾加寧同志,按你的意思我是不是應該馬上飛到北京對那個紫禁城的尊敬的毛同志,你老人家千萬不要發怒,我們很害怕,我們蘇聯中央委員會主席團全體成員一致決定,把蘇聯非法佔領你們的領土全部如數的歸還你們,請您派兵前去接收吧。”莫洛托夫充滿譏諷的對布爾加寧說“是不是應該這樣呢?

“怎麼說,那是你這個外交天才的事,”布爾加寧不停的轉動着手中的鉛筆,有些漫不經心的說:“我只是對中蘇兩國目前的狀況發表我個人意見。你有不同意見可以提嘛。”

“我的意見已經很,很,很明確了”莫洛托夫又有些激動,他努力的平靜自己心中的怒火“我們所做的一切外交活動的背後必須要有強大實力做後盾的,必須顯示出強大的實力來,讓中國人也要感到有一種壓力。在弱勢的情況下那不是去談判而是任人宰割。”

“軟弱軟弱太軟弱了”馬林諾夫斯基元帥和左右的兩個將軍交頭接耳的開了一陣小會後,十分的說:“我們絕不能對中國的侵略採取忍讓主義,我們絕不能任由中國人宰割幾百萬蘇聯紅軍是幹什麼的,就是用來保衛蘇聯領土安全的,如果不能保衛蘇聯的領土安全,就是我們這些軍人的失職。我們必須採用比中國人更的措施對付中國人。”

一直沒有說話的朱可夫終於說話了:“我很欣賞馬林諾夫斯基元帥大無畏的精神,但大家更感興趣的是你要採取的比中國人更的措施是什麼,你還是給大家說說你的措施吧。”

“這個,這個,這個措施嘛”馬林諾夫斯基“這個”了半天總算說出了一句話:“只要是下了打的決心,措施總是會有的。”

朱可夫看了看這個有點二桿子的元帥,心裡想你有多大本事。就你那兩下子,我還不知道,不就是坦克集羣攻擊,快速連續的向對方縱深推進嗎,還是留起你那套吧。

“戰爭的確需要一個國家領導人的決心和勇氣,需要全民族的同仇敵愾與敵人血戰到底的決心和意志,除此而外更需要實力,更確切點說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最集中的反應在這個國家的軍隊人員素質和軍事裝備上,中國從朝鮮戰爭結束後,軍隊從600萬一下裁剪到分期分批的把一些身經百戰的年輕戰士送到各種軍校進行專業學習。這些年他們國內國外的打,軍隊始終保持在萬左右。這說明什麼呢?說明他們的機械化水平在不斷的提高,機動能力不斷的增強。兩年前,他們以一個地方部隊的一個軍和一個集團軍就可以在交通極爲不便的情況下,用一週多的時間就把印度給解體,這可不是靠幾句空洞的口號就能辦到的。”朱可夫看了看全場都在認真的聽着自己的講話,他接着說:“就拿這次他們出擊外蒙和圖瓦來說吧,他們之所以敢僅用4個師真正的作戰部隊,強行佔領有我們蘇聯駐軍的外蒙和圖瓦,說明他們是做好了和我們大打的準備的。他們對我們的一切都好像瞭如指掌。象一個出色的外科醫師手術一樣,不輕不重,對我們的駐軍進行精準的打擊和繳械,他們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兩次行動他們都對我們的無線電通訊進行了遮斷,使我們整個外蒙和圖瓦上下左右完全失去了聯繫,就從這一點來看我們能做到嗎?對中隊的這種戰術我們又如何應對呢?這些我們作爲軍隊的高級將領們都想過嗎?”

“你想過?那你說怎麼辦?”馬林諾夫斯基有些不耐煩的問道:“別光提問題,拿出辦法來。”

朱可夫表面上沒有計較馬林諾夫斯基對自己的無禮,接着自己的思路說:“中國有一句很著名的軍事名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現在對中隊瞭解的並不多,這仗怎麼打?的確是很難下決心的。

從他們對臺W和印度戰爭以及這次對外蒙的情況看,他們的戰術有了很大的改變,除了繼承了中國軍隊傳統的隱蔽穿插,迂迴包圍的傳統的特點外,還加上了一個全新的打法,就是在戰爭開始的第一時間準確的搗毀對方的指揮機關,這種戰術被他們稱之爲‘掏心或斬首’,所以要是真的和中國開戰的話,我們從中央到各軍師的指揮機關都要做好這方面的準備。”

———————————————————————————————

第300章 新加坡的未來第368章 衆盼所歸第348章 腰斬“惡漢”第337章 中美博弈(二)第191章 遠東工委第85章 百業待舉二第24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55章 “ 箭”指何方第35章 搗巢行動之轟炸金浦機場第363章 動盪的南朝鮮第284章 勢在必得第194章 蓄勢待發第9章 請求歸建第344章 狹路相逢第321章 遲來的蜜月第70章 中國的核心利益第246章 新版黔之驢第184章 啊! 藍水海軍第26章 戰前會第200章 千里突襲第32章 搗巢行動-第77特遣艦隊沉沒第296章 南海,我的地盤我做主第267章 中國的建議第223章 叛國者第364章 軍事政變第79章 如此外交官第289章 傲視羣雄第253章 核戰危機第295章 太平島——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第141章 世界流行中國製造1第91章 軒然大波.第76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四第一百一十四章第199章 接收烏市機場第308章 奪寶奇兵第40章 隘口血戰(四)第75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三第一百一十四章第59章 百年血恥二第301章 破落帝國第345章 “人若犯我,我不犯人”第70章 中國的核心利益第340章 炸“魚”第160章 南亞共產黨同盟第10章 窮人的武器第222章 燕子是這樣孵化的第一百一十章第178章 攻佔新德里第201章 履行防務義務第一百一十七章第78章 關鍵是船一第62章 對日索賠第81章 遭襲第234章 打進海蘭泡第143章 崛起的中國第66章 中國的聲音二第29章 敵情.友情第138章 大裁軍第191章 遠東工委第23章 惟我彭大將軍第44章 麥克大帝第353章 亞洲版的門羅主義第164章 與赫魯曉夫的會談第232章 人肉盾牌第84章 百業待舉一第86章 揮師南下第130章 全國解放第50章 飄落的星條旗(一)第168章 揚眉劍出鞘第250章 蘇軍的西線反擊第367章 朝鮮黨內的問題第一百一十六章第248章 赫魯曉夫同志的想法第186章 石油戰略第294章 中國能源戰略部署第64章 中國聯大代表團第31章 飛豹出擊第265章 和平的代價第一百一十四章第300章 新加坡的未來第138章 大裁軍第140章 斯大林死了第287章 震撼世界的天安門大閱兵第328 “華威63行動”計劃第52章 飄落的星條旗(三)第250章 蘇軍的西線反擊第92章 雛鷹展翅一第268章 《中蘇停戰協定》第220章 京城諜影第196章 紅色通緝令第338章 東海風雲第326 再起風波第244章 出擊海參崴第140章 斯大林死了第135章 藍天現代化農業示範區二第153章 大起義第98章 雷霆的炸點第287章 震撼世界的天安門大閱兵第127章 臺北動亂2第22章 安東會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