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密談 周邊關係1

毛主席撣了撣菸灰說:“車到山前必有路,先不管它。你接着說”

接下來鄧峰向**述說了歷史上我國和周邊國家的一些衝突.以及中美關係,中蘇關係,以便毛主席能更準確的把握中國這條巨大而又破爛的航船,避開暗礁險灘,爲中國爭取更大的利益,爲後人留下更大的發展空間。

";1951年2月,";鄧峰開始向毛主席講述中國和印度的衝突:";印度政府乘我國成立之初忙予內務無暇顧及中印邊界問題與抗美援朝戰爭之機,派兵越過西山江、達旺河,侵佔門隅首府達旺,強迫一直在那裡行使管轄權力的中國西藏地方政府搬遷;同時還侵佔了“麥線”以南門隅的馬果等地。10月,侵佔了上珞瑜的巴恰西仁地方,在梅楚卡等地強行建立兵營。西藏解放後,印軍並沒有因此而停止對我國領土的蠶食,繼續向傳統習慣線以北、“麥線”以南各地開進。到1953年印軍基本上侵佔了門隅、珞瑜、下察隅各地。在此基礎上,印度政府於1954年在被其侵佔的“麥線”以南、傳統習慣線以北9萬平方公里的我國領土上,建立起它的“東北邊境特區”,並修正了官方地圖,將非法的“麥克馬洪線”原來一直標明的“未經標定邊界”第一次改標爲“已定界”,企圖使其侵佔的中國領土固定化、合法化。此後,印軍又越過“麥線”向北推進,侵佔了西藏的兼則馬尼等地。1959年,我們平息了**爲首的西藏反動上層在拉薩發動的武裝叛亂,打掉了中外反動勢力陰謀製造“西**立”的社會基礎,使印度幻想的“緩衝國”的企圖破滅。於是印度政府蓄意向中國挑起邊境爭端,製造邊境緊張局勢,使中印關係嚴重惡化。

1959年3月22日,也就是西藏反動上層在拉薩發動的武裝叛亂被我平息的當天,印度總理尼赫魯正式給周恩來寫信,提出了大片領土要求。尼赫魯不僅要求將已被其非法佔領的東段邊境“麥克馬洪線”以南9萬平方公里和中段邊境2000平方公里的我國領土劃入印度,還要把西段邊境一直在我國政府有效管轄下和阿克賽欽等地區33000多平方公里的領土也劃歸印度。尼赫魯無理要求的中國領土總面積約達12.5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一個福建省的面積。印度當局在其無理要求遭到中國政府的拒絕後,繼續推行“前進政策”,並不斷製造流血事件。中國政府以中印友誼爲重,對印度的武裝侵佔活動一直採取剋制忍讓態度,併爲和平解決中印邊界問題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而這一切的努力,被印度政府認爲是中國政府軟弱可欺.1962年10月尼赫魯在新德里聲稱:印度政府要“以軍事力量對付中國”。17-18日,入侵印軍在東段和西段邊境上,向中國邊防部隊進行猛烈炮擊,挑起了大規模的邊界武裝衝突。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我軍進行了自衛反擊,在短短的一個月裡,我軍橫掃印軍,打的印軍潰不成軍,一舉奪回被印度佔領的地區,雖然我們打勝了,1962年12月1日,我軍隊主動後撤,到1962年3月1日全部後撤到1959年9月7日的實際控制線20公里以內。其後,又將繳獲的印軍武器彈藥和軍用物資交還給印度,並釋放了全部印軍戰俘。中國政府的這一舉動,在戰爭史上是史無先例的,中國政府所做的這些示好.絲毫沒有感動印度.雙方的關係一直也沒有得到任何的緩解";

鄧峰看了看**繼續說:";對於我國的這種主動撤軍也引起後人的不滿和非議:我國除了勝利者三個字以外,什麼也沒得到,印度除了背上失敗者的名聲,卻獲得了取有戰爭的實質收穫!這是世界戰爭史的奇觀.

當然這種以快速結束戰爭爲戰略目標並儘量減少戰爭的影響,確實符合當時我國國內建設需要和外交信譽的建立。但從長遠看我們撤出後,印度確在我們藏南地區成裡了一個省進行大規模的移民.直到我們來到這個時代時也沒有收回那9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後人一直拿不出什麼解決辦法。這無疑是這次戰爭的一大敗筆。";

講述完這些後,鄧峰望着主席緊鎖的眉頭想:“是啊,我們沒有權利要求一個人,那怕是最偉大的人把所有的一切都爲我們後人幹完,那還要我們這些後人幹什麼呢?就爲我們這些後人留個嘴吃,留個嘴罵嗎?”

**喝了一口茶,隨後把殘茶用手從水杯裡撈了出來,放在嘴裡一邊嚼着一邊說:“這個問題只有等朝鮮這場仗打完再說啦。我們和印度之間隔着一個西藏。解決和印度問題就要先解決西藏的問題,西藏問題很特殊。有歷史上的,也有現實中的,加之山高,路遠,坑深.慢慢來吧.我們不能四面出擊呀。”

**走到辦公室門邊,告訴工作人員,再重新沏些茶,然後回過身說:“一百多年來滿清政府留中國的領土問題太多了,現在蔣委員長有扔給我們一個蒙古問題。怎麼解決只有看以後的發展嘍”

“蒙古問題實際上是和蘇聯的問題。”鄧峰說道。

**說:“正是因爲是蘇聯的問題解決起來才更麻煩嘛,你就先談談蘇聯問題吧”

";蘇聯現在與我們結盟只是爲其戰略利益考慮,在國際政治舞臺上不存在親如兄弟的情況,一切都只是爲自己國家利益。斯大林願意與我們結盟主要原因就是兩國有着相似的意識形態,而這也恰恰是後來兩國反目成仇的原因,兩國關係的惡化是先從兩黨關係惡化開始的,意識形態矛盾激化,中蘇關係全面破裂。導致蘇聯撤走全部在華工作的專家和設備資料,給中國留下了很多爛尾工程。60年代初中蘇論戰已公開化,最後發展到蘇聯在遠東地區陳兵百萬,以至69年兩國在黑龍江珍寶島地區和新疆地區發生多起武裝衝突;中蘇關係真正開始修復是在蘇聯解體的三四年前,當時中美關係已實現正常化,蘇聯也是處於其利益與中國改善關係。

**有些驚異問道:“是什麼原因導致蘇聯的解體呢?”

鄧峰思想了一會說:我認爲有四個原因:第一,體制僵化經濟衰敗是根本原因:斯大林的社會主義模式是一種政治,經濟,文化高度集中和集權的體制。這種體制下,爲應對國內外緊張局勢,有效的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財力,在短期內把蘇聯建設成一個工業化和軍事強國是行之有效的,在短短十多年時間裡使蘇聯成爲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強國。這種體制作爲在特殊歷史條件下是卓有成效.然而這種類似於戰時體制,是不能作爲一個國家長期的固定體制模式.因爲嚴重背離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壓抑了地方、企業和勞動者的積極性,一個國家的計劃制定的在怎麼完善也無法囊括所有的需求.加之它在政治上無情地消滅各種反對派,以及意識形態方面的嚴密控制,使整個社會處於僵化、封閉和麻木的狀態。當世界逐漸進入和平與發展時期,這種體制就嚴重的阻礙了經濟發展,體現在國民經濟發展比例嚴重失調,制度性的弊端進一步凸現。這種體制不但不能完成把蘇聯建成現代化社會主義國家的歷史性任務,反而使社會主義在同資本主義的世界性競爭中處於弱勢地位。沒有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這種體制不能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使生活在兩種不同制度下的人民生活水平差別不斷的加大,因而尚失越來越多民衆的支持和擁護,我認爲這是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第二是當時蘇共領導人的個人原因,面對一個大動盪的世界和困難重重的國內環境。當時的蘇共領導人不能審時度勢,大膽的對現行體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缺乏一個大國領導人應有的膽略和能力,致使整個國家迷失方向,秩序失控。在此危急關頭,他不是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爲重,只顧自己的得失,在複雜的政治較量中節節敗退,最後徹底的投降。總之正如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一文中說過的那樣:時勢造成了一定的環境和條件,使得一個十分平庸可笑的人物扮演起英雄的角色。第三,是外部因素: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和平演變的顛覆方式,在對社會主義國家大力遏制的同時,全面推出西方世界的價值觀,明裡暗裡地支持國內的反對派和民族分裂主義勢力.他們除有計劃地進行和平演變外,美國提出了星球大戰計劃,誘使蘇聯擴軍備戰,使國家財力過多地投入軍事預算,從而更加劇了國民經濟的比例失調,特別是七,八十年代又發動侵略阿富汗戰爭,使軍費開支猛增,國內各類矛盾積聚。第四是官員的腐敗導致了亡黨亡國,蘇聯各級幹部享有各種特權早在第二次大戰後就逐漸形成了一個官僚特權階層,他們享有各種既得利益。形成了一個個官僚氏族集團,這些集團內部兒女聯姻,官官相護,貪污瀆職,使蘇共與民衆之間隔閡越來越大,民心背向。80年代末,這個集團已羽翼豐滿,他們通過各種手段已將大量國家財富佔爲己有,他們急切希望**垮臺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劇變,以便在新制度下從法律上承認他們攫取的財富合法化,並能名正言順地將這些財富傳給子孫後代。蘇共的垮臺和蘇聯的劇變,是統治集團中的主體部分自行背叛了以往對自己藉以統治體制的忠貞,在蘇聯解體的過程中這些人利用手中的權利,相互勾結無償的佔有了大量的國又資產,把近70年積累起來的社會財富瓜分一空,使之成爲了後來俄羅斯新生的官僚資產階級。”

鄧峰喝了一口茶接着說:“1991年12月25日,俄羅斯宣佈國名由“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更名爲“俄羅斯聯邦”。

1991年12月25日18時40分,蘇聯當時的總統戈爾巴喬夫辭職。一個小時後,飄揚在克里姆林宮上69年的蘇聯鐮刀鐵錘的紅旗徐徐落下,取而代之的是白、藍、紅三色俄羅斯聯邦國旗,最後分裂成15個國家,這個由列寧在1922年親手建立起來的世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歷經69年的風雨從此劃上歷史的句號。蘇聯正式成爲了一個歷史的名詞。”

儘管多年的政治鬥爭生涯早已練就了**喜怒不行於色的本領,但鄧峰還是從毛主席不斷髮出的嘶,,,嘶吸菸聲中感到了**心中的不平靜。

第337章 中美博弈(二)第27章 戰前會二第368章 衆盼所歸第323章 文化征服第282章 走向沒落第330章 這種感覺真好第341章 “喬治·華盛頓”號意外沉沒第165章 紅頭阿第138章 大裁軍第328 “華威63行動”計劃第25章 善後處理第101章 "以權謀私"第260章 停火第82章 特種兵學校(一)第226章 中國最新提案第255章 “ 箭”指何方第74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二第265章 和平的代價第233章 國恨家仇第一百一十七章第98章 雷霆的炸點第15章 四化的提出第12章 密談:核武器第368章 衆盼所歸第228章 蘇聯的噩夢第16章 主席家宴第223章 叛國者第10章 窮人的武器第一百一十五章第24章 欠下的債總是要還的第128章 進軍臺灣第153章 大起義第177章 東線戰役結束第128章 進軍臺灣第189章 新的任務第139章 中國工業的基礎第346章 水下幽靈第47章 震驚世界(三)第17章 迎接中央驗收團第103章 空中擒敵(一)第157章 如此下場第367章 朝鮮黨內的問題第45章 震驚世界(一)第36章 南線戰事第96章 雷霆行動計劃第218章 正本清源第41章 隘口血戰(五)第227章 大戰在際第101章 "以權謀私"第210章 奇襲第245章 蘇軍太平洋艦隊的覆滅第158章 龍象相遇第166章 奮起反擊第331章 讓我們用大炮來決定這一切吧第118章 臺灣問題兩手都要硬二第46章 震驚世界二第31章 飛豹出擊第267章 中國的建議第106章 接收琉球羣島第146章 印度問題第5章 赴京第225章 將計就計第315章 中國的大海軍計劃第155章 神鳥下蛋了第367章 朝鮮黨內的問題第221章 陷阱第347章 海底下的較量第25章 善後處理第279章 解放軍遠東艦隊教導學校第238章 “摧毀者”PK“蘇T55”第190章 外蒙問題第70章 中國的核心利益第138章 大裁軍第78章 關鍵是船一第212章 跋前疐後第44章 麥克大帝第244章 出擊海參崴第39章 隘口血戰(三)第256章 圖窮匕見第318章 巨龍騰飛第227章 大戰在際第75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三第172章 空降西里古裡走廊第198章 飛豹突擊隊第46章 震驚世界二第169章 高原雄鷹第305章 中國文物保護委員會第71章 中美關係備忘錄一第104章 空中擒敵二第140章 斯大林死了第107章 日本保衛琉球軍友會第一百一十七章第316章 中國航母製造的瓶頸第216章 黨內有派第245章 蘇軍太平洋艦隊的覆滅第220章 京城諜影第15章 四化的提出第235章 消滅蘇軍45軍軍部第341章 “喬治·華盛頓”號意外沉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