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 宣傳

“我們已經無路可退,後面就是地球”這句話在內部的軍事會議上,KL3014聽到過很多次,他當然也知道這句話的來源,是從二戰時候,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提出的,因爲這場戰役是德國東線戰場由攻轉守,由勝而衰的最重要部分,所以這句口號也成了地球人人人皆知的名言。

之前KL3014每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都是以美國爲首的主戰派代表反駁其他國家建議時所說的話,而據KL3014所知,二戰後美國和蘇聯曾經還有很長一段時間的冷戰期,兩者都是對方暗中的敵人,這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而更讓KL3014覺得諷刺的是,現在參與會議的各國代表彷彿都完全不記得他們說過,甚至贊同過類似的話,現在大家正在商量的,是如何“有秩序、穩妥的撤退,加固太空防線,對地球所有城市實施警戒”……

雖然KL3014知道,在真實的壓力面前,一切政治家的口號都不能當真,但他還是無法想象,人怎麼可以那麼坦然的將自己斬釘截鐵說過的話回收,就像那只是一個玩笑一般,在他看來,既然沒有死守的決心,就不要說死守的話,按他的理解,這應該算是一種公然欺騙——然而人類社會沒人會在意這種欺騙,士兵們從耳機裡聽到撤退的命令後,大多數反應都只是如釋重負,也許在他們內心深處,早就想離開這個魔鬼般的地獄,但只是誰都沒有開口而已。

守不是說一定守不住,但要付出的代價將遠遠超過聯軍的承受能力——目前聯軍已經在戰場投入了近十三萬兵力,其中光是卡梅爾的魔法部隊就接近三萬多,相當於卡梅爾全部魔法部隊的一半,而這些部隊在戰場上的消耗速度相當的驚人——只是短短的幾個小時,已經有上萬人喪失了戰鬥力,至於普通士兵傷亡,那更是不計其數。

雖然聯軍在太空部署了大量預備隊,並在戰鬥剛開始的時候,全力進行增援,以希望打成一場和昨天類似的消耗戰,但在今天戰鬥真正開始之後,聯軍就無奈的發現,不管他們怎樣加快增援速度,都已經無法扭轉戰場的局勢,敵人的這一波進攻顯然是蓄勢已久,最重要的是因爲帝國是進攻方,所以他們在投放軍隊時可以做到肆意妄爲——只需要將空間站每一寸角落填滿就是了,但顯然聯軍不能這麼幹,不管前線多麼缺人,聯軍的指揮官們起碼還要保證士兵在剛出現的那幾秒是安全的——聯軍的軍事長官不是斯大林,聯軍的士兵也不是蘇聯紅軍,不可能一聲令下,就讓士兵們無謂上前送死。

而這種差距,體現在戰場上,就是聯軍空有後方龐大的預備隊,前線卻始終因爲兵力投入不足而節節敗退,到目前爲止,雖然各個空間站還掌握在聯軍手裡,但其最重要的外圍陣地都已經落入敵手,從無數的戰場畫面看的出來,在那些已經被佔領的房間內,到處都是帝國士兵的身影,他們拿着從空間站各處找到的每一樣工具,正在瘋狂的破壞空間站本身的空間結構,以及他們能夠看到的每一個機械——電燈、監視器、激光發射器,所有的手機,電腦——在它們眼裡,這一切東西都是地球人的武器,是存在潛在威脅的東西。

敵人這種不分青紅皁白,一切砸光的辦法頗有些像當年抗日戰爭,日軍的三光政策,雖然這種土法子給他們自己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就比如說照明,因爲電力被破壞,在那些被敵人佔領的區域,都是一團漆黑,敵人甚至要從他們自己位面運來蠟燭來用,但這種方法的有效性也是不容置疑的,在那些完全被“破壞”的區域,KL3014能夠得到的戰場情報幾乎爲0,而聯軍的士兵再度反攻那一帶的時候,因爲完全缺乏KL3014指揮系統的支持,他們的戰鬥難度開始成倍增加。

而產生這種情況最重要的原因還在於戰場條件——空間站雖然在名義上來說,能撐得上是“小型城市”,但那只是就設施的完備性而言,因爲是純人工建築,所以許多功能可以做的非常集中,其生態模型很像都市中的摩天大樓——一座上千米的高樓可以容納數萬、乃至數十萬人,幾乎相當於一座小城市的人口,而在空間站中,這樣的因素則更爲突出,在空間站裡,空間的利用被設計師算計到了極致,這在批量生產空間站時,固然可以節省成本,但是在戰爭中,過於狹小的戰場反而會讓兵力施展不開,讓“城市”失去縱深的同時,更讓許多大威力的自動武器無用武之地,而因爲房間與房間之間,只有鋼板相隔,所以反而讓帝國這種毫不吝惜人命的“人海戰術”取得很不錯的效果。

……

當然,在對外宣傳上,各國政府很有默契的統一了口徑,不把這次行動稱之爲撤退,而說成是“主動選擇更有利的交戰區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倒也是一句實話,這幾個月來的徵兵工作還是很有成績的,如果到“必要”的時候,聯軍可以動員的普通軍隊數量甚至可以超過千萬——光Z國、美國這兩個國家全面動員起來,就可以輕易達到甚至超過這個數字,雖然不知道敵人目前有多少軍隊,但從目前的戰況來看,戰場的級別最多也就是百萬級,對於地球人來說,這個數字雖然不算小,但還在接受範圍之內。

當然,在公佈“不怎麼好的”消息時候,也會順便搭上一些好消息,以免民衆本就脆弱的神經崩潰——這倒不是誇張,在地球上,有許多民間“專家”已經開始從政府公開的戰場資料中,開始着手研究敵人的文化和語言——到現在爲止,還有一些人相信,這場戰爭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地球人找準彼此交流的方式,而他們的行動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支持,還有個別極端的組織,公開宣稱“接受皇帝統治也不是不可以,只要他是個好皇帝”。

其中最好的一個消息,就是來自卡梅爾的“迷宮”計劃,就在今天敵人對聯軍發起猛攻的同時,卡梅爾也正式啓動了這個方案,而且過程順利的出乎所有人意料——敵人根本沒有想到他們的前進通道已經被卡梅爾人掌握,或者說,他們根本無法想象有誰在“不可測”的魔法位面裡,能準確定位敵人的蹤跡,而當他們反映過來,並打算組織反抗時,卡梅爾人已經完成了工作——帝國的鐵鏟們無不驚訝的發現,那條在他們看來,已經被“刻意拓寬”的位面通道,竟然已經被敵人準確的切斷了,而即使是他們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做到這一點——就好像生活在紙面上的人,是不可能從一個亂麻的平面投影,找到關鍵線頭位置的。

從這個層面來說,如果這種戰術此次的效果不錯,那麼以後可以如法炮製,將第一戰場的通道也如此切斷,那麼樂觀的來看,聯軍在未來將立於不敗之地。

在官方的宣傳中,政府略帶誇張的宣傳這種新技術,甚至有些專家公然把它稱之爲影響這場這場戰爭走向的“核武器”,雖然從實際來看,說這些話還爲時過早,但不得不承認,這種說法還是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穩定人心的作用,受此宣傳的影響,一些科普節目開始24小時播放有關“空間技術”的新聞以及採訪,就好像當年霍金出名時,一打開電視機到處都是“黑洞”“大爆炸”一樣,在這些節目中,許多專家大談數學和魔法的聯繫,許多隻存在於理論界對魔法的解釋開始被提上桌面,雖然很可能沒有幾個觀衆能夠看懂這些知識,大部分也就似懂非懂,但正是因爲這種似懂非懂,才顯得節目更“專業”,反而讓更多人得以信服。

除了各國政府的宣傳需要,這些節目最重要的一個作用就是,讓許多人在心理層面取消了對魔法的芥蒂,因爲從這些節目中來看,“魔法”也成了科學的一部分,而只要是科學的,那在地球人眼中就是可以被接受的,在這些節目中,還有許多是特別用來介紹意識網的——當初意識網“入網”的那幾條要求,只有持有通訊器的人佩戴之前才知道,而現在,這幾條要求已經人盡皆知,並正在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儘管還有人堅持完全對自己意識的“自主權”,但不可否認,隨着戰爭的來逼近,這樣的人正變得越來越少,民間已經開始出現一種理論——那些不願意加入意識網的人其實是害怕因此被拉上戰場,隨着戰爭的逼近,未來魔法能力應該是人人都可以學會的東西,就好像汽車駕照一樣,拒絕加入意識網的人其實本質上就是無可救藥的守舊者。

第五十章 攤牌256 學習撒謊268 戰爭321 震動126 碾壓273 國有企業136 汪銘的報告(下)324 兩種野蠻283 瞭解272 卡梅爾國家交通公司212 王國120 圍觀114 解決377 最後的平靜300 歷史的轉折第四十五章 還是考試196 午後陽光103 田軍的新手錶325 從技術到應用276 逃離地球第七十四章 控制第四十章 現代詩第九十一章 又來198 施法者林泉257 鐵匠和奴隸454 掩耳盜鈴220 導火索第五十八章節 第一次見面第五十三章 暗示168 又是意外367 糧食風波第六十九章 都是警察256 學習撒謊326 接受現實172 李立天的工作445 幻覺470 畫餅297 再遇趙亮405 突破118 財務第四十八章 餡餅450 全力一擊270 片段261 逃難生活的片段113 拜訪289 爲愛癡狂418 無線“電”391 動員130 希望第九十三章 換個地方第三十五章 誤會243 禁區342 吃飯304 沙漠與星空293 法師的遲疑416 教育第五十二章 戰報第五十七章 錢不夠第六十章 克萊因瓶第八十五章 好事多磨222 戒網120 圍觀153 試探256 學習撒謊211 第一步473 適應149 前,後?364 農業387 魔法騎兵(上)388 魔法騎兵(中)290 襲擊422 幫個忙333 疏散420 迷宮第二章 便宜女朋友第七十一章 弄巧成拙381 恐慌119 曝光第三十四章 轉折第六章 約會(上)第三十章 告一段落436 宣傳172 李立天的工作第七章 約會(下)第五十九章 新同事450 全力一擊第六章 約會(上)457 逃犯205 保安?制度336 倒計時第十三章 拉麪以及彩票207 機會268 絕望339 五毛?219 障礙432 阻斷318 文化與文明374 地獄般世界271 卡梅爾國家電力公司148 彈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