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寧渝一直在軍營和槍炮坊兩邊瘋狂倒騰,實在是目前人手過少,整個寧家、程家和鄭家能做事的人,都已經被打發到各個要害重地去了。

可是現在復漢軍的盤子實在是太大了,錢莊和商會需要人手來支撐運轉,幾個縣和武昌城也需要復漢軍的官員來支撐,一萬五千人的復漢軍和九千人的三個守備團也在不斷擴充着規模,更是需要大量的軍官和值得信任的心腹。

因此原先的漢陽營和雛鷹營,都已經被打散編入了這些軍隊,以至於寧渝現在做點什麼事情,都感覺分身乏術。

“董策,董策!”寧渝一邊清理着手頭上的文書,一邊叫嚷着,只是過了一會兒,纔想起來董策這小子已經被自己打發出去當團長了,這才悻悻地住了嘴。這也是沒辦法的的事情,許成樑、董策還有幾個原先的雛鷹營的骨幹,都官升數級,年紀輕輕就當上了大官。

雖然寧渝已經開始籌辦陸軍講武堂,還專門爲原先那些漢陽營的老杆子開了一期軍官特訓班,可畢竟也需要兩個月的突擊學習,以至於人手就是掰扯不開。

只是望着這如山一般高的文書,寧渝心裡不由得暗歎了一聲,這不管是做大少爺,還是做這個樞密副使,都清閒不下來,簡直就是天生的勞碌命。反而自家老爹名義上是大都督,可是平日裡的生活還沒這麼繁忙。

寧渝正將這一摞文書搬上書案上審閱時,外面卻傳來了一名女子的聲音,清脆如銀鈴一般,倒讓人聽得心裡癢癢的,不過寧渝卻彷彿在哪聽過一般。

不一會,便有衛兵進來稟告寧渝,外面有一位女公子想要拜訪寧渝。

寧渝想了想,便揮手示意讓對方進來,他心裡大概已經猜到了此人是誰。

果不其然,崔姒穿着一身文士服,頭上戴着文士巾走了進來,纖細白嫩的小手裡還拿着一柄摺扇,在手上搖啊搖,臉上帶着莫名的笑,倒顯出幾分嫵媚可人。

看着她這幅模樣,寧渝心裡多了幾分驚訝,因爲自從上次提親過後,寧渝心裡雖然沒有什麼疙瘩,可總覺得怪怪的,便決意不再去想這件事,可如今對方反而找上門來,反而令他有些奇怪。

“寧樞密使爲何如此看着本公子?”崔姒被寧渝的眼神看得心裡一慌,臉上便多了幾分紅暈,便裝模作樣行了一禮。

“師妹?你爲何做如此打扮?來我營裡可有何事?”寧渝儘量讓自己的語氣更加平淡一些。

崔姒有些尷尬揮揮手,“切莫叫我師妹,我如今作男子打扮,便是你的師弟,這番也是阿爹的安排,讓我來做你的文書。若你不願,我走便是了。”說完,便想着溜走。

寧渝會心一笑,豈會放過這個解放自己的好機會?當即便拉過崔姒的袖擺,“師弟,既然是老師安排,師兄豈會拒絕老師的好意?你且安心在這營中做這個文書一職,每月白銀四兩,還望師弟不嫌棄這營中簡陋。”

崔姒皺了皺小鼻子,吶吶道:“那好吧,有事還請樞密使盡管安排。”一邊說着,一邊拿眼睛偷偷瞄了寧渝幾眼。

寧渝如今算上虛歲也有十八了,原本長相較爲普通,可畢竟也經歷了着許多事情,整個人的氣質看上去頗爲不凡,如同刀刻一般的臉龐,多了幾分銳利之氣,嘴角自然上揚,看上去倒也有幾分魅力。

崔姒在心裡想着,似乎這小子還挺耐看的,就是說話不客氣,要不然也算得上一個翩翩小公子了。唔,笑起來還挺好看的。

就在崔姒浮想聯翩的時候,寧渝將剩下的文書都抱到書案上,一直將書案堆得高高的,才轉過頭笑道:“諾,就是這些,辛苦師妹....師弟了。”

崔姒的小臉頓時皺成了一團,還不等她求饒,寧渝便已經踏步而出,除了吩咐營中的衛兵定期送來飯菜和食水之後,便已經離開了。

望着寧渝的背影,崔姒無奈得嘆口氣。

“早知道,就不該得罪這小子!”

此時的寧渝並非故意躲着崔姒,實際上他心裡對崔姒並沒有什麼惡感,只是他需要馬上去確定軍備的產出問題,這個問題將會直接影響到整個復漢軍的生死存亡。

如今已經到了九月,寧渝帶着幾個衛兵就去了孝感縣的槍炮坊,此時的槍炮坊無需避人耳目,因此在人員和物資的分配都是光明正大的,整個槍炮坊的工人幾乎有上萬人。

當然這上萬人並非都是熟練工種,由於寧渝將制槍和制炮的工序進行流水化生產,因此很多工序並不需要多少技術含量,只需要有幾個老師傅在前面帶着做,幾天時間就能熟悉掌握了。

而那些比較核心的工作都由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在親自動手,因此整個流程還是非常順暢,雖然整個槍炮坊內噪音不小,但是能夠看得出來大多數人還是比較井井有條的。

雷駝子不知啥時候尋摸了過來,笑道:“樞密副使,這個月能產燧發槍三千杆,大炮六十門,加上之前的存貨,應該夠用了!”

“不夠,之前的存貨不過五千杆燧發槍,到這個月底也才八千杆,可是我軍人數已經超過一萬兩千人了。最遲到下個月底,我軍就能達到滿員一萬五千人,也就是,下個月底還需要七千杆燧發槍。”

在寧渝的設想裡,守備團使用的裝備都是之前繳獲的清軍鳥槍和刀盾,因此新式的燧發槍是暫時不配發的,只有核心的復漢軍,纔會裝備目前最先進的武器。

雷駝子揪着鬍子,愁眉苦臉道:“雖然現在人數擴充了很多,再加上流水線工藝,勉強能在下個月的產量達到四千杆,這....還差三千杆....要不再寬泛一個月?”

寧渝又好氣又好笑,這雷駝子雖然管的人越來越多了,可是脾氣卻半點都沒改,虧得也是四五十歲的人了。

“別擔心,現在制約你們產量的,無非就是熟鐵和工人,這些很快就會有了。”

寧渝嘴裡說着,眼睛卻望向了東南,那裡的鐵馬上就是復漢軍的了。

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國之道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爲南北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慘烈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舊迎新第二百五十四章 嶽鍾琪的野望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一百七十三章 九江血(六)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國的餘暉第十九章 火炮第三百二十八章 廉恥與風骨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命換命第四十二章 兩淮鹽商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裡還有君父嗎第八十二章 波瀾第十九章 火炮第一百七十七章 關鍵抉擇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決戰之雍正吐血第一百八十四章 財政賦稅第五十一章 聖眷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三百五十六章 慘烈與悲壯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決戰之不惜一切第五百四十九章 冊封藏王第四百九十七章 朝鮮利益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進江南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三百一十三章 撈錢是王道第六十九章 城下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四百六十三章 九門提督第六十二章 舉大白,聽金縷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二百零七章 強行成親第一百五十四章 提前來到的決戰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四十六章 內部審查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死之爭第三百八十三章 十年海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康熙(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五百六十五章 貓捉老鼠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與敗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層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鶴丸城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強宣傳第三百零九章 立國稱制第二百五十四章 嶽鍾琪的野望第四百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六十二章 舉大白,聽金縷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決戰之雍正吐血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五百零四章 進攻盛京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三)第五百四十三章 責任內閣制第八十七章 得加錢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整軍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一百七十三章 九江血(六)第十章 尋礦第三百零一章 復漢軍在行動第六十一章 去辮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一百九十八章 長楓嶺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落幕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個厚道人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藥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準格爾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七十九章 吃麪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事喜辦第五百七十八章 嚴正抗議的大英帝國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