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父子

鄧方所率領的三百鳥槍手舉着燧發槍,遙遙對着衝上來的撫標兵們,腰間掛着捅條,目光灼灼。

眼看着綠營兵越發逼近,鄧方的心態反而越發的平和,握着長槍的手也不再微微顫抖,穩定的對着前方。

“開火”,眼看着距離已經接近了八十步,鄧方怒吼着發出命令,同時扣動了板機。

“砰——”一陣低沉而密集的槍聲響起,一排排彈丸呼嘯着撲向了逼近過來的撫標兵,將領頭的十幾名兵丁擊倒在地。

第一排的槍聲響過之後,立馬第二排的槍聲也開始轟鳴,一排排的彈丸如同雨水一般襲來,新式的燧發槍在這一刻展現出無與倫比的威力。

在淡白的煙霧陣當中,雙方不過相聚幾十步,可已經看不清楚彼此的臉了,只有一陣陣的槍聲與大炮的轟鳴聲,彼此交相輝映,讓撫標營官兵的吶喊聲顯得如此無力。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鄧方等三百名鳥槍手的訓練程度還是很不錯的,雖然無法與每日訓練的雛鷹營相比,但也是每三日一操,而尋常的綠營兵大多是十日一操,完全無法與之相提並論。再加上強力的武器裝備的支持,漢陽營的戰力幾乎呈現碾壓狀態。

在大炮的轟鳴聲與排槍的槍聲中,綠營兵根本就沒有辦法衝上來,在倒下了上百具屍體之後,剩下的人也都神色慘淡,趴在了地上不敢動彈。

剩下的事情就很簡單了,寧忠源指揮刀牌手和長矛手發起了一波反衝鋒,直接擊垮了剩餘綠營兵的鬥志,短短一刻鐘的時間,這一千二百餘名撫標營官兵,連同嶽凌峰以下的大多數人便成了俘虜,只有幾十名官兵駕着小船逃之夭夭了。

整個戰鬥下來,漢陽營的傷亡不過十餘人,都是在最後衝鋒種倒下的,而撫標三營的一千二百餘人當場被消滅了三百多人,戰場投降以及被俘獲的官兵足足七百多人。

嶽凌峰如今再也沒有來之前的雄心壯志了,他的辮子散成了一團,衣物上沾着泥污,眼神渙散,一臉的絕望之色,脖子上還有一道淺淺的血痕。

高遠是寧忠源手下的另一名虎將,也是他親自帶人將嶽凌峰抓獲的,他握拳興奮道:“大人,這廝適才還想抹脖子了事呢,被我攔下了,哼,想死可沒那麼痛快!”

寧忠源撫須微笑,道:“將這些人全都押下去分開關押,把嶽凌峰和幾個營的千總以上帶兵官給我單獨關在一處,保證安全。”

不一會,大批大批的俘兵被押走了,剩下的幾十艘大船也被繳獲了下來,被寧忠源派人給看守住了。至於另外的繳獲也十分豐富,大量的物資從船上搬運下來————包括那五門還沒來得及運下來的子母炮。

儘管打了一個大勝仗,可是寧忠源的眉頭依然緊皺,一來這一仗打完勢必要跟清廷分個生死,未來前途難料,二來寧忠景依然被關在了武昌,生死未知。

正在此時,寧千秋飛奔過來,一臉興奮道:“稟告二伯父,大哥帶着許多人馬過來了!”

寧忠源一聽到寧渝帶人過來,心神微微放鬆下來,在如今的漢陽城,他實在是連個可以商量的人都沒有,自家兒子雖然年紀不大,可是行事穩重有度,是一個能夠爲他分擔困難的人。

從雲夢縣到漢陽城原本就不遠,這一路上也沒有別的阻礙,因此寧渝行程十分順利,比預想的時間已經早了許多,卻沒想到這一仗打的更快,已經開始收拾殘局了。

雛鷹營的五百五十名學兵穿着整齊潔淨的軍裝,肩上扛着長長的燧發槍,人人臉上帶着自信的神色,軍容嚴正,隊列整齊,讓寧忠源看了都不禁在心中叫了一聲好。

父子再次相見,可是彼此的心情都大爲不同了。

寧渝望着那一層層的戰死者屍體,眉頭微微一皺,“父親,這些屍體需要抓緊處理掉,若是時間長了怕是會滋生大疫。另外我軍戰死者屍骨應該妥善處理,如今時間緊急現行埋葬即可,日後再行祭奠。”

寧忠源自然不會反對,微笑道:“人人常說虎父犬子,可我家麒麟兒是真的長大了!”

望着寧忠源辮髮中的花白,寧渝的也不禁有些感慨,自家老父也不到四十歲,如今就已經是這幅模樣了。

一行人回到漢陽城後,寧忠源將諸事安排完畢後,便拉着寧渝議事,如今實在是爭分奪秒。

“如今漢陽營合計七百八十九人,雛鷹一營合計五百五十人,加起來不過一千三百多人,孝感縣動用老底子在這個月還可以拉出三千多人,可就是這樣加起來也不過五千人,整個湖北綠營預計會超過四萬人之衆。”寧忠源在自家兒子面前,終於是露出了軟弱的一面。

是的,這就是在寧家面前的第一道關口,四萬綠營兵對五千七拼八湊的寧家兵,雖然其中的漢陽營和雛鷹營戰力驚人,可畢竟只有兩千人不到。因此在如今的寧家人心裡,說對未來忐忑不安絕非虛言。

寧渝沉吟道:“如今我寧家要緊的便是搶先下手!如今武昌城內的綠營兵不會超過五千人,主要是城防營和總督的督標,其中城防營不足爲慮,唯有督標五營,需要細細衡量。”

所謂的督標五營,也就是直屬於總督滿丕的督標綠營,合計三千人,裝備十分精良,在整個湖廣堪稱爲最,比起荊州將軍所率領的八旗軍更要強上幾分,因此也是整個湖廣綠營的尖刀。

如今寧渝想要直接一舉拿下武昌,那麼就需要以目前手頭上的一千多人,去面對三千人的督標營和二千人的城防營,更有堅城厲炮,想一想便是狂妄自大了。

“拿下武昌?你瘋了?”寧忠源打了了一輩子仗,也不敢有這樣的想法,就算加上孝感老家的三千人,想要拿下武昌也是癡人說夢。更何況如今不過一千三百人而已。

寧渝堅定道:“如今撫標營大敗的消息還沒有傳開,一旦傳揚開來,屆時恐怕整個湖廣的綠營都會動起來,我們到時候面對的四萬人,根本無法阻擋,整個局面有死無生。”

“想要打開局面,唯今之計,只有拿下武昌!”

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四百六十四章 要打就打山海關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一百一十二章 湖南攻略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決戰之不惜一切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五十章 千古聖君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二百四十章 戰康熙(十)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二百四十章 戰康熙(十)第二百零八章 決戰練潭鎮(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九十一章 老天爺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五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鬥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點什麼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前事第五百七十八章 嚴正抗議的大英帝國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勳定銜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一百零二章 以血換鐵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第五百四十九章 冊封藏王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五百八十三章 乾隆跑路了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勞永逸第一百一十章 亂起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決戰之不惜一切第四十九章 白鶴道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九十四章 溜了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綠營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五百一十二章 分封建國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二百七十六章 君父之憂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五十一章 聖眷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爲南北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十八章 收徒第二百六十九章 財政盤點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前事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三百七十四章 還能叫八旗新軍嗎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五百一十章 飛蛾撲火第四十九章 白鶴道第四百三十九章 得鬧一鬧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四十七章 寧千秋第二十五章 敢問大志?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事喜辦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臨江第二百三十四章 戰康熙(四)第二百四十六章 鐵騎衝鋒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一百三十三章 用還是不用?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四百二十五章 最後一擊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決戰之再戰寧錦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四百一十三章 賣個好價錢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二百四十六章 鐵騎衝鋒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四百七十章 大決戰之生死博弈第三百二十一章 廢除賤籍第四十八章 密探第五百一十二章 分封建國第十九章 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