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

等到雍正回宮之後,他心裡卻是越想越是委屈,以至於眼前都有些發黑,心口發甜,一直等他吞下了數顆丸藥之後,方纔好轉了許多,當下便在一張白紙上寫下寥寥數字,心頭方纔舒緩了幾分。

“蘇培盛,將它送給隆科多。”

蘇培盛接過紙條,卻是絲毫不敢看一眼,將它直接裝在盒子裡面,當下便退出宮中,只是剛剛走了幾步,便又聽到幽幽地一聲:“此事完了以後,你去盛京吧。”

一聽到這話,蘇培盛當下便跪了下來,狠狠地將頭磕在地上,僅僅只是幾下便血肉模糊,悲泣道:“回皇上,奴才若有過錯,打死也是活該......”

雍正微微嘆了一口氣,揮了揮手,“你擡起頭來。”

蘇培盛只得微微擡起頭,卻不敢與雍正平視,僅僅只用一角餘光看着雍正,卻是心裡一跳,發現對方的神情如同鬼魅般,又連忙低下了頭。

“你走吧.......將來京師能不能保住都兩說.......辦好了這樁差事,就去盛京,將來或許還能落個善終.......”

蘇培盛不敢在說話了,他只得又磕了個頭,便一步步退出了殿外,等到他剛剛退出殿外之後,便有小太監看到蘇培盛一腦袋的血跡,當場嚇到直哆嗦。

“蘇公公,這是怎麼了?小的給您去找點紗布和藥來?”

蘇培盛也知道自己這幅面容不宜出宮,可是皇帝的諭旨又耽誤不得,便連聲道:“別的就罷了,從你身上撕一截衣物下來,給咱家裹一下就行,死不了人。”

小太監當下便意識到蘇培盛這是有旨意在身,當下也不敢繼續耽擱,連忙將自己的袖子撕下一截,給蘇培盛裹了,然後扶着蘇培盛出了宮。

等到蘇培盛到了隆科多府上之後,隆科多正在飲酒,他一見蘇培盛這模樣,當下卻是嚇了一條,只是還沒等他問具體情況時,蘇培盛便已經站在了正廳,冷冷道:“隆科多大人不必拘禮,皇上有旨意要給你。”

隆科多心裡一驚,當下便跪在了蘇培盛面前,苦澀道:“奴才隆科多,聆聽皇上旨意。”

“隆科多,這是皇上給你的旨意,自己看吧。”

蘇培盛將盒子雙手遞給了隆科多,而隆科多雙手接過時,卻不由自主地在發抖,他已經在想象這裡面裝的是什麼東西,或許是一把匕首,又或許是一瓶毒藥。

在這麼一瞬間,隆科多想到了許多,他曾經一直都認爲做大事者必須要足夠心狠,當年九龍奪嫡之時,無論是風頭正盛的老八,還是軍權在握的十四,都沒有進他的眼裡,唯獨冷麪王爺老四,讓隆科多真正感覺到,對方是一個爲了做大事而不顧一切的人。

奪嫡之路難啊,一路上多少風霜雪雨,多少明刀暗箭,太子倒下了,老八倒下了,十四也倒下了,唯獨老四最終爬上了那個寶座,而他隆科多,也如願以償地與大學士馬齊總理事務,襲一等公,授吏部尚書,甚至連雍正都直接喊他舅舅,而不喊他的名字。

可以說,到了這一步,隆科多已經走上了人生的巔峰。

只可惜的是,這並不是故事的結局,而且對於隆科多而言,他的未來反倒的急轉直下,先是因爲八王議政之事,被雍正皇帝猜忌,最終被幽禁,如今連幽禁的待遇怕是都得不了了。

隆科多想到了那些所謂的傳言,不由得自嘲地笑了笑。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他隆科多若是真的想造反,如何會等到現在?

至於所謂的私賣火器,勾連城門尉,他隆科多好歹也是朝廷的一等功,還需要去賺這個錢嗎?

罷了罷了,隆科多終於打開了木盒,裡面放着一張白色紙條,上面僅僅寫了一句話。

“爾稱身體抱恙,何以至此不卒?”

蘇培盛也看到了紙條上的字樣,頓時心裡一驚,被皇帝問何以至此不卒?

你爲什麼還沒有死?

隆科多慘然一笑,他跪下高聲道:“回皇上的話,奴才這就去死!”

十月初四,一等公隆科多於府邸暴卒,雍正派人至府上慰問,並且留下賜銀一百兩,算是對這個臣子的最終定論。

十月初五,雍正率領十五萬大軍,正式出京師,直接朝着保定府的方向前進,以迎擊來勢洶洶的復漢軍第二集團軍。

.......

一些黑點從天邊緩緩放大,隨着海面的起伏不定,彷彿是幾片樹葉在水中游蕩,隨着黑點逐漸接近,才緩緩露出了船隻的輪廓,那似乎是一支十分強大的艦隊,正在劈波斬浪,朝着未知的遠方駛去。

等到船隊正在接近的時候,若是有人看到這一幕,只怕會捂住自己的嘴巴,那隻船隊幾乎從天邊開始,一直鋪滿了整個海面,接近五百多艘的船隻,一股足以令人戰慄的力量。

在船隊當中,一艘三桅帆船風帆上印着復漢軍海軍的標誌,它的體積是那麼的龐大,在船舷兩側一百多門炮位下,掩蓋着能夠毀滅一切的力量。

邱澤穿着一身整齊的軍裝,站在甲板上面,而他的身旁則圍着許多目前海軍系統的骨幹,衆人神色昂揚,一個個都比往日精神了幾分,就連軍裝都顯得那麼幹淨整潔。

“督帥,前些時候總是那些陸軍在出風頭,眼下咱們海軍總算也能顯顯光彩了!”

一名海軍上校的臉上帶着幾分微笑,只是他的臉上有一道刀疤,看上去倒有幾分猙獰的味道,而身旁的衆人卻都是一副贊同的態度。

在目前的海軍系統當中,最高的海軍提督邱澤也僅僅只是一個少將,因此其下的軍官軍銜都不算高,一般來說像主力艦的艦長只是中校軍銜,分艦隊艦隊長也只是上校罷了,因此上校軍銜委實不算低了。

邱澤神色一直都很淡然,輕聲道:“雲方,咱們海軍纔剛剛起步,這一戰依然是給陸軍兄弟打下手,等到登州後,還得你去接應禁衛師的弟兄去錦州登陸,可千萬不要鬧出什麼矛盾。”

海軍上校名叫鄧雲方,是邱澤從綠營水師裡面一起帶出來的,原先是接舷戰的一把好手,因此在復漢軍當中也是屢立軍功,基本上成爲了邱澤以下的幾名主要海軍軍官。

鄧雲方性格雖然粗獷,可是卻對邱澤佩服得五體投地,當下便大大咧咧道:“督帥的話,我老鄧自然是聽的,禁衛師的弟兄那也是咱們的弟兄,有什麼問題我也會盡量忍着。”

“既然如此,我也就放心了,等到了錦州之後,不必先回來,可以在碼頭等着禁衛師的弟兄們,若是攻堅不利,只怕還得........”

說到這裡,邱澤卻是搖了搖頭,他不是那種喜歡在背後說人的性子,尤其是這種關係到陸海關係的話題上,他都是點到爲止,這次也是多加了個小心罷了。

鄧雲方微微點了點頭,好奇道:“督帥,爲何這一次攻山海關要從錦州走,如果登陸關內不是更好嗎?”

邱澤對這個問題是有些研究的,當下也樂於分享出來,便低聲道:“清廷自從佔據了山海關之後,對關外的那一面防禦是削弱了許多的,反而加強了對關內的防禦,因此這次攻城便從關外攻,會更加輕鬆一些。”

衆人一聽當即便明白了過來,清廷在這件事上是有慣性思維的,他們認爲清廷的根基在滿洲,所以從關外方向是絕對不會有危險,反而一旦關內有事,那麼對方進攻山海關就一定的從關內出發。

“哼,那咱們這回就反其道而行之,讓韃子吃不飽兜着走!”

鄧雲方臉上閃過一絲興奮之色,彷彿已經看到了攻克山海關的畫面,或許對於每個軍人而言,那一幕都將會是最好的嘉獎。

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產業升級第三十五章 雷式型燧發槍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曆登基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八十章 勸降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廣盡收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式火器第五十八章 危局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二十九章 炸了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二百四十二章 刺刀對刺刀第四百六十四章 要打就打山海關第三百九十七章 戰土狼兵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五百八十四章 遠東破局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二十五章 敢問大志?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摺參奏第三百六十四章 陳采薇有喜第六十七章 抉擇第一百一十三章 廟算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四十五章 湖廣商會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兩百零三章 堅城不可拔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五十章 千古聖君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四十九章 白鶴道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都沒有退路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二章 奴才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武捉刀人第三百四十章 縣令們也要多學習第四百六十五章 對比的煩惱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決戰之不惜一切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五百二十五章 乾隆的奮鬥第一百六十六章 整軍備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三十章 真正的戰爭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個厚道人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勳定銜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紱辭官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舊迎新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強宣傳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一百三十一章 稱王第三百四十七章 巡視制度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三章 論禪不論心第九十四章 溜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九江血(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二百七十四章 謝主隆恩第一百一十五章 稱王第六十五章 排對排第六十九章 城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二十一章 鑄炮坊第十八章 收徒第一百一十九章 設伏第二百九十四章 修撰明史第四百二十五章 最後一擊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舊迎新第五百二十一章 何惜此身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聚寶盆第四百一十章 平定西南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態第四百九十七章 朝鮮利益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飛躍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