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問世

由於在這個年代裡,人痘法本身就已經十分成熟了,因此牛痘法並沒有什麼難度,僅僅只過了數日,俞茂鯤便找到了患有天花的牛,取了其痘痂,然後研磨成粉,算是製成了初步的牛痘。

不過這種牛痘還沒有辦法直接應用,接着俞茂鯤又找到了身體健康的人,給他接種了牛痘,等到他出了痘以後,纔將其痘痂取下,完成了拔毒的過程,使用起來也會更加安全放心。不過這一步他瞞住了皇帝,無論怎麼樣,都不能讓皇長子冒險。

又過了數日,到了正式接種牛痘的時刻,寧渝並沒有這麼簡簡單單的讓皇長子接種,而是派人將清流報的記者請到了皇宮當中,見證接種牛痘的這一刻,並讓他認真記錄下來,將來發到報紙上面去,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

說起來也巧,汪景祺在加入清流報之後,由於其文筆甚好,再加上天生對於時事有超乎常人的理解,因此很快就得到了清流報總編輯呂毅中的看重,讓他作爲清流報的記者,來到皇宮裡,記錄這非同凡響的一刻。

如今來到了皇宮之中,汪景祺感覺整個人都有些顫抖,他在向皇帝行禮的時候,儘管知道不用跪下去,可是卻依然忍不住想要彎下膝蓋,他激動地向皇帝行禮,聲音有些顫抖,似乎都有些忘記了此行的目的,直到冷靜下來纔開始做好記錄準備。

牛痘法——汪景祺不明白這種醫家的手段,可是他知道今天的主角是誰,不是俞茂鯤,而是剛剛出生的皇長子,他也很有可能會成爲未來的太子!

與汪景祺內心的激動不同,俞茂鯤更多是對於牛痘法有可能面世而激動,他很早就帶着牛痘粉末帶來了宮殿中,僅僅過了片刻之後,剛被命名爲承澤的皇長子被奶孃給抱了出來,他眨巴着懵懂的眼神,望着面前出現的陌生人,不僅沒有感覺到害怕,反而有些新奇的感覺。

“開始吧。”

寧渝輕輕揮了揮手,他希望從這一刻開始,牛痘法能夠真正出現在世人的面前,用一種提前八十年的姿態出現,或許能夠從天花病魔手裡,拯救更多的人。

俞茂鯤用一根吸管,取了一丁點粉末,然後放在了皇長子寧承澤的鼻子邊上,輕輕吹了一口氣,只見粉末一下子就被吹進了鼻孔之中,這讓皇長子似乎感覺到一定的不適,很快便放聲大哭起來。

等到奶孃將皇長子帶下去之後,俞茂鯤才畢恭畢敬說道:“此法大概在十日內便有效,到時候只要皇長子起了水皰,就無事了。”

“這番卻是辛苦俞太醫了......”

寧渝微笑道,隨後又看向了汪景祺,輕聲道:“這些你都可以寫在清流報上,原樣記載即可,要讓百姓從根本相信種痘,這樣才能控制天花的傳播。”

“陛下聖明,此番以皇長子代萬民幼童試驗牛痘法,乃天下第一仁政,可比上古堯舜,實爲聖君之舉。”

汪景祺帶着一臉的激動之色,只是讓寧渝看了卻有幾分膩味,也不知他到底是真心還是吹捧之詞,不過這些也不重要了,寧渝還是希望能夠通過這件事,將牛痘這項仁政給推廣出去,至於過程誇張點也沒什麼了。

整個十一月份的南京城,內內外外都在傳揚着皇長子誕生的消息,消息爆炸程度並不亞於當年的登基之時。人們雖然沒有在大庭廣衆之下議論,可是臉上卻都帶着幾分喜色,原因很簡單,當皇帝有了子嗣之後,最大的困擾也就消失了。

百姓們雖然不懂朝廷大事,可是對於皇帝有後沒後卻是有着自己的一套見解,那就是根植於血脈中的倫理道德觀——只有傳承有序纔是穩定的社會,如果皇帝無後,則代表將來會圍繞皇位產生鬥爭,政局的混亂,也會使得百姓的生活受到影響。

因此,在這個好消息下,牛痘法也被一同傳揚了出來,百姓們知道這是皇長子率先爲臣民們試驗時,儘管他們還不明白這個牛痘法的作用到底有多麼大,可是也不妨礙皇室在他們心中的地位,再一次得到了提高。

很快,牛痘之法被驗證成功之後,清流報專門出了一次特刊,上面記載了天花的來由,以及它的種種危害,然後將人痘法和牛痘法的演變也寫在了上面,最後則是附帶了皇長子種痘的全部過程,文字簡單直白,就連尋常人都能看得懂。

這一期的天花特刊很快便在南京城被瘋狂搶購,而發往其他大城市的特刊,也幾乎在第一時間被人搶完,逼得清流報社不得不屢次加印,然後不斷髮售到其他的城市裡,僅僅只是半個月的時間,這一期特刊就被刊印了足足五十萬份,並且全部售空。

其實原因很簡單,對於百姓們而言,皇帝其實根本不用做到這麼好,只需要爲他們保障平安有序的生活,提供最基礎的物質保障,使得百姓們不至於被餓死,那就是天下一等一的明君。

因此當寧渝一直在往這個方向努力去做的時候,百姓們自然也會感恩戴德,他們並不會覺得這就是皇帝必須做的,而是將其當成了皇帝對臣民的仁愛之心,特別是這一次,牛痘法的問世加上皇長子試用,使得他們認爲,皇帝是真正將百姓放在了心裡。

當然,在這一個過程當中,報社的力量再一次震驚了朝野,五十萬份的發售量不僅刷新了往日的記錄,也刷新了他們在內閣心裡的分量,報紙的宣傳能力實在是太強了!

內閣會議上,往日裡爭執不休的場景消失了,幾乎所有人都望向了宣傳部尚書寧忠權,就連內閣首輔寧忠景和次輔崔萬採,看向寧忠權的神色裡都帶着幾分凝重。

這一幕不得不讓宣傳部尚書寧忠權得意萬分,他自從當上了這個宣傳部的尚書之後,一直都苦嘆被分到了一個清水衙門,做事都打不起精神頭來,卻沒有想到往日裡不聲不響的彭啓豐,竟然弄出來了這麼大的一個名堂!

儘管大家都知道這裡面的主使者是當今的皇帝,可是能把這五十萬份報紙賣出去,那也是相當了不得,先不說它造成的影響力有多恐怖,光是賺取的銀子都達到了五千兩之巨,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幾乎是百戶中等人家一年的花費了。

“寧尚書,這次清流報造成的影響,的確超出了我等的預計,你是怎麼想的?”

寧忠景臉上略微有些嚴肅,儘管他們是親兄弟,可是在朝堂之上,那就沒有兄弟一說,只有同僚,特別是在這種內閣大政上面,更是不能有絲毫的疏忽懈怠。

寧忠權對於清流報的發展並不算很清楚,只得低聲道:“清流報發展全部歸屬於新聞出版司,以下官來看,不如請新聞出版司副司長彭啓豐前來詳細敘述。”

“也好,那就將彭司長請來。”寧忠景的聲音帶着幾分威嚴的味道。

內閣部長聯席會議不同於行政院會議,列席者必須是行政院下屬各部尚書級別以上,以及都察院都御史級別以上才能參與,因此尋常的一介司長無權參與到內閣會議中去,該級別官員必須要在首輔認可後才能特別列席參與。

彭啓豐在得知內閣召見之後,臉上一下子升騰起了激動的神色,這毫無疑問是對自己工作的一種肯定,因此連忙將相關的資料收拾了一番,跟着來人抵達內閣會議大殿之中。

“下官新聞出版司副司長彭啓豐,見過首輔大人,見過次輔大人及各部尚書大人。”

彭啓豐有些緊張地吞了口唾沫,其實當初他在王府觀政時,跟寧忠景打的交道並不算少,但是此一時彼一時,當他重新置身於這種環境時,自然或多或少會感覺到緊張。

寧忠景自然還記得這位狀元之才,他一貫欣賞這種文人,臉上便露出幾分笑意,“彭司長放輕鬆一點,你只需要將你現在針對新聞出版司的相關規劃,在內閣上面說出來即可,有問題也不要怕。”

彭啓豐一聽到寧忠景的聲音,內心倒是一下子平靜了下來,“啓稟首輔,新聞出版司雖然於今年剛剛成立,可是相關的安排已經開始落實,《清流報》至今日已經突破發行上百萬份........到明年上半年時,新聞出版司擬將支持十八家各類型報社發刊,並且嚴格監督其內容之準確性.......”

這一次可謂是彭啓豐的述職報告,儘管他這次是很突然被拉過來的,可是在他的腦海裡卻不知道已經過了多少遍,因此現在說出來卻是有理有據,更關鍵的是針對數據方面極爲詳盡,與過去朝廷那種假大空的東西截然不同。

朝廷衆位大臣是越聽越覺得滿意,再看看這位年輕人更是不由得點點頭,這人才終究是人才,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一飛沖天了,或許經過了這麼一回,怕是扶正已經不遠了......

畢竟大夥都知道,新聞出版司正司長的位置還空缺着呢,而且朝廷裡現在有這個機會爭奪的人並不多,而彭啓豐幾乎是裡面唯一的人選,這個位置不給他,還有誰有這個資格呢?

...........

入夜以後的南京城,天空中總是閃爍着光輝,而對於城裡的百姓們而言,並不意味着馬上踏入夢想,因爲南京的夜生活甚至比起白日裡的生活還要更加精彩。

在秦淮河裡,每日裡入夜之後,都會有大量的花船行駛在河上,船上往往還會掛着燈籠和繡球,看上去憑白增添了幾分喜慶與曖昧,不時有一些小小郎君,在岸邊與花船上的小丫頭互相吆喝着,嬉鬧一番。

“恭喜彭兄,此番在內閣上的表現實在是太過於精彩了,不光是讓首輔大人讚歎連連,怕是也會傳到陛下的耳朵裡,看來扶正之日已經近在眼前了。”

吳敬梓端起一杯酒,卻是一飲而盡,瞬間臉上便已經帶了幾分酡紅,他是真的爲友人感到高興,可是也爲自己的機遇感到幾分失落。

要知道,在此之前幾乎人人都以爲,只有他吳敬梓纔是這一榜英才中的佼佼者,相對於其他人來說,他的位置幾乎是最爲顯要的,也是最爲接近中樞。

可是隻有吳敬梓心裡明白,在辦公司的每一天裡,他都是隻有聽命令的份,從來都沒有辦法去主動做什麼,因爲辦公司幾乎等同於內閣的秘書與跑腿的,就連他這個副司長,也只是頂上大佬們的專用跑腿,看似榮耀的背後,卻根本沒有他半點說話的餘地。

“你們現在都乾得很不錯,劉統勳和汪由敦他們在地方上也風生水起.......唯獨只有我,每日裡只與案牘爲伍。”

言語間的憂愁之意,溢於言表。

彭啓豐望着好友的神態,心裡自然明白了一些東西,這些就是他曾經所經歷過的.......只是有些東西,根本是外人所沒辦法開解的,只有他自己親身經歷過,纔會真正從困境中走出來,除此之外,並沒有什麼好辦法。

“吳兄,有些東西陛下都是能看到的......現在的經歷與你而言,並不是空耗人生。”彭啓豐喝下一杯酒,他感覺自己經過了這一段時間,確確實實成長了許多。

“陛下應該是能看到的......”

吳敬梓想起了當初跟寧渝偶遇的情景,又想到了他在大都督府裡的任職經歷,不由得多了幾分信心,或許自己是在被考驗吧。

彭啓豐瞧了一眼吳敬梓的頹唐,笑道:“吳兄,今日咱們不論公事,只論風花雪月可好?”

“好!咱們不談公事,只談風花雪月!”

二人原本都是那等好酒之人,再加上詩詞助興,這酒卻是喝得飛快,不一會便有些爛醉的趨勢。特別是吳敬梓,更是趴在了欄杆上吐個不停。

彭啓豐派人將吳敬梓送回了住所,自己卻回到了新聞出版司的辦公室裡,他打開了抽屜,從裡面拿出了一份散發着油墨香味的《清流報》,臉上不由得露出了幾分笑意。

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慘烈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綠營第三百九十五章 聯土抗楚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舊碰撞第三百六十六章 得過苦日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二百六十章 福禍所依第五百六十章 陰差陽錯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二十九章 炸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賠本買賣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把來個大的第一百八十四章 財政賦稅第二百一十章 決戰練潭鎮(三)第三百零八章 攤丁入畝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二百一十九章 奔襲北硤關(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四百六十五章 對比的煩惱第五百六十章 陰差陽錯第五百二十一章 何惜此身第四十章 出鞘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難選擇第三百五十六章 慘烈與悲壯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第二百六十章 福禍所依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層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佔江寧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二十六章 寧家別院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四十七章 寧千秋第五百四十九章 冊封藏王第二十五章 敢問大志?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五百七十七章 進軍星星峽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四百四十章 花錢買命第四百六十三章 九門提督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爾丹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八章 何爲教書?第二百三十九章 戰康熙(九)第一百五十章 傷亡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摺參奏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一百七十章 九江血(三)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一百一十五章 稱王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四十八章 密探第一章 夢裡夢外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武捉刀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曆登基第二百四十六章 鐵騎衝鋒第五百零五章 二萬萬銀元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四百九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五百八十三章 乾隆跑路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決戰之漢臣處境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把來個大的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賠本買賣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五)第一百五十章 傷亡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陰抗清第一百三十二章 朕難道錯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強宣傳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決戰之再戰寧錦第五百零四章 進攻盛京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死之爭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