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雷式型燧發槍

寧渝再次來到制炮坊時,裡面的匠人數量增加了許多倍,如今大概有八十多人,一副熱火朝天的場景。

雷駝子見到寧渝,一臉興奮的從屋內拿出了一隻長長的鳥槍,不過這款鳥槍卻跟尋常的大相徑庭,長長的槍管渾然一體,整體透着烏黑的光。

“少爺,這你說的燧發槍,我們給做成了,來上眼。”雷駝子一臉興奮道。

寧渝接過了燧發槍,雙手雖然很穩定,可內心的激動卻難以抑制,在18世紀初,有了這燧發槍和拿破崙炮,任誰來也不怕了。

這杆燧發槍其實就是寧渝根據前世褐貝絲燧髮式火槍提出來的複製品,雖然說比不上原版,但是放在如今的中國,已然是不得了了。

整款槍全長四尺五,前面還可以加上三棱刺刀,總長能達到四尺八,也就是後世的一點六米左右。

雷駝子興奮道:“少爺,這槍打的可遠哩,能打到兩百步去。可比那些鳥槍把總手裡的玩意好用多了。”

寧渝放在手裡掂了掂,不是很輕但是也沒有很費勁,特別是它取消了火繩,利用燧石摩擦爲作發火裝置。

很多人都誤以爲燧發在西方炙手可熱,在東方默默無闖,實際上在明末就已經出現了燧發槍,不過沒有得到及時推廣和普及。

早在崇禎八年,當時的兵器專家畢懋康寫了一本書,叫做《軍器圖說》,書中就記載了一種“自生火銃”,也是比較原始的撞擊式燧發槍,扣動扳機,龍頭下壓,彈簧的蓄能作用,促使燧石在火門上摩擦生火,完成火銃射擊。

只不過早期的燧發裝置不夠穩定,因此後來就被捨棄了,依然是依靠火繩發射,不過如今寧渝自然不會繼續走火繩槍這條路,而是直接換成了燧發槍。

寧渝欣喜的望着手中的滑膛槍,道:“如今這一把燧發槍耗銀幾何?需要幾日才能製成?”

說到這裡,雷駝子嘆口氣道:“別的都好說,這槍機部分做起來也不算複雜,可唯獨槍管,讓人無可奈何啊。”

寧渝當然知道,對於一把槍來說,打不打得準很多時候都是由槍管的製作工藝所決定,槍管一定要非常直而且光滑,才能保持彈道不會出現偏離,因此後世的槍管材質都有一個統一的名稱——無縫鋼管。總而言之,在這個年代無縫鋼管簡直就是神器。

“原來做鳥槍的時候,都是把鐵皮卷在柱子上,變成一根長管,然後把兩邊焊接在一起,接着將鐵管再放爐中燒到發白,同樣準備一根鋼芯,粗細同上,長度要長於成銃的長度。然後將已燒至紅亮的鐵管套在鋼芯上,把鐵管接口處大力的敲砸成一體。”

“後面焊接的時候,還要撒上白銅粉,等到鋼芯冷下來了,還要把鐵管再回爐加熱,這樣做起來就能當成槍管了。”

雷駝子一點點介紹着自己過去的經驗,神情有些無奈:“可是這樣一來,做一杆鳥槍的成本,大部分都在槍管裡,一杆鳥槍能花三兩四錢白銀,這還是咱自家的工價,就這燧發槍,一杆得五兩銀子。”

寧渝倒吸了一口冷氣,這個價格可着實貴了。

要知道這年頭的鳥槍可不是什麼耐用貨,尋常的鳥槍能用到兩年都算不錯了。

想要把成本降低下來,就需要把槍管的成本給解決下來。

可就寧渝所知,槍管制造問題在這個年代幾乎是無解的,一直到19世紀後半期,那時候新式鍊鋼法和新式特種合金鋼刀具出來後,纔開始將槍管的製作成本和時間大大降低。

因爲想要做出槍管,還得走之前鍛打的老路子。因此寧渝也只好讓雷駝子一點點積累,等到鍊鐵技術再發展上一個臺階,就可以考慮利用水力鍛錘來製作,速度會加快許多。

寧家雖然目前有潛在的危機,但是並沒有非常緊迫,無論是燧發槍還是火炮,都可以慢慢去準備去儲存。

不過看着亂糟糟的工坊,寧渝依然有些頭疼,道:“這麼做法實在是太亂了,而且也很沒有效率。”

雷駝子詫異無比,道:“我這炮坊不亂啊,這東西都放得整整齊齊的。我雷駝子是邋遢了點,可我這炮坊可是心肝,每天都打掃的乾乾淨淨的,再說這也不影響制炮啊。”

寧渝無奈道:“我說的不是東西亂,是人亂,你瞅瞅,每個人都是單獨做一杆槍,這速度能不慢嘛。你把所有在冊的工匠,都分爲不同的組,比如說着做槍機的就做槍機,這做槍管的就專門做槍管,然後組裝的專門組裝,再設立一個質檢員,如果零件合格就給錢,不合格就扣錢,這收入就跟自己的手藝掛鉤,做的多拿得多。”

雷駝子目瞪口呆的望着寧渝:“你這小子的腦瓜子咋長的?這太精了吧,不過倒是一個好辦法,我這幾天就開始實行,如果真有你說的那麼好用,那一個月下來制一百杆燧發槍問題不大。”

寧渝雖然對一百杆燧發槍不是很滿意,但是目前來說也足夠了,後面只能慢慢擴大生產規模來提高產量了。畢竟這個時代的生產力也就這麼大,再想在效率上提高,需要跨過的技術門檻太多了。

槍的事情完了後,寧渝又將拿破崙炮的概念和一些技術上的細節,跟雷駝子講了講。其實在這個時代,拿破崙炮的技術含量並沒有那麼高,相對於槍的來說,炮的發展往往會更加迅速。

不過歷史上的拿破崙炮所用的材質是青銅,而不是鐵鑄造而成,因此極其堅固,能夠經受重裝藥或者雙倍裝藥的爆炸力而不會破裂。可是對於寧渝而言,青銅材質的成本實在是無法承受,因此只能通過精鐵來製作,相對來說性能化差一些,壽命也會短很多。

雷駝子聽完寧渝的介紹,眼睛中放着光,可是看着寧渝的眼神,卻彷彿在看一個怪物,不過他想到了一件事情,然後道:“這槍是製成了,還請公子賜個名字。”

寧渝笑道:“既然是你雷駝子製成的,那這槍便叫做雷式型燧發槍吧。”

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東進?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二十五章 敢問大志?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曆登基第兩百八十一章 江寧諜影第四百九十九章 黃河清,聖人出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四百四十章 花錢買命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爲臣道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三十八章 資本力量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個厚道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速克清江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君父之憂第五百零二章 朝鮮失陷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三)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第八十七章 得加錢第三百一十三章 撈錢是王道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二百四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四十七章 寧千秋第四百六十章 難當的大清官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軍第十一章 殺人立威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四百九十七章 朝鮮利益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六十二章 舉大白,聽金縷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綠營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不想再跑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五十一章 聖眷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四百五十章 北伐前夕第五百零二章 朝鮮失陷第一百一十章 亂起第八十一章 監察院第二百七十六章 君父之憂第三百六十三章 歐洲的中國熱第八章 何爲教書?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五百七十一章 統合漠北第一百一十二章 湖南攻略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二百一十章 決戰練潭鎮(三)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不想再跑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爲南北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一百九十九章 忠心可鑑第四十五章 湖廣商會第三百四十七章 巡視制度第三百二十三章 槍和骰子第四百二十一章 達成協議第兩筆七十九章 利益攸關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三十八章 資本力量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九十四章 溜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朕難道錯了?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四百章 忠臣義士第一百一十章 亂起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二百三十九章 戰康熙(九)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鶴丸城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前準備第三百零四章 先殺楊宗仁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三百一十九章 光明大道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大汗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戰餘音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四百一十九章 德川綱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