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

寧渝在老宅陪着老夫人和寧夫人吃了幾日的齋飯,這齋飯是山上慈恩寺送下來的,依然是粗糧紅豆飯配上幾根蘿蔔黃瓜條,可如今想到圓慧和尚已經不在,心裡頭便有些空落落的。

老夫人也時常感嘆,這麼好的一個大和尚說去就去了,然後又想到了自家,這老太太心裡卻有些恐懼,去廟裡的次數更勤了,想來這人無論到了多大歲數,終究是不願意死的。

寧渝有時候在想,這北京城裡的康熙皇帝若算算年齡也有六十有五了,至於記憶裡康熙是什麼時候死的,寧渝卻記得有些模糊了,似乎也就這幾年的光景了,恐怕他也會很怕死吧。

寧渝就這麼在家裡難得清閒了幾日,然後過了五月初五,選了個良辰吉日,帶上了府中的幾名家丁與護衛,押着禮物便出發去了漢陽,準備着拜師大儒崔萬採。

這孝感縣離漢陽府城原本就沒多遠,因此行至午時便已然到了城內,然後寧渝讓府中家丁當前帶路,卻是到了崔府門外。

說起來是崔府,實際上就是一所普通的小宅院,跟漢陽城內其他百姓沒有什麼不同,似乎很不願意讓人知道崔萬採住在此地。

不過說起來奇怪,這宅院大門雖然緊閉,可門口還站着兩位身強力壯的護衛,與這宅院風格倒也不同。

那護衛見到寧渝一行人,也不避不讓,道:“來者止步,府內有客,還請諸位迴避。”

寧渝被人攔路倒也不氣,只是問道:“你們究竟是什麼人?這崔大師門下怎會有你們這般不講理的惡僕?”

那護衛一臉高傲的模樣,擡頭道:“小的並非崔府門人,是撫標陳參將陳大人手下的護衛,如今我家公子前去求學,還望諸位速速離去。”

這麼一說,寧渝就想起來了,如今漢陽城也算是魚龍混雜,原來的湖廣按察使張連登在去年升任湖北巡撫,而他的撫標中軍參將正是這位陳禮陳大人,可謂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張連登在湖廣一代堪稱威名赫赫,嚴格來說,官聲也還不錯,性格仁慈,堪稱仁政愛民,早在康熙四十九年就做了湖廣按察使,在去年也就是康熙五十七年才升任湖北巡撫,可見其根基深厚。嚴格來說,就連他老子寧忠源也是張連登的人。

張連登這個人做事情也十分有章法,其行政手段威惠兼施,去年隨州數千名篙工作亂,原本是一場潑天大禍,可是張連登絲毫不畏懼,當機立斷下令逮捕了爲首作亂的十五個人,而後經過審訊,知道這些人都是爲飢寒所迫,便只懲治了爲首的數人,其餘均不過問,隨州百姓十分感恩戴德。

可是張連登此人有一點不好,那就是護短,因此跟着他一塊升任的還有陳禮,做了正三品參將,官銜甚至還在從三品的寧忠源之上,而寧忠源素來看不起陳禮,認爲此人徒有其表,因此二人之間素來矛盾重重。

寧渝瞧見這兩位趾高氣揚的護衛,只是輕輕揮了揮手,身後同樣出來了兩名寧家護衛,將辮子纏在腦後,便飛撲了過去。

那兩名護衛也不敢隨意在城中動刀,只好握着拳頭迎上去,打了乒乒乓乓。可一動手才發現,這寧家護衛很明顯都是軍中勁卒,下手快準狠,沒兩個便被掀翻在地,動彈不得。

這院子內的人似乎也聽到了動靜,一名二十出頭的青年漢子邁步走了出來,臉色黑沉。

“我道是哪位?原來是寧賢弟到了。”青年皮笑肉不笑。

寧渝有些摸不着頭腦,似乎在哪裡見過此人,卻記得不太清楚。

青年見寧渝似乎不曾認得他,臉色更是黑了幾分,道:“前些年曾陪同我父親,去你寧家做客,故而見了寧公子一面。”

寧渝瞬間明白了,此人乃陳禮的大公子陳世恩,前些年間寧忠源還是從三品遊擊時,這陳禮不過一正五品守備,因此曾想來巴結寧忠源,而寧忠源瞧見陳禮蛇鼠兩端的品行,便淡淡的打發了。

如今張連登提攜陳禮一路升到了正三品的參將銜,便對往事耿耿於懷,惱羞成怒之下,自然想要處處排擠打壓寧忠源。連帶着陳世恩在近日見到寧渝,新仇舊恨之下,恨不得咬上兩口。

寧渝淡淡道:“原來是陳公子,卻不知陳公子不在望月樓飲酒作樂,佳人相伴,何必來這讀書之地,莫非陳公子還真讀過幾本書不成?”

這話卻是毫不客氣,這陳世恩在漢陽城裡堪稱頭一號紈絝子弟,每日裡只知去妓院青樓消遣,生的衣服好皮囊,卻是一肚子草包,何曾看過半本書?他寧渝好歹也是受過教誨的童生。

這一番話卻是氣的陳世恩眼睛都紅了,恨不得親自上來拼命,只是見府中所謂武藝高強的護衛,已經被人按在了地下無法動彈,只好強自忍了這口氣。

“寧渝,你等着!寧家沒多少好日子了!我們走!”放下一句狠話,陳世恩徑自一個人離開了,至於地上的那兩名陳家護衛,卻是看也不看。

寧渝並沒有將這句威脅忽視掉,而是暗暗記在了心裡,想來這陳家指不定又要出什麼幺蛾子,到時候或可提醒父親幾句,早作打算。不過今日正事卻是拜師,不可誤了。

寧渝親自下馬去院門前,輕輕敲擊三下,朗聲道:“小子寧渝,奉家父之命,特意前來拜師,還望先生賜教一二。”

院門裡卻是毫無動靜,寧渝心知這老先生今日被這陳世恩給噁心壞了,連帶着對他的印象恐怕不佳,想到這裡,在心裡又狠狠地罵了幾句陳世恩,這小子不學無術,倒連累本公子一塊倒黴。

又過了片刻,正待寧渝準備退去下次再來時,院門卻開了,門中出現了一位青衣上杉的中年人,瞧着年紀也不過四十出頭,怎麼看也怎麼不像一代大儒,士林首領。

這倒不是寧渝以貌取人,只是在他眼裡看來,這但凡中醫都是老的好,這老師自然也是老的香。

不過寧渝面上卻沒有透露出來,依然恭敬地行禮道:“敢問先生是何人?亭鶴先生可在裡面?”

那中年人臉色有些怪異,強自擠出一絲微笑道:“鄙人就是崔萬採。”

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戰第八十二章 波瀾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七十九章 吃麪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十五章 寧氏錢莊第二十六章 寧家別院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個厚道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爭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四十章 出鞘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似水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不想活?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賠本買賣第一百四十章 備戰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舊迎新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前準備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機已至第五百七十七章 進軍星星峽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決戰之血雨山海關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四百五十章 北伐前夕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舊碰撞第七十章 震動天下第四十章 出鞘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風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決戰之遺詔留書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四百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三百一十三章 撈錢是王道第二百一十章 決戰練潭鎮(三)第四十六章 內部審查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六十二章 舉大白,聽金縷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三百六十八章 種痘之法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國之道第四百六十章 難當的大清官第二百三十七章 戰康熙(七)第四十九章 白鶴道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御前會議第一百五十四章 提前來到的決戰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百七十七章 關鍵抉擇第四百六十三章 九門提督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佔江寧第二百零八章 決戰練潭鎮(一)第二百五十章 照樣打崩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國之道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四百九十八章 政爭紛紛第四百一十一章 工業1.0計劃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不想活?第五百二十一章 何惜此身第三百七十八章 來人!上地球儀第二百五十二章 皇上又暈了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二十六章 寧家別院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五十九章 壯志雄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九十章 傷亡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裡還有君父嗎第一百九十八章 長楓嶺第三百零五章 親征杭州第四百五十五章 朕也要親征第一百九十九章 忠心可鑑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決戰之不惜一切第二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十五章 寧氏錢莊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三章 論禪不論心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