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鍊鋼業是支柱

早盛塬進入了風風火火的大建設時期。

人口計劃的實行,除了輜重營以外,戰兵營和近衛營兵馬全部出動,共計五司(每司一百零八人)兵馬,分頭外出,軟硬兼施的四出擄掠人口,使得早盛塬的人口在短時間內達到了近萬人。

陝北一帶發展的早,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近來雖然連年遭受災害,但人口密度依然很大。凌風下了狠心不計手段的擄掠,人口自然增長得快。如果不是考慮到早盛塬的承受能力的話,這一數字還會翻番。

由於是有目的性的擄掠,這近萬人口中青壯的比例極高,達到了七千多人。兩千左右的老幼婦弱全是在擄掠村落的時候跟過來的;招募流民的時候,就只要青壯了。

凌風不是一個沒有同情心的人,可也不是同情心氾濫的人,現在的陝西流民遍地,老弱婦幼飢餓而死的到處都是,他一個人的力量又哪能救的過來?如果不自量力的話,只會拖慢自己的發展步伐,造成落後捱打。能對整村搬過來的老弱負責,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有了這些人口,凌風的各項計劃都得以實施。

軍隊已經改編完成,按照原先的約定,高一功和劉良佐二人分別從青壯中挑選了一百零八人,將天字營和行字營都補夠兩司人馬。

另外,凌風又招募了五百四十青壯,組成五司兵馬,稱爲城防軍,讓高傑來擔任城防軍的統領。這樣一來,凌家軍的人數雖然不多,但是職責卻非常的明確,在訓練的時候也有針對性,算是爲將來的軍種打下了好的基礎。

平時訓練的時候,戰兵營訓練野戰的戰陣,在平地上擺好陣勢,共進共退,騎兵幫助防護側翼,並且負責追殲敗敵;輜重營則是訓練平地上的防守,以及佈置車陣來抵擋敵人等;城防軍的訓練,除了拿出一小部分時間來訓練戰陣以外,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城牆上,研究一些守城的方法,滾木雷石的運用,以及其它守城工具的改進等。

當然,隨着早盛塬的發展,人口增多,民衆間的各種糾紛也開始出現,維護治安的責任也落在了城防軍的頭上。

五百多城防軍,平時除了訓練之外,還要負責維護居民聚落的安全。

至此,凌家軍戰兵和輔兵的總人數達到了一千六百多人。而且,有強大的鍊鐵能力做後盾,裝備很快就能到位,清一色的精鋼長矛,簡易鐵甲,精良程度,即使朝廷最精銳的關寧軍也有所不及了。

關寧軍的將領可能都有精良的戰甲,但士兵卻不可能人人着甲;相對來說,凌家軍戰士人人着甲,而且是鐵甲,這在這個時代,恐怕是獨一份的軍隊了。

當然,凌風對這種簡易的鐵甲並不滿意。他要給自己麾下所有戰士都裝備全套的戰甲,和最精良的武器。

爲了實現這一目標,鍊鋼產業的發展迫在眉睫。

當初爲了對付閻王寨,凌家軍所有人手都被抽了出來,全力投入戰鬥,鍊鋼基地也因而停止了生產。

在戰鬥結束之後,鍊鋼基地及時恢復,但還是僅有一座小高爐,規模上一直沒有來的及擴大。

隨着人口的增多和軍隊的強大,沒有了安全顧慮的凌風終於騰出手,開始一門心思的投入到鍊鋼爐的改進上來。他的目標是要在幾個月內,將鍊鋼業發展爲早盛塬的支柱產業。

早盛塬一帶有鐵礦、有煤礦,再加上他的專業知識和足夠多的人手,這一個目標是完全能夠實現的。

“現在我們的生鐵質量不夠好,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爐火的溫度不夠。溫度不夠高,煉出的生鐵就提煉不純,會含有各種雜質,導致鐵的質量差。要想提高生鐵的質量,目前最好的一個辦法就是提高爐溫。”

在鍊鐵小高爐前,凌風正在向一衆鐵匠講述着提高鐵水質量的方法。

最近新遷來的這些人口中,有不少本來就是從事鐵匠這一行當的,都被集中了起來。

“是啊!現在朝廷的工匠鍊鐵,也都是在想辦法提高爐溫,以前使用囊鼓風,爐溫不夠高,後來換了風箱,溫度就高了不少,現在煉出的鐵,不論是產量,還是大帥您所說的質量,都比以前要高的多了。我們鍊鐵用的也是風箱,要想再提高爐溫,恐怕不容易啊!”周老聽了之後說道。

“風箱鼓風的速度要比囊快得多,所以爐溫能夠提高。但是有一點,風箱鼓進去的風都是冷風,進到高爐裡面之後,會降低爐火的溫度,如果我們多加一道程序,將風箱的風加熱之後再鼓進爐子之內呢?”

凌風說的這個道理就是現代鍊鋼工藝中的高爐熱風爐。經過加熱之後的風,能夠讓爐溫提高一個檔次,凌風估計這個想法如果能夠實現的話,小高爐的溫度就能夠由目前的1200度提升到一千三四百度的樣子,這樣的話,煉出的生鐵中硫和碳的含量就能大幅降低,鐵的品質也能提升不少。

“將風加熱之後再鼓進去?”包括周老在內的幾個老鐵匠都被大帥的瘋狂想法震驚了。

但大家仔細思索之後,發覺這個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對啊!我們以前怎麼就沒想到呢?就好像夏天吹熱風,讓人感到煩躁,冬天吹寒風,穿棉襖都感到刺骨一樣。如果高爐裡面吹熱風,溫度肯定能提高啊!”周老等人的眼睛都涼了,被大帥的奇思妙想深深折服。

看到大家這麼容易就能夠接受,凌風也省去了繼續解釋的麻煩。他本來還以爲這個想法太超前,還需要大費口舌呢,看來自己真是小看了古人的智慧。

接下來,凌風詳細地介紹了熱風爐的原理和後世熱風爐的樣子,然後讓十幾個老工匠一塊兒想辦法,根據目前的條件,建造出合適的熱風爐來。

凌風不是一個任何事情都喜歡親力親爲的人,能交給別人做的事情,他是不介意做個甩手掌櫃的。更何況,利用現有的工具製造熱風爐,就算凌風親自出手,也不一定就比這些工匠們做得好。

周老等老工匠也不負衆望,僅用了半月的時間,就將這個問題解決了。

有了熱風爐的支持,新一批的小高爐建設很快就上馬了。建設的地址,還是在第一個鍊鋼基地,建設的數量,凌風的目標定的很高,是十座。

經過兩個月來的運轉,第一座小高爐已經成功煉出了六七十爐鐵水,不僅爲凌家軍提供了十幾萬斤生鐵,更是培養了第一批鍊鐵工人。

一個小高爐使用的人手是五六十人,五六十個鍊鐵工人,雖然稱不上熟練,但基本的操作還是能夠進行的。只不過看火等關鍵環節,一般人還掌握不了,只有周老和另外兩個老鐵匠勉強掌握。

這讓凌風感到有些遺憾,這麼一來,就算建好了是座高爐,短時間內能開工的也只有三四個高爐而已。只有等在實際生產中培養出了大量的鍊鋼工人,才能真正將產能提高到最大。

高爐建造的速度很快,幾天的時間,十座新高爐就建好了。由於多了熱風爐這道程序,每座高爐所需要的人手更多了,如果算上運煤和加工各種材料的話,光是一座高爐,就需要六七十人。

鍊鋼產業是使用勞動力的大戶,果不其然!

出於培養後備人才考慮,凌風挑選出了一千青壯進入鍊鋼基地,並且,正式將這個鍊鋼基地命名爲第一鍊鋼廠。

…………

周郎羨:

感謝書友“70生人”的打賞!

,!

第206章 零敲牛皮糖第152章 雲集碎金鎮第29章 流匪思想第237章 此情可待第255章 前沿崗哨第82章 星火大學堂第73章 烈士陵園第264章 大帥授課第30章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第164章 朝廷是隻肥羊第75章 還不是時候第291章 利益共同體第67章 要能忍得住第258章 工匠歸附第309章 王嘉胤共議招安事第194章 前夜(六)第53章 戰前準備第4章 下一步計劃第98章 再勾結第245章 林家婉兒第139章 大帥的演講第6章 我有辦法第314章 戰果第282章 瓦解其鬥志第141章 他急,咱就不急第109章 雪上加霜第277章 用騎兵來對付他二把刀火銃手第285章 吃到嘴的肥肉,哪有吐出來的道理第104章 黃龍山王二(六)第265章 雞兔同籠第239章 上樑不正,下樑必須正第245章 林家婉兒第138章 提議移師碎金鎮第182章 衆怒第92章 敢來征剿,就打疼他第19章 磨磨蹭蹭的追兵第287章 流言四起第87章 攻打閻王寨(四)第164章 朝廷是隻肥羊第261章 反響第288章 我們是窮人的隊伍第6章 我有辦法第309章 從今以後不懼誰第319章 衛生大整頓第207章 背水一戰第274章 王嘉胤的隱患第308章 攻防慘烈第194章 前夜(六)第68章 一齊動手(一)第133章 殲敵第301章 疲敵之夜第187章 定計第115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25章 完勝第198章 對話交鋒第174章 李自成凱旋第294章 魚兒上鉤第33章 火銃!火銃!第96章 碎金鎮新任把總第11章 伏擊(二)第228章 慶功宴第235章 讓你看清楚第54章 坩堝炒鋼第296章 賀瘋子穩紮穩打第54章 坩堝炒鋼第41章 三大營第206章 零敲牛皮糖第153章 掌盤子的要幫助凌家軍第4章 下一步計劃第315章 六大集團軍第116章 凌家軍太可怕了第220章 劉應遇怕了凌家軍第83章 糧食問題,四路齊下第278章 關鍵一戰第328章 風雲變幻第58章 早知道這樣……第75章 還不是時候第237章 此情可待第47章 高爐鍊鐵(三)第15章 伏擊(六)第308章 攻防慘烈第198章 對話交鋒第226章 撫卹金(一百兩)第235章 讓你看清楚第31章 調子要定低了!第48章 高爐鍊鐵(四)第222章 憤怒的巾幗英雄小美女第273章 審判團王國忠逃歸第19章 磨磨蹭蹭的追兵第36章 烏龍事件之橫屍街頭第118章 李把總的魄力第139章 大帥的演講第260章 劉應遇兵敗府谷南第239章 上樑不正,下樑必須正第126章 條件不成熟第84章 攻打閻王寨(一)第9章 動員第319章 衛生大整頓第95章 根據地的真諦第39章 趕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