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運勞力回基地(一)

鹽場裡波瀾不驚,百里之外糧食被劫的案子,和這裡毫無關係,最多也就是人們茶餘飯後的一個話題。

爲富不仁的地主,將佃戶家裡的糧食全部拉去交租,不給佃戶留一條活路。糧食被芙蓉寨劫了,簡直大快人心,雖然劫糧的芙蓉寨也不是什麼好鳥。有的活不下去的佃農,甚至在想自己也去劫了地主收的租子,整個興化縣,各種暗流涌動,表面卻是風平浪靜。

在翩翩的北風中,白駒鹽場的運鹽船,又開始啓航了。

這次要先順着沿海水路南下,在富安向西,進入內河,過了泰州,運到揚州。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也就是元朝剛剛統治全國之後,就設置了揚州大都督府。次年,改大都督府爲揚州路總管府,領高郵府和真州、滁州、通州、泰州、崇明五州,並直領江都、泰興二縣。

提起揚州,每一個運官鹽的船伕都非常熟悉,因爲,揚州設立有兩淮鹽運衙署機構,即都轉鹽運司鹽運使,負責兩淮地區鹽的生產、運銷和緝私等事務,自己每次所運的鹽,都是鹽商先在這裡領了鹽引,加蓋了兩淮鹽運司的官章,才能從鹽場運出來的。

這次運到揚州,就是將這些鹽運給鹽商的鹽倉,再轉運去湖南、湖北、江西、安徽這些地方。所以這次運的全是官鹽,沒有夾帶私鹽,上次提煉的精鹽,已經全部被士信賣到高郵的大戶人家了。

這次去,張陽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爲自己即將出產的大量精鹽找買主。

搞零售可以賺去更多的利潤,但是自己現在鞭長莫及,只能在高郵府附近轉悠,要想銷到更遠的地方去,非得中間搭上鹽商這條線不可。

基地裡面最基本的一項收入就是粗鹽提純,海鹽,可以從興化沿海的這些村子裡收取,提純,在基地上進行,銷售,一半內銷零售,一半外運,以後規模擴大了,外運就起主要作用了。

_ тt kan_ ¢ Ο

這次去了,先去打探打探行情,不知裡面的水,有多深?

不過,在去揚州之前,還有一件事要辦:把招來的勞力運到自己的基地上去,先讓他們把基地建設好了,能投入使用。

鹽船從白駒場啓航後,走了不到五里,就靠岸停船了,張陽和李伯升,士信三人下船,快步走上了岸。

採取的戰術還是一樣,從鹽場在衆目睽睽之下上船,再中途下去,幹完事,再去約定的地方上船。

自己也夠累的,這第二職業開發起來,是挺有難度的。

“哥,爲啥又是我啊?”士信問道。

這幾天,來回奔波,腿都跑細了,本想在船上舒坦幾天,又被張陽拉下來。

“這不是重點培養你嗎?”張陽說道。

“我不想被培養,你就讓我自生自滅吧!”

“不行,少廢話,快走!你看人家伯升,從來都不抱怨什麼,多和人家學學。”張陽教育道。

士信看了伯升一眼:他只拿了一把拆開的弩機,而自己,背了兩把,連張陽的弩機,也背在自己身上了,還有近五十支箭,自己的負重,是李伯升的兩倍。

我好可憐!

三人一路向西,自然是向殺人港走去。這一走,一直到月亮爬上了柳梢,萬鳥歸巢,纔看到了荒涼的房屋。

殺人港,還和剛來時一樣,破落荒敗,毫無生機。

弩機已經被組裝起來,箭矢隨時待發,大家手持弩機,小心翼翼地前行。

雖然上次來的時候沒發現什麼異常,但是爲了保險,張陽還是讓大家保持戒備,等以後在此保留一個小分隊駐紮,就安全多了。

殺人港還是殺人港,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

來到碼頭,將蘆葦搬開,兩艘船還靜靜地停留在那裡,沒有絲毫改變。

“留一條船,我們只用一條就足夠了。”張陽說道。接十幾個人,一條船綽綽有餘,要不是運鹽船太顯眼,根本就不用動這船。

張陽跟李伯升先後跳上了其中一條船。將鐵錨從水中拉出來。

士信解開綁在岸邊木樁子上的纜繩,用力一推船首,跟着跳上了船。

船緩緩離開了岸邊。

小船隻有一桅杆,船帆已經被升了起來。

涼風習習,船頭的水波,向兩邊輕輕盪漾,張陽站在船頭,望着兩岸沉浸在黑暗中的輪廓,感覺神清氣爽。

“哥,我好累!”士信說道。

“你累什麼?白天走路,你說累,現在坐在船尾,還嫌累?”張陽回頭白了士信一眼,“你啊,就是缺乏鍛鍊。”

“什麼?我缺乏鍛鍊?那你來鍛鍊鍛鍊好了。”士信說道。

“留給你吧,好好把握機會。”張陽看都不看他一眼。

“我…需…要…休…息!”

現在向東行,是逆風,想在逆風中,利用風力行船,那只有這些常年駕船的人才能做到,叫做搶風行船。

在南方,水路遍地,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南方用船運輸貨物,和北方的馬車一樣普遍。

除了極小的船隻能搖擼之外,大部分都是靠船帆,藉助風力來行船的。只要有風,船就能走。

但是,船不可能正頂着風走。只能去,不能回來,這也不行。所以,聰明的船伕發明了逆風行船的方法:讓船帆和風成一個小角度,讓船側着風的方向前進,這樣本來打算朝前走,但不是正前方,而是左前方或右前方,所以,每行一段,再轉個方向,走之字形路線。這相當於是搶來的風力,也稱搶風行船。

這種駕船方式,最累的就是操帆手了,得不時改變船帆的角度,獲得最大的風力,其次是舵手。

士信坐在甲板上,拉着船帆的繩子,不時改變角度。李伯升在船尾操舵。張陽則在船頭欣賞風景。

或者說,應該是在考慮大事。

時而雙眉緊鎖,時而咧嘴傻笑,大哥這是怎麼了?

張陽的思緒,已經飛離了正常的軌道。

這年代的人還真是聰明,居然發明了這種逆風行船的方法,不過,速度太慢了,等煉成了鋼,還可以順便搞出蒸汽機來,用來驅動船,比用風力省事多了。

而且,自己的加工工藝中,想要造出槍來,切削,衝壓,都需要動力,想要大量生產武器,這動力機還真得研製。

只不過,這也太領先時代了吧?畢竟蒸汽機可是幾百年後纔出來的。

(今天第二更送到,求點擊,求收藏,求推薦。)

;

第134章 喜歡張公子第341章 大都風雲(二)第212章 攻陷泰州第182章 攻打丁溪場(一)第174章 湯和的進攻第261章 進軍高郵府第30章 殺人港(三)第187章 何家風波第31章 殺人港(四)第296章 彈劾第235章 請君入甕(三)第203章 先打泰州?第331章 弘文館第223章 大婚(一)第176章 白駒鹽場的晚上(一)第76章 劉若寒的財政大權第173章 出擊鹽場第10章 丘義的末日第207章 高郵府的對策第146章 和我回揚州第60章 旁敲側擊第391章 遷都第305章 各有對策第201章 海水曬鹽第304章 安撫第354章 炮轟第288章 膠合狀態第226章 大婚(四)第186章 興化,高郵第143章 人工呼吸第108章 進攻橫澗山(一)第326章 計中計第151章 心服第301章 兵痞第193章 水上戰鬥第272章 應對第379章 常遇春攻城第328章 進入杭州第104章 給朱元璋送回禮(一)第166章 水上戰鬥(一)第202章 施耐庵是卞元亨的表哥第164章 包圍第193章 水上戰鬥第265章 將計就計第236章 奔襲滁州第366章 水軍交鋒第253章 備戰第19章 劫糧(一)第329章 稱帝?第351章 逃跑第293章 浴血奮戰第103章 峰迴路轉第256章 戰神炮,射擊第314章 平江路第229章 天闕銃的系列化及萬能的原動力第8章 吃魚第191章 夜人得勝湖第325章 投毒第15章 傷口發炎了第363章 篡位第373章 佈置第10章 丘義的末日第19章 劫糧(一)第55章 安置何大小姐第334章 新的生意第113章 家規第286章 首次交鋒第174章 湯和的進攻第253章 備戰第216章 下一個目標:興化城第377章 江州第6章 屍骨未寒第41章 進攻芙蓉寨(三)第127章 抓了不該抓的人第62章 海市蜃樓第354章 炮轟第178章 借糧第11章 發現赤鐵礦第123章 發兵第193章 水上戰鬥第53章 可憐的士信第45章 交接官鹽第343章 士信被抓?第65章 神箭手卞元亨第160章 佈置戰鬥第278章 火銃對火銃第271章 百萬大軍攻高郵第11章 發現赤鐵礦第30章 殺人港(三)第280章 火藥助推式弓箭第69章 朱元璋自立門戶第327章 沒有中毒?第280章 火藥助推式弓箭第245章 重逢第299章 營救第385章 北伐第238章 火器“大師”焦玉第150章 說服第166章 水上戰鬥(一)第198章 基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