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兩個家庭 (1)

前兩個多月,有一位李博士來到我們學校,演講“家庭與國家關係”。提到家庭的幸福和苦痛,與男子建設事業能力的影響,又引證許多中西古今的故實,說得痛快淋漓。當下我一面聽,一面速記在一個本子上,完了會已到下午四點鐘,我就回家去了。

路上車上,我還是看那本筆記。忽然聽見有一個小姑娘的聲音叫我說:“姐姐!來我們家裡坐坐。”擡頭一看,已經走到舅母家門口,小表妹也正放學回來;往常我每回到舅母家,必定說一兩段故事給她聽,所以今天她看見我,一定要拉我進去。我想明天是星期日,今晚可以不預備功課,無妨在這裡玩一會兒,就下了車,同她進去。

舅母在屋裡做活,看見我進來,就放下針線,拉過一張椅子,叫我坐下。一面笑說:“今天難得你有工夫到這裡來,家裡的人都好麼?功課忙不忙?”我也笑着答應一兩句,還沒有等到說完,就被小表妹拉到後院裡葡萄架底下,叫我和她一同坐在椅子上,要我說故事。我一時實在想不起來,就笑說:“古典都說完了。只有今典你聽不聽?”她正要回答,忽然聽見有小孩子啼哭的聲音。我要亂她的注意,就問說:“妹妹!你聽誰哭呢?”她回頭向隔壁一望說:“是陳家的大寶哭呢,我們看一看去。”就拉我走到竹籬旁邊,又指給我看說:“這一個院子就是陳家,那個哭的孩子,就是大寶。”

舅母家和陳家的後院,只隔一個竹籬,本來籬笆上面攀緣着許多扁豆葉子,現在都枯落下來;表妹說是陳家的幾個小孩子,把豆根拔去,因此只有幾片的黃葉子掛在上面,看過去是清清楚楚的。

陳家的後院,對着籬笆,是一所廚房,裡面看不清楚,只覺得牆壁被炊煙薰得很黑。外面門口,堆着許多什物,如破瓷盆之類。院子裡晾着幾件衣服。廊子上有三個老媽子,廊子底下有三個小男孩。不知道他們弟兄爲什麼打吵,那個大寶哭得很厲害,他的兩個弟弟也不理他,只管坐在地下,抓土捏小泥人玩耍。那幾個老媽子也咕咕噥噥地不知說些什麼。表妹悄悄地對我說:“他們老媽子真可笑,各人護着各人的少爺,因此也常常打吵。”

這時候陳太太從屋裡出來,挽着一把頭髮,拖着鞋子,睡眼惺忪,容貌倒還美麗,只是着十分嬌情的神氣。一出來就問大寶說:“你哭什麼?”同時那兩個老媽子把那兩個小男孩抱走,大寶一面指着他們說:“他們欺負我,不許我玩!”陳太太啐了一聲:“這一點事也值得這樣哭,李媽也不勸一勸!”李媽低着頭不知道說些什麼,陳太太一面坐下,一面擺手說:“不用說了,橫豎你們都是不管事的,我花錢僱你們來做什麼,難道是叫你們幫着他們打架麼?”說着就從袋裡抓出一把銅子給了大寶說:“你拿了去跟李媽上街玩去罷,哭得我心裡不耐煩,不許哭了!”大寶接了銅子,擦了眼淚,就跟李媽出去了。

陳太太回頭叫王媽,就又有一個老媽子,拿着梳頭匣子,從屋裡出來,替她梳頭。當我注意陳太太的時候,表妹忽然笑了,拉我的衣服,小聲說:“姐姐!看大寶一手的泥,都抹到臉上去了!”

過一會子,陳太太梳完了頭。正在洗臉的時候,聽見前面屋裡電話的鈴響。王媽去接了,出來說:“太太,高家來催了,打牌的客都來齊了。”陳太太一面擦粉,一面說:“你說我就來。”隨後也就進去。

我看得忘了神,還只管站着,表妹說:“他們都走了,我們走罷。”我搖手說:“再等一會兒,你不要忙!”

十分鐘以後。陳太太打扮得珠圍翠繞地出來,走到廚房門口,右手扶在門框上,對廚房裡的老媽子說:“高家催得緊,我不吃晚飯了,他們都不在家,老爺回來,你告訴一聲兒。”說完了就轉過前面去。

我正要轉身,舅母從前面來了,拿着一把扇子,笑着說:“你們原來在這裡,樹蔭底下比前院涼快。”我答應着,一面一同坐下說些閒話。

忽然聽有皮鞋的聲音,穿過陳太太屋裡,來到後面廊子上。表妹悄聲對我說:“這就是陳先生。”只聽見陳先生問道:“劉媽,太太呢?”劉媽從廚房裡出來說:“太太剛到高家去了。”陳先生半天不言語。過一會兒又問道:“少爺們呢?”劉媽說:“上街玩去了。”陳先生急了,說:“快去叫他們回來。天都黑了還不回家。而且這街市也不是玩的去處。”

劉媽去了半天,不見回來。陳先生在廊子上踱來踱去,微微地嘆氣,一會子又坐下。點上雪茄,手裡拿着報紙,卻擡頭望天凝神深思。

又過了一會兒,仍不見他們回來,陳先生猛然站起來,扔了雪茄,戴上帽子,拿着手杖徑自走了。

表妹笑說:“陳先生又生氣走了。昨天陳先生和陳太太拌嘴,說陳太太不像一個當家人,成天裡不在家,他們爭辯以後,各自走了。他們的李媽說,他們拌嘴不止一次了。”

舅母說:“人家的事情,你管他做什麼,小孩子家,不許說人!”表妹笑着說:“誰管他們的事,不過學舌給表姊聽聽。”舅母說:“陳先生真也特別,陳太太並沒有什麼大不好的地方,待人很和氣,不過年輕貪玩,家政自然就散漫一點,這也是小事,何必常常動氣!”

談了一會兒,我一看錶,已經七點半,車還在外面等着,就辭了舅母,回家去了。

第二天早起,梳洗完了,母親對我說:“自從三哥來到北京,你還沒有去看看,昨天上午亞茜來了,請你今天去呢。”——三哥是我的叔伯哥哥,亞茜是我的同學,也是我的三嫂。我在中學的時候,她就在大學第四年級,雖只同學一年,感情很厚,所以叫慣了名字,便不改口。我很願意去看看他們,午飯以後就坐車去了。

他們住的那條街上很是清靜,都是書店和學堂。到了門口,我按了鈴,一個老媽子出來,很乾淨伶俐的樣子,含笑地問我:“姓什麼?找誰?”我還沒有答應,亞茜已經從裡面出來,我們見面,喜歡得了不得,拉着手一同進去。六年不見,亞茜更顯得和藹靜穆了,但是那活潑的態度,仍然沒有改變。

院子裡栽了好些花,很長的一條小徑,從青草地上穿到臺階底下。上了廊子,就看見葦簾的後面藤椅上,一個小男孩在那裡擺積木玩。漆黑的眼睛,緋紅的腮頰,不問而知是聞名未曾見面的侄兒小峻了。

亞茜笑說:“小峻,這位是姑姑。”他笑着鞠了一躬,自己覺得很不自然,便回過頭去,仍玩他的積木,口中微微地唱歌。進到中間的屋子,窗外綠蔭遮滿,幾張洋式的椅桌,一座鋼琴,幾件古玩,幾盆花草,幾張圖畫和照片,錯錯落落地點綴得非常靜雅。右邊一個門開着,裡面幾張書櫥,壘着滿滿的中西書籍。三哥坐在書桌旁邊正寫着字,對面的一張椅子,似乎是亞茜坐的。我走了進去,三哥站起來,笑着說:“今天禮拜!”我道:“是的,三哥爲何這樣忙?”三哥說:“何嘗是忙,不過我同亞茜翻譯了一本書,已經快完了,今天閒着,又拿出來消遣。”我低頭一看,桌上對面有兩本書,一本是原文,一本是三哥口述亞茜筆記的,字跡很草率,也有一兩處改抹的痕跡。在桌子的那一邊,還壘着幾本也都是亞茜的字跡,是已經翻譯完了的。

亞茜微微笑說,“我哪裡配翻譯書,不過藉此多學一點英文就是了。”我說:“正合了梁任公先生的一句詩‘紅袖添香對譯書’了。”大家一笑。

三哥又喚小峻進來。我拉着他的手,和他說話,覺得他應對很聰明,又知道他是幼稚生,便請他唱歌。他只笑着看着亞茜。亞茜說:“你唱罷,姑姑愛聽的。”他便唱了一節,聲音很響亮,字句也很清楚,他唱完了,我們一齊拍手。

隨後,我又同亞茜去參觀他們的家庭,覺得處處都很潔淨規則,在我目中,可以算是第一了。

第31章 紙船——寄母親第4章 春水 (2)第19章 哀詞第1章 上篇:詩歌——自序第4章 春水 (2)第9章 病的詩人(一)第2章 繁星第33章 遠道第6章 送神曲第57章 記一件最難忘的事情 (2)第17章 晚禱(二)第58章 寂寞 (1)第11章 詩的女神第20章 十年第7章 一朵白薔薇第23章 歧路第35章 可愛的第33章 遠道第80章 別後 (2)第80章 別後 (2)第16章 晚禱(一)第26章 安慰(一)第2章 繁星第9章 病的詩人(一)第57章 記一件最難忘的事情 (2)第57章 記一件最難忘的事情 (2)第49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10)第77章 還鄉第4章 春水 (2)第39章 我的秘密第63章 離家的一年 (2)第23章 歧路第11章 詩的女神第57章 記一件最難忘的事情 (2)第80章 別後 (2)第16章 晚禱(一)第49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10)第80章 別後 (2)第49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10)第63章 離家的一年 (2)第4章 春水 (2)第39章 我的秘密第63章 離家的一年 (2)第18章 不忍第72章 斯人獨憔悴 (1)第22章 紀事——贈小弟冰季第55章 明子和咪子第74章 兩個家庭 (1)第43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4)第30章 信誓第15章 嚮往第24章 中秋前三日第74章 兩個家庭 (1)第45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6)第16章 晚禱(一)第60章 去國 (1)第74章 兩個家庭 (1)第63章 離家的一年 (2)第49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10)第16章 晚禱(一)第32章 鄉愁——示HH女士——第75章 兩個家庭 (2)第22章 紀事——贈小弟冰季第52章 骰子第34章 赴敵第42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3)第8章 冰神第79章 別後 (1)第64章 回國以前 (1)第51章 姑姑第13章 假如我是個作家第35章 可愛的第54章 六一姊第6章 送神曲第43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4)第46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7)第40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1)第56章 記一件最難忘的事情 (1)第17章 晚禱(二)第14章 “將來”的女神第18章 不忍第56章 記一件最難忘的事情 (1)第38章 雨後第7章 一朵白薔薇第80章 別後 (2)第44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5)第55章 明子和咪子第43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4)第59章 寂寞 (2)第61章 去國 (2)第9章 病的詩人(一)第6章 送神曲第56章 記一件最難忘的事情 (1)第60章 去國 (1)第10章 病的詩人(二)第26章 安慰(一)第46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7)第9章 病的詩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