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風從窗子的縫隙中透了進來,在室內盤桓着,卷着琴音。那琴聲急急切切,徜徉至室外,若鐵騎橫出,踏破長天。

屋內的兩名女子,一個輕顰蛾眉,專注撫琴;另一個低眉垂首,似是陷入了沉思。

驀地,撫琴女子的手指滑過琴絃,重重一牽,琴絃應聲而斷。

垂首的那名女子,忽然擡起頭來,水潤的雙眸看向撫琴之人,沉默了片刻後,猛地起身奪門而出。

那撫琴的女子,也再不顧那琴,緊隨其後出了房門。

兩人被下人攔在大門內。

“二位夫人!不可呀!大將軍吩咐過,無論外間發生什麼事情,都請夫人小姐們留在府中,切莫衝動!”

府內其餘女眷聞聲也來到此處,所有人,包括那下人在內,無一不爲東城門那場決戰而提心吊膽。

皇帝因爲不甘心繼續做傀儡皇帝,早前密謀出逃,輾轉流落至董卓舊部李傕駐軍屬地,爲李傕所脅迫。

李傕是董卓女婿牛輔手下將領,牛輔原本率軍駐守在陝縣,經常仗着董卓在朝中的威望爲禍鄉間,派遣手下李傕、郭汜等人大肆搶劫掠奪陳留等地。董卓死後,呂布派遣李肅到陝縣,借皇帝之命要殺掉牛輔,結果兩軍交戰,李肅大敗。呂布爲此大怒,儘管李肅與呂布是同鄉,也在擒殺董卓時立過一功,但呂布軍中軍紀嚴明,最終還是依照軍令斬了李肅。後來,牛輔的軍隊中也產生了一些變故,這一戰才以牛輔戰敗而暫時平息。牛輔手下兵將失去了可以依靠的人紛紛想解散回家,沒想到這時皇帝的出逃爲他們帶來了希望。

謀士賈詡提供了計策給李傕,走投無路的李傕和郭汜便冒險採用賈詡的計策,以討伐呂布王允謀逆之罪爲由出師,帶領他們的軍隊向西面進軍,一路上不斷收集走散的士兵,等他們率兵到達長安時,部隊已經有十幾萬人了。

部隊抵達長安以後,李傕就和衆將聯合起來把長安城從四面包圍了起來。

戰事持續了多日,李傕部隊雖人多勢衆,然畢竟是臨時組建的軍隊,攻城不易。

這一日,正是要在長安東門一決勝負。

將軍府中的衆人,爲着這一戰寢食難安。方纔欲衝出庭院的,便是貂蟬,隨後跟出來的,正是極力想要開解貂蟬的蔡昭姬。

呂布以寡敵衆,勝算並不大。

貂蟬十分憂心,想要登上城樓觀戰,可她忘了,她不但幫不了呂布,反倒會因此令呂布分心。在下人攔住她的時候,她纔想明白這道理。

呂布正妻嚴氏上前幾步,問下人:“前方戰事如何?”

下人面露難色,以往每日來通報戰況令衆人安心的士兵,今日並沒有出現,看天色幾近日暮,也不知是否要晚上纔來。但街上有些流言,他不知道該不該講。

正支吾間,忽聞有人大力拍門的聲音,下人疑爲是報信的士兵來了,急忙將大門打開,卻不料來人是王允。

“義父?”貂蟬吃驚地望向王允,她以爲董卓一除,自己已經是棄子了。

王允顧不得有其他人在場,徑直走向貂蟬道:“貂蟬……此地……不宜久留,快隨爲父逃命去吧!”

貂蟬一怔,其餘人更是一齊疑惑地看向王允。

“義父……何出此言?”貂蟬問得十分不確定,仿若早已猜到對方話語。

王允沉吟一聲:“呂將軍已帶兵出城,恐怕……”他言畢搖了搖頭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此前他雖也有心培植自己的勢力,試圖削弱呂布兵權,卻未料到慣常聽話的皇帝突然出逃,更集結了李傕那一夥人反撲長安,他一心爲主,反倒落了個謀反的罪名。

如今,長安城危在旦夕,他大可趁城破混亂之際逃走,但一念及貂蟬爲自己的大義所做的一切,又心存愧疚,若不是他,貂蟬何至於此!於是,就算是逃命,他也要帶上貂蟬一起走,不能再讓她受苦了。

衆人聞聽這一消息,面色各異,嚴氏與曹氏等幾位女眷俱是惶恐不安,更有甚者哭哭啼啼落下淚來。

貂蟬不願相信,正色道:“我相信他可以守住。就算……我也不會走,”

王允嘆氣:“難道你對他動了真情?糊塗啊……”當初美人計歷經坎坷纔算成功,王允以爲貂蟬與呂布之間亦不過是逢場作戲,到董卓死後,他亦有心再啓用貂蟬這枚棋子,未曾想到貂蟬卻不願再爲他做事,反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他罷手。

貂蟬勸道:“若義父信他不過,執意要走,貂蟬也不阻攔,但貂蟬是萬不會離他而去。義父待貂蟬情深義重,呂布又何嘗不是呢?貂蟬絕不是背信棄義之人,望義父能體諒一二。”

呂布待她,有情有義,她如何能在他最危難的時刻只顧自己呢?

王允也不再多言,只道:“既然如此……罷了……”而後拂袖離去。

昭姬一面安撫呂布的家眷,一面留意着貂蟬和王允的對話。她感覺出貂蟬其實也是十分擔心的,也會害怕城破。可由始至終,昭姬自己卻從未憂心過。倒不是她看輕生死,人情冷漠,而是她相信,有一個人,一定會來解救他們。

貂蟬回過身去,就看到昭姬面上的雲淡風輕,不禁問道:“昭姬妹妹,到現在你還相信那個人會回來嗎?”

昭姬回道:“她會回來。”

貂蟬無奈搖頭嘆息:“早前郝萌將軍領兵歸來,就已經表明了那個人的決心,你到現在還仍不願意接受麼?”

“那是因爲她知道我們都過得很好,如今長安城有事,且不說別人,單只是呂將軍深陷危難中,她就一定會回來。”

貂蟬也不再與她爭論,只留下一句“你們應當相信將軍”,便徑自回了房間。

她回房不爲別的,卻是對鏡梳妝,若破敵,她正好打扮得漂亮得體與呂布慶功;若不幸城破,她更要光豔照人地與呂布殉葬。

兵臨城下,呂布卻不慌不忙親自率軍出城迎敵。以城中現有兵力,想要贏得此戰並不容易,但他從未想過自己會輸,即便在雙方實力懸殊的情況下。

敵軍來到近前,人馬如同潮水般涌來,浩浩蕩蕩,威風凜凜。

呂布手下兵將,見此情形,卻毫不畏懼,全軍直前,迎戰敵兵。

兩軍方一接戰,呂布就率先驟馬突出陣前,身先士卒,奮勇搏戰敵兵。手下將士見了,更是勇往直前,直殺得敵人遍地哀嚎。李傕見呂布軍團勇猛,遂下令三千弓弩手一齊放箭,攢射呂布,呂布麾下親兵便用盾把呂布四面護住。只見敵軍陣上弓開滿月,矢如飛蝗,羽箭像雨點般向呂布陣中射來,呂布揮動長戟格擋下好幾十枝。情況有些不太樂觀。

然而呂布心知,他不能退。全軍上下都因着他的勇武而奮力拼搏,一旦他後退,軍中士氣必然低落。所以即便是死,他也不能後退一步。

呂布大喝一聲,揮退周圍盾兵,提戟直搗敵陣。衆將士見狀,亦不甘落後,一擁齊上。他們一以當百,百以當千,捨死忘生,衝殺過去。敵兵便抵禦不住,紛紛後退。

戰爭原以士氣當先,士氣一旦落下了,人便跟着膽怯,所以呂布軍團經他這麼一振奮,全軍士氣一增長,戰鬥力就加強了十倍,立時把敵兵逼退;敵兵這麼一退,全軍士氣一減少,戰鬥力就削弱了百倍,立時被呂布軍團擊退了這第一波的攻勢。

呂布見敵軍陣中出現混亂,乘勝追擊,揚言要活捉李傕,李傕嚇得心驚,忙令弓箭手集中射擊呂布,當時呂布成爲衆矢之的,即便長戟揮動得再快,終是左臂中了一箭。然而他絲毫不在意那傷,依然奮力衝殺。

若說呂布軍中士兵一以當百,那麼呂布絕對可以一以當千!李傕並非不知道呂布的實力,不過從未與呂布交鋒,乍一見之下不免便被震懾住了。

李傕身旁有將領提議道:“呂布如此勇猛,我軍折損過重,不若……派將領與其單打獨鬥,消耗其體力,爲我軍攻城拖延時間。”

李傕想了想,頓時心生一計,遂對呂布喊道:“呂將軍,你我二人原共事太師帳下,私下又無仇隙,只因各爲其主,是以相爭。不知呂將軍是否敢與我一對一決一死戰,我若戰敗,甘願退兵,也使得彼此少些損兵折將。”

呂布一想,此戰自己本來毫無勝算,李傕突然提出這麼個要求,看上去着實對自己有利,但其背後必定有詐。只是明知有詐,也不得不繼續下去,若是幸運,或許真能斬殺幾員敵將也說不定。

於是回道:“好!我暫且停攻,與你好好對陣一番,叫你死而無怨。”說着傳令停攻,列陣以待,趁機也給己方兵將些許喘息休憩的時間。

李傕即刻對身旁將領道:“稍後你我一併出陣,殺他個措手不及,縱然不能生擒呂布,也要給他個厲害看看,傷他幾分,挫挫他的威風。”

“正當如此!”

說着,見呂布單人匹馬上前,那二人便並馬而出,直奔呂布。呂布見那二人齊衝出來,心道:好!兩人一齊送死來了!

只見呂布催馬迎戰,揮戟便向那員將領攻去,直擊要害,倒弄得對方措手不及,腹部被擊個正着,慘叫一聲跌下馬來。

李傕急忙趕來相救,與呂布周旋片刻,討不到任何好處,只顧急急敗退,引呂布向前。

呂布果然追了過去,尋到一個空檔,一戟揮下去,眼見就要刺中李傕,不期然卻被敵兵一涌而上團團圍住,緊接着又一陣箭雨襲來,呂布匆忙收戟去擋。

李傕見計謀得逞,又向呂布背後攻去。呂布腹背受敵,分.身乏術,後方將士即便上前營救,也來不及了。

正在此時,忽聽得遠處一個清脆的聲音喊道:“大哥!小心!”隨着那喊聲,只見一持槍小將躍馬衝入陣中,仿若從天而降,一槍便挑去了李傕的兵器。

呂布轉頭,面露笑顏,遞給對方一個“我就知道你一定會回來”的笑容,而後怒吼一聲,長戟揮動,敵兵接連被掀翻在地。

作者有話要說:某人又回來了~~~

然後,這一戰,虛構的成分很大,以後會越來越偏離史實,只借用大的背景。

最近夫人決心要戒掉可樂。

作者君故意把可樂放在她面前。

夫人:拿走,別讓我看見。

作者君:現在是考驗你毅力的時刻了。

夫人……

作者君擰開瓶蓋,dun?dun?dun?dun?大口喝了起來,喝完還不忘滿意地打了個嗝。

夫人:55555,給我喝一口吧

作者君:不行,你要是把可樂都能戒了,你就什麼事都能做成了。

夫人:55555,就一口

作者君無奈,只好在瓶蓋上倒了一點點,然後夫人欣喜地接過去,小心用舌尖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