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越次入對,宰執天下

弘光十六年三月末,天地氣機改變,收成銳減,大吳各處弊病爆發,天下有不穩之勢。

靈州知州許平,爲秘閣大學士、實封進士,大吳新學領袖,擅長變革之道,且儒道修爲高深、執政能力卓越。

時,吳王爲擺脫,國本動搖之勢,召見許平進京覲見。

……

宰相府,聽聞靈州知州進京,秦暉卻是並未發怒,反而有些感慨。

此時看到四周有些靜若寒暄的幾個弟子,不由笑了出來。

“許平之所以能夠有這麼大的呼聲,倒不是說他的實力和威望已經超過了我,而完全是因爲利益的原因。

談到利益,並不就一定就是黑色的或者灰色的,相當大一部分也是正當的。

當今世界本身也因爲各種因素,逐漸分化成或大或小或高或低的無數個不同羣體。如我們這一系,明廉系這樣的官員派系就是一個個羣體。

這些羣體都代表着不同的利益,而這些羣體也同樣相互交織相互滲透,這些利益羣體利益階層也是這個社會基本構成要素。

同樣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相互聯繫,也就構成了這個社會的基本絡結構。

牽一髮而動全身也就是這個意思。

此次世界氣機變動,導致天象錯亂,收成銳減,各地積弊爆發,局勢隱隱有不穩之勢。

天下士人,實際上都位於統治階級。

如果局勢繼續惡化下去,不單單家族收益會受損,如果在這等亂局之中國本動搖,大吳氣運受損,那麼到時候大吳對他們的戰力加持也會受到影響。

因此,本身是新學領袖,又將新學變革之道在靈州成功應用的許平就進入了他們眼中。

而且,許平於凌仙閣講學也爲自己養出來巨大的名望,倒是勉強有資歷踏上高位。”

“那老師,我們這次是推許平一把,還是什麼都不做?”一個弟子悄然出聲。

秦暉讚許的看了對方一眼,“行舟,許平來京都之時,你代表我相府去迎接一番,也算是讓外界知道我的想法。

讓其他人知道,我秦暉還是有一些容人之量的。”

看着這些弟子退去,秦暉無奈嘆了口氣。

他不同意又如何,這許平大勢已成,卻不是他可以擋下的了。

不然,他就是與天下士子作對。

……

匆匆進入京都,一路上與各路士子打過招呼,陳鴻宇直接進入皇宮。

皇極殿前,許平與再次等候的諸多御史打過招呼,這纔來到殿門之前。

“臣,靈州知州許平,請求覲見!”

“宣,靈州知州許平進皇極殿議事!”

許平聞言,面色沉着,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官袍,這才淡然的走了進去。

“許平,見過陛下!”陳鴻宇微微躬身。

“愛卿平身!”吳王收回撐在下巴上的手,自龍椅之上站起。

霎時間,陳鴻宇感覺到一股無形威勢籠罩在皇極殿之中。

“朕惟人君,奉天命以統億兆而爲之主,必先之以鹹有樂生,俾遂有其安欲,然後庶幾盡父母斯民之任,爲無愧焉。

夫民之所安者,所欲者,必首之以衣與食。使無衣無食,未免有凍餒死亡,流離困苦之害。夫匪耕則何以取食?弗蠶則何以資衣?斯二者亦王者之所念而憂者也。

今也,耕者無幾而食者衆,蠶者甚稀而衣者多,又加以水旱蟲蝗之爲災,遊惰冗雜之爲害,邊有煙塵,內有盜賊,無怪乎民受其殃而日甚一日也。

固本朕不類寡昧所致,上不能參調化機,下不能作興治理,實憂而且愧焉。然時有今昔,權有通變,不知何道可以致雨暘時若?災害不生,百姓足食足衣,力乎農而務乎職,順乎道而歸乎化?

許知州明於理,識夫時,蘊抱於內而有以資我者,亦既久矣。當直陳所見所知,備述於此,朕親聞焉,勿憚勿隱。”

旁邊,白公公和一衆太監陛下龍飛鳳舞,快速將吳王所問記下。

將來,這御前奏對,可是要下發傳閱的。

陳鴻宇沉思數息,這纔開口道:“臣智識愚昧,學識疏淺,不足以奉大問。

竊維陛下當亨泰之交,撫盈成之運,天下皆已大治,四海皆已無虞,而乃拳拳於百姓之未得所爲憂,是豈非文王視民如傷之心耶?甚大美也!

然臣之所懼者,陛下負聰明神智之資,秉剛睿明聖之德,舉天下之事,無足以難其爲者,而微臣所計議復不能有所補益於萬一。”

聽着許平言語,吳王略顯年輕的臉上浮現一抹笑意。

這個許知州,當真是一個秒人,上來就是先誇獎自己。

不過,這也是基於他的能力,知道他後續會真正講述變革之道。

要是尋常阿諛奉承之輩,早就讓侍衛拉出去了。

“陛下豈能以其言爲未可盡棄,而有所取之耶?陛下臨朝策士,凡有幾矣。異時莫不光揚其名聲,寵綏其祿秩,然未聞天下之人有曰:天子某日降其策,問某事,因某策,濟某功者。是豈策士之言皆無可適於用者耶?抑亦其言或有可適於用,而未暇採之耶?是臣之所懼也!

……

臣竊謂今日陛下憂民之心不爲不切;愛民之政不爲不行。然臣所以敢謂陛下於斯民之凍餒流離而未見其實,於足民之衣食而未得其道者,竊陛下有愛人之仁心,而未能如王者之誠怛懇至;有愛人之仁政,而未能如王者之詳悉明,臣是以敢妄論陛下而云雲也。

然臣所望仁政於陛下者,非欲盡變天下之俗也,非欲復井天下之田也,亦曰宜時順情而爲之制,而不失先王之意爾。臣請因聖策所及而條對。

……

“臣聞立國有三計:有萬世不易之計;有終歲應辦之計;有因時苟且之計。

萬世不易之計者,爲……

臣始以治弊治法爲陛下告,終以清心寡慾爲陛下勉,蓋非有驚世絕俗之論以警動陛下。然直意以爲:陛下之所以策臣者,蓋欲聞剴切時病之說,故敢略盡其私憂過計之辭。

衷情所激,誠不知其言之猶有所憚,亦不知其言之猶有所隱。惟陛下寬其狂易,諒其樸直,而一賜覽之,天下幸甚。

臣謹對。”

“善!”吳王面色欣然。

……

弘光十六年四月初,吳王下旨,拜靈州知州許平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秘閣大學士,位同宰相。

第七十四、苦修是不可能苦修的,只能嗑嗑藥才能維持的了修行到樣子第二十三章、密謀第十四章、局勢第六章、暗流第十七章、來訪第五章、真君水府第三十二章、小手段第二十一章、法器第五章、才氣第一百零六章、氣數浮沉,大劫難逃第三十五章、橫劍立蛟第二十章、築基(求推薦)第二十一章、摘果子第二十五章、伏擊第四十六章、第八章、陸志英第四十一章、返回雷澤界,心劫到來第四章、你可真是祖師的貼心小棉襖第三十五章、龍宮議事(求票票)第六十章、封神榜上第一人第四十章、踏破天劫,諸修皆望我第三章、修行劍道的不只是人,還有可能是妖獸第三十二章、烈陽斬金丹第五十八章、前世今生第二十章、火蛟第八章、碧水散人第二十九章、貧道太元第六章、該配合你演出的我第二十五章、伏擊第一章、《儒經》第三十七章、秘境第十一章、百日築基,朝堂局勢第九章、知行合一,仁道無敵第十五章、暴露第十五章、暴露第一百零七章、元磁術再現第十章、牝雞司晨,指鹿爲馬第五章、錄道司副使進來看看,關於免費番外第八十八章、誤入青樓第三十一章、暗度陳倉第十八章、玄陽事了,做客水府第三十五章、須彌丹第十六章、公孫鞅:感覺有人在算計我!第五十七章、掛帥,跨界征伐第一百二十一章、大劫結束,籌謀水部第三章、海族第十七章、來訪番外——萬年之後—須彌界第九十章、破城契機,聲東擊西第五十三章、萬化歸元(二)第三十一章、天子龍拳,無敵京都第六章、該配合你演出的我第二十八章、郭常第五十三章、萬化歸元(二)第二十五章、氣數之爭,道人東來第三十一章、暗度陳倉第二章、築基第十四章、任務第二十三章、天材地寶,有德者取之第八章、灕江水府第六章、拘靈遣將第三十八章、被圍第九十一章、哪怕揹負五階大陣,我太元,依舊可以踏破江陽郡城!第八章、曹文蔚第八十六章、偷樑換柱,成熟的流程第一百二十章、還你一招挫骨揚灰第六十六、舔狗不得好死第八章、胎息境第十八章、攔截第七十八章、我真的什麼都不知道第二十八章、郭常第三十七章、分神身死,蘇聖始現第五章、真君水府第十八章、掌雷瓶第七十九章、這是人乾的事嗎?第五章、《指道篇》第七章、激鬥第十四章、道行非昨日,人貌似當年第二十一章、白山君第九十八章、元神!元神!!!(二合一)第五章、印記第三十九、向死而生第五章、詩會第三十七章、內庫第五章、才氣第一百零四章、什麼叫陽神祖師啊?第三十六章、御龍而行第二章、須彌界赤雲山太元第十一章、祖靈第三十一章、星落紗第二十五章、事後第八章、納千里鬼域於一圖第十九章、收穫第九章、知行合一,仁道無敵第十九章、被忽悠瘸了的潛龍第六章、縣試第六十九章、滾!第四章、劍斬幽水河第五十章、無敵之姿,月下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