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父子言談

馬超恍然大悟,心裡的怨氣頓時消散了大半。

馬騰說:“爲父知道你一直把韓遂作爲大敵看待,樣樣都要超過他:韓遂虐毒百姓,你則懷仁;韓遂縱容部曲劫掠,你則治軍嚴明;韓遂設計多端,你則回計應對;處處不想落後於他。可有一樣,超兒你實不如韓遂遠矣。”

馬超一聽這個,心裡不忿,他可是追亡逐北,把韓遂打得連連慘敗,軍隊從二十萬打得只剩下數萬,大多都被他給收編了。馬超自詡,自己還是比九曲黃河要強上很多,畢竟韓遂還有成公英的輔助,而他卻是一人設謀。長久以來,馬超雖然覺得韓遂是個很難對付的敵手,但也從來不認爲韓遂之纔可以超過他。這是他穿越來後最爲驕傲的事。可馬騰卻說他不如韓遂,馬超就自然不服氣了,說:“孩兒哪一點不如那老匹夫?”

馬騰堅定地說:“心智!”

馬超聽完,有些失神。馬騰繼續說:“超兒你什麼都好,不論是勇還是謀,亦或是帶兵打仗,韓遂皆不如你,可韓遂那堅若磐石的心智,卻是你難以企及的。

想想韓遂,他慘成什麼樣?本來是天下聞名的名士,卻突然被北宮伯玉要挾入夥,成爲人人不齒的叛賊。這樣的恥辱,擱在誰身上都難受。韓遂卻隱忍下來,不久之後就成功幹掉北宮伯玉,自己成了叛軍領袖。率軍入侵三輔,引起天下心亂。”

馬超點點頭,馬騰說:“這些天,他在你一個未及加冠的小兒手上,敗瞭如此多場,超兒你也是知道的。可韓遂呢,卻始終毫不畏懼,即使是戰敗他也能獨自承受下來,並未影響到他的行動。超兒,試問這般心智你做得到麼?”

馬超心知自己當然是不可能了,不然也不會爲韓遂的竄逃而抱怨。

馬騰又說:“爲父知道超兒你心懷大志,乃天下之志。這才肯把全軍就交付於你,盼望着日後萬一這漢家果然崩塌,超兒你能定鼎天下,遠追先祖榮光,爲我扶風馬氏大揚聲威。可超兒你呢?明明是一場大勝,將士們心裡都高興極了,感激你能帶領他們打勝仗,你卻因此鬱郁不振?

勝仗都如此,那將來你敗戰了可怎麼辦?要得天下,就必須要有得天下的心智。想當年漢高祖敗了多少仗,也沒見他因一戰戰敗就意志消沉,於是乃得天下。超兒,你要記住,取天下靠的不僅僅是有勇有謀,更要靠堅定不移的意志,一顆永不服輸的心。”

一聽這話,馬超就又心懷愧疚,感覺自己確實是太過脆弱了,有負馬騰的期望,於是站起來,畢恭畢敬地給馬騰行了一禮,說:“多謝父親開導,超明白了。”

馬騰欣慰地微笑道:“嗯,這纔是我扶風馬氏麒麟兒,不負神威天將軍的美譽。快快隨爲父坐下。”

馬超順從地坐下來,馬騰道:“之前聽超兒你說,你命岱兒帶領三萬騎去攻略隴西郡?”

“是,父親。孩兒當時氣不過韓遂這老匹夫,竟然敢來偷襲父親,就謀出一計,讓岱弟領兵也去抄韓遂的後路。韓遂在阿陽之戰敗了後,必定先逃回漢陽郡的治所冀城,因爲漢陽郡大部早已被我攻下。而只有漢陽郡北部的隴西郡,卡在從漢陽到金城的道路上。只要佔領了隴西郡,看韓遂還怎麼逃回金城?”

馬騰低下頭思考,馬超信心滿滿地說:“隴西郡重鎮有枹罕、大夏等城,岱弟想必此刻早已攻下。如若岱弟進展順利,說不定他現在已經攻到了冀城之下。孩兒看韓遂這次還跑不跑得了?”

馬騰說:“岱兒雖然也有領兵才能,但畢竟還是個孩子,比超兒你還年幼。他真的能得手嗎?”

馬超對馬岱的才能一百個放心,因爲他可是從後世穿越而來的人,早就知道在歷史上馬岱跟從諸葛亮,打了很多場大戰,是個典型的儒將。區區攻城七座,對他來說,還不算什麼難事。

馬超說:“父親放心,岱弟跟隨我征戰這些天來,也長進不少,現在他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了。”

馬騰擔憂地說:“爲父不是擔心他能否攻下隴西、斷絕韓遂後路,而是擔心以岱兒,恐怕不是韓遂的對手。”

馬超仍然信心十足,說:“父親不必擔心,孩兒會與岱弟並肩作戰,一同把韓遂包圍在冀城,讓他一步也走不得的。”

馬騰這才舒展開了緊皺的眉頭,說:“有超兒你在,爲父就放心多了。”

馬超自豪地笑了,原來馬騰也認爲有他在,韓遂必然會敗。得到父母的認可,對於兒女來說比吃了蜜還甜。

馬騰又說:“瓦亭距離阿陽也不過百里,龐德應該早就有消息傳回來,爲何遲遲不見回報?”

馬超也有些擔心,不過想到龐德也算是一名智將,他又有僞信計,應該不難取勝。馬超說:“父親放心,孩兒料龐德必勝。”

“嗯。”馬騰應道。

馬超又想起自己的家來,時不時他纔回想起自己已經在後漢另有了一個家,但後世的那個家仍然根植在馬超心中,成爲他心中難以磨滅的痛。

馬超說:“不知母親如何?”

馬超的這個母親,並不是親生母親,而是馬騰的正妻,是一個羌人。而馬超真正的生身母親是馬騰的妾室,在馬超年幼時暴病而亡,早已去世多年。馬騰的正妻一開始並無子嗣,心裡可憐年幼喪母的馬超,就把馬超當做自己的親生兒子看待。到了後來,纔有的馬鐵和馬休兩個小兒子,以及馬雲鷺一個女兒。

馬騰說:“你母親她好着呢,依舊在陳倉城中。只是一直憂慮。”

“母親憂慮什麼?”

馬騰嘆了口氣,說:“還不是這場該死的叛亂!叛亂實質上是漢羌之間的殘殺,也是西涼與朝廷之間的矛盾。你母親作爲一個羌人,心裡怎能不爲羌人擔憂?臨行前一直囑咐爲父,不要擅開殺戒,對羌人大肆屠戮。可爲父又能如何呢?爲父也有羌人血統,可畢竟是羌人作亂,天子聖命所差,唉!爲父夾在漢羌之間,也是左右爲難啊!”

馬超也不知如何說是好。他也有四分之一的羌人血統,馬超之所以不願殺俘,也是因爲這個,因爲俘虜中漢羌各佔一半,誰也殺不得。馬超只能多加拉攏和控制。

但馬超既然立志於救民倒懸,自然也只要必須要解決漢羌之間解不開的恩怨情仇。

第十二章 段煨第四十九章 救兵第二百零四章 圍而不攻第一百二十章 陳倉城的來客第二百九十一章 降卒和降將第一百四十四章 涼州初安第二百二十三章 具裝騎兵第二百八十六章 再次徙民第五十六章 避實擊虛第七十九章 土丘第三百二十八章 暴露第二百九十四章 西園密謀(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白波歸降第三百三十八章 局勢突變第一章 追擊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蓋勳(上)第五十一章 入營詳談第三百一十五章 賭一賭第四十一章 火馬計第二百四十四章 逆天行事第三百二十二章 匈奴變故第三百七十四章 阻攔第三十四章 大戰閻行第三百七十八章 同住第八十八章 下一步的應對第六十三章 羞恥第一百三十七章 玄機第三百五十五章 雪夜混戰第十三章 罵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苦勸第十三章 罵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計又告成第三百一十三章 皇室(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楊阜用計第十七章 西涼見聞第三百六十六章 賞琴第五十七章 探查情報的方法第一百八十四章 先登顯威第一百二十四章 收降第三百六十四章 三個要求第三百二十五章 賈詡設謀第二百一十八章 借刀殺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打擊士氣第二百七十四章 飛熊軍對先登營第三百六十四章 三個要求第二百八十八章 皇甫定策第四十二章 成公英第二百零二章 營中混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離間計成第三百五十八章 又得謀士第二百零六章 護盧水胡校尉第三百九十八章 分寸和目標第三百六十七章 苦勸第三百六十九章 袁隗的打算第一百四十九章 謀驚四座(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蒲元第一百二十四章 收降第一百章 關禁閉第十六章 連克八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趁亂而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用人和改革(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皇甫定策第二百六十章 約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奪成公英第八十七章 攻取隴西第二百三十二章 成公歸附第二百八十八章 皇甫定策第二百零五章 楊彪的試探第三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八章 對策第五十四章 得手第三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一百三十章 軍師祭酒第二百二十三章 具裝騎兵第二百九十六章 垂釣昆明池第一百二十章 陳倉城的來客第二百零二章 營中混戰第二百章 絕境第七十章 一線生機第三百一十八章 於夫羅第一百六十五章 楊阜述職第二十四章 突襲第三百七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零四章 圍而不攻第四百二十章 “西園世界”第二百四十九章 覆盤第三百四十五章 蔡昭姬第一百零三章 推想第二百八十章 傷亡、繳獲與徙民第四章 爭雄之念第二百一十二章 趁亂而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軍的潰敗第五十六章 避實擊虛第二百四十四章 逆天行事第九十七章 十常侍第八十五章 薄藩谷之戰第二百六十章 約戰第四百零七章 反將一軍第二百四十一章 拖延第二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