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章 假傳軍令

隨着傳令聲響起,院落越來越是鬧騰,這時候王羲之突然撫掌大讚,連叫慶幸:“燕國大兵壓境,麻秋、石青即便有心反悔此時也不敢。景興,我等速速南下去找殷淵源,在雙方勝負未分之前,商議好對策然後以朝廷之名,出面督促雙方議和;朝廷居中斡旋,從此以後用燕治魏,復以魏治燕,何愁天下不平?”

燕國尊奉大晉爲天下之主,大魏若按照石青的意思貫徹,也將尊奉大晉爲天下之主。這樣的話魏、燕便成了一家,有什麼糾紛,大晉朝廷這個家主自然可以出面斡旋,甚至可以做出單方面的決斷;若敢不從,便扶持另一方以制衡牽制。如此以來,大晉朝廷的權威將會得到加固,甚或恢復到鼎盛時期也未可知。

王羲之盤算的非常好,郗超似乎並不買賬,眼中精光一閃,他盯着王羲之嘿嘿冷笑:“姑丈也太看得起朝廷那幫名士了。石帥說過,能馴養豺狼野狗的,可能是虎也可能是龍,但絕不會是綿羊。大燕國今非昔比,姑丈以爲慕容氏還是當年那個野人部落麼?”

王羲之詫異地瞟了眼郗超,感覺對方忽然變得陌生起來,隨即有些不悅地說道:“景興似乎知道些什麼,那你就詳細說說,燕國情形究竟如何。”

“燕國麼…”

郗超雙眼一咪,南皮之北、襄國之東洶涌奔騰的大燕鐵騎印象一一從腦海掠過。瞿而,他發出一聲與年齡大大不符的深長嘆息:“史記之雄師勁旅,想來亦不過如此。惜乎,我大晉王師竟無一能與之比肩者。”

王羲之眉頭一皺,有些不信,還未等他說什麼,郗超忽地蹦了起來,失聲叫道:“糟糕!燕軍兵鋒之盛,石帥都不敢輕易正面對敵,司揚將軍帶兵援助樂陵,豈非送死!”

意識到這一點,郗超頓時汗如雨下,爲應對冀州戰事,爲應對軹關以北的氐人蒲健部,爲應對豫州冉遇,石青早將青兗人馬抽調一空,不僅志願兵盡皆派駐各地防禦陣線,義務兵也去了大半;司揚頒佈的召集令至多能在泰山一帶召集萬餘青壯。用萬餘青壯和燕國鐵騎野戰,結局如何幾乎不用郗超細想。

“不行!必須阻止戍衛將軍。”郗超握拳屈臂,在空中狠狠一揮。隨即一邊在功曹間快速踱步,一邊急咻咻連聲自問:“該怎麼阻止戍衛將軍?有什麼辦法……”

戍衛將軍司揚是石青最親近也是最信賴之人,石青不在之時,他就是穩定青兗的磐石,直接掌控着一支數量衆多,戰力不俗的強大力量——新義軍義務兵;這是青兗真正的實力人物,跺跺腳,泰山都要抖三抖。

換作他人做到司揚這一步,大多應該會滿足。偏偏司揚不,這人性喜上陣拼殺,近兩年卻未有一次衝鋒陷陣之機,終日枯守歷城,眼巴巴地看着新義軍四處征戰並傳回一個又一個捷報,眼睜睜地看着童圖、祖鳳、權翼、雷諾聲名鵲起;他早就一肚子鬱悶,並私下向石青牢騷多次。

作爲石青身邊親信之人,郗超對司揚的心態有所瞭解。此番慕容恪大兵壓境,雖然兇險,卻也是俊傑之士力挽狂瀾,大顯身手的好時機。郗超明白,自己若貿然勸諫,司揚多半不肯放棄。其他事情,司揚是否聽從無關緊要,這次卻不行,一旦青兗魯莽進兵,損折人馬是小,若被慕容恪瞅準機會強渡黃河,攻入青兗腹地,事情可就了不得了。

“怎麼辦?該怎麼辦!”郗超雙眉聳起,右手握拳不住下地重重擊打左掌掌心,腳下不停,急速地來回踱步。

陷入沉思中的郗超一改少年人的輕佻灑脫,如出鞘利劍一般,崢嶸漸現,鋒芒畢露。一旁的王羲之看得驚訝不已。

“何三娃!”似乎想到什麼,郗超身子一頓,稍稍遲疑片刻,旋即沉聲自語道:“對!此事只能着落在何三娃身上……”話音未畢,腳下倏地一動,招呼都沒顧及和王羲之打一個,郗超閃身衝出功曹值事間。

因爲有安置冉智兄弟和董閏一家的秘密任務,何三娃一行沒有進入肥子城,而是駐紮在城北十里外的一道林子邊緣,一邊等候劉徵前來會合,一邊四下裡傳達石青的將令。

郗超不知道其中的緣由,他只大略知道何三娃駐紮在北城外某處。疾步奔出軍帥府,三下五去二地從拴馬石上解下繮繩,郗超躍上戰馬,揚聲吆喝,打馬向北衝去。

左敬亭、雷諾離開後,石青的親衛隊長一直沒有合適的人選補任。何三娃忠實勤勉,統帶部屬是個好手,奈何識字不多,一遇到來往的文牘就會露拙;石青無奈,只好讓他負責靡勒親衛,把郗超留在身邊幫着處理公案文牘。郗超聰穎伶俐,實是可造之才,只是年齡太小,世事經太少,石青希望歷練一段時間,再讓他接任親衛隊長一職。

這樣以來,石青事實上有了兩個親衛‘隊長’,一個是負責外事的何三娃,一個是負責內事的郗超。兩個‘隊長’職位一般,互不同屬,沒有誰大誰小之分。不過,由於郗超出身高門,在平民出身的何三娃面前,無意間會流露出些微傲氣,看起來顯得強勢一些。

郗超飛馬出了肥子北門,一路搜尋,不久就找到何三娃所在。甫一見面,他躍下戰馬開門見山道:“何大哥!小弟要借傳令竹符一用,請行個方便。”

軍中竹符有幾種,權限最高的就是督帥令符,持有者可以之節制軍隊;戲文中的虎符就是依此演變過來的。郗超討要的傳令竹符比虎符要低一等,只是用來證明傳令人身份和將令的權威。不能用來統兵。儘管如此,傳令竹符依舊作爲軍中最高機密受到嚴格的監控,否則,一旦被敵方竊取利用,後果不堪設想。

郗超討要傳令竹符的要求很過分,已經觸犯了軍律。何三娃性子實在,也很倔強,聽了郗超的要求,他木訥一笑,搖頭道:“景興兄弟,你想幹什麼?這可使不得啊。”

郗超倏地一竄,欺上去帶着些懇求說道:“何大哥!你聽到歷城的飛馬急報沒?慕容恪率三萬燕國鐵騎奇襲馬頰河,正在向樂陵城突進。戍衛將軍要在泰山一帶調集人馬,過河救援。此着大大失策,稍一不慎,不僅救不了樂陵相反會將泰山置於危險境地,郗超估計難以說服戍衛將軍,是以,必須假借石帥之令予以阻止!”

“什麼!景興你竟敢假傳軍令,不要命了。”

開始說的時候,何三娃還在用心聽,待郗超說到借用傳令竹符,假傳石青命令之時,何三娃駭得一跳,迅速地向後躥出兩步,伸手緊緊捂住胸前,生怕郗超上來搶奪竹符。郗超說得似乎有些道理,但那不是他何三娃應該操心的。他的本份是傳達石青將令、秘密安置冉智兄弟,不是插手戍衛將軍指揮的戰事。

自古以來,治軍之道首重軍紀嚴明。爲了做到令行禁止,但凡帶兵大家都將這個‘嚴’字的功用發揮的淋漓盡致,不惜被指爲僵化呆板,也不願出現一絲鬆動。

打個比喻:沒有接到便宜行事命令的將領,若在執行命令中途發現良機,臨時變動所接受的任務,並因此取得了更好更大的戰果。然而,等待他的依然是違抗軍令的罪責,並將受到嚴厲懲處。

這種處理手段似乎不合理,不盡人情,卻是領兵大家必須爲之的。因爲如果不這樣做,一支強軍很可能就此垮掉。

人類大多有自信或者自以爲是的心理,如果不能嚴懲擅自行事者,此例一開,以後便會有人認爲自己的主意更好更全面,比督帥的命令更合適和無數希圖僥倖想爭功出風頭之輩,都會羶改軍令,自行其事。如此軍不像軍,令不成令,仗就沒法打了。

後世的名言“軍人以服從爲天職”,便是這個意思。命令一下,無論對錯,必須服從,其間不能有任何個人意志。

石青深得其中三味,兩年來,明軍紀,嚴刑罰,依靠的是一個個懸門示衆的人頭,將一幫烏合之衆組成的新義軍整治得仿若一支鐵軍。何三娃相信,哪怕石青平日再怎麼和善,一旦自己觸犯了七斬十三殺條令,石青仍會毫不猶豫地砍下他的腦袋。假傳軍令正是七斬十三殺條令之一。

“怕死?怕承擔罪責石帥不依?”

何三娃的退縮似乎早在郗超意料之中,他呲牙咧嘴,無聲地一笑,只是他雙眼冰冷,看不出半點笑意。“何大哥。郗超出生金鄉望族,世代高門,他日一入仕,便是許多人一生也難攀上的高位;我郗超尚且不惜一死,汝有何可怕!”

何三娃人實在,哪裡受得住郗超激將,當即沉下臉憤然道:“景興兄弟,我三娃子是不是怕死之人軍中兄弟誰不清楚,若上了戰場,不敢說強過你多少,卻絕不會比你弱上半分。我不給你傳令竹符不是因爲怕軍律責殺,而是怕你胡言亂語誤了戍衛將軍戰事。戰事結果未定,誰敢肯定對錯!”

“何大哥。郗超一時情急,言語魯莽了。何大哥勿怪…”見何三娃口角出現鬆動,郗超借坡下驢,一邊作揖一邊道歉。

何三娃臉色好轉,郗超旋即湊上前懇聲道:“何大哥,郗超此舉可不是爲了出風頭,實實在在是青兗很可能因此陷入絕境。關鍵時刻,不說爲青兗數十萬生民着想,單單爲了石帥平日的信賴,我們也該想辦法幫助化解。來,你聽我細細說……”

郗超將何三娃拉到僻靜處,將司揚的求戰之心、泰山能夠動用的人手、慕容恪和鮮卑鐵騎的犀利一一分析解說。最後道:“若是時間充裕,戍衛將軍率一支援兵進入樂陵城,依城固守尚有作爲。如今怎麼來得及進城?慕容恪快則今晚,慢則明早就會趕到樂陵城下,歷城集結的都是步卒,任他再怎麼急,也只能在明晚趕到樂陵。如此不是送死麼。戍衛將軍送死是小事,他將泰山附近兵丁青壯抽調一空,若慕容恪繼續南下,到時依靠誰來防守黃河?何大哥,戍衛將軍是有名的瘋虎,自視甚高,他沒有和燕軍交過手,不知道慕容恪的厲害;小弟若是好言相勸,不僅很難湊效,說不定反會激得他專尋慕容恪去較量呢。那時,一切可就晚了……”

何三娃一邊聽,一邊苦着臉皺着眉使勁地思索,待郗超說罷,他撓撓頭,捉摸不定地說道:“景興兄弟說得好像是那麼回事,這個…青兗是咱們新義軍的命根子,實在大意不得。不過,傳令竹符我卻不能交給兄弟……”

郗超聞言大急,正要蹦起來說什麼,何三娃砸砸嘴巴道:“…要不,咱們一起去一趟歷城,傳令竹符還是我自己拿着穩妥。”

郗超鬆了口氣,原來何三娃是不放心自己,擔心自己用司揚之事爲藉口,詐取傳令竹符另作它用。這憨人心眼挺瓷實呢。郗超瞟了眼何三娃木訥的臉,嘻嘻一笑。無論如何,這一關總算過了,而且有何三娃一衆親衛隨行,成事更容易了,由不得司揚不信。

二十一章 變幻莫測的戰局二十二章 辣手未摧花二十七章 流言的解析五十四章 鹿勃早的疑惑十八章 擱置爭議四十三章 必勝的信心四十五章 宣誓與族旗八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10章 匕現三十九章 各有盤算十五章 笑臉二十一章 天意人心十四章 隔岸觀火四十六章 壓力十四章 偶遇十三章 南下東枋城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十一章 傳說中的人物四十五向西追二十章 關中的意外三十七章 包養倆男人第10章 第一次任務五十四章 心籠打開第4章 抵達鄴城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八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7章 禽獸不如!六十九章 出人意料的荊州軍十二章 張遇的心思七十二章 挺進豫州二十九章 一槍封喉七十四章 勝敗已分十二章 離開鄴城十九章 勝利的頂峰五十三章 下一個目標七十八章 博浪三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三十五章 假傳軍令三十八章 另外一場對話七十二章 分道四十三章 楊羣應聘記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五十四章 一手硬還要一手軟三十七章 殺道正道五十七章 襄國之戰七二十九章 去戰鬥吧四十章 翁婿重逢三十四章 五斗米互助社四十二章 諸葛攸入夥第10章 至方君子五十五章 意料之外的大魚六十九章 張遇的真實意九十三章 挑釁第9章 行蹤泄露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二十五章 不會再有灄頭人二十五章 詐城第6章 抗敵愛國陣線?五十二章 先勝一局六十五章 懲戒二十三章 狩獵下第1章 智與勇的選擇題二十九章 我的女人我做主三十八章 另外一場對話四十六章 王猛定軍心第1章 煎熬第7章 佈政第一步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五十傾巢而出六十九章 私器五十章 騎兵間的戰鬥第5章 隨時指點你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六十四章 夜襲上十八章 灄頭人士四十五翻臉不認人一百零二章 投名狀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五十三章 用什麼下酒四十一章 博陵的幽州軍六十九章 張遇的真實意誤操作章節請勿訂閱六十一章 議和六十章 驚變中三十九章 危機重重四十章 端倪初現三十二章 急轉直下五十八章 痛打落水狗三十二章 鄴城換主上五十二章 誰會記住四十七章 慕容恪的謀算三十四章 異人六十七章 膽大妄爲諸葛攸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十五章 接戰三十四章 異人三十三章 值得第8章 風起雲涌四十三章 血修羅七十七章 博浪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