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章 意外地收穫

十一章意外地收穫

將乾的努力沒能挽回失利,新義軍成建制地趕到石瀆的時候,馬鐙新軍只整編出七八成士卒,算是輸了一籌。禁衛騎兵個個惱怒異常,四處尋找遲緩延後的袍澤指責呵斥。

蔣幹倒沒在意,傳令士卒解散休整之後,他找到石青,說道:“新義軍果然不錯。難怪能縱橫四方,取得無數顯赫戰績。”

石青回道:“禁衛新軍也很不錯。新義軍勝得有些僥倖,乃是冒險搶佔了先手的緣故,若是再有下次,結果依然難料。”

蔣幹點頭稱是,不客氣地說道:“禁衛新軍師從乞活舊部,乞活軍師從新義軍。以此推算,禁衛新軍稍遜一籌可謂正常。哦對了,話說到這裡,蔣某有一事不明,想向石帥請教,不知是否冒昧。。。。。。”

蔣幹說着,拿眼覷向石青。

石青爽快地笑道:“左將軍太客氣了。你我相交併非一日,有話但說無妨,哪來如此多顧忌?”

“那蔣某不客氣了。”蔣幹拿捏着語氣,帶着些詫異問道:“以蔣某觀之,石帥對皇上足夠忠誠,可是當年爲何能將馬鐙之術傳於乞活軍,卻不傳於大魏禁軍?”

“哦石某以爲左將軍問得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呢,原來這件事啊。”

石青笑着打趣了一句,渾不在意地解釋道:“這件事石某問心無愧。當年之所以將此術傳給乞活軍,只因爲乞活軍是一支很內斂的私軍,傳給他們,石某不擔心被潛在敵手察覺。反觀鄴城禁軍就不一樣,當時皇上根基不穩,鄴城魚龍混雜,不時有叛逃事件發生,鄴城禁軍若是習得馬鐙騎術,只怕石祗、姚弋仲、蒲洪、甚至劉國、段勤等都能習得此術。爲慎重計,石青離開鄴城之時,沒有將此術留下。後來,姚弋仲、蒲洪不能爲害,鄴城穩固下來;石某打算進鄴城將此術傳給大魏禁軍。沒想到又出了點意外,石某未能再進鄴城,此事就這樣耽擱下去了。”

“哦。是這樣啊,石帥顧慮得倒也有理。”

蔣幹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去年石青因爲意外半路折返,沒進鄴城,這個意外具體是什麼他不清楚,只隱隱聽說那段時間冉閔和石青有些心病。

石青轉過話題,指着在附近休整的馬鐙新軍道:“禁衛騎兵使用馬鐙之後,無論是突擊速度、騎乘的穩定或者是爆發的攻擊力無疑都得到了很大提高,與新義軍、鮮卑騎兵相比,毫不遜色。左將軍帶得很不錯。只是,馬鐙帶來的好處不僅是這些,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左將軍似乎並沒有發現。”

“哦?哪是什麼?”蔣幹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馬鐙帶來的好處不言而喻,爲了摸索出儘量多的實用戰法,蔣幹絞盡了腦汁。但是,人們在探索未知領域之時,往往依據累積的經驗,在習慣引導的方向上一步步向前,對於沒有方向提示,沒有出現過的新生事物,很難有意識有準備地捕捉到。鮮卑人、乞活軍和蔣幹都是如此,得到馬鐙後,依據其穩定的特性,摸索戰術時,盡皆在突擊、奔馳、機動等方面下功夫,從來不會想到奔射。

“一種全新的戰法——奔射!”石青笑着給出了答案。

“奔射?沒聽說過。”蔣幹茫然回思,最終還是搖了搖頭。

石青指着右手一羣新義軍戰馬,說道:“左將軍注意到那羣戰馬上懸掛的弓囊箭壺嗎。。。”待蔣幹點頭之後,他繼續道:“左將軍有所不知,這些佩戴弓矢的新義軍並非一般的弓騎兵,他們乃是擅長奔射的弓騎兵。有這樣一支弓騎兵,你我兩軍若是對陣廝殺,石某可以肯定地告訴左將軍,雙方的傷損比例將會達到三比一——你三我一。”

“嗯?”蔣幹驚咦一聲,不敢置信地望着石青。兩人交情不錯,他知道石青並非浮誇之輩,既然如此說,必定有自己的原因。儘管如此,他還是不相信會出現三比一的傷損比例。這五千馬鐙新軍原來就是鄴城最精銳的騎士,如今配上馬鐙,更是如虎添翼;新義軍再厲害,又能比他們厲害到哪兒去?

“左將軍不瞭解奔射之道,疑惑再所難免,實話說罷,在沒有步卒弓手的掩護,一般輕裝騎兵對上新義軍弓騎兵就等於找死。能夠奔射的騎兵纔是馬鐙真正的價值所在。”

石青衝滿臉狐疑的蔣幹斜睨一眼,忽然揚聲喊道:“童圖!帶十個兄弟,豎起靶子,示範奔射之術。”

“遵命!石帥——來人啦!”童圖應了聲諾,招呼了一小隊弓騎兵忙乎開了。

石青衝蔣幹道:“石某估計,除了奔射技法,其他各種戰技,禁衛騎兵和新義軍大致彷彿,難分高下。需要說明的是,奔射技法恰恰是最重要的。左將軍稍後注意,看能不能領悟其中的妙處。。。。。。”

蔣幹沒有說話,目光閃爍地盯着在四五十步外忙碌的童圖小隊。弓騎兵小隊吆喝着將休整的士卒攆到一邊,在石青、蔣幹面前騰出一個大大的空場。其中有人用乾草紮了十來個草人,隨後插進泥土裡,草人倚戰陣士卒間距擺放,十來個草人模擬成偃月防守陣。。。

“石帥!斥候來報,西北二十里左右發現一隊襄國騎兵沿太行東麓南下,人數大約有兩千四五百騎,因爲其中有十幾輛大車,是以行動比較遲緩。”郗超匆匆趕過來向石青稟報了一個消息。

“襄國騎兵!沒有步卒嗎?打得是誰的旗號?”一聽是對手,石青立時來了精神。

郗超答道:“斥候說,對方沒有步卒,也未打旗號,不過,憑裝扮能夠認出是襄國人馬。大車上乘坐的像是家眷,還有百十僕傭模樣的下人。”

“是這樣啊。。。”石青手託着下巴想了一想,隨後道:“不管那麼多,過去看看再說。童圖——暫停示範奔射之術,集結人馬,準備出發。”後一句話,卻是衝正準備示範奔射之術的童圖喊得。

蔣幹也聽到了郗超的稟報,當下招呼馬鐙新軍集結,準備向西突擊。

石青勸阻道:“左將軍,不過兩三千敵軍,何須馬鐙新軍出手?交給新義軍了。左將軍可以帶着兄弟們在旁觀摩實戰中的奔射之術,有個瞭解之後,練起來上手會快得多。”

“鎮南將軍打算讓蔣某麾下新軍練習奔射之術?”

蔣幹有些詫異,按石青的說法,奔射之術纔是馬鐙騎兵的關鍵,如此重要的戰技石青會輕易傳授?未免太大方了!頓了一頓,他爽朗一笑道:“就依鎮南將軍之意,這股敵軍連人帶繳獲全部交給新義軍;蔣某絕不插手。”

“就這樣吧。”石青衝蔣幹一示意,隨即跨上戰馬,連聲下令道:“童圖!汝麾下人馬分作兩支,由南、北向西包抄,專事阻截,注意,不可輕易放走對手。但遇抵抗,格殺勿論。鳳兒,你率麾下人馬和我一道前去看看,做好戰鬥準備。景興,我們走——”

五千新義軍分作三支,童圖營分作一千二百騎的兩個支隊,由南北包抄;祖鳳營與石青兩百親衛合計兩千六百騎由中路突進,在斥候的引領下徑直向西。

蔣幹率馬鐙新軍墜後五里,緩緩尾隨在新義軍之後。這個距離既不會干擾新義軍作戰,也能清晰地觀察到戰況。

二十里的距離轉瞬既至,當斥候稟報距離對手就在八里外時,對方的斥候終於發現了新義軍,隨即吹響了報警的號角。

“傳令全軍,扇形包抄,準備衝鋒!”石青揚聲下令,新義軍的號角接着響起。兩千多騎新義軍一邊提速,一邊拉開距離,由縱隊漸漸轉爲寬約一里的橫隊,向前包抄過去。

新義軍隊形還未完全轉變過來,目標的身影已經在五里外的崗地上顯現出來。似乎未將新義軍放在眼裡,崗坡頂上留下百十騎在十幾輛大車周圍戒備防護,剩餘的分作三支縱隊箭矢一般迎擊上來;他們居高臨下,馬速提得極快,厲聲呵斥中,轉眼間便到了一里開外。

“傳令弓騎——催其鋒銳!目標敵軍前鋒,密集射擊!”

石青揚聲大喝,雙方都是騎兵,一里的間距幾個呼吸就會抵近,這種情況下,沒時間說廢話,只有先打了。“傳令槍騎!小心戒備,一俟弓騎挫折了敵軍銳氣,即刻突進攻擊。”

蔣幹視野抵達之時,雙方已極其接近,即將發生接觸。在他看來,形勢對新義軍極爲不利。雙方人數相差無幾,新義軍拉得是一道薄薄的橫線,對方則是三支厚重的鋒矢。在三支鋒矢巨大的衝擊力下,新義軍的橫線陣勢不可能抵擋得住,只怕轉眼間就會四分五裂,分割成一段段的。

“快!傳令——全軍戒備,準備接應新義軍!”蔣幹慌忙下令,他有些後悔,不該被石青的言語唬住,輕易答應新義軍單獨對敵。就在這時,令他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快速逼近對方的新義軍騎兵突然射出一輪箭矢。上千支箭矢在一里寬的橫陣上分作三個扇形射擊面,三個扇形的頂點正是三支鋒矢般衝擊的敵軍前鋒。

千餘支箭矢並不多,但造成的殺傷卻實在不小。敵軍每一個攻擊鋒矢都遭到幾百支箭矢洗禮,幾百支近距離射出的箭矢直接讓敵軍幾十匹戰馬一頭栽倒,隨之引起的騷亂徹底渙散了敵軍的攻擊。

嗚嗚嗚——

新義軍的號角再度鳴響,千餘槍騎兵趁機向前突擊,弓騎兵的第二輪箭矢適時發射,爲槍騎兵的突擊創造出更爲有力的態勢。

“這就是奔射——奔馳中的射術!”蔣幹臉色煞白,心神俱顫。他此時方知,石青說兩軍若是對戰傷損將會達到三比一,真的很給他面子。

驚駭之中,蔣幹眼光一閃,突然在倉惶的敵軍之中發現一個熟悉的身影:“驃騎大將軍!王驃騎!”

蔣幹口中的驃騎大將軍並非大魏的驃騎大將軍張溫,而是石趙的驃騎大將軍王朗。

王朗依照張舉的囑託,襄國之戰結束後會合了江屠,偷偷帶着兩家家眷溜出襄國,打算去豫州尋找張氏子弟冉遇和張煥。他的運氣很不好,被大雨耽擱了幾日行程,以至於經過鄴城西側時,恰好遇上新義軍和馬鐙新軍在此聯合操演。

發現新義軍初始,王朗並未將來敵放在眼裡,他身邊的兩千多騎都是百戰沙場的真正精銳,擊潰對手還不是輕而易舉之事?冉閔已死,鄴城人心惶惶,只要擊潰這股敵軍,誰有心對他緊追不捨?沒曾想對手的厲害大出自己意料,剛一照面,便把自己打得潰不成軍。

長槍鋒刃光刺眼,部衆驚得四處亂竄。弓弦崩響聲不絕,不斷有兄弟應弦落馬。目睹這一切,王朗心中絞痛。多年的老兄弟越來越少不說,這般下去,自己和太尉兩家的家眷都無法保住了。

“不要再打了——我們投降——江屠——讓兄弟們都住手——”王朗急惶惶地大聲叫喊。無論如何,先保住性命再說。

,,,,

第2章 青兗的政治七十八章 梳理行動第9章 反覆二十五章 聯軍第7章 禽獸不如!三十五章 對決序幕拉開第8章 風起雲涌二十九章 以後的打算未完稍後補全二十五章 不是我軍無能三十四章 異人十七章 密謀第7章 義士二十三章 無眠之夜六十一等你進攻五十四章 襄國之戰四七十一章 毒計十五章 給你個馬紮坐不坐二十五章 不是我軍無能八十章 必須付出代價七十六章 這個險值得冒第5章 隨時指點你三十七章 包養倆男人三十二章 鄴城換主上三十九章 北上盧奴五十六章 襄國之戰六第7章 義士六十章 驚變中二十二章 草劍五十六章 金鉤五十二章 誰會記住九十七章 猛虎脫籠十三章 後現代的審訊二十六章 並肩八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7章 出路在哪裡二十三章 南轅北轍三十二章 鄴城換主上六十五章 夜襲下四十三章 契機八十四章 博浪九三十八章 另外一場對話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四十八章 露餡後的責難十六章 惡狼志願兵四十二章 諸葛攸入夥第10章 回家三十八章 變通之道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四十五章 三月二十八八十二章 就叫新華吧十一章 亂局三十五章 薛瓚的恐懼五十二章 屠夫父親的一面第4章 人吃人的年代七十五章 前夕下二十三章 無眠之夜二十四章 夜謀五十九章 朋友越多越好三十四章 殺胡令四十三章 契機第1章 煎熬七十七章 不是那麼糟十九章 新生十四章 偶遇第6章 姚氏兄弟第1章 序四十三章 楊羣應聘記六十章 漣漪三十九章 潼關露出的端倪二十章 全面開戰上第4章 抵達鄴城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四十一章 修道之人三十一章 祭竈節上二十八章 羯胡石氏絕七十八章 博浪三十四章 攻城非易事六十七戰事八十一章 博浪六五十九章 不能打下去了二十一章 天意人心二十九章 兩個女人八十七章 傳說是怎樣誕生的七十章 突破方向廣陵六十四章 一碗水酒泯恩仇四十三章 契機十二章 聚會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十七章 密謀七十章 夜襲旱寨三十九章 潼關露出的端倪四十四章 悲傷十九章 穩住十一章 意外地收穫四十一章 賤人喜歡硬的四十一章 修道之人七十四章 勝敗已分七十章 突破方向廣陵二十七章 第一次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