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章 再見佛圖空

四十九章再見佛圖空

若是將幽州南下冀州的路線粗略地分做東、中、西三路的話,清樑就是中路上的樞紐。清樑份屬河間郡,乃冀州最靠北的縣份之一,位於幽、冀兩州交界處中心。幽、冀之間的來往交通大多經由此地。

半年多前,燕王慕容俊兵發魯口,在清樑受到鄧恆麾下猛將鹿勃早的突襲,險些功虧一簣。此戰過後,慕容俊回返薊城,命令大燕軍先鋒悅綰率三萬精騎在此駐紮,以爲大燕軍南下的前突部。

公正地說,大燕軍若是南下,從中路清樑攻伐冀州並非一個很好的選擇。

清樑東南是幽州鄧恆七八萬大軍盤踞的魯口(今河北饒陽),西南是襄國石祗治下的中山國(今河北定州市一帶),正南面對着冀州方向的石琨。若由此南下,大燕軍勢必像楔子一般,直插冀州腹心;這個楔子釘的愈深,來自四面八方的威脅也就愈大。

與這種冒險的中路突進相比,無論是從東路的渤海郡或是從西路的中山國南下都要來得安穩、容易許多。大燕軍卻一反常態,在東、西兩路收縮固守,只將機動兵力集中到了清樑。

箇中原因張舉曾和不少人探討過,很多人認爲,這是大燕國對襄國表示友好的姿態。以此證明,大燕軍馬無意南下,只打算清剿清樑東南方向——魯口的鄧恆。

張舉不會如此天真。

大燕軍確實擺明了不願南下的勢態,但是,他們這般做的目的不是爲了清剿魯口鄧恆,而是爲了讓襄國沒有後顧之憂地和冉閔拼殺,以便收拾殘局時更爲便利一些。一旦認識到這一點,張舉便有意將大燕軍儘早拖入襄國之戰的漩渦。他不願意讓大燕國來做最後的漁翁。

經常山郡向東,張舉先往冀州走了一趟,與汝陰王石琨深談一番後,這才折轉北上。

大晉永和七年二月初二。張舉來到清樑。

距離清樑城尚有數十里,鮮卑遊騎的身影便開始在四周出沒;張舉指令江屠前去接觸,報出大趙特使和南和張氏的身份,並請見大燕軍前鋒御難將軍悅綰。遊騎這才離去。等來到清樑城外,看到一個年青精明的白鬍將領率隊候在城下。張舉知道,那應該就是悅綰。

悅綰大約二十七八歲,作爲非慕容氏鮮卑人,在這個年齡能率軍獨當一面,可謂深得慕容俊、慕容恪看重了,其才情勇智自然不差。

見到張舉,悅綰在戰馬上一揖手,不卑不亢地招呼道:“大燕國悅綰見過張太尉,太尉遠來辛苦,請入城歇馬敘話——”

“承蒙盛情,不勝感激。打擾了”張舉在戰馬上揖手還禮,從容入城。

清樑是個縣城,平時也就一兩萬人,三萬鮮卑精騎一來,連人帶馬將這個小城塞得鼓鼓囊囊,鮮卑人、扶余人、高句麗人、塞外漢人。。。一夥夥一隊隊來來去去,擁擠之中又有幾分熱鬧氣象。

張舉穿梭其中,看着這一張張陌生的面孔越來越惱怒,主人的覺悟越來越強烈:這些‘外人’真把中原當作自己的家了!哼——

“太尉!請——”

悅綰打斷了張舉的思緒,原來他們已到了清樑縣衙——悅綰臨時的中軍駐地。張舉強自壓下心頭忿怒,翻身下馬,進了縣衙,在悅綰的引領下來到一個大堂坐定。

“悅將軍。張某此行乃奉我主趙王之命,意欲北上拜見燕王,並有要事相商,不知燕王是在薊城或是龍城?”張舉就座以後,開門見山地敞開話題。

“趙王?”悅綰有些不解。

“我主已去皇帝尊號。是以。。。。。。”

悅綰不宜察覺地笑了一下,道:“不瞞張太尉說,燕王刻下既不在龍城,也不在薊城,就在清樑。”

“什麼——”張舉霍然站起,正旦日纔過去多久,慕容俊怎麼就會在清樑,難道他沒有回龍城祭祀?

悅綰似乎知道張舉的疑惑,饒有意味地笑着說出了答案:“元日在龍城祭祀罷歷代先王,燕王便即冒着風雪啓程南下,昨日剛剛到得清樑。張太尉與燕王可謂有緣啊。”

有緣?慕容俊,原來你也知道着急,匆忙南下只怕是擔心錯過漁翁之利,白白便宜了冉閔吧。

張舉暗自冷笑,對誘使鮮卑大軍南下已經胸有成竹。

正在這時,外面突然響起一聲佛號。“彌勒佛。張太尉何以來得如此之遲?”

堂前猛地一暗,兩個人影隨之出現在門前。來得兩人背對着光,面容顯得模糊不清,然而,不需要細細辨認,張舉已從聲音聽出其中一人是誰。

“佛圖空!”

張舉驚呼一聲,雙眼一咪盯住那個高大肥胖的身軀厲聲質問:“汝怎會在此!”

鄴城銅像澆鑄失敗之後,佛圖空彷彿人間蒸發了一般,再沒有任何蹤影。張舉以爲他逃回了西域或者是被哪一股流民盜匪給害了,並一直暗暗可惜,沒想到此時竟在這裡出現。

眼前一亮,佛圖空和同伴進入大堂,日光再次涌進來,驅散了陰影,灑在佛圖空笑容可掬的肥臉之上,張舉心頭一暗,感覺堂上的陰暗一瞬間都移到了自己體內。

“哈哈哈。彌勒佛。貧僧原本就該在此,亦一直在此。。。”

佛圖空一揖手,大笑道:“我佛有萬千化身,張太尉以往乃是受幻象所惑了。”

原本就該在此!一直在此!

聽到這裡,張舉心中一片雪亮。自己和老蒲洪看錯了,佛圖空早就倒向了慕容鮮卑。兩人試圖利用佛圖空在信徒中的影響,以對抗冉閔;佛圖空反過來利用他們禍亂中原,爲鮮卑慕容南下鋪平道路。

想明白這些,張舉霍然一凜,大冷的天,他卻感到身上毛炸炸的,瞬間冒出了一層透汗。鮮卑慕容眼光之長遠,佈局之早,當真可驚可怖。石虎死後,中原亂成一團,無論是冉閔、自己,或是蒲洪、姚弋仲、石祗,都是這團亂局中的棋子,身不由己,懵懵懂懂,難以清晰地認清大勢。鮮卑慕容和大晉得以置身於棋局之外,卻是洞若觀火。只是大晉朝廷昏庸無能,既無落子之力,也無佈局之智。如此一來,只能便宜了鮮卑慕容,天下只有這一家能夠下好這盤大棋。

“張太尉。來,貧僧爲你介紹——”佛圖空不知道轉眼間張舉已經轉了無數念頭,他收起嬉笑,肅手指着身邊之人莊重地道:“這是燕王四弟,大燕輔國將軍慕容玄恭。”

慕容恪!!!

張舉又是一震。

在大趙,慕容恪的名頭遠比慕容俊響亮得多,大趙朝廷自石虎以下,很少有人沒吃過慕容恪的苦頭。棘城之戰、密雲之戰,慕容恪不僅將揚名天下的石虎、蒲洪、麻秋等凶神殺得狼狽逃竄,並以此威名奠定了大燕國的根基,大趙自此不敢對北方再動刀兵。其後他滅宇文鮮卑,平扶余、掃高句麗,敗新羅。。。每一次勝績傳來,大趙朝廷就要震動一次,以至於石虎不得不改變方略,對大燕國專攻爲守,在幽州屯積下重兵,時刻防範慕容氏南下。

對這一切,張舉知之甚清,對慕容恪之名可謂如雷貫耳。可當慕容恪真正站在他面前時,他竟然一直沒有注意到他的存在,直到佛圖空開口引見。。。。。。

很清秀的年青人,年青得讓張舉有些妒忌;清秀得有了兩分柔美,極易讓人產生靦腆的感覺;合着安靜沉默的姿態,整個人就像幽谷中的蘭草;遺世獨立,深沉內斂,不帶一點浮華,沒有一絲驚豔,一點也不引人注目。。。。。。

“張太尉。”慕容恪笑了笑。

張舉悚然清醒,意識到失禮之後,他惱怒地收回目光,將南和張氏家主的架子端了出來,淡然一揖道:“原來汝就是大燕輔國將軍,幸會幸會。”話音未落,張舉就感到悅綰的目光刀子一樣刺在自己背上。

慕容恪卻未在意,還了一揖,隨即一伸手道:“太尉一路辛苦,請坐下說話。”

明知自己有求於人,處在下風,但南和張氏的聲名卻不容張舉謙卑,遇到佛圖空時的挫敗感刺激的他越發在意身份了,以至於對慕容恪的謙和半點也不領情。

“吾受我主重託,辛苦一些倒也無妨。”張舉不客氣地坐了下來,口氣一變,直言道:“我主命吾前來拜見燕王,有要事相商,不知燕王。。。。。。”

悅綰看向張舉的目光越來越不善,佛圖空哈哈大笑,打趣道:“多日不見,張太尉風采依舊還是這般犀利。哈哈。。。。。。”

慕容恪徑直在首位坐下,似乎沒有聽出張舉話中蔑視之意,和聲道:“張太尉稍安勿躁,國事繁重,王兄一力擔之,難得閒暇。是以命慕容恪前來見見太尉,一探究竟。張太尉有何要事,可先說與慕容恪知道,若是慕容恪不能作主,自會回稟王兄,請王兄決斷。”

話說到這裡,張舉也不再廢話,掏出石祗分別寫給燕王和冉閔的書信,放在案上,直接道:“張舉奉我主趙王之命前來,卻是開門揖盜,敦請大燕軍南下的。。。。。。”

悅綰過來取了書信,呈給慕容恪。慕容恪看後,又轉給佛圖空;兩人看罷,相視一笑,慕容恪道:“大燕、大趙既爲兄弟之邦,襄國有難,大燕自是義不容辭。張太尉此行不虛乎。”

張舉暗自冷笑一陣,再看不下鮮卑人得意的笑臉,霍然起身,道:“既然如此,張某這就回轉襄國,向我主稟報佳音。告辭了——”

張舉轉身之際,突聽身後響起一聲佛號。

“彌勒佛——”

佛圖空大笑道:“太尉既來之則安之,還要到哪裡去。。。。。。”

張舉心中一寒,接着聽見慕容恪柔聲說道:“太尉不是要見慕容恪王兄嗎?且請在此少留一段時日,待王兄閒暇下來,即便召見。”

張舉緩緩轉身,眼光在慕容恪、佛圖空、悅綰三人身上掃過。過了良久,他嘿然一笑道:“既然諸位如此殷情留客,張某再卻就是不恭了。也罷,張某就暫留幾日,等候燕王召見。”

三十六章 那就戰吧五十六章 攻守較技二十九章 兩個女人二十三章 狩獵下十二章 故人三十八章 進城二三事第10章 回家二十章 全面開戰上二十章 火燒懸瓠城二十三章 無眠之夜十三章 南下東枋城五十九章 不能打下去了三十九章 潼關露出的端倪一百零三章 沙發過短三十四章 書聖是這樣來的六十二章 枋頭之變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第8章 原來如此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二十章 有客來訪十九章 武術與殺法第5章 隨時指點你七十章 奉詔北上四十二章 中毒六十八章 根絕仇恨三十一章 祭竈節上八十一章 博浪六四十五章 宣誓與族旗三十九章 危機重重八十三章 博浪八六十六章 夜襲孫家塢二十四章 進位七十七章 不是那麼糟七十四章 前夕上五十四章 心籠打開七十二章 分道六十二章 枋頭之變四十五翻臉不認人三十九章 危機重重第1章 天塹變通途五十四章 一手硬還要一手軟五十二章 誰會記住第3章 無法選擇十一章 意外地收穫二十章 全面開戰上二十章 郗愔迴轉六十一章 議和二十九章 以後的打算未完稍後補全二十四章 其他人的心思四十章 牛人高論十三章 論兵五十二章 屠夫父親的一面第9章 反覆二十章 火燒懸瓠城八十一章 博浪六三十二章 上黨風雲三十八章 各施手段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三十五章 假傳軍令三十八章 變通之道二十七章 意外的意外三十一章 荒唐的政治二十七章 開闢新戰場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第9章 行蹤泄露五十八章 橫江之策七十一章 有理由嗎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四十六章 王猛定軍心三十三章 鄴城換主下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三十六章 全線撤退五十六章 襄國之戰六第9章 勝未必可喜第1章 小耗子歷險記(上)三十三章 祭竈節下八十七章 傳說是怎樣誕生的五十六章 金鉤四十七章 腳不沾地第2章 小耗子歷險記(中)六十四章 一碗水酒泯恩仇五十七章 敵我同行二十四章 夜謀七十章 夜襲旱寨十九章 穩住一百零七章 折戟白溝河六十四章 夜襲上五十二章 你在害怕什麼四十一章 還是稱帝的好五十五章 襄國之戰五五十四章 心籠打開五十三章 下一個目標七十一章 人要有覺悟第9章 反覆三十六章 新的任務七十一章 毒計五十章 冉遇四十五翻臉不認人六十四章 王猛的用意六十五章 懲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