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章 連番意外

鄴城出兵襄國的消息傳到肥子,石青即刻拋下手頭一切事物,率混編親衛騎急赴司州。

在石青的認知裡,蒲洪這人有着極其瘋狂的一面。沒有鄴城這層顧忌之後,他很可能會不惜一切代價地發動進攻以奪回失地。攻擊方向也許在枋頭,也許在司州,甚至可能同時攻擊兩路。兩者相比,司州防衛要比枋頭薄弱許多,因此,石青將自己的目的地定在司州。另外,他還想實地探查一番河內虛實,如果有機可趁,他希望一勞永逸地解決掉這個後患。

出乎意料地是,石青趕到金墉城的時候,首先聽到的是蒲洪的死訊。

“蒲洪死了?會不會有詐?”石青興奮地瞧着魏統。蒲氏一系最出色的人物當屬蒲洪、蒲雄父子二人。蒲雄被打成殘廢,眼下在青、兗當抄書匠,不可能脫離新義軍監管,若是蒲洪也死了,氐人蒲氏再無人才,日後可就很難爲患了。

“此事確鑿無疑。”

一聲肯定的回答自外傳進來,隨即王龕風塵僕僕地出現在門口。見到石青,他大步邁進來,正要行禮,被石青先行攔住了。“跳蕩校尉辛苦了,勿須拘禮。來,先喝口水歇歇,再說說是怎麼回事。”

前日跳蕩營斥候回報:蒲洪病死,河內全郡舉喪;王龕知道此事非同小可,直接關係到新義軍河內方略,爲了穩妥,他將跳蕩營交給施單統帶,知會魏統一聲,便即親自潛往對岸探查真僞,直到確認無疑後,這才趕回來。

“氐人可能會放棄河內,退往上黨。”王龕抹了一下嘴,開口道出一個石破天驚的消息。

石青驚咦一聲,這麼說,蒲洪確實死了,蒲健不敢單獨對抗新義軍,試圖託庇幷州張平麾下?心念電閃而過,,他不確定地問道:“可以肯定嗎?”

王龕點點頭。“應該不會錯,氐人和幷州軍同時出動,將野王一帶民衆,驅趕着正向軹關方向遷移。末將親眼看到遷移的民衆就有三四萬人之多。氐人必定是沒有信心堅守河內,打算依託軹關守衛上黨郡了。”

“這着棋下的不錯啊。”石青讚了一句。

河內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這裡是中原的中樞,連同東西南北,大河上下;同樣,這樣的位置也易於受到四面八方的攻擊。令人尷尬的是,河內地勢多爲低矮的丘陵或坡地,沒有險關隘口可以倚仗,可謂是易攻難守之地。是以,沒有相當的實力和自信,一般勢力根本不敢在此立足。

蒲健就是如此,他顯然沒有老蒲洪的自信,這纔會退往上黨。河內與上黨之間,有軹關隔擋。軹關是太行南麓有名的險隘,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氐人只需在此部署一支人馬,便不用再擔心新義軍的威脅,同時可以隨時出關侵略河內,威脅新義軍。

這一着以退爲進,當真不錯。由不得石青不讚。

王龕、魏統還未明白過來,兩人只以爲蒲健懦弱,心生鄙夷之時,暗自爲己方的威名而高興。魏統試探道:“石帥。新義軍是否應該即刻進入河內?不定能截留一些民衆呢。”

石青搖了搖頭。“晚了!上黨、河內相距太近,不需三日,蒲健就能將河內民衆全部遷入軹關。眼下河內只怕已是一片白地,新義軍沒必要急着進去。嗯。待石某親自過去看看再說。”

在金墉城休整了一夜,第二日一早,石青和親衛混編騎從孟津渡口出發,越過封凍的河牀,抵達黃河對面的河陽縣(今河南省孟州市)。

上岸以後,王龕的猜測得到了證實,作爲防禦河南的前突重地,河陽縣彷彿成了荒漠死地。放眼望去,即不見炊煙,亦不見牛羊牲畜,幾處房屋無聲無息地矗立在原野之上,間或能看到一些平整的田地,看樣子似乎播過種子。

“石帥——”

充當前哨的左敬亭飛奔過來,離得老遠就在戰馬上搖臂吆喝:“房屋都還完好,只是東西搬光了,河陽城也是一樣。”

“走——四處轉轉。”石青嗯了一聲,沿着黃河向東而去。

兩天時間,親衛混編騎從河陽縣到溫縣,又到懷縣、野王。。。將河內踏了個遍,除了遇上聞訊從獲嘉趕來的丁析,再沒遇到一個人影。

“石帥。這些兔崽子跑的夠慌,房屋、田地都沒來得及糟蹋。呵呵,趕明遷人過來的時候倒是省事。”黃昏時分,隊伍在沁水縣休息的時候,左敬亭圍着石青嘻嘻哈哈地湊趣。

石青斜睨一眼,取笑道:“老左。你還需要長進啊。你以爲氐人當真來不及糟蹋房屋田地?你若如此想,只怕一吃人家的餌就會掛個滿嘴豁。”

“餌?咋會呢,兔崽子們有這膽量。。。”左敬亭一瞪眼,很不服氣。

石青不知可否地一笑,擡眼四顧望着空闊的原野,感慨道:“老左。姑且不論河內是不是對手有意佈下的餌,只是這河內對新義軍真的有用?你知道嗎,兩百年前,南陽郡有五十多萬人丁,汝南郡有近五十萬人丁。兩郡任何一郡養活的人丁都和青兗目前人丁相差無幾。青兗兩州之地,千里沃土,原本可以養活幾百萬乃至上千萬生民,如今就這幾十萬人丁稀稀拉拉灑在二十多個聚集點,既不便於管治,亦不利於交流,本就是個弊端,哪還有多餘人丁向河內遷移?”

左敬亭撓撓頭,嘿嘿笑道:“石帥懂得真多。老左倒沒想過這些。只是覺得氐人這些兔崽子守都不敢守,哪有那麼大膽子布餌。”

石青點點頭,道:“沒有得到證實之前,我等所說都是猜測。猜測嗎,不妨全面一點。氐人也許是有意以此爲餌;也許是估算到新義軍不會佔據河內,到時他們可以過來夏收;也許是走的匆忙,來不及糟蹋莊稼。。。他們怎麼想誰也說不清。最簡單的應對方法就是,不要跟着對方的思路轉,立足自身優劣,該幹嘛幹嘛,能幹嘛幹嘛。”

“問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石帥心思果然清明之極。”雷弱兒在旁聽得心癢難撓,忍不住插話進來。

不知是因爲避嫌還是舊恩未了,一旦遇到氐人蒲氏的話題,雷弱兒向來是三緘其口,沉默不語。如這般插話進來,可謂是前所未有。石青微笑着轉過頭,鼓勵道:“雷弱兒也算不凡之士,以你之見,河內是否是蒲健有意佈下的餌?”

雷弱兒沒有遲疑,答道:“無論是不是蒲健有意佈下的餌,石帥都勿須在意。蒲健守成維持尚可,歷艱任險卻難,遇到石帥和新義軍,他即便有心布餌,也無力收網。”

雷弱兒直言蒲健是非,石青聽在耳中,心裡早已樂不可支。忍不住欣然說道:“雷弱兒。聽說你正在申請擡籍。嗯,不錯,好生努力吧。”

二十出頭的毛頭小子老氣橫秋地對三十許的成年漢子說教,原本是件很詭異的事。左敬亭、雷弱兒卻未感覺到有什麼好笑,左敬亭更是羨慕地瞟了雷弱兒一眼,石青的誇讚無疑是份榮耀。也許,青兗之人早已忘記了石青的實際年齡。

“是。”雷弱兒躬身回答,過了片刻,他似乎藉機表明心跡,雙手一拱正容道:“過去種種如過眼雲煙消散無蹤,雷弱兒自此願追隨石帥左右,永不離棄。”

“好!有心人天不負。無論是石某還是新義軍,或者我大漢民族,都會敞開懷抱,歡迎各方英傑之士。汝不負我,我必不負汝。”

石青語氣鄭重,不知不覺用上了上下奏對的口吻。待到說罷,方纔醒悟過來,不禁一笑,道:“罷了。這些話還是留着到假籍儀式上說吧。。。”

三人正說之間,兩騎快馬自南方飛馳而來,不一會兒,兩名騎士被親衛騎引了過來。

“參見石帥。小將跳蕩營黃五斤(樑根生),奉校尉之命前來稟報關中新戰況。”兩名騎士認識石青,一見之下,立即上來行禮參見。

關中新戰況!

聽到這個石青心絃一緊,立即繃了起來。

七月底,麻秋與司馬勳、杜洪在關中對峙,雙方你來我往,時不時會有一場攻殺,其間各有勝負;不知不覺過去了三個多月,雙方態勢未能發生根本改變,依舊如前一般僵持着;這種死水無波的局面讓石青都感覺有些麻木了。

石青對此卻無可奈何。

關中、青兗相距千里,人生地不熟的,新義軍無法發揮作用施加影響。關中敵對雙方動輒就是七八萬人馬,即便新義軍抽調萬餘人馬入關增援麻秋,也不能徹底改變力量對比。何況新義軍既要防範蒲洪、張遇,還要應對入侵渤海的鮮卑人,根本抽調不出萬餘人馬。

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石青並非急於讓麻秋佔據關中,在他的意識裡,只要關中不被蒲洪、杜洪之流佔據,只要能夠打開關中門戶便已足夠。麻秋奪下潼關,弘農、新安歸降之後,石青的目的就算達到了。是以,他並不特別在意關中僵持何時結束。

儘管如此,一聽到關中新戰況石青還是打起了精神,畢竟關中太過重要,牽扯的干係實在太大。“說!究竟怎麼回事?”

胖胖的黃五斤踏前一步,躬身稟道:“回石帥。大晉梁州刺史司馬勳退回漢中了。。。”

十月底,不僅黃河下游落下了一場罕見的大雪,渭水兩岸同樣如此,連着七八天的大雪將秦嶺封得嚴嚴實實,徹底阻擋了漢中至關中的道路。與漢中失去聯繫之後,司馬勳慌了神;他不僅爲後勤輜重無法保障慌神,更爲漢中的安危着慌。

永和三年,桓溫滅成漢國,爲大晉收復巴蜀,此後大晉在巴蜀的統治一直不得人心,巴蜀土人與成漢國舊部相互勾連,不斷起事,到永和六年還沒有停息的模樣。司馬勳駐守的漢中更是巴蜀人起事最爲頻繁的所在。交通一旦阻隔,司馬勳想得就不再是攻略關中,而是如何保住梁州了。

鑑於此,天氣剛一晴好,山路勉強可以通行之後,司馬勳再顧不得其他,和杜洪打了聲招呼,隨即率軍退回漢中。

司馬勳退兵之後,杜洪勢單力孤,正在苦悶之際,他的嫡親弟弟杜鬱從背後給了他一擊。麻秋初入關中之時,杜鬱曾勸杜洪歸降,杜洪沒有接納。司馬勳退走,杜鬱眼瞧着杜洪大勢已去,便暗中聯絡麻秋,請屠軍攻打長安,他自願爲內應。

十一月初十。麻秋兵髮長安,杜鬱開門納降,屠軍殺進城中。杜洪夥同張琚、張先,率萬餘殘部退往周至、眉縣。一邊向司馬勳求救,一邊憑險固守。自此,關中徹底易主,落入麻秋掌控之中。

蒲洪死、蒲健放棄河內、司馬勳回師、杜鬱歸順、關中易主。。。。。。意外之事連番襲來,着實令石青有些反應不過來。

這。。。太扯了吧?管他呢,無論扯不扯,這總歸是好事啊。

目光在四周掃過,雷弱兒、左敬亭、黃五斤、樑根生。。。一張張興奮的笑臉彷彿一個個燦爛的太陽,照的石青心頭明亮亮、暖融融。

“來人!去弄些水來。今晚以水代酒,大夥好好樂上一樂。”說到這裡,石青驀地大吼一聲。“他奶奶的!明日咱們進關中,參觀千年古都去——”

,,,,

一百零二章 投名狀二十五章 聯軍三十六章 全線撤退十九章 穩住第5章 會合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三十八章 另外一場對話五十四章 心籠打開八十七章 傳說是怎樣誕生的五十八章 襄國之戰八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第9章 反覆三十二章 祭竈節中三十七章 依靠六十三章 諸葛攸顯能三十七章 各打各得五十三章 用什麼下酒五十二章 先勝一局一百零四章 再入囚籠七十九章 慕容霸的祈禱二十一章 不怕死的女人三十章 鄴城二三事三十八章 各施手段五十九章 不能打下去了三十三章 上黨風雲補七十五章 北方的壞消息第4章 桓衝北上三十七章 此地非良鄉二十八章 意外的邂逅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十八章 江湖高手誤操作章節請勿訂閱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十三章 反覆二十章 有客來訪五十八章 痛打落水狗十一章 意外地收穫四十四章 同修夫妻之道第1章 尷尬人之間的閒談四十章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十八章 擱置爭議二十九章 我的女人我做主十四章 活捉美少女三十七章 各打各得第3章 連環箭第1章 煎熬七十三章 兵不厭詐五十五章 臨戰前的軍議三十五章 假傳軍令第1章 天塹變通途五十四章 襄國之戰四五十章 騎兵間的戰鬥七十八章 博浪三六十一等你進攻三十六章 新的任務四十三章 必勝的信心第3章 目的何在?四十二章 虛驚一場十二章 故人六十章 慕容恪的疲憊第5章 會合三十三章 值得第5章 殺威棒?三十七章 依靠第5章 再續前盟五十二章 襄國之戰二六十七戰事二十七章 開闢新戰場第8章 風起雲涌三十三章 鄴城換主下九十四章 可怕的謠言二十一章 變幻莫測的戰局二十五章 聯軍八十三章 博浪八五十三章 用什麼下酒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二十六章 接觸上了十一章 亂局二十九章 一槍封喉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五十六章 金鉤四十二章 諸葛攸入夥二十七章 財帛動人心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五十二章 誰會記住四十四章 同修夫妻之道三十六章 新的任務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四十四章 悲傷第1章 智與勇的選擇題第8章 如何選擇這是個問題二十九章 我的女人我做主六十章 驚變中六十九章 合併五十五章 襄國之戰五七十八章 博浪三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六十一章 驚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