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章 出巡

十二章出巡

石青想請劉徵出面做媒去向祖胤提親,可是遲遲未能得逞。

五月底六月初,正值春耕夏收與秋收秋播之間的農閒時光,可是青兗大地上反而更加忙碌了,劉徵四處奔走,召集民務部各地主事,組織民衆築造房屋,爭取在冬季到來之前讓每家難民都能有一棟小屋,讓他們家人團聚,安心定居。

肥子軍帥府上下人等同樣不輕鬆。兩輔、四幕僚、八職司部,郡縣村主事,新的行政體系,不是任命一幫人便即了事,新的掾屬不僅需要主事、從事,還需要配置佐吏幫辦。這種新秩序的構建絕非易事,從上到下,從裡到外,會把青兗每個角落都重新梳理一遍。劉啓的政務部和參議司爲此通宵達旦,忙的四腳朝天。

石青的日程也被王猛按排的滿滿的。

五月二十一。在一千七百名親衛騎的護衛下,石青乘駟黃車駕出肥子向東進發,踏上了巡視青兗的行程。

王猛建議依循前例,由麻姑陪伴巡視,被石青拒絕了。石青想讓祖鳳陪伴,最後顧及到祖鳳還是待嫁之身,再則軍帥府也需要人維持,便放棄了這個想法,乾脆一個都不帶獨自上了路。

巡視第一站是兗州泰山郡,這裡是新義軍最初立足開發的地方,也是新義軍核心所在。石青在泰山呆了三天,先後去了泰山縣、奉告城、牟縣、諸葛山莊、羊家樓、贏縣,萊蕪谷,最後經萊蕪谷穿過魯山,抵達第二站廣固。

廣固是青兗最大最堅固的城池,八萬多民衆在城內和周邊定居生息,使得廣固看起來如幽冀一般,很有些生氣和熱鬧。

在廣固待了兩天,石青繼續向東,抵到第三站東萊。東萊地廣人稀,即便從泰山遷移了幾萬難民過來,一路之上仍然很難看到人煙。直到臨近海邊後,纔有了點變化。

東萊是巡視隊伍向東的終點,返回之時,石青轉道西北走北海郡,隨後渡過黃河,抵達樂陵。樂陵是他最重要的一站。

青兗兩州有不少郡縣的地域延伸到黃河北岸,如樂陵郡、平原郡、濟北國一部分。。。這些郡縣大多沒有納入新義軍下轄。就地安頓南下難民已經足夠軍帥府忙乎的了,新義軍根本沒有多餘的精力顧及河北的轄區。

唯獨樂陵郡除外。

樂陵郡是新義軍勢力探到河北的一根觸手,意義非同尋常,無論是石青還是軍帥府,對此一響比較重視;另外,樂陵郡還安置着以姚弋仲爲首的兩三萬灄頭人。無論是爲了消除姚氏的影響,還是爲了讓權翼、薛瓚這等歸入新義軍的灄頭將領安心,石青都必須親自來一趟樂陵,深入瞭解一下灄頭人的心思。

六月初九。

石青一行抵達樂陵城,駐防樂陵城的豪傑營校尉賈堅率子侄部衆南迎十里。

賈堅年已六旬,鬚髮銀霜一般遮蓋了大半頭臉,只那皺巴巴的臉上紅光浮彩,看上去精神十分的好。遠遠覷見石青,他邁開大步,敦實的身子風火火地迎上來,老遠便大笑着招呼:“石帥果然英雄啊。幾個月不到,新義軍竟然大敗枋頭蒲洪,盡誅段龕殘部,哈哈哈。。。連姚弋仲都來投靠。真個了不得!”

老頭子這話並無恭維之意,完全發自於肺腑。他久歷戰陣,對於蒲洪、姚弋仲的厲害知之甚深,對他來說,那兩人高高在上,乃是戰神一般的人物,無論如何他也沒想到,在石青手上這兩人會落得這等境況。

“石某僥倖而已。”石青微笑着一揚手,駟黃停了下來。

賈堅走近前,在車下行禮道:“賈堅拜見石帥。並恭喜石帥連番大捷。屬下只恨當時未能追隨石帥左右,衝陣殺敵!”

“老將軍請起。”石青欠身虛扶。待賈堅身子直起後,他伸手向攙,道:“老將軍請上車,陪石某說說話。”

賈堅甚是豪爽,抱拳躬身道:“遵命!”待雷弱兒搬來一個踏板靠上駟黃,他也不脫鞋,徑直上車,在席塌上跪坐下來。

駟黃一動,繼續向樂陵城行去,石青倒了一碗清水,端給賈堅,問道:“老將軍。灄頭人對安置有什麼不滿嗎?可有什麼異動?”

安置灄頭人的時候,石青命令軍帥府和賈堅暗中做了些手腳。樂陵湖泊衆多,河流交叉,爲灄頭人選取的安置地,很多安置地只隔一道河流,或者一個湖東一個湖西,看似很近,但是在沒有渡船和橋樑的情況下來往卻極不方便。灄頭人被這種方式隔離在聯繫鬆散的七八塊區域上。

“沒!灄頭人老實着呢。什麼事都沒。眼下灄頭人實際主事的是姚若,他很願意聽新義軍調遣。姚弋仲老病在牀,很少出來走動。唉,說起來,他和屬下年齡相差不多,身子骨可差遠了。屬下去看過他三次,只有一次他精神還行,與屬下說了一陣子話。嗯,他想拜訪石帥,請屬下代爲轉告呢。。。”

賈堅性格爽直,說起話來,滔滔不絕。石青含笑聽着,不時頜首附和。說了一陣灄頭人,賈堅口氣一變,有些疑慮道:“石帥。鮮卑慕容快打過來了,石帥打算如何迎敵?”

聽到鮮卑慕容這個名字,石青眉頭一皺,心底倏地涌起一股焦慮。鮮卑慕容越來越近了,新義軍能夠幫助冉閔擋住他們南下的腳步嗎?

三月中,鮮卑慕容全取幽州之後,爲了鞏固勝利成果,大軍南下的腳步停頓了一下,以便在幽州各郡縣安置城守官長,安撫幽州生民。三月底,燕王慕容俊命慕容霸爲先鋒,自己親率大軍南下冀州,攻伐盤踞在冀州北部魯口(今河北饒陽附近)的鄧恆、王午。

鮮卑大軍行至魯口西北的清樑(今河北清苑西南)時,被逼的退無可退的徵東將軍鄧恆命令麾下悍將鹿勃早率三千精兵夜襲鮮卑軍大營。

鮮卑大軍先鋒慕容霸從睡夢中醒來,遇險不亂,奮起反擊;中軍大將慕輿根穩住驚慌失措的慕容俊之後,率幾百親衛助慕容霸抗擊鹿勃早;內史李洪保護慕容俊退到高地上,隨即收攏散騎,展開反擊。

在慕容霸、慕輿根、李洪三人戮力衝殺下,鮮卑大軍不僅避免了一場很可能發生的大潰敗,最後還反敗爲勝,襲營敵軍除鹿勃早一人逃脫外,其餘盡皆被殲。

需要說明的是,這場夜襲戰雖然以鹿勃早敗走爲結束,但是,鹿勃早的三千精兵死的並非沒有價值,戰事之初,他們給鮮卑人造成了極大的傷亡,以至於鮮卑大軍雖然反敗爲勝,依舊喪失了銳氣;特別是慕容俊,南下以來首次遇上這等兇險的戰事,讓他頗爲不安,加上春耕在即,鮮卑青壯盡皆南下,再不回撤,很可能會誤了農時。於是他決定率軍回撤,讓鄧恆、王午又多了一段喘息時間。

當然,每一個關注北方之人都很清楚,鮮卑慕容的撤軍是暫時的,一旦秋收過罷,天氣轉涼;鮮卑鐵騎便會再度南下。

樂陵郡與西北的魯口相距不過三四百里,樂陵之北的渤海郡直接面對幽州的鮮卑大軍。也就是說,一旦鮮卑人攻克魯口或者佔據渤海,樂陵便將直接面對鮮卑大軍。

爲此,賈堅很憂慮。

同時,賈堅還告訴石青一個消息。慕容氏的大軍雖然退了,但是,他們對於南方的滲透活動反而更頻繁了。這段時間,鮮卑人讓幽州降人李產、封奕等,利用本地人脈關係,勸說冀州士人歸順,特別是他的家鄉渤海郡,因爲遠離鄴城,沒有管束,更是鮮卑人滲透的重點。

“渤海郡。。。近日可有人過來聯繫?”石青皺着眉頭問道。

殺胡令出,渤海郡隨之大亂,後趙太守劉準掛印而去,率親信郡守兵回到家鄉浮陽(今河北滄州附近)據地自守,基本控制了渤海郡北部,只浮陽東邊的柳縣(今河北黃驊)被土豪封放佔據;原樂陵城守逢約,在新義軍佔據樂陵後,迴轉家鄉渤海郡治南皮,被一兩萬鄉民推爲督護控制了渤海郡南部;如此,一個渤海郡被三股地方勢力佔據。

冉閔稱帝后,劉準、逢約盡皆響應,表示願意尊奉大魏朝廷。冉閔遂拔擢劉準爲幽州刺史,拔擢逢約爲渤海郡太守;因幽州被鮮卑人佔據,冉閔詔令渤海郡北部暫爲劉準下轄之地;南部則爲逢約轄地。

石青通過賈堅瞭解的渤海郡近況,逢約和賈堅不僅是鄉黨,還是好友,即便對新義軍心懷不滿,逢約依舊和賈堅保持着聯繫。

“有。昨天晚上有逢約的人過來。”

賈堅回答道:“封奕遣人給逢約去信道,燕王奕也載德,奉義討亂,所徵無敵;今已督薊,南臨趙、魏,遠近之民,襁負歸之。天命如此,不可與之爭也。。。勸說逢約早日歸降。逢約沒有答應。封奕乃是柳縣豪雄封放之兄,封奕若是勸降封放,浮陽、南皮腹背受敵,如此危矣。逢約擔心,鮮卑人一旦南下,渤海便無法堅守。因此來信向屬下討要主意。屬下也不知該怎樣應對,石帥可否教我?”

石青從賈堅話語中,感覺到了大魏朝廷的窘迫。渤海和鄴城之間隔着石琨盤踞的冀州,因此,即便劉準、逢約願意尊奉大魏爲正溯,冉閔也無力救援渤海。新生的大魏朝廷,控制力甚至還未能將鄴城周邊完全囊括在內。

儘管,這只是暫時的。

石青不知道,就在他和賈堅說話之時,在邯鄲城南,一場由雙方十八萬將士參與的大戰已經拉開了序幕。

大魏衛將軍王泰督率六萬精銳禁軍迎戰襄國石琨和原司州刺史劉國的十二萬聯軍。

邯鄲靳豚獻城納降,司州劉國不遠千里趕來助戰,這兩件事鼓得石琨鬥志昂揚,信心滿懷。當知道大魏只有六萬人馬時,石琨決意與對手決戰,以壓倒性的力量將敵人碾成粉碎。

出身悍民軍的王泰毫不畏懼,率軍迎戰。

雙方在邯鄲城南的原野上,展開了一場不用任何計謀,沒有任何花巧,實打實的大戰。

大戰歷時半日,六萬精銳禁軍披堅執銳,配合無間,輕易擊潰了由塢堡私兵、農莊青壯、世家護衛組成的十二萬雜兵。石琨率先逃走,他連邯鄲都沒敢進,繞城而過,直逃襄國。

劉國這段時間吃虧多了增長了不少經驗,一見不對,立即率部退往繁陽,沿途收攏潰逃的襄國兵,待到達繁陽時,麾下人馬不僅沒有損折,數量反而略有增加。

此戰過後,鄴城和襄國攻守移位,襄國再沒有能力發起進攻,只能坐困愁城,等待大魏大軍的到來。

第8章 風起雲涌六十一章 襄國之戰十一五十五章 襄國之戰五十四章 隔岸觀火第6章 初來乍到 沒人關照第1章 小耗子歷險記(上)二十三章 南轅北轍第7章 禽獸不如!六十三章 建制十五章 精雕細琢的風情三十三章 上黨風雲補六十五章 夜襲下四十二章 諸葛攸入夥二十三章 繼趙李三十四章 五斗米互助社六十七章 麻姑的決定第2章 博彩五十四章 鹿勃早的疑惑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五十三章 下一個目標七十章 突破方向廣陵四十五章 三月二十八五十六章 襄國之戰六三十一章 雙贏八十二章 就叫新華吧六十一章 議和三十七章 各打各得六十二章 板蕩識英雄三十二章 祭竈節中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四十四章 同修夫妻之道六十七章 麻姑的決定六十一章 記住這個日子十九章 新生第8章 慕容霸的成長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四十四章 四月初八四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七十章 不一樣的思維三十八章 另外一場對話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二十章 有客來訪六十一章 驚變下七十五章 前夕下二十四章 殺恩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五十七章 不起眼的轉折七十章 不一樣的思維四十二章 中毒八十九章 困窘的燕國四十五章 四月初八五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五十五章 襄國之戰五四十一章 賤人喜歡硬的五十八章 橫江之策八十四章 博浪九一百零七章 折戟白溝河三十四章 書聖是這樣來的六十七章 意外叢生十四章 偶遇二十三章 南轅北轍二十二章 草劍二十六章 並肩十四章 隔岸觀火六十章 慕容恪的疲憊三十六章 新的任務六十章 襄國之戰十八十一章 博浪六五十八章 張遇複姓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五十四章 襄國之戰四二十九章 去戰鬥吧十六章 惡狼志願兵四十四章 我們的家三十章 以後的打算補全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五十一章 襄國之戰一七十二章 分道第5章 豫州牧三十八章 進城二三事三十一章 雙贏二十三章 狩獵下三十四章 鄴城的陰影四十四章 悲傷三十七章 此地非良鄉五十四章 燒五十六章 攻守較技九十七章 猛虎脫籠三十四章 分化九十九選擇退路三十四章 書聖是這樣來的六十八章 根絕仇恨五十二章 誰會記住三十章 感覺敏銳的人第3章 無法選擇第3章 無法選擇四十五章 逃遁第6章 石虎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