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俄式飛彈

Fi-103飛彈對英國的襲擊讓劉七狠狠吃了一驚,劉七沒想到在原來的時空中顯得毫無用處的V-1飛彈居然把英國給炸了個千瘡百孔。怨不得英國人要不惜一切代價的來偷V3A2,可能不只是怕轟炸機被導彈打下來,估計還因爲被Fi-103給炸怕了。

看似幾乎相同的Fi-103卻發揮出天壤之別的作用,但是其中卻蘊含一些道理。在歷史上,希特勒是將導彈這種武器當作王牌來使用的,甚至有時不惜讓前線作戰的部隊在明顯劣勢的情況下全部戰死也要給導彈這種武器贏得研製和生產的時間。而且爲了不讓盟軍的間諜獲得關於導彈的秘密,整個佩內明德都被劃成了禁區,由希特勒最信任的黨衛軍部隊嚴密的守衛。所有的實驗都是在絕密的狀態下進行的。別說是在戰場上進行實戰實驗了,就連平時的實驗都是偷偷摸摸的。

而劉七的到來卻讓這一切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藉助非洲和東線的兩次實戰實驗所收集到的實戰數據讓Fi-103成爲了一種成熟的武器。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而沒有經過實戰檢驗的武器哪怕就是再逆天也不是好武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還真不是蓋的。在美軍和蘇軍身上進行了兩次實戰實驗讓Fi-103的各種數據參數讓佩內明德的武器專家們得以修正了那些設計中的錯誤,做到了理論真正和實踐想勾結。所以纔會在轟炸英國的過程中取得這麼大的成功。

當然要是僅僅是兩次實戰實驗也是不夠的,關鍵是佩內明德得到了幾乎是無限制的資金的支持。這不光是指劉七當初給布萊恩的那五十噸黃金,自從一九四二年十二月開始,劉七他姥爺控制的容克財團就對德國火箭工業進行了大規模的注資,從而使佩內明德有了充裕的資金。在得到了資金後,軍備部在四三年一年中光是佩內明德的各種預算就給了超過二十億馬克的額度,而且還有五億馬克的部長追加預算。在有了如此巨量的資金的刺激下,研究人員可以說是放開了手腳狂造試驗型,解決了大量的技術問題,所以Fi-103纔會提前了整整一年時間正式成爲了德軍的利器。

不過金錢也只是一個方面,柏林的地下軍事基地的計算機在技術方面對佩內明德的幫助也是相當大。柏林地下的電子管計算機雖然相對現在的電腦來說還只是一個娃娃,但是在那些軍事科學家的眼中卻是一個寶貝。以往需要大量計算的數據現在用不了多少時間就會得出結果,這讓武器專家特別是導彈武器專家節省下來了大量的時間,而且通過計算機模擬數據也避免了人工計算時的錯誤,即使與已有的模擬計算機更靈活,與已有的繼電器計算機相比速度則更寬,往往一個需要模擬計算機或繼電器計算機分別要連續計算上10分鐘到1小時的數據,新的計算機連1秒也不需要就得出了。再加上應用在Fi-103上的技術已經趨向成熟,所以,即使發現了一些問題,研究人員也可以在找到原因後重新計算並作出解決方案,因此並未花很多的時間。

Fi-103飛行炸彈,說白了就是巡航導彈,這可是會要人命的東西。劉七別的不知道,但是戰斧式巡航導彈這個詞還是在耳朵中都快磨出糨子的。而現在這Fi-103可以說是戰斧巡航導彈的祖宗。能有這一打一大片而且還防不勝防的高科技武器劉七當然是感覺到十分的開心。而且這Fi-103的成本還十分低廉,只有一萬一千馬克,相對於戰斧那動則數百萬美元的價格,這Fi-103簡直都成了地攤上的大白菜價格。別的不說就是劉七現在的身家弄上幾萬枚Fi-103玩玩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當然這只是軍備部的採購價,並未算進去研發的費用。要是研發的費用加進去的話,一枚Fi-103的成本要在三萬馬克,不過這研發費用大部分都是軍備部投入的,這賣給軍備部當然不能在搞什麼附加值。而Fi-103要是出口的話,那一枚的價格得打着滾翻幾個個還得再加個零。你想啊,這飛機坦克能製作的國家不少,但是這非但卻絕對是隻此一家別人,那還不得要多錢你給多錢啊!但是就是這樣,德國的Fi-103現在卻還是絕對不會出口的,因爲德國自己的戰爭需要還不夠,怎麼會賣給別人呢!

對於Fi-103劉七是十分的滿意,擁有了這Fi-103無疑是擁有了一件十分重要的制勝武器,這對改變戰爭的進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過眼下還不能高興太早,美軍的地面部隊劉七並不怎麼擔心,而真正讓劉七擔心的是美軍的空中打擊力量。V3A2的丟失讓德軍失去了空中的保護,就是再堅固的防線也禁不住盟軍不計成本的狂轟濫炸,而德國空軍要等到9月底才用一定的空中力量去和盟軍爭奪制空權,可是在6月盟軍就要在諾曼底登陸了,這將近四個月的時間可怎麼熬啊!

劉七思考了一下後說道:“想必你們已經知道我們的V3A2已經失去作用的事了,現在你們誰能給我一個解決的辦法,是不是能讓我們的V3A2更加的智能化一些,分辨出飛機發動機熱源和紅外干擾彈之間的區別,從而擊中正確的目標呢。”

多恩伯格和布萊恩都被劉七的奇思妙想給說的只發愣,兩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沒有先開口說話。見到這種情形劉七的眉頭不禁是一皺,然後說道:“我說你們別老是跟我憋着啊!這到底行還是不行你們給個話,要是缺錢的話你們只管開口,只要你們能解決了這個問題,你們就是要天上的星星,我也找梯子給你們摘去。”

多恩伯格用手捅了捅布萊恩,那意思你倒是給這白泊的傢伙解釋一下,省的這傢伙亂給我們出什麼難題。畢竟多恩伯格是火箭基地的領導,這布萊恩還真的買多恩伯格這個帳。布萊恩面帶難色的說道:“安德里中校,不是我們不想解決這個問題,而是這個問題在現在的條件下我們根本無法解決。當初我所設計的LK-1火箭從設計之初上就是一個殘次品,要不是安德里中校你的防曬霜幫我解決了大問題,他可能甚至連理論階段也無法通過。我們的設計理念當初就是針對航空器所散發出來的熱量,利用記憶金屬對熱量及其敏感的特性製作出可以控制飛行方向的導航儀。而紅外干擾彈的熱源明顯要比發動機所散發的熱源明顯的多,這也必然會吸引我們的V3A2對其進行攻擊。安德里中校你所說的能分辨飛機發動機熱源和紅外干擾彈的想法很不錯,但是這種飛彈根本就不可能被製造出來,因爲這其中涉及到了很多我們都還沒有涉獵的技術和理論,這等於是讓V3A2和人一樣擁有了會思考的大腦,需要的時間無法估算,需要的資金則絕對是一筆龐大的數字,這種機械智能別說現在了,我估計就算是一百年人類也不可能製造出來。”

劉七聽的也是直撓頭,是啊!人工智能就是在二十一世紀都還是被當成科幻來拍電影,這二十世紀中葉哪裡會有這個東西,雖然那時的紅外製導導彈也挺先進了,但是在太陽的作用下,哪個不是甘拜下風?劉七想了想後問道:“那你們能告訴我,有什麼東西在打飛機時能不受干擾的嗎!”

布萊恩聽到劉七的問題後沒有說話,多恩伯格卻笑着說道:“安德里中校,這個問題其實我們已經在解決了。早在1941年初我們就已經開始再做防空用途火箭的研究了,這種防空導彈和LK-1的工作原理有着本質上的不同,不會受到任何熱源的干擾。而早在1942年時就已經完成了理論驗證和設計,並且進行了155次發射試驗和40次實戰試驗,目前已經進入了最後的測試階段,已經交付少數部隊進行實戰測試,預計在5月份就會進入部隊服役。”

“哦!?”劉七一陣的驚訝。劉七沒想到德國這麼快就研製出了新的防空導彈,而且比他提出時還要早兩年。而他竟然還不知情……

“爲什麼我不知道?還有……”

不等劉七說完,布萊恩就已經猜到他的想法了,無非是讓他立刻安排量產投入部隊使用。“安德里中校,我們是進行了實驗,但是在沒有完成最後的測試階段前是不能量產並大量裝備部隊的。”

布萊恩是一個科學家,作爲科學家的嚴謹使得布萊恩在實驗沒有最後完成之前是不會輕言成功的。而多恩伯格作爲基地的一把手,在政治方面的靈活性要強很多,所以這個地空導彈還未徹底完成實驗就先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劉七。

劉七知道從科學角度上來說布萊恩是正確的,可是眼下是戰爭年代,這迫在眉睫的時間可不會等着你慢慢完成實驗,不過鑑於德國日耳曼人的嚴謹和刻板。劉七隻的笑了笑說道:“看來我是有點杞人憂天了,你們已經找到了解決的辦法。怎麼樣,誰來給我介紹一下你的新式武器。”

布萊恩嘆了一口氣,只好取來了關於新式地空飛彈的文件遞給了劉七。又是一打超過50張紙的文件,包含了理論,技術,設計,試驗,試製等各個方面的資料,研發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等也全部包含在裡面。雖然劉七看着一打的文件就感到頭疼,但是他總不能說我看着這些文件就頭疼你給我講吧什麼的,無奈之下,只好硬着頭皮翻開了這批文件。

一翻開文件夾的劉七就被爲‘Wasserfall’(譯:瀑布)的代號給吸引住了,隨着他漸漸的讀下去,他了解到,瀑布導彈實際上就是一個A-4火箭的縮小版,一模一樣的內部佈局,一模一樣的結構,一模一樣的動力系統,除了氣動佈局的一些修改,燃料換成了無毒低腐蝕性的新燃料和增加的制導設備外,幾乎和A-4火箭一模一樣。雖然瀑布導彈和V3A2都是防空導彈,但他們的制導系統確實根本的不同,V3A2是以目標釋放出的熱源來尋找目標的,而瀑布導彈則主要使用無線電指令制導,通過無線電來控制導彈飛向目標。

劉七看到這裡簡直對着‘Wasserfall’(瀑布)的設計者有種佩服到五體投地的念頭。他慢慢的讀了下去,雖然看不懂大部分的技術名詞,問題或計算公式,但是大概還是瞭解了瀑布導彈的原理。這種被稱爲Rheinland的制導系統分別由一臺雷達一臺信號接收機,一臺模擬計算機,一個遙控操作杆和一個信號發射器組成,唯一的一臺雷達負責獲取目標的參數,而搭載在導彈上的信號發射器則會將導彈的姿態參數發給地面的信號接收機。所有獲得數據都會自動輸入一臺模擬計算機解出方位差並得出相應的控制信號,然後再通過無線電將控制信號發送到導彈上的飛行控制系統,飛行控制系統再根據信號作出調整使其對準目標。說白了就是一個遙控火箭外加306kg的**炸藥,306千克的**炸藥不是普通的高爆炸藥,這是專門爲瀑布導彈研製的**炸藥,威力比阿馬圖高爆炸藥還要強大,只要轟的一聲,周圍的飛機是想跑也跑不了了。別說是飛行堡壘了,就是太空堡壘也扛不住啊!

而且劉七能看出這種飛彈是完全針對盟軍的戰略轟炸所設計的,你不是組陣飛行嗎,我打的就是你的防禦陣,緊密陣型我不怕,我還巴不得你再緊密一些呢,想想看,一坨轟炸機記得連水也潑不進去,這時數枚瀑布導彈衝上去,噼裡啪啦的炸上一下,那盟軍的轟炸機還不得跟下雨似的的往下掉啊,你就是飛機再多也擋不住瀑布導彈的“秋風掃落葉”!劉七可以想象的到,如果盟軍的轟炸機在瀑布導彈的攻擊下再想保持嚴密的隊形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而落單的轟炸機則是德國戰鬥機最好的攻擊目標,所謂的地毯式轟炸最終只能變成一個笑話。

而且,瀑布導彈除了可以由雷達制導外還可以由地面操作員手動制導,避免了雷達受損而導致不能發射的局面,只不過誤差大的驚人,即使瀑布導彈在設計之初就使用了紅外製導和靜電近炸引信作爲末端制導系統但是無法在正確的時機切換到末端制導階段使這套系統作用小的可憐。但儘管如此,瀑布導彈的優點還是有很多的,首先他的價格極低,只需要7000-10000帝國馬克就能製作出一枚導彈,其次,所需工時極少,一個人只需要500個小時就能製造出一枚瀑布導彈,最後就是那超高的飛行速度,最大飛行速度達到2.3馬赫,在當時沒有任何武器可以攔截以這種超音速飛行的防空導彈。

雖然在文件中有提到極有可能會被盟軍的無線電干擾措施導致無法正常引導導彈飛向目標,但是隨後又提到的多種反干擾手段,例如第一次攻擊完成後立刻改變工作頻率啊,或者大量的雷達在不同的頻率工作啊。這些都是被動手段,最有效的還是一種安裝有無線電測向儀的瀑布導彈改型,這個型號的導彈是專門設計出來的用來將那些無線電干擾器變成啞巴的。就像一個人成天在你耳邊製造噪音,讓你無法正常工作,但你卻沒有任何辦法讓他停下來,現在倒好,一個專門的用來清除噪音的炮仗出來了,轟的一聲,世界清靜了……

劉七在這種設計理念中依稀看到了蘇制武器的身影,精度不夠,靠數量來彌補,但瀑布導彈不僅僅是製造容易,價格低廉,性能也可以說是好的不能再好,原先都說美國人的武器精良但價格昂貴製造麻煩,蘇聯人的武器性能不高但是可靠性好而且價格低廉製造容易,而瀑布導彈則差不多是兼顧了這兩點,用來對付盟軍的戰略轟炸簡直是太完美不過了,只不過可惜的是導彈的射程有點偏短,只有24km。儘管有着容易被幹擾,射程較短的缺點,但武器是由人來操作的,武器再好,使用者用的不好,那也是白搭,但要是使用巧妙,就是用跟竹竿也能把盟軍的飛機從天上捅下來。

“天才……”劉七不由由衷的讚歎道:“這真是天才的設計,這是我見過的最天才的設計。這TM的是誰設計出來的,你們一定要讓我見見他,我要重重的獎賞他。”

劉七的讚美並未使多恩伯格和布萊恩感到高興,反而令他們在想起了在實驗中不幸遇難的同伴們,泰勒博士,A-4火箭發動機的設計者,Wasserfall(瀑布)項目的火箭研究組的核心人員,原本在1943年盟軍對佩內明德進行的轟炸行動中被炸死的他活了下來,但卻沒有逃脫被炸死的命運。1943年11月的一次發射試驗,導彈出現了故障,點火後發動機並沒有提供的推力,導彈僅僅只是向上爬升了一點就落在了離半掩埋觀測點的附近,而控制系統對關閉信號也沒作出任何反應。由於導彈距離觀測點實在是太近了,爲了避免危險所有的人員都要撤離,但他卻堅持讓其他人先走,他要記錄完導彈上的記錄設備傳回的數據後再走,但是就在他剛剛處理完數據並啓動打孔機時,爆炸發生了,很不幸,一塊碎片以超過340米每秒的速度直接擊中了他的腦袋。當他們再次回到觀測點的時候,曾經還和他們一起工作,共同解決問題的泰勒博士,已經變成了一具冰冷的屍體,而到死,他手裡還緊緊的握着那條打孔機打出的寫滿了數據的紙條。沾滿了他的鮮血的紙條在他的白色大衣上顯得分外醒目。而馮-布勞恩和多恩伯格在無線電裡聽到的那句話“我打出來了!”則成了他的最後遺言。一名他連名字也不知道的技工,在一次燃料泄漏事故中,爲了避免爆炸隻身闖入火場打開了燃料緊急排放閥門,但自己卻被大火燒死,還有其他人。每當他們因爲Wasserfall(瀑布)項目的進展而受到嘉獎的時候,他們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曾經和他一起工作過,但卻犧牲在工作崗位上的同伴。

劉七看着馮-布勞恩和多恩伯格坐在那裡失神,覺得很奇怪。

“我說你們倒是把設計者給我領來啊!別老站在這裡發什麼呆好不好。”劉七說道,將他們拉了回來。

“不好意思安德里中校,最初的Wasserfall(瀑布)的設計者泰勒博士已經因爲在去年十一月因爲事故去世了,是我們設計完成了瀑布導彈。”

“哦,那就是你們倆設計……”

“不是我們兩個,是我們!火箭基地裡所有參與了Wasserfall(瀑布)項目的人員!”馮-布勞恩打斷了劉七的話,理直氣壯的糾正道。

劉七發現了一絲不對,當他說出要獎賞設計者的時候他們的情緒就開始有些低落。當他慢慢的往下翻時,他終於明白了,這不是他們想要獎勵,也不是他們覺得獎勵不夠,而是獎勵無法換回曾經與他們一起工作的同伴。

“博採衆家之長這很好嗎。俄國人的武器雖然精度不夠,顯得粗糙,但是在戰場上可是不論那麼多的,只要能打下飛機的武器就是好武器。我們第三帝國雖然是靠裝甲力量取得勝利的,但是說實在的我們的最初的坦克與俄國人的T-34真的有很大的差距,我們不能小瞧一年有半年都在冰天雪地之中呆着的俄國人,他們的創造力也是很有想象力的。”爲了避免觸及對方的痛處,劉七隻好將話題轉到另一邊去,把獎賞什麼的先扔一邊。不過,這‘Wasserfall’(瀑布)還真是有點“蘇聯風格”在裡面,完全不是精密的跟鐘錶一樣的德國武器的風格。不過,這和蘇聯風格完全不同,蘇聯的是技術低,而德國的技術高,完全沒得比。不過多恩伯格和馮-布勞恩一聽差點沒直接動手。他們花了3年的時間,一百多人各抒己見設計出的性能優秀的瀑布導彈就成了仿照那該死的毛子風格的武器了……

劉七再看完‘Wasserfall’(瀑布)項目文件的最後一頁後直截了當的說道:“我看您們的設計是完全可行的,也別再搞什麼婆婆媽媽的試驗了,直接上報軍備部然後開始批量生產。”

布萊恩被劉七的話說的一陣的苦笑,對於劉七這種一點科學態度都不講的態度是無奈到了極點。不過布萊恩卻是不知道劉七的難處,每天都有大批的盟軍的重型轟炸機對德國進行轟炸,儘管有導彈但是由於紅外干擾彈效果已經大不如以前了,也只是讓盟軍多付出一些代價,而且眼看盟軍就要開始在諾曼底登陸了。到時候面對盟軍的空地一體化攻勢,德國只有被PIA扁的結果,劉七要是不着急纔是怪事。

多恩伯格在心裡計算了一下後說道:“安德里中校,我明天就去一趟軍備部,然後等報告批下來之後我們就開始生產。”

劉七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將軍,我給你一個月時間你給我弄十萬枚瀑布導彈,只要完成了這個任務你就是帝國的功臣。”

多恩伯格一聽劉七的話被嚇的一邊擺手一邊說道:“安德里中校,這帝國的功臣你還是留着自己用吧,你這個任務我實在是完成不了。別說一個月10萬枚導彈了,就是1000枚我也給你搞不出來。就是我們現在開始建立生產線,最快也得到九月才能生產出來,而且一個月最多也就是1000枚的產量。”

九月,又是九月,空軍的新式戰鬥機要等到九月才能形成戰鬥力,而這瀑布導彈也要到九月才能實現量產。似乎冥冥中非要讓所有的事情都趕到九月去。不過劉七已經知道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所以沒有強逼,看來也只能咬着牙去抗上幾個月了。

第72章 輕視‘老虎’的代價第36章 高斯的……第213章 憤怒的希姆萊第38章 狗孃養的第21章 逆襲第24章 跟戈林叫板第8章 兜個圈子第203章 死亡醫生3第44章 又見神廟第222章 飛行2第55章 裝甲對決6第22章 麪包不會捱餓第18章 “大神”登場第4章 我是一名黨衛軍第61章 裝甲第七師第5章 歐洲上空的鷹第2章 漢斯家族的少爺第77章 我不回家第200章 毛特豪森3第55章 結束只是開始第237章 喬裝打扮第33章 追擊第30章 瘋了的空軍第37章 二戰版欽差大臣第114章 稀裡糊塗的勝利第194章 婚禮3第43章 空軍司令部第14章 “崩潰”了的馬特海斯上校第21章 奪權第27章 ‘大魚第127 謠言第63章 黎明進攻第18章 軍權之爭第43章 空軍司令部第28章 北非舊事第43章 航母之爭一百二十二章 勇闖英軍司令部2第160章 不一樣的進城式第52章 裝甲對決3第15章 多拉巨炮第1章 初到貴地第21章 遊說希特勒第58章 抑鬱的裝甲師第78章 城堡第40章 我是按公斤賣的第40章 鋼鐵與鋼鐵的對決第26章 奇怪的地雷叫詭雷第30章 劉七“邪惡”的計劃第11章 小弟:拿破崙第53章 坦克對決4第30章 零傷亡第112章 投降第50章 狙擊惡魔第13章 付出生命的交易第155章 艦隊司令的困惑第81章 交出安德里!第77章 我不回家第43章 沙暴和龍捲風第216章 要求第28章 北非舊事第30章 德版雷霆救兵第7章 聽話與不聽話的問題第229章 黨衛軍的暴行第4章 一顆炸彈引發的慘案(中)第14章 惡魔……嗎?第61章 現代指揮理念第52章 神秘人第3章 黨衛軍的裝甲軍第5章 一顆炸彈引發的慘案(下)第74章 淚水是一種武器第22章 戈林有話說一百四十五章 精確射擊第50章 現在的年輕人第19章 夜襲第22章 煙霧第16章 集權第112章 投降第30章 德版雷霆救兵第59章 選擇第9章 防空機槍打出來的神話第11章 摩西2第10章 挖我的牆角……找打第20章 賜你去死第32章 突破第272章 走馬上任第7章 什麼?不去?不行!第63章 黎明進攻第184章 教皇的請求第152章 奪寨第19章 夜襲第213章 憤怒的希姆萊第37章 封官第48章 大陸聯盟第56章 古德里安的請求第16章 飛行堡壘第264章 計中計3第61章 現代指揮理念第11章 小弟:拿破崙第12章 沙皇寶藏第146章 大炮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