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2)

“衡臣,朕這個主子比先帝難侍候——外頭情形你知道比靈皋先生多,有沒有這個話?你據實說。”

“有的。”張廷玉心裡猛地一沉,這是官場有口皆碑的事,斷不能欺隱,因躬身說道:“皇上嚴毅剛決,不苟言笑,與先帝性格不一。官場陋習揣摩逢迎,現無從揣摩,自然就有這些不經之談。”雍正臉色變得有些蒼白,搖了搖頭道:“恐怕還不止於此。‘抄家皇帝’、‘強盜皇帝’、‘打富濟貧皇帝’的話都是有的,是麼?”張廷玉嚥了一口唾沫,欠身一躬算是默認,一句話也不敢接。

方苞目中幽幽閃着光,說道:“據臣所知,這些話都是有的。但也盡有體貼聖恩的臣子,輿論不一,也是常情,請皇上留意。”

“朕並不懊喪。”雍正臉上帶着一絲兀自解嘲的微笑說道:“恨朕的有三種人:希圖大位的,位子朕坐了;貪官墨吏畏朕,因朕誅殺查抄他們毫不憐惜手軟;縉紳豪強不得夤緣官府魚肉鄉里,自然也要說三道四。但廷玉,你是知道的,先帝駕崩時,存有多少庫銀?”

“回萬歲,七百萬兩。”

“現在呢?”

“五千萬。”①見本卷第304頁。

雍正緩緩站起身來,說道:“這五千萬銀子來自貪官,並非敲骨吸髓取自小民,五千萬銀子都入了國庫,並沒有撥進內庫修宮造苑,所以朕自信得罪的人很有限,朕不能不得罪,也不怕得罪他們。”他慢慢踱着,青緞涼裡皁靴在金磚地下橐橐有聲:“五千萬……保住這個數,很可做些事了,河道可修,災饉可賑,兵事可備——我愛新覺羅·胤上可對列祖列宗,下可對億兆百姓!”他仰首望着殿頂的藻井,語氣極沉重慘怛,彷彿帶着要穿透一切的火焰,燃得張廷玉的心也是火辣辣的,訥訥說道:

“萬歲……”

“朕要做的事決不始張終弛,無論是宗室內親,顯貴權要,阻了朕的腳步,朕就不能容他!”雍正的目光變得綠悠悠的,閃着兇狠的炎威,“朕已決意,拔掉年羹堯這顆釘子!”

張廷玉的心像從萬丈懸崖上直落下來,好久才定住了神,緊緊皺着眉頭說道:“年羹堯居功自傲,妨礙政務都是明擺着的。但他剛剛青海立功,封爵進位極邀聖眷。驟然降罪,不但他本人不服,而且易爲小人啓端尋釁,攪亂了朝局,善後極難,請萬歲三思。”他略一頓,說道:“可否緩遲數年,涼一涼,由臣設法明升暗降,剝掉兵權,然後處置,徐徐而圖,似乎更穩妥些。”方苞嘆息一聲道:“衡臣兄,實不相瞞萬歲下此決心,先徵詢過我和鄔思道的意見,我們不在局中,說話不像你那樣負責,也許思慮不周,僅供皇上參酌而已。但年羹堯驕橫跋扈,勢力膨脹之速,數年之後什麼情形誰也難以逆料。他插手河南,田文鏡改政便做不下去;插手江浙,李衛有所更張,就得暗中悄悄來;他插手廣東,孔毓徇巡撫你已知道的,當年聖祖去曲阜,他敢拒開中門迎接,如今廣東九命奇冤,他就昭雪不了!今日我們密陳建議,明人不說暗話,假設數年之後,年黨與八爺黨合流,張相你內掣於議政王威權之下,外囿於手握重兵的大公爵大將軍,能處置得得心應手?你的相位能不能保得住呢?”

“朕已經四十八歲了,要做的事多着呢,不能坐等幾年。”雍正冷峻地一笑,“衡臣,真正能控住軍隊的,靠得住的只有怡親王,你瞧允祥的身子骨兒,萬一有個三長兩短,許多事你想辦也辦不下來。舅舅是個不明不白的人,還有允,奪位自爲的心至死不渝,已經有人在年軍中暗地活動,據說和廉親王頗有瓜葛——你連起來想,該不該現在着手?再說,朕意並不要年羹堯的命,只要他不在軍職,安分守己,這也有保全他終身祿命的意思。馬齊老了,方先生是個白衣書生,朕寄你以厚望啊!”

他們沒有說完,張廷玉已全然領悟,一邊聽,一邊已在搜索枯腸思量辦法,此刻真是心血絞乾,雍正說完許久都沒有答話。三個人默默相對不知過了多久,院外沙沙雨聲漸起,張廷玉才道:“臣遵旨。皇上不知怎樣打算?”

“今日下午朕見圖裡琛。”雍正面無表情,徐徐說道:“由圖裡琛齎詔去西寧,調年羹堯爲杭州將軍。他辦這種差使還是相宜的。”方苞見張廷玉面帶詫異,在旁說道:“年羹堯如果奉詔,萬事俱休;如不奉詔,可在嶽鍾麒大營設筵,一舉而擒之。”張廷玉冷冷說道:“方先生,不能照搬古書,這是太平世界法統嚴密之時!能像演戲那樣做事!年羹堯既不奉詔又不赴筵怎麼辦?筵上殺掉無罪功臣,怎樣向天下交待?年羹堯的部衆不服怎麼辦?嶽鍾麒在青海不足一萬人,年羹堯的大軍有十餘萬,而且九貝勒允也在軍中——這樣要造出大亂子的!”

這一連串反詰一環扣一環,問得雍正和方苞都怔了。許久,方苞垂下眼瞼,說道:“衡臣責的是。我把事想左了,想急了。看來,要重作打算。”雍正卻笑道:“這不是正在商量嘛。你權衡得好,不愧‘衡臣’二字。有什麼良策,說說看。”

“還是要分步走,不過步子可以邁得快些。”張廷玉莊重地說道:“年羹堯眼下沒有反跡,又立了大功,該施的恩還是要堂堂正正地施,軍餉錢糧要撥足。目下戰事已停,節制十一省兵馬的權要收回朝廷。這不要皇上下旨,由我向兵部打招呼下廷諭就辦了。諒年羹堯也不敢公然違抗。”

“嗯。”

“元旦召年羹堯回京述職,這是第二步。”張廷玉文心周密,侃侃而言,“他若不來,即是抗旨,朝廷處置有道。可以命嶽鍾麒署理徵西大將軍一職,並調川軍入青。再不遵,即是謀反,以青海一隅之地,十萬之兵,糧餉皆無,叛反無名,無須用兵,年軍自己就亂了。他若來京,則在我掌握之中,要怎樣辦全憑聖意,不過不能處分,只能慰獎,皇上原意也不過是解掉他兵權,似乎不必過爲已甚。”

一席話說得條理分明頭頭是道,連方苞也低頭暗服,自失地一笑道:“衡臣這是陽謀,真正相臣風度。我以陰謀事君,實在慚愧。循着廷玉的思路,我想,一是要厚賞年部官兵家屬,這邊有個安樂窩,那邊就難以鼓動他們做非禮無法的事。二是京畿防務,十三爺病着,可調十七阿哥允禮回京佐理。昨日鞏泰送進的密摺,舅舅隆科多現在私地裡分藏財物到各親友家和西山寺廟裡①《雍正硃諭》第十二函,三年七月十六日諭。,不管他是什麼面目,搜宮是什麼背景,他是已經與皇上生了二心。儘管他已辭了九門提督,但他管軍管得時日很長了,還是要調開他,或者加以處分,掃掉他的威風,也就難以作耗。其三,我看過去硃批,皇上贊獎揄揚年羹堯的批語很多,要收回來。皇上一收,下邊自然能領會聖意,該下點毛毛雨的,可以試探着與臣下講講,就不致有‘變起倉猝’的事,人心也易安定。”思路一對,方苞的這幾條建議便顯得周匝嚴密滴水不漏,張廷玉也不禁讚道:“好!”

張廷玉方苞辭出去時,更是天低雲暗,濛濛細雨霧一般在清涼的風中輕輕灑落,滿院臨清磚地像塗了一層油樣晶瑩溼潤。雍正親自送出殿外,站在院子裡仰着望天,甘露一樣沁涼清新的雨珠飄落在他熱乎乎的臉上身上,渾身舒坦而輕鬆,邢年隔玻璃瞧見,忙出來道:“主子熱身子,這麼要着涼了,都是奴才的干係,還是打起傘,略涼一會子,清爽了還該進殿去的。”雍正閉目仰首,盡情沐浴了好一會,笑道:“六月天,哪裡就涼着了?去鍾粹宮看看,圖裡琛見過娘娘,叫他過來。”說罷轉身進來,命人推開東暖閣南窗,安心定神披閱奏章。案上一高疊的奏章他都看了,但還沒有批下去。和張廷玉談過後,有的摺子還要重看。雍正想了想,抽出廣東總督孔毓徇日前遞來的密摺,援筆濡了硃砂,一筆一劃寫道:

向後除請安摺子勿用黃綾封面,汝系聖人後裔,不知珍惜物力耶?一滴大大的硃砂汁滴落在奏摺上,雍正忙拂拭,卻污了更大一片,忙在旁加註小字“此係朕所污,爾勿驚慌”接着又批:

爾前折所奏,都中傳言朕至豐臺閱軍,系應年羹堯之所請,不知系聽何人之言?年羹堯之兄即在廣東海關,豈伊所云耶?此等妄言朕意或出於舅舅之口,不過妒年之功高而已。朕豈幼衝之主,必待年羹堯之指點,又豈年羹堯強爲奏陳而有是舉乎?①《硃批諭旨·孔毓徇奏摺》。寫完,他滿意地看了看,又扯過一份,卻是四川巡撫王景灝的摺子。因王景灝是年羹堯推薦的,他捉筆沉思了許久才寫道:

爾有否開罪年羹堯處,伊乃必欲以胡期恆代你?今胡期恆不去矣,爾可安心做事。年羹堯今來陛見,甚覺乖張,朕有許多不取處,不知其精神頹敗所致,抑或功高志滿而然。爾雖伊所薦,勿作依附之庸人,乃系朕所用之臣,朕非年羹堯能如何如何之主也。①《硃批諭旨·王景灝奏摺》二年十一月初二。他看了看折上貼名籤‘高其倬’三字赫然入目,這是年羹堯的死對頭,因抽了過來,稍微思索便寫:

看陵風水事近若何?遵化既無善地,可別處走走,務期得好地而後己。又近日年羹堯奏陳數事,朕甚疑其居心不純,大有舞智弄巧潛蓄攬權之意。思卿前所奏,甚覺愧對爾及史貽直也!①補充一。寫完,這才取過年羹堯的請安折,呆着臉仔細想了一陣子,揮筆疾書一通,卻是草書:

前折謂朕“戰勝不驕、功成不滿”甚實。然朕實無心作不驕不滿之念,出於至誠,惟天可表。西海之事,若言朕不福大,豈有此理?但就事而言,實皆聖祖之功。自你以下,哪一個不是父皇用的人,哪一個兵不是數十年教養的兵?前當危急時,朕原存一念,即便事敗,朕不肯認大過,何也?當幹起原是聖祖所遺的事。今如此出於望外,好就將奇勳自己認起來?實實而愧心慚之至!爾等此一番努力,據理而言,皆朕之功臣,據情而言,凡實心用命效力者,皆朕之恩人也!爾等不敢聽受,但朕實居如此心,作如此想。朕之私慶者,真正造化大福人則可矣,惟以手加額,將此心對越上帝,以祈始終成全,自己亦時時警惕不移此志耳。又,三月奏進,爾所代擬《陸宣公奏議》之序,請旨頒發,朕得暇好好寫來賞你,定不得日期——覽爾此奏,比是什麼更歡喜,這纔是,即此一片真誠,必感上蒼之永佑。凡百就是這樣對朕,朕再不肯好而不知其惡。少有不合朕意處,自然說給你,放心。①補充二。寫完一擡頭,見高無庸站在面前,便問:“是圖裡琛來了麼?叫進來。”說罷便起身趿了鞋,在地下散步。

圖裡琛已換了一等侍衛服色,渾身鮮亮,顯得格外精神,進來見雍正正踱着步子想事,沒敢驚動,悄沒聲跪了殿角。雍正看了他一眼,凝望着院外的瀟瀟風雨,許久才道:“不要說謝恩的話了。朕有差使給你。”

“扎!”

“隆科多舅舅財產多得沒處放了。”雍正帶着陰寒的微笑,徐徐說道,“叫人看看,都挪移到哪裡了,弄清之後,請旨查抄!”

“扎!”

第129章 全大局諾敏擬腰斬 求賢能名儒入機樞(1)第116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2)第151章 草灰蛇線雍正遊疑 盜鈴掩耳相臣負詢(2)第53章 謠諑四起帝輦紛亂 指揮若定王府劃策(1)第58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2)第228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2)第110章 孫嘉淦公廨揮老拳 十三王金殿邀殊寵(2)第258章 弄神通道士療沉痾 逞巧智阿哥遷家奴(2)第18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1)第98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2)第56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2)第151章 草灰蛇線雍正遊疑 盜鈴掩耳相臣負詢(2)第115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1)第243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1)第65章 謁廷臣年羹堯入覲 破賊穴江夏鎮遭焚(1)第257章 弄神通道士療沉痾 逞巧智阿哥遷家奴(1)第16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1)第230章 論朋黨明堂起紛爭 彈倖臣允鬧龍庭(2)第19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2)第174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1)第155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2)第43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1)第48章 蓄險心胤禔進密言 抱惡意移禍社稷臣(2)第16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1)第152章 養心殿議封年羹堯 王爺府允遭貶斥(1)第211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1)第183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2)第154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1)第8章 狹路相逢鬼魅相鬥 猢猻用智孩兒倒繃第135章 尷尬客忽成青雲士 進賀表骨牌驚狀元(1)第24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1)第3章 虎踞關冤家巧聚頭 人市口小童偶作戲(1)第275章 莽張熙遊說西寧城 智東美苦肉誑真情(1)第23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2)第233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1)第214章 隆科多貶官憂罪譴 廉親王晤對侃治術(2)第284章 考校刑訊啼笑皆非 名臣強項片語釋懷(2)第111章 伯倫樓才子行雅令 買考題試官暗留心(1)第247章 感皇恩撫臺效孤臣 恪聖道學臺縱首犯(1)第39章 冷胤禛初萌登龍志 熱胤禩知難退激流(1)第17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2)第233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1)第37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1)第97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1)第54章 謠諑四起帝輦紛亂 指揮若定王府劃策(2)第59章 顛倒口令福兒馴馬 淆亂視聽胤祥談詩(1)第217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1)第239章 妙手空空投詩報驚 天潢貴胄巡視粥棚(1)第280章 意未盡怡親王騎鯨 情戀誤雍正帝種禍(2)第1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1)第131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1)第143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1)第161章 雍正帝夜巡風雨堤 田文鏡恃旨恭後倨(2)第197章 天威不測反目成仇 樞臣用謀釜底抽薪(2)第94章 雍親王撤差擔驚憂 隆科多受命入窮廬(2)第173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2)第69章 明修棧道雅令賞雪 暗渡陳倉惡擒魑魅(1)第243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1)第148章 密室劃策喪中造變 防範周匝難遂亂心(1)第35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1)第146章 爭功勞將軍存私意 憂愛子太后歸渺冥(1)第275章 莽張熙遊說西寧城 智東美苦肉誑真情(1)第231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1)第39章 冷胤禛初萌登龍志 熱胤禩知難退激流(1)第169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2)第27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2)第51章 邀功名叔侄存芥蒂 攔乘輿孤臣逞強項(1)第266章 俞鴻圖得意忘形骸 雍正帝折節撫遠臣(2)第56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2)第171章 露華樓悠然吟《風賦》 豐臺營灑脫議政務(2)第227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1)第291章 烽火起西疆再傳驚 神思昏御苑擾邪祟(1)第292章 烽火起西疆再傳驚 神思昏御苑擾邪祟(2)第264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2)第32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1)第256章 避暑莊君臣論世情 熱河宮乾綱抑黨爭(2)第36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2)第201章 賈道士挾術演神技 李制臺行醫救畸零(1)第236章 活出喪貝勒逃命劫 承嚴旨廉王遭抄檢(2)第152章 養心殿議封年羹堯 王爺府允遭貶斥(1)第113章 吃飯宰輔訪國士 訴肺腑君相互贈聯(1)第166章 黃泛難行舟囤沼澤 金蟬脫殼潛返京師(1)第82章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嘆世情(2)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252章 槐樹屯阿哥嘗果報 析案情手足驚相殘(2)第15章 畏艱途能吏辭重任 清庫銀明君呈愁顏第42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2)第257章 弄神通道士療沉痾 逞巧智阿哥遷家奴(1)第141章 吃胙肉兄弟生嫌隙 蓄險心王府策宮變(1)第191章 憂烹狗將軍生異心 驚謎札欽差遭毒手(2)第79章 重霧漫幛歧路彷徨 密雲未雨智士觀局(1)第176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1)第88章 忠王掞忠諫諷胤稹 烈鄭氏烈殞答胤初(2)第207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1)第272章 殺名優皇帝嚴宮禁 誅妖僧士芳邀恩寵(2)第175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2)第217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1)第208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