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九丈大地

“大地之源?”祝九對天榜發出疑問。

“混沌初分,一片氣上升化爲太清諸天,一片氣下沉,衍生三千世界,而大地便是世界的載體。五行中,最先誕生的既是大地浩土之源,以之承託萬物,內存一個世界的起源道則,之後太清諸天,蘊生出水,垂落大地,水與土交衍,五行齊全。”

榜文字跡復現,顯出混沌初開後,大地厚土及五行的誕生過程。

祝九細細品悟榜文之意,輕語道:“大地浩土中,本即存金,水與地交聯,進而化出生機之木,嗯,以木生火,五行完整。”

祝九琢磨五行生剋之理,片刻後,再次注視眼前,識海符籙上,土符衍化的大地,愈顯清晰,混沌蒸騰,追溯太初,每一縷藹藹薄霧,皆沉如山巒,厚土之力漫漫。

祝九伸手輕指,土符所化大地,即脫離識海符籙,得道流承託,飛出了洞府。

洞府山近日來,奇速似精電,在混沌界穿行,此時正從一片茫茫山巒,起伏無盡,老樹古氣參天的地帶上方經過。

包裹洞府山的綿綿雲海,瞬從隱藏而行的狀態,顯出真實行跡,虛空中,滾滾雲霧,怒哮沸騰,彌散八方。

潔白的雲海,數次呼吸間遮攏天穹,在雲海中央,顯出一座墨色雄峰,山體挺拔,逐天之資,如仙山垂世。

下方深山密林中,無數混沌界荒獸,皆在惶然奔跑,完全不能理解,爲什麼天穹中。會忽現無邊雲海,神山覆地。

陡然間,洞府山瀰漫層層玄輝的出口位置,光色在玄黃與黑褐之間,時時變化的厚土符文,攜一座太初大地的虛像,緩緩出現。

土符顯出的大地虛像,有着空間也不能承託的厚重,驚然出世,虛空中。頓時響起層層音爆。

一種怒雷電掣般響聲,裂人耳鼓,環繞不絕。空間壁障,似隨時都可能被壓碎。

土符上,一縷縷厚重無比的氣流,衝涌翻騰,如元氣飛瀑,浩土之力彌散,蓋壓八方。

下方的混沌界山巒與大地。同時生出響應,整個地面,在一息間,彷彿化成了一座海洋。掀起層層土浪,澎湃顛簸。

大地上,無數山巒如似一座座海中小島般,根基都在晃動。有一股股浩瀚土力,從顛蕩的大地中被抽離,色作玄褐。被土符攝取。

大地之海波瀾四起,越涌越烈,漸展滔天之勢。

終於,有山巒連根折裂,被收攝騰空,迅速縮小,投入土符所衍太初大地中,隆隆轟震,聲聲徹徹,絕傳十方。

那太初氣息,濃郁而古老的大地虛像,愈見清晰。

冥冥中,似有一股秘力,從某一奇機之地,渺渺而來,對土符形成加持,那一方古老大地影像,似要化作真實。

這時,下方混沌界的山林大地上,震音獵傳中,突有一聲嘹亮龍吟聲乍起,地面高高隆起,有一顆龐大的神龍頭顱,厚威雄凌,撐碎了無邊土浪,浮現出來。

這顆龍頭,彰顯磅礴,它的兩隻角,猶如太古雄峰,雙目明亮,似兩輪晶石所結明月,兩條龍鬚,既是兩縷混沌氣,稍一卷動,土浪翻飛,大地開裂成深壑。

它的軀體,深埋在地下,未曾露出,也不知多麼巨大。

此龍身蘊浩瀚土力,並非真實生靈,而是周邊萬里山川的厚土靈氣,結成龍形,是一條地脈之龍。

它在大地至深處,也不知蟄伏沉睡了多少年,似已誕生了朦朦朧朧的意識,受到土符氣息吸引,結束沉眠,從深深的地下出現,在瞭望土符所顯化的太初大地虛像。

它感受到大地之源的氣息,一雙晶石般眸子,炯炯閃爍,亮徹天穹。

祝九靜立洞府入口,乍見地下穿出一頭地脈老龍,心中震撼,此龍太浩瀚,繼而目光燃亮,神色大喜,探手而出,幻顯出一隻神文法手,金湛湛,要抓攝,鎮壓這條地脈土龍,將其封鎮。

但不等祝九幻化的遮天法手,真正攝拿這條浩瀚土龍。

‘轟~~~’

大地突然成片龜裂,迸濺的石塊都似小山一般,是老龍拱起了脊背,撐開大地,使其崩碎。

地脈老龍,顯出全部身軀,它是如此巨大,每一片鱗,都有數十丈,天生陣紋,精奧玄秘,爍爍閃閃,鱗片掀動間,有一種渺瀚土力縈繞。

它的爪上,覆蓋山形紋路符號,每一縷紋路,即蘊一座真實山巒的精粹土力,一隻爪子,既是數百里山川大地的重量。

實際上,它只是一種土力巨靈,並不具備戰鬥意識,但僅僅憑藉它周身的重量,大地浩土的堅凝與厚沉,近乎比擬大能級數修者。

這時,老龍眸光如炬,張開噬天大嘴,有滾滾土力,如汪洋之水般洶涌,流淌出來,環繞在它體側,它的山巒巨爪邁動,向空中走來。

老龍騰空的方式,非常特殊,它乃大地靈物,無比厚沉,並不具備脫離大地,騰空飛翔的能力。

但它每一次邁步,大地上,必快速隆起,剎那間形成一座高山,託在它爪下,供其踩踏,如階梯,越走越高,當它爪子擡起,爪下高山,即像是完成了使命般,又會縮回大地之內。

地脈老龍,四爪邁動,下方大地上,不斷有山峰躥升而又回落,行成一種奇觀,更有隆隆之音彌灌九天,如似這一方大地,在奏響一首世間最沉厚的獨特樂章。

最終,老龍身形急劇縮小,合身穿入土符所衍的始源大地中。

當老龍真正和土符結合,相融,土符大地中的厚土之力立時激增。

這座大地從虛像逐漸清晰,直至完全化作了真實,土符的本源紋路,數次閃爍,隨即與地脈老龍一起,滲透消失在這座太初大地表面。

土符大地成型後,爲九丈大,方方正正,顏色烏黑,其上瀰漫淡淡混沌太初之氣,白霧濛濛,呈半圓形態,如似天穹般遮攏整座大地。

把半圓形的混沌太初之霧,與方方正正的九丈大地,聯繫起來看,便上映天圓地方之理,而九爲數之極,蘊玄機無限,寓指生生不息,黑色大地與白色薄霧,顏色上的對立,則遙衍陰陽,訴說道之兩面。

整個九丈大地,處處禪妙,映合天機,每一寸土地,似都在闡釋一種厚土神通。

這座太初大地一誕生,懸在祝九頭頂,璀璨金光刺天的識海符籙上,雷符竟自主飛出,光芒一閃,來到新生成的土符大地上方。

一個剎那間,無數驚雷如雨,爆閃不止,七彩閃電,狂怒交錯,噼啪炸響,皆落在九丈大地上。

大地承襲雷擊,毫無破損,反隨着閃電的劈擊,漸生奇秘變化,像是有一種奇特氣機,在聞聽驚雷後,從大地上萌生,一如春雷驚響,而後蘊生萬物的道理相同。

大地上,奇特的氣息,越來越濃。

至後來,九丈大地的四個邊角,皆在慢慢隆起,厚重氣息漫溢。

漸漸,大地四角,生成四根粗橫無比,祭刻緻密道紋,如冷凝金屬澆灌的土力巨柱,凝厲高聳,遙指天壁,與神話傳說中,太古大地上存在的撐天柱十分相似。

這四根柱生成的同時,有一道天地靈音傳響,祝九側耳傾聽,那靈音訴說禪機,反反覆覆,只有四個音節。

祝九聆聽片刻後,恍然明白過來,這四個音節,分別是東,南,西,北四字真機道音。

四字道音,分指四根厚土巨柱,即爲東南西北四柱,上可撐天,下壓山河百川。四柱誕生,爲這九丈大地,定出混沌初開後的四個方向。

所謂天地四方爲宇,古往今來爲宙。

此四方浩土神柱,便是在述說寰宇真機的一角。整個九丈大地更飄渺了,符合一種巔妙道機。

九丈大地,四方神柱,這既是新的土符形態!

(未完待續。。)

第408章 六階九嬰第157章 鬼族部落第435章 殺上門來第158章 藏寶空間第754章 衝擊帝境第632章 我們來了第45章 厲鬼出世第539章 這一雙拳第284章 狂雷怒電第569章 妖王邀鬥第407章 第五顆頭第525章 摧枯拉朽第733章 古戰域內第664章 踏足聖境第192章 水符誕生第716章 出人意料第321章 暴強殺伐第594章 絕速驚人第206章 暗符復甦第594章 絕速驚人第147章 能力剝奪第402章 驕傑匯聚第733章 古戰域內第623章 神書出世第92章 邪山威能第188章 寶鏡之光第778章 顛倒時空第474章 諸界氣運第393章 出手強搶第三四十五章 妖屍老巢第704章 任務完成第676章 攝拿棺界第338章 淵地洞穴第332章 修行陰典第691章 神文奇變第408章 六階九嬰第108章 襲殺之議第706章 加冕過程第149章 騎士破階第410章 崩裂百川第436章 道力連天第284章 狂雷怒電第776章 法架上門第28章 逆天威能第195章 獻祭融合第333章 宗派任務第398章 星河垂臨第220章 驚人手段第174章 迴歸海城第728章 帝則扶桑第494章 墓山州域第297章 星力秘竅第68章 技驚四座第121章 陰骨搜秘第650章 我回來了第378章 至陰之河第68章 技驚四座第275章 聖地玄奇第459章 雷霆神鏡第634章 驟然生變第634章 驟然生變第687章 這人是誰第720章 葬空船隊第447章 九獸金車第778章 顛倒時空第185章 龍宮出世第394章 得手而去第49章 鬼靈奇能第361章 奉召回淵第310章 大凶將出第678章 不夠資格第128章 玄妙變化第763章 與帝爭鋒第368章 萬古留名第420章 搏天神翅第320章 接連遇襲第224章 神秘古殿第36章 鬼蠱靈爐第181章 忘川彼岸第82章 鬼道爭雄第309章 玄術迭出第335章 悍然登船第463章 生機之火第355章 阻殺忽至第627章 深入迴歸第702章 悍物盡出第230章 囚靈海殿第595章 深入其中第537章 邀戰天驕第775章 帝出深淵第588章 收攝地火第780章 仙墟遭襲第377章 隔空洞察第571章 陰司獎勵第332章 修行陰典第145章 重山威能第61章 秘悟突圍第623章 神書出世第630章 陰氣如海第242章 盜取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