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籌劃

這本隨記很凌亂,都是些日常生活或者隨想或者聽聞,有的洋洋灑灑上千字,有的卻只有一句話。比如:吾今日得一唐本甚是歡喜!又比如:劉又卿的梨花白不錯!初讀有些讓人摸不着頭腦,漸漸地就似乎感受到了筆者的經歷、心情,也就讀出了些趣味來。

漸漸地,邱晨還真弄明白了一些事,比如,如今的大明是宋後而建,也就是說,成吉思汗煌煌的大元帝國被刪沒了。草原各部就如明朝一樣,每年都會侵擾邊境,打打停停至今已有百多年。

還有,筆者的身份邱晨也猜測是身居高位之人,很有可能位極人臣,因爲隨筆中關於朝堂政事的記錄並不多,卻在寥寥的幾筆中,顯示出了筆者高高在上俯視衆生的超然,嗯,用現代一句流行詞來說,就是‘上帝視角’!

比如,說某人在朝堂上蠢笨如豬。再比如說某人鬼蜮伎倆,雕蟲小技;還說某位翰林院大學士老古板兒,該回家哄孫子……

一天下來,又是忙乎活計,又經歷了二魁一家子的事情,海棠沒看多少,就抵禦不了周公的呼喚,撂了冊子,吹熄燈睡了。

一夜好眠,連個夢都沒做。

第二日一大早,邱晨神清氣爽地起牀,走出屋門先做幾個深呼吸,然後舒展一下腰肢和胳膊腿兒,看着初露晨曦的東方,禁不住綻開一個微笑來。

這麼清新的空氣,如此安寧的村莊生活,若是擱在現在,恐怕要去遠離都市喧囂的深山中才能找得到吧!而她現在每時每刻都在享受,也算是重活一次上天給她的爲數不多的福利之一吧。

去後院把雞從雞窩裡放出來,咯咯咯地叫着,撒了一把帶殼的高粱下去,五隻花母雞就你爭我搶地吃了起來。

慄紅馬兒留在了回春堂,今日不用照管,她只拿了一掐半乾的青草餵給香獐子一家。然後拍拍手,回前院梳洗,開始做早飯。

林旭也已經早起,穿了舊衣提着水桶去坡下的河裡挑水,回來澆園子。

前幾天,種下的菠菜、韭菜等已經發了芽,邱晨害怕夜裡有霜凍,在園子裡撒了一層麥穰保暖。那些調皮的嫩芽兒,有些就從麥穰的縫隙裡探出頭來,似乎一羣調皮而天真的孩子,偷偷地打量着這個大好的世界。

四個孩子,蒸了一小盆蛋羹,又做了幾張蔥油餅,做了一鍋蘿蔔絲蝦皮湯,飯菜的香味兒彌散到屋內屋外的時候,裡屋炕上的幾個孩子也醒了。

邱晨招呼着四個孩子穿衣起牀,趕小羊一樣趕着去洗了手臉,給阿滿梳了小角角,一家人團團坐下吃飯。

這時,劉三河挑着水進了門,邱晨招呼他坐下吃飯,不管怎樣,趕上飯點兒進門,讓一下是最起碼的禮儀。既然劉三河如今做的有模有樣,邱晨也不吝嗇這麼一點點最起碼的尊重。

“嘿嘿,謝謝林家娘子,我就不吃了……我吃過了!”劉三河笑嘻嘻說着,似乎怕邱晨不相信,還拍了拍肚子。只不過,他自己都管不住的眼睛卻直往桌子上溜,漏了底兒。

邱晨使了個眼色,林旭就捲了一張餅塞進劉三河的手裡,劉三河嘿嘿地笑着接了,道聲謝就站着吃起來,一張餅三兩口地就吞了下去。

擱下碗,邱晨起身喊上劉三河,指了指水缸旁邊的一袋麪粉讓他扛了,她則抱了一沓毛邊紙,帶着四個小蘿蔔頭兒一起出了門。昨晚忙乎的沒能去三奶奶家送糧食,今兒看到劉三河了,她也就順個便兒。

到了三奶奶家,將毛邊紙交給三奶奶,又把糧食的事兒說明了一番,三奶奶也是明白人,知道這是正理,也就不無謂地推辭,笑呵呵地接了,只轉頭叮囑劉三河,以後好好幹。雖然林家沒給工錢,但每個月一百斤白麪,也相當七八百文了,一般人家可給不了這麼高的月錢。

把這事兒交待了,邱晨又詢問劉三河,自家另外一畝半夏田的耕作。據她所知,這個世界的種植物種和歷史上的明朝差不多,夏糧就是小麥,秋糧則是以高粱、穀子爲主,也有人種植大豆、綠豆等物,卻沒有大面積種植的。至於棉花因爲品種未曾改良,產量小種植面積也小,從而導致棉布、棉紗價格高昂,精製的棉布絲甚至比絲綢的價格還高。

劉三河看樣子是考慮過這件事,邱晨一問,雖然仍舊嬉皮笑臉的,但回答卻流利的很:“林家那塊田,地面平整,不沙不黏,就是前兩年糞肥用的少,肥力差了點兒,使足了肥,就是上等肥田。這樣的肥田種什麼都可以。嗯……我尋摸着,與其種高粱穀子之類的粗糧,不如種些芝麻。雖說那個產量低,但價格高,收益反而比種糧食更划算。”

邱晨對這些事實在不懂,倒是三奶奶在旁邊笑道:“三河這個想法不錯,你們家現在有了那個炒藥鋪子,也不缺那點兒糧食吃,種些芝麻綠豆的,不但收益高,還能留些自己吃。這些莊稼收的還早,收了後還能再種一季秋菜,連白菜蘿蔔都有了。嗯,划算,確實划算。”

聽三奶奶這麼說,邱晨也沒什麼意見,笑着點頭:“行,就這麼着。”又轉頭對劉三河道,“你算算需要多少種子,還有肥料什麼的,去和我說一聲就成。”

邊往家走,邱晨一邊合計。

慄紅馬兒買回來兩天了,還沒有建馬棚。也幸好兩天裡沒下雨,可接下來天氣回暖,雨水也會勤快起來,萬一淋了雨,讓那麼好的一匹馬生了病,那就真是糟蹋了。於是,建個馬棚就成了林家眼下刻不容緩的事兒。等馬棚建完,還要在院子前挖池塘養藕,也是個不大不小的活計。

這兩個活計兩個人就夠了,邱晨盤算着,就交給滿囤和二魁幹。有了這兩個活計,再有二魁媳婦做針線的收入,二魁家最初的困境也就能緩解了。至少能夠買些米糧度日。至於房子,相信很快就買塊地皮能蓋起來了。好的不敢說,據邱晨這些日子來對物價的瞭解,蓋兩間茅屋基本花不了多少錢,最大的花錢處就是購宅基地,而只要不佔用耕地,宅基地的價格很便宜,其他的土坯可以自己拓,檁子可以自己上山砍,茅草也可以上山割,還有的就是蓋房管飯,不過村裡人要求不高,蒸幾鍋饅頭,割上幾斤肉,每頓來個見肉的燉菜也就行了。統算下來,兩間茅屋最多三兩銀子就夠了,邱晨再找幾個活計讓他們夫婦做,相信很快就能攢夠了。

到了家,蘭英已經過來了,正在收拾炒藥棚子,準備晾曬分裝。邱晨先和林旭打了招呼,讓他去上學,然後把建馬棚的事兒和蘭英說了。這個季節地裡的農活不忙,讓滿囤過來幫幾天忙也沒問題,就是這些事兒蘭英知道的有限,索性就跑回家喊了滿囤過來,讓他和邱晨商議一下備料什麼的。

滿囤雖不如滿倉那樣靈巧,但對木工活、泥水活都懂一些,加上他也是個熱心的,村裡誰家起屋蓋房的總會去幫上一回,久而久之,對於一些搭棚子蓋房子之類的活計也就熟稔了。建馬棚又不是什麼大工程,於是去看了看場地,聽邱晨說了下馬棚的大小要求,滿囤略一合計也就出來了用料用工的預算。

第14章 徐先生第197章 命如草芥第173章 可能兩全第195章 邱晨發怒第549章 血崩!第360章 不死心第20章 添個長工第四百二十三章第103章 傻女人第107章 原來是他第89章 將令第19章 扯虎皮做旗第586章 懸殊第73章 回家,蒸酒了第143章 一對糊塗蛋第451章 安陽來人第282章 皆俗人第53章 淨身出戶番外十七小兒女18與紫菱衣的聊天記錄第382章 端午第388章 竹筒聽診器第264章 好吃!第500章 凌波仙子1第13章 復學第四百二十八章第589章 歸鄉?第339章 珍珠第452章 病中第521章 祖孫第604章 大結局(完)第391章 姑嫂閒話第278章 不可小覷番外四小兒女2第153章 傷口第199章 府試第343章 桃花運?第298章 小沒良心的第594章 鎖兒第567章 冬月盡第523章 不當真第391章 姑嫂閒話第三百九十六章第7章 峰迴路轉第370章 落水第587章 送年禮啦第304章 敲打第293章 討主意第134章 逆來順受第323章 暫緩入仕第117章 呼延尋第472章 累了睡吧第三百六十七章第385章 端午會宴1第194章 探問第33章 大骨燉蓮菜第二百三十六章第167章 傷情好轉第124章 回家了第47章 吾家兒郎第462章 喜氣洋洋第94章 請師第487章 斷奶第80章 潘佳卿、定下了村言俚語不懂的戳這裡第五百九十五章第299章 施恩收人第137章 知己知彼第425章 不敬之罪第33章 大骨燉蓮菜第573章 問及滿兒第199章 府試第569章 招個女婿第271章 不是我自私第153章 傷口第166章 骨骼精奇第411章 備年和告捷第四百五十五章第544章 重陽第二百三十九章第558章 冷血第216章 攢嫁妝啦第315章 欠條 嘉禾第131章 孃家人第294章 決勝千里第495章 親事第三百三十七章第551章 我很好第551章 我很好第180章 搶魚大賽!第229章 禍從天降第160章 發燒了第325章 滿兒定歸期第237章 丟人第95章 齊聚雲中仙第103章 傻女人第464章 團聚第157章 我信你第335章 過年第256章 父親擁有探視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