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決勝千里

安陽府東郊有一個制皁作坊,平日裡人來車往,運送原料,出運貨物,還有采買作坊裡工人們的吃用嚼裹,甚是熱鬧。雖然這個作坊只出現了不到兩年,但周邊的百姓沒有不知道的,甚至周邊的一些村民還會帶了自己種植的蔬菜、蒸制的糕餅,前去售賣。那作坊裡做工的工錢豐厚,也捨得花錢,這些人帶去的東西每每都能賣個好價錢。漸漸地,就在作坊一側的空地上,每日早晚就形成了一個小型的集市,賣菜的,賣吃食的,賣各種針頭線腦小百貨的,也算是品種齊全。

可就在三天前,這作坊周圍突然被大隊的官兵圍了,內不得出,外不得進,百姓們遺憾心疼自己的東西賣不出的同時,也紛紛猜測,作坊裡出了什麼事兒?怎麼好端端地被官兵給圍了?

就有那明白人搖頭晃腦地猜測,“知道那作坊裡做什麼的?那作坊裡做的東西有毒,據說沾幾回人就全身無力,慢慢地就死了……這不,出了人命了,官兵自然要把這裡封了。”

另一個在作坊裡常來常往的小貨郎連連搖頭:“瞎說,人家制的是香皂!香皂,你知道不?洗手洗臉洗澡,特別乾淨,洗完白白的還有一股子好聞的香味兒……”

又有一個人點頭附和:“嗯,我還聽說,去年清和、丕縣發瘟病的時候,就是用這個什麼香皂給那些發瘟病的用,洗手洗臉洗澡洗衣裳……唉,你說也神了,那麼多郎中治不好的瘟病,就用這什麼香皂洗了幾回,病就好了……我說啊,這香皂不但沒毒,還治病吶!等咱賣了今年的麥子,也買上一塊擱在家裡,生病時洗洗,也不用請郎中,也不用揀藥了!”

“嘁,就你?還賣了麥子買香皂?你知道香皂多少錢一塊不?聽說安陽城裡一塊香皂賣到一兩銀子吶!”旁邊立刻就有人不屑地反駁。

被蔑視了的漢子很是羞惱,漲紅着臉,瞪着眼睛喘着氣,呼哧呼哧半天,才跺腳道:“不就一兩銀子嗎?咱今年麥子種的多,頂多買上一畝地的,怎麼也能買回一塊來……再說了,有了這個就不怕生病了,不比到時候請郎中抓藥便宜?這個還不用吃,還不苦,洗洗就成,香噴噴的……多好!”

議論完了,猜測完了,咬牙切齒地發完了恨,這些人也就帶着各自的東西各奔東西了。不管香皂作坊怎樣,他們好不容易種的菜,辛辛苦苦蒸的糕餅,都是擱不住的,還是緊趕幾步挑到碼頭上去尋尋生意,爭取別剩了……唉,這會兒也不指望掙多少錢了,只求別剩太多也成,別賠太多就成。

城東制皁作坊連這些往來的商販百姓都失了蹤影之後,就徹底的安靜下來。遠遠地看過去,一棟棟還算嶄新的房舍整齊地排列着,連個人影子都看不到,只偶爾聽到一兩聲犬吠雞鳴,算是透出那麼寥寥的幾許生氣來。

官兵這一圍就是十天。

從最初的議論紛紛,到後來的無人問津徹底沉寂之後,就有人發現,每日半晌午的時候,會有三四輛馬車載着沉重的東西送進作坊莊子裡去,片刻就空着車子轉回來,一切無聲無息的,就連那些官兵們也順利放行,並不阻攔,於是就有人猜測,這作坊裡的事情遠沒有他們之前猜測的那麼嚴重。

有匆匆過了四五天,官兵圍了作坊莊子已經足有半個月。眼瞅着進了五月,天氣一天熱似一天,地裡的麥子一天比一天黃了。

原本標杆似的站在路口的兵丁們也禁不住,紛紛避到了路邊的樹蔭下,或站或坐,有的甚至熱的敞了衣襟扇着風,以求能涼快些。

雲濟琛去了正定一直未歸,期間只送了兩封信回來。大致意思不過多方打探,希望能夠說服齊王罷手,哪怕是給齊王分些份子……可人家齊王說了,他堂堂大明三皇子,敕封的王爺還會少了那點兒份子錢?人家不稀罕份子錢,人家要的是整個制皁作坊,乃至全國的香皂銷售市場。

王公權貴巧取豪奪的不是沒有,但也總是講究一個度,哪怕你拿大份吃肉,總得給人家留點兒湯水。可顯然齊王打的注意是肉湯一鍋端。

這期間,邱晨也見過廖文清,相對於當初廖文清執意出家時的寂寥消瘦,這會兒廖文清氣色倒是好了些,也沒有那麼瘦的嚇人了,只是神色間深沉的多了,當初那份灑脫飄逸一去不復返了。

就如今日,邱晨又會和廖文清、林旭一起過來察看作坊的情形,重點是關注工人們的情緒。

因爲邱晨再次着了一身靛青色的松江布長直綴男裝,也就沒放車簾,把車簾高高地捲起,她就坐在車廂門口,一邊喝着茶,一邊端詳着莊子周邊的情況。

作坊裡有一條河渠,作坊和莊子上也分別挖了水井,工人和家屬們吃水是沒問題的。又有之前的存糧和後來送過來的食材,溫飽無虞,人心就不會太渙散。

“原本還以爲能夠破財免災,可沒想到那位齊王如此狠辣,竟是要全部吞了去……不行,咱們就把作坊直接送給二皇子雍王去,聽說,最近雍王接連辦了幾件大事,聖眷日隆……看樣子那位低調了這些年,終於要出手了。咱們索性投過去,也算是助雍王一臂之力,到時候,雍王真能登臨大寶,咱們也就不愁沒好日子過了。”林旭恨恨地揮着拳頭,只是臉上未脫的稚氣讓這些話的分量打了折扣。

邱晨好笑地回頭,擡手一扇子敲在林旭的額頭上,也不理會他先是驚愕,隨即咋咋呼呼的叫疼,轉回頭睨着漸行漸近的作坊莊子道:“這些話以後不能說。”

林旭揉着額頭訕訕地答應着。

就聽前頭邱晨又道:“說話做事無不需要三思,但想好了、確定了,做就是了,沒必要咋咋呼呼的,吵嚷的無人不知。”

這話一出,林旭還有些茫然,廖文清的瞳孔卻是微微一縮,可惜,邱晨一句話撂下就恢復了沉默,他一時也不能確定,是不是這個婦人在他不知道的時候又做了什麼。

想想他認識她之初,那是的林家不過只是收藥製藥,軍方的療傷藥訂單也是剛剛拿到手,這個婦人就能夠舍了蒸酒那麼大的利益誘惑,毫不遲疑地獻了上去……當時她怎麼說來着?她說,他們根基太淺,哪怕是得了那蒸酒的方子,能夠掙一些錢,卻也不得長久,還會引起他人的覬覦。甚至,因爲她們只是普通商戶百姓,不能大量地收購糧食就不能將蒸酒做下去……

然後,林家得了一塊御筆親書的御賜匾額。

再後來,水災、瘟疫,就在衆人紛紛逃離安陽的時候,這個婦人孤身一人,只帶了一個婆子兩個護衛就進了疫區,一去就是近三個月,竟生生遏制了瘟疫的肆虐,救回性命無數的同時,也掙了一個三品淑人的誥授回來。

這一次,看似又是無比兇險,一旦三皇子齊王楊璟鬱失了耐性,真下了狠手,不但作坊無存,甚至還可能危機一家人的性命……

可這個婦人卻一直神情淡然,雖然也日日奔走,卻並沒有多少憔悴焦灼之色……

想想前頭的種種,廖文清幾乎已經能夠肯定了,這個婦人一定是做了什麼,篤定能夠保住作坊。雖說她被誥授了三品淑人的誥命,畢竟在官場朝廷裡沒有多少關聯,那個走動較親密的靖北侯也已經返京,但傳回來的消息都是臥牀養傷,根本不在人前出現,別說軍權早已經交了出去,連上朝都被皇帝給免了……這樣一個人,也不能幫她做什麼吧!

廖文清思量間,車子已經行到了駐守兵丁們的近前。

馬車停住,邱晨神態悠然地第一個從車上下來,對從樹蔭裡走出來的幾名官兵拱手道:“諸位軍爺大熱天地在這裡值守着實辛苦,給軍爺們帶了幾顆西瓜過來,也解解暑止止渴。”

別說這個時候西瓜遠遠沒有普及,就是這個季節,大田裡的西瓜也沒有上市。邱晨這些西瓜還是她當初在玻璃溫室中育的苗兒,又移栽到大田裡才得以在五月初就有西瓜可吃,大田裡的西瓜怎麼也得五月末六月初了。

來當兵的都是寒門子弟,之前只是聽說有一種西瓜偌大如球,綠皮紅瓤,甘甜多汁可口解渴,但那樣的稀罕物兒就是在普通大戶人家都不得見的,哪裡是他們能夠見到的,更別提吃上一塊了。

這會兒,居然有人送了西瓜來給他們止渴解暑,一個個自然興奮歡喜起來。道謝的有之,感嘆的有之,亂紛紛地鬧成一團。

只是不過片刻,後邊的馬車上有人擡了一筐滾瓜溜圓的綠色大西瓜下來,這些兵丁們的目光立刻就被這稀罕物給吸引了過去,還好,那個大鬍子總旗總算沒有完全忘記自己的職責,卻也客客氣氣地抱拳道謝:“多謝邱先生惦記着兄弟們。邱先生請進去吧!”

邱晨這才點了點頭,重新上了馬車,前後幾輛馬車相跟着,越過空空如也的關卡,徑直進了作坊莊子。

作坊裡有幾名保鏢護院看着,又有大小管事們照應着,廚房裡的米麪肉菜都充裕,工人們和家屬們的情緒也還算鎮定。邱晨轉了一圈,跟工人們說了說話,又把管事和護院們召集起來開了個小會,邱晨三人也就從作坊莊子裡離開了。

等回到安陽城,正好時近午時,邱晨帶着林旭轉回林家,廖文清坐在顯得空蕩起來的車廂裡,慢悠悠往南湖廖家歸去,只是,沉默的他,心裡卻是感概無限。

他很想再跟之前那樣,跟這叔嫂二人說笑彥彥,相處甚歡。但是,母親的死就彷彿一塊大石壓在他心裡,讓他沉重地喘不過氣來。

五月初,隨着天氣漸漸炎熱,也隨着這些日子京師中最熱門的‘種牛痘’的推行,京城裡的痘疫之風總算是遏制住了。已經有十天沒有新發病例出現,之前發病的孩子……或痊癒或夭折,也都有了個結果。

這一日,大朝會完畢,百官退出太和殿已時近巳時末。

景順帝剛剛從太和殿回到乾清宮,洗漱換了常服,正端了敬上來的一碗清茶喝着,殿外值守的太監匆匆進來回稟:“雍王殿下請見。”

景順帝清瘦的面龐上露出一抹淡淡的驚訝,微微挑了挑眉梢道:“剛剛大朝會剛散了,老二這是又有什麼事?”

雖是如此說,景順帝的臉色卻很溫和。得了示意的大太監韓喜匆匆迎出去,片刻,就引着一身竹青長直綴夏袍的雍王進了乾清宮西暖閣。

“兒臣恭請父皇聖躬安!”雍王一手託着個狹長的匣子,先把手中的匣子交給韓喜,這才拎着袍角在景順帝面前跪倒叩拜。

“行了,行了,這會兒也不用行這麼大禮!”景順帝擡擡手,楊璟庸順勢起身,謝了恩。

景順帝喝了口茶,這才慢悠悠地瞥了韓喜手裡的匣子,詢問道:“這是又淘換了什麼東西過來?”

聽景順帝如此問,楊璟庸連忙接過韓喜手中的匣子,隨即打開機關,敞開匣子託到景順帝面前:“父皇請看!”

匣子裡是一隻黃銅打造的長筒狀物。景順帝看到此物先是微微一愣,隨即眼睛一亮,伸手把匣子裡的物事拿了起來,略略一擺弄,就放到了眼睛上看了一下,隨即霍地起身,一言不發大步走出乾清宮,就站在乾清宮的丹璽之上,拿着那長筒子樣的東西往四面觀察起來。

好一會兒,景順帝纔將長筒子從眼前拿開,轉頭看着楊璟庸道:“這是太祖爺的千里眼!”

楊璟庸笑笑,道:“是,此物就是模仿太祖爺的千里眼所造。”

“仿造?”景順帝微微一怔,喜怒不形於色的皇帝臉上爆開更大的驚喜,連聲問道:“你是說,這支千里眼是我朝工匠所造?”

楊璟庸連忙點頭:“回父皇,正是。此物乃本朝工匠所造。以後,有了它,咱們的大軍就可以縱橫捭闔,馳騁沙場,決勝於千里之外了!什麼輕騎兵重騎兵,未等行動就已被我們瞭若指掌,哪裡還有他們猖狂的份兒了!”

------題外話------

大姨媽按時造訪,粟生不如死中,今天就這些了……爭取明天加更吧!

第491章 昀哥兒使小性兒第336章 二老教女第409章 親人重聚第172章 最是樂事第357章 鬼上身粟粟新文栽下梧桐招來鳥第86章 僞善第116章 彈劾、好消息第484章 騎射先生第456章 和事佬第二百四十八章第91章 死亡山谷第96章 三家聯手第296章 馬鈴薯和土布袋第558章 冷血第162章 丫頭第11章 像過年第51章 就事造勢第177章 廖三回來了第263章 也會疼人第426章 不靠譜第264章 好吃!第568章 送年地第579章 病第350章 跟我來第四百五十五章第165章 請教頭第167章 傷情好轉第240章 奇醜無比第559章 小白羊第74章 姑侄倆小鬼第565章 不請自來第155章 怎地是他們?第四百五十三章第332章 作侄兒看待第463章 守歲第452章 冬至家宴第256章 父親擁有探視權推文豪嫁之辣女賢妻第415章 蘭芷嫁第506章 今兒高興第549章 血崩!第391章 姑嫂閒話第五百零五章第14章 徐先生第491章 昀哥兒使小性兒第378章 有孕第356章 三舅舅第469章 宜萱上門第245章 忙碌熱鬧重陽節第538章 劉老太教女番外那一年茅舍竹籬人面桃花第304章 敲打第104章 離家第515章 玉露丸第299章 施恩收人第333章 家生子兒第15章 熟悉親切第452章 冬至家宴第17章 欺上門第454章 出門啦第200章 意外之喜第80章 滿兒要上學番外十五小兒女16第500章 凌波仙子1第216章 攢嫁妝啦第53章 淨身出戶第594章 鎖兒第462章 除夕夜第500章 凌波仙子1第157章 我信你第467章 看戲第468章 蔫壞兒第9章 掙錢啦第63章 上樑待客第279章 林嫺孃的消息第461章 除夕第557章 皇家血脈?第306章 遼地口音第295章 上用第38章 炒藥作坊第170章 問計第二百一十三章第48章 制皁第三百三十章第297章 端午避毒第603章 大結局3第454章 出門啦第586章 懸殊第90章 家書第58章 兄嫂上門番外二放賞去第303章 連消帶打第237章 丟人第312章 未嫁先休第7章 峰迴路轉第183章 過年了!第534章 久別重聚第399章 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