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唐言璋之所以來到安陽城,本就是唐家爲了支持二皇子的實際舉措。所以,他的行事條件只有一個,而且是唯一一個,那就是執行二皇子的決定。是以,齊王楊璟鬱在河工上貪墨銀兩,強役青壯,致使大比例死亡的事情他知道,甚至,他也知道,那位楊淑人的莊子上想着辦法地救濟那些失了青壯勞力的老弱婦孺……卻一直沒有行動,並非他閉目塞聽,也不是他無動於衷,不過是爲了配合雍王沒有擅自行動打草驚蛇罷了。

今日,得知是那位楊淑人帶着孩子們去見了那些老弱婦孺,這樣的悲苦之色,他並不反對自己的孩子多見識,見過悲苦,能讓孩子們懂得稼穡艱辛,世情不易,也能防止孩子們驕奢、紈絝。

只不過,他心裡想的是,那位楊淑人這樣做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僅僅是通過孩子們給自己遞個話提個醒?

依着那位楊淑人之前的所作所爲,佈局之早,謀劃之深遠,不應該不知道這其中關鍵不在他吧!

或者,只是通過孩子的嘴催促一下?表達一下她自己的態度?

不得不說,出身高門、久居官場的唐言璋下意識地把自己的慣性思維套到了邱晨身上,殊不知,邱晨僅僅只是不忍看着那麼多無辜的百姓被殘迫而死罷了。她的慣性思維就是人命爲大,在生命面前,其他的都要讓步。

當然了,邱晨也知道休整河工的重要性,可在她看來,休整河工和兼顧青壯們的生命並不衝突……她只是忘了,還有貪墨的黑洞存在。

休整河工的銀錢被貪墨了大半,所剩無幾的銀錢,根本沒法子讓青壯工人們吃飽,更遑論其他?飢餓加上冬季的嚴寒……都讓生命變得無比脆弱。

“爹爹,並非有人胡言亂語……兒子和哥哥姐姐親眼所見,親耳所聽,那些婆子瘦的很,這麼冷的天,就踩在泥地裡挖荸薺,挖藥材……兒子就去了一小會兒,鞋子就溼了,溼鞋子冷的很,那些人卻整天光着腳蹲在那些爛泥裡……”閏申眨巴着大眼睛跟爹爹學着舌。

他沒說,還有幾個和他年齡差不多的孩子,也是那樣蹲在爛泥裡幹活……他看到那些孩子的手都被凍的紅腫潰爛……明明已經三月天,那些孩子們手上的凍瘡還沒好……

唐言璋拍拍小兒子的頭,目光看向長子,示意他來說一說。

閏辰沉吟着道:“父親,兒子所知有限,但兒子明白,修築河工乃國之大事,也是爲了防止水患再發……”

說到這裡,閏辰頓了頓,看到父親的眼中露出一抹嘉許的微笑,讓他略略壯了些膽氣,繼續道:“只是,兒子今兒去楊淑人的湖莊子,看到那些老弱婦孺都能努力幹活養活自己,還能給莊子上幹活……嗯,那些人挖荸薺可得其二。今日,楊淑人又教他們挖一種泥裡的藥材,以十五文一斤的價格收購……照兒子看,無論是荸薺還是藥材,楊淑人應該都還有利可得,但獲利的同時,她同樣也能讓那些人吃飽飯,不至於在這青黃不接之際成爲餓殍……楊淑人當時說了一句話,她說,她這是‘以工代賑’,讓那些人做工,代替賑濟……楊淑人的莊子能夠以工代賑,既幹了莊子上的活計,又同時賑濟了那些老弱婦孺,爲什麼河工不可以這麼做?”

“以工代賑?”聽到這個詞,原本只是想聽聽兒子有何想法的唐言璋終於有些動容了。

他之前也知道楊淑人想辦法在莊子上安置那些老弱婦孺,也只是覺得是楊淑人在善心救助,往長遠了說,是爲了莊子的安定和收益……但聽到‘以工代賑’,唐言璋不但立刻想到了河工事,而且想到了各種災患、疫情之後的賑濟。

每逢大災大疫,都是從本就緊張的國庫裡撥銀撥糧賑濟,卻往往治標不治本,但若是‘以工代賑’,讓災民用勞力換取賑濟錢糧,災民得到錢糧餬口度日的同時,也能將重建自救的做起來,賑濟之後,再恢復耕作生活,就都理順了。

沉思了片刻,唐言璋擡手摸了摸長子的發頂,一改往日的嚴厲,特別溫和道:“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了。時辰不早了,帶弟弟回去安置吧。”

閏辰張了張嘴,終究沒有再說什麼,牽了弟弟的手,哥倆兒恭恭敬敬行禮告退下去。

看着兩個兒子退出去,唐言璋眸子黯下來。

他之前雖然遵守唐家鐵律,以二皇子雍王的意志爲標準,但之前雍王爲人低調,別說與人爭鬥,甚至極少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真正需要唐家人爲雍王做的事情也不多。

但,自從二皇子處置瘟疫賑濟災民高調回京後,一改過去的低調隱忍,封王,開府建牙……也就意味着唐家不可避免地成了朝中備受矚目的所在,同樣意味着唐家不能再沉默低調,而是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存在和勢力了。能夠提升唐家勢力的同時,還能夠打擊對手,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只是,做事是要付出代價的。特別是通往那至高所在的道路,向來是浸滿了鮮血,堆積成山的屍骨……

楊璟鬱雖然貪婪陰鷙狠毒,卻不得不承認是個心思縝密之人。這一次的河工事,是個難得的機會……但,真的要出手,唐言璋還是忍不住有些遲疑,特別是看到三個聰慧可愛的兒女後……出手就是生死對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局面。他一個人也就罷了……可他很清楚後果不會給他一點點僥倖。

生,一起生!

死,對手也絕不會容他保全任何一個兒女!

已是深夜,安陽知府唐大人府上的書房,燈光卻一直亮着,久久未熄。

三月初四,一大早邱晨就乘車回了劉家嶴。

她惦記着她的玻璃溫室,更重要的是惦記着種在溫室裡的馬鈴薯。

若僅僅是做種子,馬鈴薯不需要膨大太多,大概兩個月就能收穫。四月底收穫的話,到九月底十月初封凍前,還能種兩茬……有了這兩茬,明年的馬鈴薯種子就不愁了。

因爲啓程早,到家時也不過申時初。這條路來回走的多了,不但邱晨習慣了,不覺得那麼漫長了,就連速度也比最初快了一些。

在門前下了車,跟來往的鄰人打着招呼,看着迎出來的衆人,邱晨臉上的笑容一僵。那個總是第一個奔出來撲進她懷裡的小肉糰子被帶走了……這一刻,邱晨突然在心裡恨起那個不近人情的怪老頭兒來。要不是那個死老頭兒,她的小女兒何至於被帶離她的身邊,去往安危的遠程!

不過,很快邱晨就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緒,笑着問候了家裡的情況,剛剛跨進家門,楊樹猛從後邊快步衝了出來,看到邱晨就滿臉喜色地顯擺道:“海棠回來啦?走,走,你快去看看,咱們在玻璃房子裡種的東西都長出來了……這會兒外頭的物兒不過剛剛動彈,咱們玻璃房子裡的菜已經長得老高了……再過上一兩天,種的那些菠菜、小油菜就能吃了。”

一聽這話,邱晨也歡喜起來,也顧不得路途勞累,讓丫頭婆子收拾行李,她一刻不停地跟着楊樹猛去了後院。

三月三,池塘邊的楊柳蒙上了一層嫩嫩的黃綠,田野裡,也是一片茸茸的似有似無的草色。但林家後院的玻璃溫室中,脆嫩嫩水靈靈的菠菜、白菜已經半尺多高,個頂個地旺盛水靈,綠瑩瑩脆嫩嫩的引人垂涎。

邱晨滿臉喜色地一路看過去,目光直接略過菠菜、白菜等本地菜,徑直落在佔了近一半面積的馬鈴薯上。馬鈴薯顯然非常適應這個溫室的環境,植株已經一尺高,葉片呈現出墨綠的顏色,莖稈肥嫩粗壯。

“噯,海棠,你那是什麼東西啊?棵子倒是長得飛快,你看這樣,應該能吃了吧?再不吃就老了!”

說着,楊樹猛伸手揪了一段馬鈴薯的嫩莖,就往嘴裡送,被邱晨一把奪下來,白了他一眼,也不跟他多說,徑直蹲在馬鈴薯的植株邊,貼着根小心翼翼地扒開地表鬆軟的土層,就看到主根上結了好幾個鴿子蛋大小馬鈴薯,臉上登時爆出一片驚喜。

“哥,二哥,你看看,這個東西長大了就是我們的收穫……可以做菜,也可以頂糧食管飽……而且,你知道這個東西一畝地能收多少麼?”邱晨很是得意地讓楊樹猛看了看幼兒班的馬鈴薯,又連忙小心翼翼地把扒開的土壤蓋回去,稍稍用力壓實。

楊樹猛有些不以爲意,就這些跟芋頭一樣的東西能多寶貝,偏偏自家妹妹當成寶貝蛋稀罕着。“能收多少?”

“哥哥既然知道芋頭怎麼種,自然也知道芋頭一畝地能收多少吧?”邱晨笑彥彥地開口,卻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了一句。

楊樹猛皺着眉想了想,然後搖搖頭道:“芋頭那東西,也就救救饑荒,哪裡能當正經糧食,大田裡沒有種那東西的,不過是田頭壟溝裡種上些罷了,哪裡能知道一畝田能得多少!……聽說琅琊那邊的矮坡地上種的多,說不定那裡的人知道一畝地能收多少。”

這個時代的糧食作物畝產可是着實不高,作爲最主要的北方作物,畝產能達到四石,也就是四百六十斤到四百八十斤,就算是頂了天的高產了。是以,農民們都會將田地儘可能地用來耕種糧食作物,以求飽腹。像芋頭這些東西,真真就如楊樹猛說的,饑荒的時候拿來頂一頂,沒誰真正把它們作爲糧食作物來大面積種植,更別說專門爲了做菜而大面積種植了。

邱晨失笑着搖了搖頭,略略斟酌着道:“雲二公子送馬鈴薯過來的時候曾經說過,南邊兒有人在大田裡種過,水肥充足,一畝地能夠收兩千斤!”

在現代,馬鈴薯的畝產能夠達到三千到四千斤。只不過,現代的作物大都經過了品種改良,耕作技術也得到了極大地提高,收成自然也高。邱晨就是根據小麥在古代和現代畝產的差別,估摸了一個馬鈴薯的比較靠譜的畝產量。

說完,她心裡還多多少少不太有底。畝產兩千斤,就這個時代的耕作和管理水平,應該能達到吧?

“哦,兩千斤……你說多少?你說這個,這個什麼馬鈴鐺一畝地能收多少?”楊樹猛隨意地應了一聲之後,才後知後覺地被驚到了。

畝產兩千斤,在這個農業不發達的時代,着實是個天文數字。

邱晨心裡不是太有底氣,但臉上卻保持着鎮定的微笑:“二哥,這個東西不叫馬鈴鐺,叫馬鈴薯……”

“哎管它是馬鈴鐺還是什麼薯,你真的聽雲二公子說,這玩意兒一畝地能收兩千斤?”楊樹猛仍舊盯着邱晨,緊接着追問着。

兩千斤啊,兩千斤,足夠一家五口人一年的口糧了。哪怕這玩意兒跟芋頭似的軟嘰嘰的粘不唧唧的不好吃,可總可以頂餓啊。吃下去就能當飽,就不至於餓死人啊!

邱晨笑着點點頭:“是的。這個東西伺候好了,水肥充裕了,就能產兩千斤。而且,這個東西一年能種兩季,也就是說,拿一畝地種馬鈴薯,一年最少也能收三千多斤!”

“啊?啊?三千斤……三千斤啊!”楊樹猛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聽到了什麼,驚訝地應了一聲,隨即,猛地喊了一嗓子。

一畝地一年就能產三千斤……這是什麼概念啊!一家五口人只種這個什麼馬鈴鐺不但夠吃,還可以有剩餘的拿出來賣……這哪裡是馬鈴鐺,這是銀鈴鐺,金鈴鐺啊!

“哎喲,就剛剛你給我看的那些小豆子?噯,我剛剛沒看清楚,不行,再讓我看看……”楊樹猛興奮的簡直有些癲狂了,撲跪在地,伸手就去扒馬鈴薯的根!

邱晨嚇了一跳,剛剛扒拉一次,她只是想着確認這裡的土壤能不能適應馬鈴薯的生長,本來就會影響到馬鈴薯的生長了,若是再讓楊樹猛這麼毫不顧忌地一扒拉,這一棵馬鈴薯說不定就給扒拉死了……她得的馬鈴薯有限,如今這每一棵馬鈴薯稱之爲寶貝都沒有錯,邱晨還指着它們分生繁育吶,哪裡能夠再讓楊樹猛禍害。

一把上前拉住楊樹猛的手,邱晨嗔怪地呵斥着:“二哥,你看你,咋這麼沒個輕重。我剛剛看就是爲了知道咱們這裡能不能種。結了小豆子,已經確定咱們這裡的土質也適合種它了,哪裡還經得起你這麼扒拉……我可跟你說,我還指着再過一個,用這些小豆子做種子種到大田裡去呢,你這會兒扒拉死一棵,將來可就少種十幾二十幾棵,到秋後,可是少幾百斤的收成吶!”

被邱晨拉住手腕,又這麼亦真亦假的算了一筆賬,楊樹猛一下子頓住扒拉的動作,愣了愣,漸漸清明起來,嘿嘿憨笑着撓撓頭道:“嘿嘿,我這不是太歡喜,歡喜的有些糊塗了嘛。二哥不看了,不看還不行啊?二哥等着收成的時候再看!嘿嘿,到時候,咱們莊子上都種上這種馬鈴鐺……一畝地能收兩千,十畝地能收兩萬,一百畝地就能收……一百畝地能收……”

楊樹猛跟着孩子們一起識字算術,如今普通的書籍帳頁都難不倒他了,但上十萬百萬的大數額,卻沒有學過,實在是算不清,嘟噥了兩遍,最後就成了一陣不好意思地嘿嘿。

邱晨白了他一眼,笑着道:“一百畝地就能收二十萬斤!”

楊樹猛又一次呆愣中,眼睛燦亮,整張臉都爆出一陣狂喜之色來。

邱晨被他的樣子鬧的哭笑不得,心裡也怕一下子把二哥歡喜傻了,連忙拍了拍他的胳膊,笑道:“一百畝地收再多,咱們今年也沒有那麼多種子去種一百畝地……而且,這個東西種來做菜,或者貼補糧食還成,哪能把地都種成這個……”

她要大力推廣種植面積的可不止馬鈴薯,還有一種作物比馬鈴薯有更大的優勢,而且是真的能夠作爲糧食作爲主食。

不錯,她的種子寶貝中還有一袋玉米呢。她今年就要種上,明年就能夠擴大種植……唉,玉米的種植要求氣溫比較高的季節,沒有馬鈴薯潑辣,否則要是能種兩季玉米,她根本就不用發愁怎麼想辦法給那些莊戶們餬口活命了,種上兩季玉米,哪怕是交了租子去,剩下的部分也足夠一家人吃用嚼裹了。

“噯,噯,嘿嘿……你說的是,這個雖然收成高,也不能把地都種了它,還得種麥子種豆子穀物……那些纔是真正的糧食吶!”楊樹猛隨口附和一句,注意力卻根本沒在邱晨身上,只圍着馬鈴薯轉悠着,滿臉寵溺地看着這些植株,那眼神,邱晨怎麼看怎麼像是他看俊章俊禮的眼神一樣。

“二哥,這東西咱們第一回種,能收多少實在是沒有準數,我今兒跟你說的,你先別急着說給別人……等咱們真的收了,再說不遲。萬一豁騰出去,咱們再收不了那麼多,豈不白白惹人笑話嘛!”邱晨略一轉念,又忍不住叮囑起來。

這話本來就有理,更何況楊樹猛如今對這個妹妹服氣的很,幾乎是言聽計從了,哪裡會不答應。

隨之,邱晨乾脆去拿了籃子來,將溫室中的菠菜、小白菜都拔了,送去廚房做菜。她則把留下的一半馬鈴薯都交給楊樹猛,讓他在把了菜空出來的土地上種植。

這一批種的晚了些,收穫自然也會晚一些,不過不要緊,若是緊趕着,也能再種兩茬,最後一茬或許收成會少一點,但不會影響明年的種植……這麼盤算着,她幾乎已經看到了明年收穫的美好場景,堆得像小山一樣的馬鈴薯,還有黃澄澄金燦燦的玉米……

有了這些,別說她新買的近四千畝良田,就是清水鎮這個一百畝的小莊子拿來種植,一年的收穫也足夠幾個作坊近兩千號人吃飯。

種完土豆,邱晨看着玻璃溫室中還有些邊邊角角沒有利用起來,於是她就取了一小把玉米種子過來,估摸着浸了種,大致跟楊樹猛說了一遍,楊樹猛就很有模有樣地一窩兩粒玉米地種植了下去。

如今是三月初,再過一個月,到一個半月,第一批種植下去的土豆就能收穫了。屆時,室外溫度也升起來了,下一茬馬鈴薯就可以直接種植到大田裡去。剩下的溫室,把架子一拆,就成了一片露天的小菜園……有這三四十棵玉米,也不虞擔心授粉的問題,到時候,不指望這裡的玉米做什麼種子,但至少能夠讓她時隔兩年,跨越了兩個時空,再一次吃到熟悉的煮玉米香味。

邱晨也就是幻想幻想,具體種植操作她是不知道的。將玉米種子交給楊樹猛去播種管理,她則喜滋滋地去了廚房,跟陳氏和大興家的商量做飯的事情。

小白菜用熱水焯一下,然後放入清亮的高湯中,調色入味……就是極鮮美的一道‘高湯白菜’,最是清淡鮮濃。

菠菜更好做了,焯一下涼拌,加蝦皮兒做湯……清新鮮亮,湯頭淡而鮮美,是邱晨最愛吃的一道農家菜。還有菠菜巴拉子,還有清炒小白菜……一冬天都在吃各種的冬菜和醃菜……這回能夠吃上一回鮮亮亮水靈靈的青菜,也難怪孩子大人們都吃的幾乎沒了鼻子。

如是過了半個月,林家溫室大棚的溫度已經很高了……土豆的根部土壤,因爲土豆的快速膨大,而微微隆起來,有些地方的土壤甚至出現了裂縫兒……

邱晨滿心歡喜地每日關注着馬鈴薯的長勢……看到根部土壤的隆起和裂紋,她就知道,距離自己的收穫季節越來越近了。

與此同時,玉米的小苗兒也長勢喜人,達到了邱晨的膝蓋下一點點。當初爲了保證成活率,楊樹猛種的時候,都是一個坑裡種上兩個三個玉米種子……後來出苗之後,按照邱晨能夠記起來步驟剔苗……邱晨就把被給她出的我很有些懷疑。

第600章 亂象叢生第147章 出京第460章 什麼色第349章 初入國公府第531章 安陽來人第411章 備年和告捷第233章 掉餡餅了第571章 點翠首飾第360章 不死心第576章 早知道了第50章 上門挑事第462章 除夕夜第234章 回家第491章 昀哥兒使小性兒第106章 失魂落魄第二百八十八章第147章 出京第二百零二章第92章 麥秋第160章 發燒了第534章 久別重聚第426章 不靠譜第273章 病了第112章 凌山衛第555章 避諱風間雲漪的新文香色滿園之農婦要翻天第458章 滿手淚第244章 猴頭菇老瘋子第53章 淨身出戶第118章 是不是第380章 家規第80章 潘佳卿、定下了第106章 失魂落魄第336章 二老教女第160章 發燒了第563章 娃娃親第200章 意外之喜第212章 魚片魚乾第579章 病第204章 侯爺來信了第266章 成地主了第227章 進疫區第493章 同鄉第306章 遼地口音第306章 遼地口音第458章 上頭條了第22章 夜話第548章 忘了孩他爹第556章 吉慶祥瑞第49章 吹泡泡、薺菜餃子第36章 因小引大第一百八十一章第570章 知根知底第273章 病了第227章 進疫區第9章 吃頓好的先第42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16章 彈劾、好消息第589章 歸鄉?第26章 清水紙貴第143章 一對糊塗蛋第494章 重聚第58章 兄嫂上門第547章 你主子呢第193章 元宵2第267章 三皇子設宴第427章 宮裡又來人第309章 書呆子第三百四十一章第5章 回春堂第100章 劉氏教女第592章 瞭陣 冷落第468章 奪命飛刀第42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89章 將令第142章 醉態番外十小兒女8第252章 託媒第42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413章 出月子了第537章 做不到第300章 喜鵲登門喜事連連第198章 洗腦第602章 大結局2第四百五十五章第401章 林旭進京第一百八十五章第217章 出案第241章 紅柿子第513章 綠牡丹第291章 深意第16章 且忍她第425章 不敬之罪第18章 全武行第455章 臣有罪第586章 懸殊第275章 雲二送禮第404章 無情還是有情第80章 潘佳卿、定下了第518章 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