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一個唐家

這一天早上起來,邱晨帶着兩個孩子洗漱了,陳氏帶着春香和月桂送上早飯來。

正吃着,林嫺娘收拾的利落素淨地過來,邱晨笑着讓她:“五妹妹吃過沒?過來一起吃?”

林嫺娘俯身摸了摸邱晨懷裡的阿滿,笑道:“大嫂,我吃過了。我過來是想跟大嫂說一聲,昨兒咱們的新鋪子已經收拾妥了,再籌備兩日,我想着大後日十月二十六開張,您到時候若有空帶着孩子過去湊湊熱鬧去!”

邱晨略一沉吟,即笑着答應下來:“行!鋪子要開張,你也一定忙得很,我就不留你了。鋪子開張需要什麼,你儘管開口!”

林嫺娘笑着應了,俯身抱了抱阿福,告辭去了。

送了林嫺娘出門,轉回來邱晨只喝了一杯豆漿就不吃了,洗漱過後,等着阿福阿滿吃飽了,給兩個小的收拾利落了。

楊樹勇趕着車送了兩簍子新鮮刀魚來。

邱晨看着眼睛都扣扣了楊樹勇,不由心生愧疚,嗔怪道:“大哥,家裡那些人都是吃閒飯的啊?你也是,怎麼自己又跟着熬夜啊!”

楊樹勇抱着阿滿拋高高呢,阿滿小丫頭髮出一聲聲歡叫和咯咯咯的笑聲。聽到邱晨的埋怨,楊樹勇接住阿滿,滿不在乎地擺着手:“不過是早起了會兒,哪裡是什麼大事,待會兒轉回去,補上一覺就行了!你不用擔心我!”

看他這樣,邱晨就知道再說也沒用,連忙道:“今兒得了這些,夠吃好幾頓了,明兒你可別再早起了。”

楊樹勇連連點着頭應下來。

兄妹倆說了一會話,楊樹勇又稀罕了阿福阿滿一回,這才告辭趕着車回去了。

送走楊樹勇不多會兒,打發去唐府的順子家的和陳氏也轉了回來。一臉歡喜地回報說吳太太極和氣,說今兒在家沒事,讓邱晨帶着孩子趕緊過去呢。吳太太還囑咐了,午飯就在唐府用。

看看也快到巳時了,邱晨把兩個孩子交給順子家的和春香打理,自己進耳房洗漱了出來,坐在妝臺前由着月桂梳頭,一邊低聲詢問着陳氏唐家的情況。

陳氏一邊幫着月桂挑着頭髮盤髻,一邊低聲地回稟道:“唐大人出身京城的唐家,其父唐崇任吏部右侍郎。兄長任遼東府城奉天知府。唐大行二,妻子吳氏出身平常,吳父當年與唐崇唐大人同年進士,現在山東臨清知府任上,官聲清明。唐大人府上人口少,算是清淨,唐大人二子二女,大小姐和二位公子都是吳太太所出,二小姐由妾文氏所出。唐大人就文氏一個妾,原任泗陽縣令時納的,其父乃淮安府同知……”

邱晨微微挑着眉:“淮安知府嫡女?”

月桂嚇得連忙鬆開手裡捏着的一縷頭髮,陳氏也微微一怔,笑道:“庶女,生母是個婢女,還是文氏嫁給唐大人之後才擡了妾。文氏剛剛也見到了,極和婉柔順的人兒……南邊兒的女子,長相也秀麗溫柔。”

邱晨嘴角噙着笑,轉回頭去,一邊示意月桂繼續,一邊道:“說說吳太太的長女和兩個公子吧。前兒聽吳太太說大小姐吹了風犯了咳疾……這咳疾是打小有的毛病還是……”

陳氏想了想道:“兩位公子和大小姐倒是沒見到,不過,聽送我們出來的婆子說,大小姐前兒聽吳太太見到太太您,就懊惱的不行,一直盼着太太過府拜會吶……聽話音兒,應該沒有大礙……”

頓了頓,看邱晨沒有其他話詢問,又接着道:“大小姐今年十二了,聽話是個性子爽利的,聽說愛看書,愛擺弄香脂香露的……大公子今年十歲,二公子七歲,請了淮揚有名的儒士仇良邕在家裡教導,據說大公子功課極好……二公子年歲還小,還看不出什麼來。”

邱晨默默地聽着陳氏介紹着唐家的情況,好一會兒才應了一聲:“我知道了。今兒過去,用心聽着些……嗯,也別太猴急了,讓人看出端倪來也不好。”

陳氏微微曲膝應下。

不多時,月桂就給邱晨綰了個墮馬髻,陳氏也從妝奩匣子裡挑了支風頭金釵來。邱晨看着明晃晃的金釵,還是搖搖頭道:“用那支碧玉蟲草簪吧!”

陳氏毫不猶豫地換了簪子,爲邱晨攢在左側的發間,邱晨想着那日吳氏的妝扮,到底在妝奩匣子裡又挑了一支極精緻的紅寶梅花簪遞給陳氏,攢在髮髻中間。

這支紅寶梅花簪,花瓣都是由紅寶石鑲嵌而成,花蕊金絲微微顫動着,雖談不上奢華,卻極精緻生動。陳氏一拿開手,月桂就低聲讚道:“太太攢上這支簪子真是好看!”

邱晨微微轉轉角度,看着鏡中似乎生動了一些的容顏,也覺得不是那麼難以接受,含笑睨了月桂一眼,垂眼從妝奩匣子裡挑出幾支同款的單支紅寶梅花簪來交給月桂:“拿這幾個給滿兒送去,也換一換她每日戴的金鈴兒。”

陳氏在旁邊微笑道:“太太和小姐平日裝扮偏素淡了……就這幾支梅花簪子添上小小姐的金鈴兒也不過。”

邱晨笑笑沒有作聲,月桂笑嘻嘻地託了幾支梅花簪子匆匆去了。

果然,不多時阿滿收拾利落了飛奔進來,兩側的抓髻上果然攢了細小精緻的紅寶梅花,小金鈴兒則半隱半掩在髮髻中,只剩下金光點點和清脆的鈴聲,並不顯驕奢,只填了精緻和生動,真是挺好看的。

阿滿很顯擺地搖晃着小腦袋,大睜着眼睛追問:“娘,好看吧?”

邱晨抱了抱小丫頭,含笑點了點頭:“好看,孃的小滿兒怎麼都好看!”

滿兒兩眼登時笑的彎成了月牙兒,仰着小腦袋道:“娘今兒也好看!”

阿福一身絳紅色的絲綿直身長袍也慢慢地走了進來,邱晨看看懷裡活潑可愛的阿滿,再看看小小年紀就穩重端正的阿福,只覺得心裡滿滿的都是驕傲。她的兩個孩子不論帶到哪裡去,都是出色的,不遜於任何人!

讓阿福阿滿帶了給唐府三個孩子的禮物,母子們帶着春香、陳氏,還有阿福的小廝喜良,阿滿的丫頭玲兒,分乘了兩輛車子,一路出了林宅,出了官帽兒衚衕,朝着府衙后街的同知府而去。

安陽府知府、同知本來都在府衙後院有各自的房子,只不過府衙面積有限,從雲逸舟任知府以來,就在府衙后街上建了單獨的府邸,隨後同知也建了同知府。唐言璋雖說已經升了安陽知府,卻並沒有搬動,仍舊住在同知府裡。倒是吳雲橋兩袖清風家境一般,家眷又沒有來到,暫時住到了府衙後邊的西院,原本爲同知備下的官宅裡。

府衙后街寬敞平整,相對於昨日的擁擠不堪,今兒就顯得格外清淨了,既沒有往來流連的小攤販,也沒有多少行人,只有同知、知府兩府門前,各有幾名門人或站或坐着,袖着手三三兩兩地說着話。

林家的車子一路駛過同知府大門,在西角門上略略一停,就徑直駛了進去,直到二門外,方纔停下來。

邱晨帶着兩個孩子下了車,吳氏正匆匆從二門裡迎出來,一邊爽朗笑道:“早就說過了,你隨時過來就成,還送什麼帖子,豈不外道了!”

邱晨迎上前曲膝見了禮,笑着道:“這不是第一回上門嘛,總得讓她們過來認認門兒,以後,我可就不客氣了,說不定天天過來攪擾太太了,到時候太太可別嫌我煩得慌!”

“怎麼會,高興還來不及呢!”吳太太曲膝回着禮,一邊笑着應承了邱晨,目光已經看向了邱晨身側的一雙兒女,滿臉欣喜道:“哎喲,這是你的一雙兒女吧?”

邱晨微微側了身,讓出阿福阿滿來,笑着低聲道:“這是你們……”

不等邱晨說完話,吳太太已經笑道:“我託個大,就叫伯母吧!”

邱晨也不客氣,直接對孩子們笑道:“快見過你們吳伯母!”

阿福拱手長揖,阿滿不太規範卻極認真地福身下拜,童聲稚氣地問候:“孝孺(孝婕)見過伯母,問伯母安!”

吳氏眼中閃過一絲訝色,隨即笑着伸手將兩個孩子拉起來,摸摸阿福的臉,又抱了抱阿滿,笑着讚道:“這麼大點兒孩子就如此知禮……真不知道你是怎麼教出來的……唉,我看着誰家誰家孩子都好,都比我那幾個皮猴子強!”

說着,吳氏一手牽了一個孩子,引着邱晨往裡走去:“瞧我,一見兩個孩子就啥也顧不得了,攔着你們在這裡吹起冷風來了……走,咱們進去說話去!”

吳氏身後跟着兩個姿容秀麗的大丫頭,還有一個二十多歲婦人裝扮的女子,恭眉順眼的,一直含着微微的笑,恭恭敬敬地跟在吳氏身後,想來就是唐知府的妾室文氏了。果真如陳氏說的,真是柔婉嬌嫩的讓人見之就禁不住地生出一股子憐惜之情來。

吳氏一直沒有介紹,邱晨也索性裝糊塗,只當不知,接過阿滿來自己牽着,和吳氏說笑着一路進了正院。

進了正院正堂,陳氏和春香、玲兒上前替邱晨和福兒滿兒去了斗篷手套帽子諸物,吳氏也去了斗篷,笑着招呼着邱晨往東側裡進去:“咱們也別拘着了,進裡邊暖和地坐着說話去。”

邱晨很是隨意,也很隨和地帶了吳氏一路進了東側的起居間,隨着吳氏在暖榻上落了座。阿福乖乖地在側邊的椅子上坐了,阿滿則倚在了邱晨的懷裡。

吳氏一個眼色,一個大丫頭託了一個托盤上來,吳氏取了一對赤金嵌寶的手鐲,拉了阿滿的小手給她戴在手腕上,又拿了一塊水潤碧透的碧玉雙魚佩給阿福掛在腰上,阿福拉着阿滿重新行了禮拜謝了,吳氏拉着說笑誇獎了一回。

正說着話,門口小丫頭挑起簾子來通報道:“大小姐,大少爺二少爺來了!”

聲音未落,踢踢踏踏一陣快而不亂的腳步聲就走進屋來,一路直進了東次間,邱晨迎着腳步聲看過去,就見一個十多歲的小姑娘,穿一件牙白色滿繡了丁香花的襦衫,下着櫻桃紅百褶裙,梳着雙螺髻,身量尚未長足,身形單瘦,面容清秀靈透,特別是一雙眼睛彎彎的含着期待和歡愉看過來,讓人沒辦法不喜歡。

後邊跟着的兩個男孩子,大的身着寶藍直袍,小的穿一身大紅直袍,都是容長臉,面容清秀。大的舉止從容端莊,進門並不四處亂看,小的卻歪着頭從邱晨身上掃過,隨即目光就關注在阿福身上,好奇地打量着。

三個孩子不論好奇還是端莊,禮儀上顯然教導的極好,即使打量也並不放肆,很快就收回目光,規規矩矩地上前給吳氏行禮問安。

吳氏笑着道:“快見過你們楊嬸嬸!”

邱晨還是第一次被人叫做嬸嬸,微微囧了一下,也就恢復了鎮定,笑着起身拉住爲首的大小姐,道:“別這麼多禮了。”

然後拉着唐大小姐的手,細細地打量着,轉頭對吳氏道:“我就稀罕這麼大的小姑娘,水靈靈的跟花骨朵兒似的,怎麼看怎麼好看!”

說着,接過陳氏送上來的一隻金剛石鐲子給唐大小姐唐蘭芷戴在手腕上,又拿了兩支琉璃小瓶兒遞給唐蘭芷,笑道:“這是嬸孃自己淘弄的花露,沐浴、塗臉都行,你拿了去玩吧!”

唐蘭芷對金剛石鐲子沒怎麼在意,倒是拿着兩瓶花露兩眼燦亮起來,看了又看,眉眼彎彎地曲膝謝了,又拿着小瓶子摩挲了片刻,直到吳氏笑着嗔怪:“看着孩子,就愛這些東西,一看到這些,就什麼都顧不得了。”

唐蘭芷嘟嘟嘴,仍舊有些不捨地將花露交給身後的小丫頭拿着,笑着捱到吳氏身邊,蹭着吳氏的胳膊道:“娘,您教訓女兒也等楊嬸嬸離開吧……”

邱晨正從月桂手裡接了兩塊歙硯遞給唐家兩位少爺閏辰和閏申,聽到蘭芷這話,忍不住地失笑起來。

吳氏推推蘭芷,對邱晨笑道:“看看都這麼大了,還這麼一副小孩兒脾氣,想想我就愁得慌。”

邱晨笑着道:“這是大小姐的福氣,有大人和太太這樣的父母……而且,大小姐性子活潑,這禮儀舉止上可是一點兒不差,吳太太大可不必發愁!”

吳太太笑着謙遜了一兩句,話題轉開,問起邱晨進疫區的事情來。

這些話邱晨不知被問了幾次,也說得熟了,只撿着略略說了一兩句,笑道:“我所做的其實了了,主要是雲大人、唐大人的全力支持,兩個縣的大人衙役們也都積極認真,任勞任怨,還有那些百姓們,甚至是那些病人,只要病情稍稍緩解一些,就幫着護理病情比較重的病人,再好些,就幫着做活……當時最主要的活計就是兩個,一個是護理病人,另一個就是清理,清理各種污物、穢物,清洗衣物……這些東西一不小心就能傳了病……那些人卻沒有一個人抱怨……相對於大人們和這些互相幫助的百姓們,我做的真是不值得什麼。”

邱晨說起那一段經歷,眼睛微微地眯了起來,目光復雜的,有些感嘆,有些敬佩,甚至有些懷念,卻絕對沒有害怕和恐懼。沒有那種經歷的人永遠沒辦法體會,那種時時介乎於生死之間的感受,那種從死神手裡奪下一條條人命的歡欣……又怎麼可能不讓人懷念!

房間裡很沉默,連最活躍的閏申都安靜下來,雖然表情有些茫然。蘭芷和閏辰大些,明顯能夠聽明白一些,都是一臉又好奇又畏懼的表情。

吳氏一臉震驚心悸,好一會兒才吐出一口氣來:“不讓你說,我們這些人雖然知道不容易,卻真不知道這些……如今只是聽聽,都覺得渾身發冷,真不知道你當時怎麼那麼大勇氣的。你就沒想想兩個孩子……”

說到最後,吳氏的目光掃過懵懵懂懂的阿福阿滿,一下子住了口。

臉色緩了緩,笑着轉了話題:“閏辰閏申,你們之前不是說沒人玩兒的?怎麼孝孺孝婕來了,你們倒不急了?”

閏辰看了看小小的阿福阿滿,明顯的沒什麼興趣,卻也沒說什麼。閏申卻還小,還不懂得掩飾自己的情緒,很有些不以爲意道:“他們太小了……能玩什麼?”

吳氏飛快地掃了邱晨一眼,臉色一沉正要呵斥小兒子,卻聽到一個脆脆的小嗓子敞亮亮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句話閏申哥哥不知道麼?”

吳氏眼睛睜大了,很是訝異地看着阿滿,又擡頭看向邱晨,卻見邱晨臉色不變,只是含笑看着,她也略略放鬆了神情,含笑看起孩子們的交鋒來。

閏申顯然沒想到阿滿這麼小小的居然能這麼有力地反駁他,愣怔怔的好一會兒才撇嘴道:“難道我說的不對?你這麼小懂什麼?”

阿滿咕嘟着嘴兒,一臉嚴肅道:“三字經、百家姓、千家詩、千字文這些夠不夠?若是不夠,論語夠麼?大學中庸我還沒學完,夠麼?”

這一溜兒書名說出來,不禁閏申呆愣了,連閏辰都神色鄭重起來,坐直了身子,直直地盯着小小的胖胖的女孩兒掰着肉肉的手指頭,一本書一本書的數落着,滿眼的驚訝和懷疑。不過,在他看來,這麼大點兒的小女孩兒,能說上這麼多書名來已經不錯了。他自詡功課極好,也是四歲纔開始啓蒙的……這個小姑娘看樣子至多不過三歲!三歲小姑娘能學完三百千千,還學完了論語……怎麼可能!誰信啊!

顯然,閏申也是這麼想的,呆怔之後撇嘴道:“你說出書名來就算學完了?”

阿滿卻毫不示弱,也不惱不火地,甚至還帶着笑,道:“閏申哥哥是要考考我麼?”

閏申有些傻眼,他讀書不如大哥刻苦,啓蒙三年,三百千千倒是學完了,可四書五經卻纔剛開始學……他自己都不會,怎麼考別人?

“昔孟母,擇鄰處。”卻是閏辰開口提了句三字經。

“子不學,斷機杼。”阿滿毫不遲疑地脆聲回答。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學,不知義。”

“大道直如發,春來佳氣多。”

“五陵貴公子,雙雙嗚玉珂。”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 ……

閏辰問了幾句三字經,轉而問起了千家詩,繼而又問起了論語,卻沒想到,小小的丫頭梳着兩個包包頭,揹着小手嘚吧嘚吧地回答的那叫一個溜。如此一來,別說閏申,就連閏辰都收了對阿福阿滿的輕視之心。

一問一答沒多會兒,眼看着考不住阿滿,吳氏驚訝地笑道:“哎喲,真是沒想到,這麼大點兒的小姑娘居然背了這些書在肚子裡,還真是個小才女吶!”

說着,不等邱晨寒暄,推着身旁的蘭芷:“你們幾個小的也別在我們眼前頭拘着了,你帶着弟弟妹妹們去你那裡玩兒去……好好照應着,別讓孝孺孝婕磕了碰了。”

吳氏一發話,吳家姐弟自然恭聲答應了,阿福阿滿看了看邱晨,見孃親含笑點頭,也挪動着小短腿來到吳氏面前行了禮,跟着三個大孩子出去了。

孩子們走了,邱晨就和吳氏說起話來,說了孩子的教養,吳氏又轉到小時候的閨閣趣事,邱晨這些事情沒啥說的,就小心地注意着,說着似是而非的鄉村趣事兒……如此你來我往的各自說着各自的話兒,倒也說的還算熱鬧。

如此過了小半柱香的功夫,閏申突然從外頭跑了進來。

邱晨嚇了一跳,閏申一件大紅袍子沾滿了灰土,頭上的巾子也歪了,頭髮也有些散了,衣裳也似有些拉拽的痕跡……這一身狼狽樣兒,她倒是經常見,不過是孩子們練拳後見到的,難道是幾個孩子打起來了?

吳氏也唬了一跳,連忙跳起來迎上去,抱住閏申上上下下查看着:“這是怎麼了?磕到哪裡沒有……”

閏申卻並不哭鬧,反而一臉興奮着,推了推吳氏,有些不耐地道:“我沒事,好着吶!”

然後目光亮亮地看了看邱晨,又轉而跟吳氏道:“娘,你不知道,滿兒妹妹可厲害了,不但背書背的好,還會打拳……滿兒妹妹說,楊嬸嬸家裡請了教習,每日教他們兄妹練拳。娘,我也想練拳,讓我一起滿兒妹妹練拳好不好?”

邱晨一聽閏申沒事,剛剛鬆了一口氣,就被閏申要練拳的話再次嚇到了。

她本來也沒想着讓孩子們練什麼功夫,不過是想着鍛鍊身體,避免生病罷了。只是,交給秦義秦禮後,被歪曲了。她自己都有多少不放心多少心疼,也因爲知道秦義秦禮等人心中有數,不會傷害到孩子,這才忍着不去阻攔罷了。唐家是書香門第,看吳氏又是個疼孩子的,又怎麼可能會捨得讓孩子去遭那份罪!

而且,這事兒還是阿滿阿福引起來的……也不知道吳氏心裡會不會生出不滿來。

吳氏愣怔着,好一會兒才失笑地呵斥道:“能讓你個皮猴子說聲厲害也不容易了。你這樣子……還不先去洗漱換了衣服再來,也不怕你們楊嬸嬸笑話你!”

閏申還想說什麼,被吳氏虎着臉一瞪,乖乖地退下去洗漱更衣去了。

邱晨目光掃過下手侍立的陳氏,看着她匆匆走出去,這才笑道:“我那倆孩子在村子裡野慣了,沒成想這麼一會兒就弄成這樣……好了,夫人以後也不用說兩位公子是皮猴兒了。”說着一臉無奈地攤攤手。

吳氏轉回身來,失笑道:“這還真是……你說你,怎麼想起讓孝婕一個女孩兒家學拳去了?”

邱晨一臉煩惱無奈地道:“我哪裡是想着讓她練拳啊,不過是兩個孩子身子骨弱,想着找個教習帶着他們歷練歷練身骨,不指望多高明,能身體強健些,不生病就好。哪裡想到,找的教習用心,竟一板一眼地教起來了……雖說最初也覺得有些過,可看着孩子們的身子骨是真的強健起來了,而且還喜歡學……我也只好默認了,就反過來寬慰自己,至少以後不虞被人欺負了去!”

吳氏笑嘻嘻地白了她一眼:“被人欺負?你也不怕欺負了別人?”

邱晨攤攤手道:“欺負人總比被人欺負了好……欺負了,咱們想法子兜着吧,也沒其他法子了。”

吳氏噗地笑出來,指着邱晨顫着手指,好一會兒才緩過氣兒來,笑嗔道:“你說說你……你也不怕女孩兒家傳出名聲去,以後這親事上……”

邱晨遞了杯茶到吳氏手裡,道:“孩子身子骨好,安穩康健地成了人再說那些吧。這會兒就愁,那得愁到什麼時候去!”

吳氏突然笑起來,神秘兮兮地往邱晨這邊湊了湊,低聲道:“我家皮猴兒不怕欺負,找個能欺住他的我還省心,不若……”

邱晨心裡一突,擡眼看向吳氏,笑着打斷她道:“就這會兒說這個太小了,萬一長大了申哥兒不喜歡厲害妹妹,我們怎麼辦?難道讓他們成就一雙怨偶不成?”

吳氏嘆口氣點點頭:“也是……你家滿兒還小,不用着急,我的蘭芷卻大了,轉過年來就十三歲了,這會兒就要開始操心尋摸着了……唉,雖說不得不替她操這份心,可真真是心酸,女兒出嫁後就是人家的人了……唉!”

十三歲?邱晨心中一動,又隨即按捺下去,笑着寬慰道:“孩子大了都一樣,就跟小鳥兒似的,長大了長全了羽毛,就要自己飛去了,咱們做母親也不指望什麼,不就指望他們健健康康倖幸福福的嘛!你這會兒早上心是對的,好好甄選甄選,挑個好的,讓孩子幸福美滿才最重要。”

吳氏嘆息着點着頭:“我也知道,都知道,就是……唉,也只能這麼想了。”

“說起來,我剛來安陽不多時候,安陽這邊兒也不認識幾家人……”說到這裡,吳氏停了一下,皺了皺眉頭,撇撇嘴道,“你也看到了,安陽這邊一共就那麼些人,也沒幾家能挑能選的。我們老爺這一任就是三年,三年後不說很可能不動,就是挪動也不一定去什麼地方,也不知能不能回京……主要是,三年後,蘭芷就十六了,就真晚了。”

這些事,邱晨也沒法子多說,只能笨拙地寬慰道:“大小姐還小呢,你耐心些慢慢尋摸着,這姻緣天定,說不定那會兒就被你看中一個好的呢!”

頓了頓,邱晨又道:“京裡還有什麼人,若是能有託付的幫着操操心更好了。”

吳氏嘆口氣:“老太太最喜歡蘭芷,可惜年紀大了,精力夠不上了。她大伯母管着家,跟各家往來應酬倒是便宜……還有她舅媽和兩個姨母……過年時少不得要給她們寫封信託付託付。”

說着話,陳氏從外邊回來,朝邱晨微微搖了搖頭,邱晨放下心來,繼續聽着吳氏說起京裡的種種繁華來。之後二少爺閏申沒再提學功夫的事兒,邱晨和吳氏也彷彿有志一同地選擇性地忘卻了一般。

吃午飯的時候,吳氏帶着邱晨在榻上的榻几上,孩子們則兩人一桌,分坐在下手。陳氏和玲兒緊跟在阿滿身後,小心伺候着。阿滿進來時倒是不狼狽,只是邱晨眼尖地看到,阿滿頭上的紅寶髮簪變了位置,想來是抓髻重新梳過了。

吃過午飯,喝了杯茶,略略說了兩句話,邱晨就帶着阿福阿滿告辭離開了唐府。

眼看要到官帽兒衚衕了,邱晨腦中電光一閃,突然坐直了身子,詢問陳氏道:“唐大人的唐家,是不是就是文庸的唐家?”

陳氏微微一怔,眼中閃過一絲古怪,被她飛快掩下去,邱晨直盯着她都沒看清楚。

順了眼皮,陳氏慢慢回稟道:“兩位唐大人確是一個唐家,只不過,文庸公子並非嫡支……”

不是嫡支,也就是庶出房。不過這個沒甚關係!

邱晨吐出一口氣來,靠回大迎枕上,默默地思量起來。她就覺得吳氏跟自己親近的有些莫名,原來是這個關係在這裡……爲了唐文庸?或者是爲了秦錚?那唐言璋這一次升遷爲安陽知府……甚至唐言璋調任安陽同知,會不會是秦錚或者唐文庸的手筆呢?

第75章 娘,抱窩第156章 一笑泯恩仇第128章 人才難求第118章 是不是第230章 離京第136章 上門第211章 男人們臉紅了第152章 請求療傷第344章 下聘了第469章 宜萱上門第604章 大結局(完)第145章 縣試畢第528章 天不遂人願第159章 林嫺娘上門第209章 爲善是有條件的第503章 哪個姑娘第154章 希望第526章 相依相伴第455章 臣有罪第223章 論病第237章 丟人第589章 歸鄉?第131章 孃家人第285章 三月三(1)番外十四小兒女12第151章 我們爺帶着傷第二百二十一章第180章 搶魚大賽!第108章 劉家嶴的夜不平靜第511章 原來是她第262章 活該第593章 發動了第三百六十一章第510章 不是第86章 僞善第四百五十五章番外十六小兒女14第604章 大結局(完)第251章 剃毛第62章 打夯起牆第169章 親人第169章 親人第422章 宮裡來人第398章 別離突至第53章 淨身出戶第175章 木頭、惡婦第550章 來了來了第363章 我妻子自然不凡第43章 潑婦第345章 就要婚了第587章 送年禮啦第112章 凌山衛第117章 呼延尋第483章 女先生第482章 先生第565章 不請自來第518章 相看第214章 理家第586章 懸殊第129章 混賬東西第328章 兄妹第14章 徐先生第108章 劉家嶴的夜不平靜第569章 招個女婿第495章 親事第521章 祖孫第573章 問及滿兒第284章 成柺子了第250 花兜兜第374章 家書勾起思念第356章 三舅舅第598章 春來了第307章 無法說服第121章 兄弟錯過推薦二月榴冷麪總裁請自重第469章 宜萱上門第81章 籌備第499章 春花對美人第29章 吃海味啦第65章 進城、上墳第463章 回來啦第406章 待產第410章 洗三第468章 奪命飛刀第585章 刺蝟的柔軟第107章 原來是他第452章 冬至家宴第171章 心有不甘第532章 挑花樣第209章 爲善是有條件的第237章 丟人第9章 吃頓好的先第57章 孃家來人番外五小兒女3第400章 賀壽第94章 請師第404章 無情還是有情第365章 有情無情第29章 吃海味啦第495章 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