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爲善是有條件的

邱晨帶了劉氏,爲怕顛簸,路上的速度放慢了不少。g而且,爲了不讓老太太多受一遍顛簸,邱晨直接將劉氏送回了楊家鋪子,她也在楊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從楊家鋪子直奔南沼湖。

與上次邱晨過來相比,又有了不少變化。

路上的青石壓的實靠了,平坦了許多。湖邊的大片蘆葦長出來,一大片望不到邊的綠意盎然,讓不知道的人隔遠一看,說不定會誤認爲是大片大片的稻田。而來到院落近前,與之前的安寧靜謐不同,人還沒下車,就已經聽到了隱約的嘰嘰喳喳、嘎嘎嘎的雞鴨叫聲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片喧鬧的另類雞鴨合奏交響樂,讓這個安靜了多年的南沼湖一下子活了起來,熱鬧喧譁了起來。

前頭秦勇已經報了信,是以,邱晨的馬車剛到院子外,周氏就迎了出來,跟在她身後的還有一老一少兩位婦人,沒有周氏介紹,邱晨只看那兩人靛青的棉布衣裙,還有那明顯帶着南方人特徵的臉,就基本上確定了兩人的身份。

果然,周氏迎了邱晨後就將身後的兩人介紹給她。年齡大的是老何的妻子,姓應,應氏。年紀小的婦人只有二十歲出頭的樣子,看上去與邱晨年齡相仿,眉目婉約,只是皮膚稍稍有些黑,顴骨略高,鼻樑微塌,眼睛水潤明亮,有着明顯的南方人特點,是老何的大兒媳婦張氏。這一次老何搬着一家子過來,真是下了決心了,連老帶少,一家子十一口都搬了來。老何老兩口、五個孩子,長子次子皆娶了親,長子已經有了一雙兒女,次子則是此次老何回家操辦的婚事,還有兩個姑娘和一個小兒子沒有結親……男人們去了湖裡栽藕,孩子們就去湖岸上挖野菜餵雞鴨,這會子都不在家。

應氏不會講官話,邱晨跟張氏說了幾句,張氏應答順暢,態度恭謹卻並不諂媚,讓邱晨頗有好感。

留了周氏和應氏在家裡做飯,邱晨跟着張氏去了湖邊。碼頭上拴着一艘小周,張氏身形輕盈地跳上船,取了一條竹篙撐着,讓邱晨也上了船,竹竿往碼頭上一點,小舟輕盈的就如一片飄在水面上的葉子,悠悠然地盪開來,直往湖的另一側而去。

剛剛擺脫了冬日禁錮的湖水,卻沒有江河一瀉千里的洶涌,也沒有大海千濤拍岸的澎湃。冬日,湖水結了冰,它是安靜平坦的一面鏡子;春日,湖水融化了,它仍舊波瀾不驚,如一片融化了的碧玉,靜靜地在你面前展開,細膩滋潤,卻誰也沒辦法忽略它的深沉和包容。

邱晨一開始還是站在船上,不久,就在船頭坐了下來,雙手攏着膝頭,目光略過湖面上的一片碎金般的陽光,似乎落在近近遠遠岸邊的弄淡綠色上,卻實際,她的目光並沒有停留在某一點,卻又將目光所及之處的一景一物全部映入眼中,潤在心底。

莫名的,在湖水清清中,有那麼一個人的身影在邱晨心中浮現出來。那人看似清淡疏淡,看似冷清無波,但總是如這湖水,不張揚,不作勢,靜靜地在那裡,就會讓人覺得心安無比。

邱晨的眼睛似乎因湖面的泛光刺得微微眯了起來,細看卻能發現,被兩排睫毛半掩住的眼眸中,目光早已經飄渺起來,不知落在何處。只不過,她此時的臉色神情,卻是安詳中帶了些似有似無的回味……

“東家娘子,您看,前邊兒到了!”張氏歡喜的聲音在身後傳來。

邱晨激靈靈醒過神來,眨了眨眼睛,方纔想起自己身在何處,臉頰微微一紅,深深吸了口氣,將浮躁的心緒掩下去,這纔回應道:“呵呵,是啊,那邊,他們看樣子忙着吶,都沒個擡頭的!咱們也別耽誤了他們,悄悄兒過去吧!”

張氏點點頭應着,不再吱聲,只輕搖了船櫓,悄無聲息地把船劃了過去。

還是老何,因爲要看着一行人幹活,第一個看到了邱晨,連忙笑着招呼。邱晨也已經在船頭上站起身來,見到老何,難免一番寒暄問候。老何引見了自己的三個兒子和二兒媳諸人,之後,就乾脆來到張氏船上,引着邱晨,指點着給她說哪一片兒種的藕用蓮荷,哪一片兒是採蓮子的,遠處些是雞頭米和菱角,湖岸灘塗上則種了一片荸薺……

邱晨聽得滿心滿臉都是歡喜不已,只是連連點着頭,最後爽快地給了老何一句話:“這片水面我就交給何師傅了,要肥要人何師傅說話,其他的我統不管的,我只安心等着吃了。蓮子、雞頭米、菱角……可都是好物兒!”

老何家三個兒子兩個媳婦都有些歡喜不盡,又有些不敢置信,老何卻跟邱晨熟悉了,知道邱晨的脾氣,一點兒都不感到驚訝,只哈哈笑着連聲答應着:“東家娘子放心交給老何,老何也必定不會讓東家娘子失望。等入了暑,東家就能帶少爺小姐們來賞荷吃嫩藕了,還有菱角和嫩蓮子、雞頭米,嫩嫩的摘下來最是清甜不過的。”

邱晨點點頭:“還有藕帶……不過那東西可能要等明年了!”

這回,連老何也露出一抹驚訝之色,連連笑道:“沒想到東家娘子連藕帶都知道……那也是好物兒,素炒涼拌都好,暑季吃最是清熱敗火,祛溼除熱的。呵呵,今年剛種的新藕確實採不得藕帶,明年,明年一開春就能吃上。春上新發的藕帶最嫩最清甜!”

“好,我有耐心,等得住!”邱晨笑應着。

邱晨跟着老何看了一下各類水生作物的情況,順便暢想了一下各種收穫的美好,也差不多臨近午時。仍舊由張氏划着船,載了老何和邱晨轉了回來。楊樹勇帶着十數名幫工和老何的兒子媳婦們,早上出門的時候就帶了午飯的,是以中午就不回來吃飯,以免一來一回耽誤時間,誤了種植季。

回到岸上,周氏和應氏已經做好了午飯,邱晨幾個簡單吃了。老何拿出收購藕種等的剩餘銀錢,連明細賬目,都交給邱晨。邱晨讓青杏收了賬目銀兩,又拿了一隻包裹出來,交給老何:“何師傅,這裡是二百兩銀子,一百兩是你今年的工錢,一百兩是我給你的安家費用。當然,這一百兩工錢只是預支的部分,咱們這片湖,我是跟孃家五五分賬的,我再從我那五成裡拿出兩成給你……呵呵,這個收益多少,我可就不敢作保證了!”

老何看着桌子上不大的包裹激動地眼睛有些發紅,連連擺着手道:“東家娘子,使不得,使不得,您給的工錢就已經足夠了,哪能再拿安家銀,更別說再拿份子錢!”

邱晨笑着往前推了推小包袱,道:“何師傅,咱們也在一起待了一年了,我啥脾氣何師傅想必也知道。我是把何師傅當成自家人看待的,我信何師傅,能夠讓我吃上蓮子、鮮藕,也能讓我這湖掙到錢……以後,種植這一塊,該收該種該施肥,都交給何師傅你來統管,你有什麼事兒直接找大哥,大哥辦不了的,還有我……我就想着,等咱們把南沼湖種滿了荷葉蓮花,菱角芡實,等到夏日碧翠疊蓋,紅荷映日的時節,咱們這南沼湖可就不再是荒湖爛泥地,到時候哇,說不定多少文人墨客都要跑到咱們湖邊兒來,賞荷賦詩……”

老何被邱晨描述的美好前景激動的不行,臉膛本就黑紅,也看不出紅臉了沒有,只是一雙不大的眼睛亮的閃人,眼周的皺紋越來越深刻起來,幾乎像是刀刻上去的一樣了。

跟老何交待了,讓青杏收了老何交回來的剩銀子和賬目,老何也不等着送邱晨,又急匆匆地乘了船趕着去看着種藕種雞頭米等物了。邱晨又詢問了應氏、張氏,可缺什麼少什麼,應氏卻是個樸直憨厚的,只笑着連連搖頭,看着張氏。張氏笑道:“東家娘子,我們一家這一趟雖說走的遠,路上卻照應的好,家裡幾乎大小物事都搬了來,到了這裡,舅老爺舅父人待我們都好,更是不缺什麼。夫人不必掛記。”

見邱晨點點頭,張氏又道:“東家娘子,物事不缺,就是我家大小子,原來在家裡,準備今年開蒙的,如今到了此處,諸事皆好,就是這兒還沒有學堂沒有先生,孩子們開蒙怕是趕不上了。”

邱晨道:“這兒人少,條件也有限,一時怕是沒法子建私塾。不過,咱們老家就挨着私塾,先生是咱們自家請的。府城也有不少好塾。另外,這裡離楊家鋪子不遠,也可以把孩子送到我爹孃那裡,入學開蒙……嗯,這事兒不難,你跟家裡人商量商量,看把孩子送去哪裡更好。定出個長成來,給我捎個話就行,我派人接了孩子送去上學。”

說到這裡,邱晨看着張氏和應氏笑道:“上學不難,就是怕你們娘倆捨不得孩子離了跟前!”

應氏連忙擺手,張氏也笑着道:“東家娘子說笑了。古語說的好,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磨練也成不了器,婆婆和我都懂這個理。”

邱晨頜首讚許道:“嗯,這是你們婆媳倆明白事理。”

打發了應氏張氏,邱晨又跟周氏嘮叨了幾句,把俊文不願近期娶親的事兒跟她說了說,又雜七雜八地聊了小半個時辰,邱晨這才辭過衆人,乘了馬車回了安陽城。

大興早就得了信兒,遠遠地接出西城門近十里地。

馬車稍停了停,大興就上了馬車車轅,替了青江趕着馬車,一邊兒跟邱晨說話。

那日,呼延尋遣開了隨從小廝,他跟林旭說了什麼沒人知曉,但近幾日鈺良上了心之後,隱約地從林旭的自言自語中聽了些來,雖然隻言片語並不連貫,可大興學給邱晨之後,她就大致給串了起來,也就把呼延尋和林旭說的話才猜了個大概。

車子臨近城門,邱晨就把車簾子放了下來,依靠着一隻墊子靜靜地坐在車廂裡,慢慢在心裡合計。呼延尋說的那些話,她是一句不信的。只是,她很奇怪,呼延尋之前對她母子三人幾乎是不聞不問的,根本沒放在眼裡,她主動提出一拍兩散不是正合他的心意,爲何又做出這諸多事情來?還對林旭做出這種假惺惺的態度來?

呼延尋這麼做,究竟爲了什麼?

說是想着一家團圓和美,她是絕對不信的。那麼,呼延尋想謀求的又是什麼?

思來想去,也毫無頭緒,邱晨揉着發脹的鬢角,乾脆把這些先丟開手,那人的事兒先不理會,還是先安撫了林旭的情緒,讓他安安心心地把這場院試考完再說吧!

一路進了城,回到林宅,天色也臨近黃昏。大興送下邱晨,就連忙又騎了馬去郭府接林旭了。

順子家迎着邱晨進了三進院,帶着婆子們送了熱水上來,邱晨洗漱了,換了家居的細棉夾衣羣,在炕上坐了,順子家的又上來詢問,“夫人,昨兒接了信兒說今兒夫人來,一大早,大興管家就打發了人去了碼頭,買了一桶鰣魚和幾位鱖魚來,都是鮮活的。今晚就吃魚可好?”

邱晨笑着點點頭,順子家的又問:“夫人可有什麼要囑咐陳氏的?”

邱晨喝了口茶,笑着擺擺手:“說起來,陳氏纔是正經學過上竈的,比我強得多。你就告訴她,讓她看着做吧!”

“夫人這話就太自謙了,經您指點做出來的菜,哪一回不是一家人誇,陳氏也說了,跟着夫人正經學會了不少吶!”順子家的笑着奉承。

邱晨笑道:“她既然學了不少,就更應該能做的好吃了。去吧,你們二爺回來,你進來報我一聲。”

順子家的答應着退了出去。

邱晨喝了一盞茶,交待青杏把林家老太太給林旭捎來的衣衫等物取出來,等順子家的一進來回報了,即刻帶着青杏去了二進院。

踏進門,林旭剛剛洗漱了出來,一見邱晨立刻露出喜色上臉,疾步迎上來,長揖及地見禮道:“大嫂一路辛苦了!”

“我昨兒到了楊家鋪子,今兒去了趟南沼湖,從那邊兒過來的,不辛苦!”邱晨說着,徑自在正堂上首坐了,滿心歡喜地跟林旭說起了南沼湖的種種,“這個老何,咱們是用對了,今年不但給咱們買了許多種苗來,還直接把家人都帶了過來,這是要在這裡安心住下去了。我也看了,老何家老少都是好的,三個兒子兩個媳婦都是勤快樸實的莊戶人家,而且知份守禮……嗯,有了他們帶着,咱們的南沼湖入了夏,就有大片的紅蓮碧荷可看了。老何還說了,入了暑,咱們就能去吃嫩藕、嫩蓮子,還有雞頭米和菱角……到時候,讓他們乘了船載着你跟阿福阿滿一起去湖裡自己採,也感受感受蓮葉田田的意境去。”

被邱晨一通話說的也露出一抹憧憬來,笑着連連點頭:“去年咱們門前池子裡結了那幾個蓮蓬,阿福阿滿都稀罕着捨不得吃,今年結的多了,真能由着他們倆吃了,他們知道了,還不知道怎麼歡喜呢!”

叔嫂倆人又閒話了幾句,邱晨將林老太太捎來的包袱交待了,就帶着青杏回了後院。

林旭將大嫂送到穿廊處,邱晨笑着停了腳步道:“你上了一天課,也累的很了,別跟嫂子這麼客氣了,趕緊回去歇歇,就吃晚飯了。咱們今兒買了幾條活鱖魚、鰣魚,我讓她們做上了。吃了飯,早點兒歇着,別熬得太晚,休息不好,明天上課也難專心。”

林旭目光矛盾地點頭應着,想說什麼,張了張嘴終是沒有說出來。看着邱晨進了三進院,轉過檐廊進了屋,林旭仍舊在穿廊裡站了一回,這才神色頹喪地回了自己屋。

晚上,邱晨從春香那裡得了準信兒,第二天一早,就打發人囑咐了鈺良,臨晌午,就派車去接林旭,邱晨要帶林旭去置辦點兒應考用的物件兒,讓鈺良跟林旭說,早點兒跟郭大老爺打招呼,午飯就不在郭府用了。

吃過早飯,邱晨將老何帶回來的賬目覈算了一遍,交給青杏入賬。巳時中,她就收拾利落,仍舊穿了一身極素淡的乳白襖裙,月白色窄身褙子,通體上下,只在腰上掛了個極小的香囊,裡邊放着一個桃核大小的赤金香薰球。發間攢了一支通透瑩潤的玉簪花脂玉簪子,臉上只拍了花露和乳液,沒有上粉,更沒有用胭脂。不過,經過一年多的保養,邱晨的臉色與初來時已是天差地別,沒了黯黃粗糙,白皙細膩中,透出一抹健康的粉色。邱晨不由感嘆,海棠本身的皮膚真是好,而且年紀輕,沒有皺紋、色斑的困擾,這種健康年輕的肌膚,不上妝就很好看。

邱晨出門,秦勇和沈琥照樣是跟隨護衛的。

一行人乘了車子,先去離郭家不遠的街口等着,剛到巳時末,林旭帶着鈺良就從郭府裡出來了,上了馬車,邱晨吩咐一聲,馬車調轉頭往最繁華的府前大街走去。

府前大街與鐵塔寺前大街是安陽府最繁華的兩條商業街。但相對而言,府前大街的店鋪更像是名品專賣,不像鐵塔寺那邊,駁雜冗陳,滿街小鋪子小攤販,更加親民一些。

車子行上府前大街,又走了片刻,就在一家鋪子前停了下來。

林旭首先跳下馬車,又回身候着大嫂也下了車,這才擡頭看向店鋪的門面,就見通街三間鋪面,門面大氣深沉,門楹上懸着一塊牌匾,上書:商記香料鋪!

“大嫂想買香料?”林旭疑惑地詢問。

邱晨笑着道:“我前兒想起一個調香的方子,能夠提神醒腦的。看看能不能配全,若是配全了,給你和韓公子用豈不正合適!”

林旭拱拱手,笑着道:“又勞大嫂操心了。”

兩人想跟着進了店門,就見三間大開間門面整個通聯着,在進門的右側放了兩對官帽椅和兩隻小几,牆角放着一個高腳花架,供着一盆綠意蔥蔥沒有開花的幽蘭。

邱晨暗暗點頭,這香料鋪子本來就會有許多種香味兒沾染氤氳出來,若是放着盛開的蘭花,不但蘭香不顯,反而更容易讓人難以辨別香料的味道。倒是供上這盆無花幽蘭,正正好恰如其分。

小夥計看到客人進店,連忙笑着迎上來,客氣地招呼着:“這位夫人,這位公子,二位想要什麼香?小店剛剛到的上好沉水伽南香和金星紫檀,要不要小的給二位拿來上上手?”

邱晨並沒理會小夥計,目光在對面的一溜兒牆的多寶格上掃過,就見每個格子裡都擺着匣子瓶子,並不見香,但只看這些盛香的器皿,或高檔瓷器,或精美玉器,手工精製細膩,足可以由此及裡邊所盛放的香料必非凡品。

目光一掃而過,大堂裡有三名夥計一名管事,只有一個年輕男人帶着小廝在看香,並沒有看到其他客人,跟不用說女眷了。邱晨就估摸着,這樣的店子一般都會設立會客室,以備女眷或貴客上門時招待所用。

收回目光,邱晨微微一笑,從荷包裡捻了一顆小銀豆子扔給小夥計,道:“不要這些凡品,你只挑着你們店裡的藏得好東西拿出來看看再說!”

得了足足半兩銀子的打賞,小夥計臉上的笑幾乎把眼睛擠沒了,一迭聲地答應着,引着邱晨往後邊走:“夫人,請您這邊兒走!”

邱晨看了林旭一眼,施施然地跟着小夥計穿過店鋪,往後邊走,一出後門,才發現這個商記香料鋪遠非外邊的三間店面那麼簡單,這穿過店面,後邊居然是個面積足有三四畝的花園子。園中疊石流水,亭臺閣榭,花木扶疏,還引了水在疊石假山上造了個小飛瀑,瀑下一片小潭,水清幽碧,有紅色黃色的錦鯉在其中自在悠遊,又有木製小曲橋在潭上跨過,人走在曲橋之上,一側是疊石飛瀑,另一側就是碧幽寧靜的小潭游魚,一靜一動,相映成趣,別具匠心。

隨着小夥計一路行來,穿過小園子,邱晨笑着指着疊石之上的四角飛檐的小亭子道:“春日正好,你們這園子修的也着實有趣,不如就在那亭子裡坐坐吧!”

小夥計得了賞,沒有不答應的,連連答應着,引着邱晨小心翼翼地踏着疊石小徑,不時還回身提醒着邱晨小心腳下。等邱晨到了小亭子中,小夥計又告了罪,飛快地跑下去,片刻拎了一壺熱茶和兩隻椅墊兒過來,安置着邱晨二人坐了,又飛快跑下去,這一次時間稍久了些,大概一盞茶時間,捧了兩隻精雕木匣子來。

這回小夥計拿出來的香料也不錯,與那日上門的女通事帶的品質相當,只是品種多了些。

邱晨一邊慢慢地看着香,一邊閒聊似的問小夥計:“聽說你們店裡香料最全,怎麼看起來買香的不多啊?”

小夥計一邊陪着笑,一邊盡心回道:“夫人說的沒錯,小店東家有自家的商隊,這香料比別家略全些。小店有專門上門的通事,是以,好些大戶家的夫人小姐就在家裡看香。另外,這會兒臨近午時,大多客人都回家或進酒樓用飯了,其他鋪子里人也就少些了。”

“哦,這樣,是我想岔了!”邱晨笑着點點頭,又道,“你說好些大戶人家的夫人小姐用你們家的香,有哪些?你說出來聽聽,也省的我買回去跟人家的用重了。”

小夥計雖然不太明白,爲什麼香不能用重了,但還是盡心盡力地回答着邱晨的詢問:“在咱們店裡用香的人家多,叫通事上門的,小的不知道,小的只知道一些進店看香的人家。這其中就有郭家的二少奶奶;新任指揮僉事府的柳奶奶……”

邱晨聽到這話,就出聲打斷小夥計道:“咦,我聽說新任的指揮僉事呼延大人未娶親,這又是哪裡來的奶奶?”

小夥計嘿嘿一笑,目光狡黠地在邱晨和林旭臉上掃過,壓低了聲音道:“那位僉事大人確實沒娶親,這事兒不是啥私密事兒,咱們安陽好幾家都想着把閨女嫁進僉事府呢。說起這位柳奶奶,據說是僉事大人的寵妾,只是僉事府裡沒有當家奶奶,就由這位柳奶奶統管着內院,內外都以柳奶奶稱呼。不過,這位柳奶奶是真受寵,不過是個姨奶奶,那穿的用的,乖乖,真是什麼貴用什麼,什麼燒錢用什麼……說起這位柳奶奶,也是小店的大戶,每個月都會來上幾趟,哪回來都是幾百兩銀子。除了小店,柳奶奶最愛去的還有首飾店和綢緞莊,最愛織金緞和赤金嵌寶首飾,想來,每月買首飾買料子花的銀子也不比在小店裡的少……”

邱晨眼角瞥見臉色鐵青起來的林旭,又問道:“這位僉事大人看來俸祿很高咯,不然可經不起這位柳奶奶如此花費!”

小夥計嘿嘿一笑,避重就輕道:“這個小的就不懂了。不過,那位僉事大人也曾陪着柳奶奶來過兩次,每次也沒少花銀子……”

說到這裡,小夥計話題一轉,壓低了聲音道:“據說,那位僉事大人就要跟省裡的一位大人家結親了,據說媒人跑了幾次了,連生辰八字都合過了……嗯,這話兒還是鐵塔寺門前的張鐵嘴喝醉了漏出來的呢……”

“休要胡言亂語!”林旭忽地站起身來,厲聲呵斥道。

小夥計驚愕地看着林旭,連連躬身請罪:“這位爺,小的都是聽人這麼說,也隨口給夫人公子們解解悶兒……小的知道錯了,請公子贖罪啊,請公子饒了小的吧!”

邱晨面色鎮定地伸手拉了拉林旭的衣袖,拉着林旭稍稍斂了怒氣,這纔回身對小夥計笑道:“罷了,罷了。這些也不是你傳出來的,就不必請罪了。喏,你把這幾樣給我裝了,會賬吧!”

小夥計臉上的恐慌哀求一滯,噗通一聲跪在了邱晨面前,在邱晨還沒反應過來之前,就實實在在地磕了個頭,也不用人拉,利落地自己爬起來,一臉笑容,躬身道:“小的謝謝夫人。這些香,小的只能賣,不能讓銀子,小的這就去請我們掌櫃的,我們掌櫃的能給夫人讓些銀錢……若是大管事在,還能多讓些……”

自顧自地說完,小夥計逼着手躬躬身,轉身就走,一溜煙兒地下了亭子匆匆去了。

邱晨慢慢轉回頭,微笑着倒了杯茶遞給林旭:“消消氣,那些話也只是小夥計從別處聽來的,你跟他生氣也沒用!”

“大嫂!”林旭有些不認同地叫起來。

邱晨神色溫和地笑笑,擡手拍了拍林旭的胳膊道:“嗯,我知道,我知道。那人與別人不同……”

說到這裡,邱晨的目光一掃青杏和春香,兩人警醒地曲曲膝,下了亭子,站到兩側的路口上侍立。

“先喝口水。”邱晨看着林旭端起茶杯喝了口水,這才語氣溫和地繼續道,“你剛剛看到了,那個小夥計向我磕頭致謝,又主動去找他們掌櫃的給咱們讓錢……這並不是之前我給的那點兒賞錢的用處。不過是因爲我剛剛替他說了一句話,我對他表達了善意。而你對他呵斥、怒目而對,他對你可能就心懷怨氣……”

林旭張口想說什麼,邱晨擡擡手止住他,仍舊溫和道:“嫂子不是說你做的不對,也不是指責你。我只是告訴你,與人爲善就是與己爲善。人和人之間哪怕是骨肉至親,也需要互相親近才能維繫,若是一方惡言相對,不理不問,死活不管……你想想,着雙方還能好麼?”

看着林旭已經漸漸消減了怒氣,臉色變得迷茫又凝重起來。

邱晨拍拍他的手,和聲道:“我今兒跟你說着些,也算是臨時起意。不管是之前咱們衣食不繼,需要靠鄰里鄉親們救濟的時候,還是如今咱們的日子越過越好,我都一直秉持着一個與人爲善的原則。只要能幫上的,都會盡力去幫,能夠拉一把的也會盡力拉一把……這也可能影響到了你和阿福阿滿。我今天跟你說這些,就是要告訴你,與人爲善的前提,就是對方也心存善意。如果,對方心懷叵測,咱們還一心想着與人爲善,就真跟東郭先生一樣了。”

林旭垂了眼睛,漸漸地連頭也垂了下去。

不等他理順自己的情緒,小夥計已經匆匆引着一名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過來。這位正是小夥計口中所說的辛掌櫃。這位辛掌櫃自然比小夥計又圓滑的多,很是熱絡地跟邱晨寒暄了幾句,就很大方地一揮手,給邱晨打了個九折,算下來也省了三十多兩銀子。

邱晨也不跟他客氣,示意青杏拿了銀票子會了賬,帶着林旭告辭離開了商記香料鋪。

從香料鋪子裡走出來,邱晨也沒回家,帶着林旭就在府前街的雲中仙酒樓吃了飯。林旭吃的食不知味的,勉強扒了一碗飯,就辭過邱晨回郭家上課去了。

邱晨也沒急着回家,又帶着青杏春香,去碼頭的商鋪街上逛了一下午,臨近傍晚,這才轉回家去。

晚上,林旭放學回到家裡,神色上已經平靜了許多,看不出太多沮喪悲傷了。吃過飯,邱晨找到林旭,聊一聊這幾日在郭家的情況。邱晨也說一說家裡的事情,包括阿福阿滿的趣事,包括家裡的後院擴大工程已經完成,連二魁家的事情也跟林旭說了說,林旭神色平靜地聽着。

小半個時辰後,林旭看着邱晨,鎮定道:“大嫂,你放心吧,弟弟會刻苦讀書,安心應考,不會再胡思亂想了。至於其他的,就等院試完了再說吧!”

邱晨微笑着點點頭:“好。有什麼事就及時跟嫂子說。”

林旭點頭應下,送邱晨回了後院。

接下來,林旭果然恢復了正常的作息和狀態,每日除了去郭家上課,回來跟邱晨請個安說幾句話就回自己房間裡讀書,日以繼夜。

邱晨去了趟作坊,盯了兩天,又抽檢了一部分香皂成品,確定產品質量合格,這才放了心。

期間,郭家又邀請邱晨上門做客,邱晨去了,郭家大夫人拿了一份契書出來,是郭大老爺親自擬定的,郭家林家合作生意的契書,契書說明,林家提供藥方,郭家出原料加工和銷售,所得淨利潤郭家和林家五五分成。利錢每半年一結。

邱晨並不意外,也沒有推卻,大大方方地簽了下來。

弄完這個,恰好林家後邊一個院子出售,邱晨得了消息直接盤了下來,找來工匠將兩個院子打通,後邊院子的大門開在後邊一條街上,還仍舊保留了下來,就當成林宅的後門。房屋稍事休整,其中緊靠後門的小院就留給二魁家的居住。從後門裡出去,走上一個街口,就是一個不錯的私塾,是一個老秀才開設的,頗有些名聲。屆時,山子、石頭都可以送去那邊上學。

忙碌完這些之後,已是半個月過去。邱晨如約派車回劉家嶴接了阿福阿滿、俊文俊書兄弟、成子、潘佳卿,還有二魁一家,到了安陽府。

讓順子家的帶着人去幫着二魁家安置了,邱晨則將孩子們安置了。阿福阿滿自然仍舊跟着她住三進院。俊文俊書俊言俊章四兄弟和成子住了二進院。潘佳卿自然和秦勇秦禮他們一樣,都住到了一進院的客房裡。一通佈置安排後,吃了頓晚飯,顛簸了一天的孩子們就早早休息了。

邱晨則指揮着青杏玉鳳春香收拾行李,孩子們到了,學業成績也不錯,那麼,他們明天就要出發,乘船沿江而行,至於目的地,邱晨已經早決定了,卻還沒有告訴孩子們。就讓她保留這個秘密,給孩子們一個驚喜吧!

第158章 連生第350章 跟我來第210章 出行第82章 啓程第251章 剃毛第369章 內造和落水第四百二十四章第306章 遼地口音第520章 七夕乞巧第82章 啓程第477章 戶部尚書鄭家第362章 對面不識第234章 回家第346章 嫁第二百三十六章第12章 新衣第336章 二老教女第533章 到了第340章 魂魄不穩第487章 斷奶第511章 原來是她第69章 搬新屋了!第465章 初二回孃家第69章 搬新屋了!第450章 重陽宴2第二百八十八章第255章 誥命第145章 縣試畢番外九小兒女7第117章 呼延尋第262章 活該第245章 忙碌熱鬧重陽節第25章 二進清水鎮第523章 不當真第26章 清水紙貴第三百一十六章第349章 初入國公府第226章 疫魔臨近第531章 安陽來人第484章 騎射先生第279章 林嫺孃的消息第385章 端午會宴1第533章 到了第34章 學了個乖第145章 縣試畢第241章 紅柿子第233章 掉餡餅了第555章 避諱第259章 認人第292章 債多不愁蝨多不癢番外十小兒女8第126章 鄰里第191章 賀新居第557章 皇家血脈?第16章 且忍她第410章 洗三第247章 喜信第87章 畫餅第243章 倔老頭告敗第86章 僞善第497章 花會1第三百六十七章第102章 府臺公子第275章 雲二送禮第567章 冬月盡第502章 邱如意第198章 洗腦第71章 意外第574章 滿兒知道了第208章 內情第427章 宮裡又來人第537章 做不到第550章 來了來了第568章 送年地第5章 回春堂第484章 騎射先生第209章 爲善是有條件的第269章 認捐第520章 七夕乞巧第465章 初二回孃家第531章 安陽來人第594章 鎖兒第350章 跟我來第499章 春花對美人第178章 斷片兒第23章 阿福受傷第366章 雍王府第456章 反目第238章 以命相搏爲何物第四百二十四章第379章 家裡來人了第300章 喜鵲登門喜事連連第283章 盡力了第374章 家書勾起思念第411章 備年和告捷第55章 籌劃第587章 送年禮啦第54章 爹孃不如鄰第426章 不靠譜第299章 施恩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