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凌山衛

林嫺娘能被救了性命,邱晨又答應把她送回去見家人,她還能有什麼異議,自然是連聲答應下來。

和林嫺娘商量好了,邱晨自然要把商量的結果和李震北說一聲,即使她是僱主,這種額外的勞動邱晨也打算多加些勞務費,可也得和人家鏢師們說一聲,不管怎麼說,送林嫺娘去見家人,總得鏢師們勞心勞力才成,邱晨和林嫺娘兩個人可連一個認識路的都沒有。

沒想到,林嫺娘自己說不清楚凌山衛的具體地址,李震北卻知道。

一聽凌山衛,李震北就道:“凌山衛倒是不需要多走多少路,就在懷戎西南四十多裡處,咱們明天到懷戎的時間比較寬裕,在路上稍稍繞一點就成,也就是大半個時辰的功夫。”

並不需要繞多遠,邱晨也願意儘快把林嫺娘交待給她的家人,也省的到了懷戎還要分出精力來安排她。

只是,想起林嫺孃的身體,邱晨終是有些不放心:“不知道凌山衛有沒有郎中……這位的身體,還是找個郎中給看看纔好!”

“凌山衛是衛所駐軍所在,人口不少,還有不少商鋪,比清水鎮也不差什麼,只不過……”李震北自從聽說凌山衛,臉上就有一絲異樣,只不過,邱晨沒有注意到。

聽到這裡,邱晨再想着別的,也注意到了李震北的異樣,不由開口道:“不過什麼?是不是太讓李鏢頭爲難?”

“那倒不是。只是,那凌山衛畢竟不同於清水鎮,凌山衛居住的人口除了駐軍外,就是發配邊關的流放犯人……普通的老百姓卻是很少的。”李震北說到這裡,看着邱晨一臉驚訝,卻並沒有太多的害怕擔心,於是又道,“我想着,這位林姑娘不說家在凌山衛,而是說家人在凌山衛,是不是……她和家人都是流放的?”

邱晨在最初的驚訝之後,也暗暗吸了口涼氣。

這個時代,流放邊關的犯人不少,但普通犯人也就是誰犯罪誰流放發配。什麼人才會一家子都流放?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官員犯罪,往往會讓家人連坐。

邱晨還記得的從史書中看到過無數次的一句話--‘男子滿十五者,斬!男子不滿十五者及婦人,流放邊關。’

這一刑罰,到了清朝,還往往會多一句--‘給披甲者爲奴’!所謂的披甲者就是兵士。讓一些曾經的官夫人官小姐給兵士做奴隸,其命運可想而知!

“那,那流放者不是應該集中關押管理麼?怎麼會流落到燕雲山中來?”邱晨有些疑惑地問道。

李震北詫異地看了邱晨一眼,挺奇怪林娘子懂得挺多,怎麼會問出這種問題來?

不過,轉念,他又想到,這位林娘子懂得多,也不過是看得書多一些,外出遠行的見識經驗畢竟少的很,不知道這些也難怪。

於是,耐心地給她解釋道:“流放者一般押到流放地後就與普通百姓一樣集結居住,給軍方做些重活累活,不能隨意離開流放地,卻並沒有專人看管。再說了,兩個月前這邊剛剛受了戎人的劫掠……”

李震北話沒說完,但邱晨卻瞭解了他沒有說出的意思。

戎人掠邊,普通百姓軍隊都不一定能顧及過來,對於這些沒有任何政治權利,連人身自由都沒有的犯人,誰會管他們的死活?!

兩人都默契地結束了這段談話。

在李震北來說,他想的是,不論這個林嫺娘什麼身份,估計林娘子都不會撒手不管,怎麼也得將人送回凌山衛去,他也沒必要多廢話。

而在邱晨來說,這種連坐無辜人員的律法,讓她在心理上還很不適應,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悲哀。雖然,她知道自己這種感覺與杞人憂天沒有兩樣。她就是賺再多錢,找再大的靠山,也沒辦法改變這個社會的基本現狀。多說無益,也就發揮鴕鳥精神不說,從而企圖讓自己不去想。

兩人沒有多說,可也算是默認了。於是,一行人再次上路。

之前,林嫺娘昏迷中,讓鏢師帶着她沒什麼問題;如今,林嫺娘清醒過來,再讓一個大男人帶着她,就有些不方便了。於是,林嫺娘就到了邱晨的馬上,因爲她剛剛清醒,身體虛弱的很,邱晨還是仍舊用布帶將林嫺娘捆在自己身上,以免路上林嫺娘受不住累摔下馬去!

在連雲山脈中多走了半天,如今出了山,一行人的速度也就又恢復了之前的急行軍。

邱晨這幾天來,作爲一個女人能夠同男人一樣騎馬飛奔,還從未叫苦叫累,其堅韌和忍耐力,已經讓鏢師們暗暗讚歎佩服了。

今兒,又是一個女人,還是一個餓的皮包骨,甚至還之前還一路昏迷的女人,連馬都不會騎,被人綁縛在身上帶着騎在馬背上,居然也是一路沒有哼一聲。等夜色來臨,衆人停馬宿營的時候,就發現林嫺娘雖然面無人色,甚至下脣都被她自己咬的血肉模糊,卻仍舊保持着清醒……

見到這種情形,就連之前暗暗嘟噥邱晨‘婦人之仁’的鏢師,也說不出話來了。

林嫺孃的身體還是太虛弱了,一路用疼痛刺激着自己不要昏迷過去,這會兒從馬背上下來,卻累得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

邱晨見她如此,忍不住道:“你受不住怎麼不知道說呢,這是何苦……”

心裡敬佩更深的同時,也難免愧疚。她心急趕路,下意識地把林嫺孃的身體狀況忽略了……

這一回,邱晨從包袱裡拿了一隻紫銅小壺出來,給林嫺娘喝了一口。

強烈的辛辣和其中包含的微微苦澀,讓林嫺娘微微一愣,隨即緩緩地將辛辣的液體嚥下去之後,林嫺孃的臉色稍稍好了一點兒,然後就用細微的聲音對邱晨道:“多謝姐姐……只是,姐姐的參酒珍貴,就不要給我糟蹋了。”

邱晨點點頭,把銅壺的蓋兒旋好,放回包袱裡邊,一邊道:“你喝一口就好……倒不是說你糟蹋不糟蹋,而是你身體太弱,這酒性太烈,喝多了你受不住。等吃過飯,再喝,就能多喝一口了!”

見林嫺娘還要說什麼,邱晨擡手止住她道:“行了,這一路夠你受的了,你先歇會兒吧。我去看看能不能做點兒熱的,待會兒給你吃點兒熱乎的軟食,也利於吸收。”

說完,邱晨將那張羊皮給林嫺娘裹在上半身,自顧自地去鏢師們那邊去了。除了在燕雲山脈中外,他們每一次在野外打尖兒或者宿營,都會點一堆篝火。只不過,鏢師們沒有邱晨要求那麼高,點了篝火之後,頂多就是把饅頭火燒放在火邊兒烤烤,沒誰想起燒水做飯來。畢竟他們這一行都是騎馬疾馳,根本沒帶鍋竈和糧米等物。

邱晨來到火堆旁,看了看情況,就趁着天邊的落日的餘暉,在不遠處的一片水泊邊上,伏着身子尋找起來。眼看着天最後一絲亮光都要消失在地平線下去的時候,邱晨的臉上終於露出一抹喜色。

不多時,她就捧着兩隻大大的河蚌轉了回來。

“咦,這東西不好吃,腥的很!”一名鏢師看着邱晨手中的河蚌好心地提醒道。

邱晨不以爲意地笑笑:“閒着也沒事兒幹,我做出來試試,若是好吃,湖裡還有不少呢!”

說着,就挨着火堆邊兒坐了下來,將已經被她洗淨了河蚌用兩根樹枝撐着,放在火上烤了起來。

這些河蚌不知在此生長了多少年,個頭都極大,邱晨捧回來的這兩隻,小的也有四五斤的樣子。

火苗舔着河蚌的蚌殼,沒過多久,緊閉的河蚌殼嘣地一聲,張開了。邱晨雙眼一亮,連忙把早已準備好的調料包託在左手中,右手捏着調料粉,均勻地撒在河蚌肉上面。隨即,河蚌腥腥的味道似乎一下子淡了下去,繼而是一股微辣的鹹香飄散開來。邱晨又拿起一把綠油油的野草樣的東西,撕扯成碎段兒,撒在河蚌肉上邊,立時,剛剛的鹹香中就多了一抹濃郁的蔥香。

“噢,林娘子用的是野蔥!”一個年輕的鏢師恍悟道。

其他幾個鏢師都鬨笑起來,“這味兒溢出來,誰不知道是野蔥啊,就顯擺你小子鼻子尖似的。”

邱晨也朝他們笑笑,用一些溼潤的青草墊着,小心翼翼地把烤好的河蚌從火上取下來。

“你們誰的小刀子借給我用一下!”

話音一落,立刻就有三四把長短不一的刀子遞了過來。邱晨也不挑揀,就接了挨她最近的一名鏢師的匕首,把烤好的蚌肉簡單地做了一下切割,然後挑了一點點放進嘴裡……唔,鮮!香!真是挺好吃!

若是料汁再全一些,她還能烤出更加美味的蚌肉來!

笑着把匕首還給它的主人,邱晨笑着招呼鏢師們:“我嘗着還成,你們也嚐嚐看,好吃的話再去撈幾隻來,烤了吃。比干糧味道好多了!”

幾個鏢師剛剛聞到邱晨靠蚌肉的香味兒就有些忍不住了,這會兒邱晨一讓,哪裡還記得之前他們還嫌棄這東西腥味兒重啊,一哄而上,你搶我奪地,瞬間就把一隻幾斤的大河蚌給分吃了!

“唔,好吃!”

“嘶……香!”

“走,走,再去多撈幾隻去……”

幾個年輕的鏢師幾乎沒等蚌肉嚥下喉嚨,就等不及地跑向湖泊。年齡大一些的鏢師們雖然也跟了上去,卻要沉穩的多。

邱晨看着他們笑了笑,又把另一隻蚌殼放到火上烘烤,然後,把空蚌殼上的殘餘東西清理下來,又跑到水邊清洗了一番,這才返回火堆旁,正好,第二隻河蚌也烤的開了殼,邱晨又一次如法炮製,撒上調料粉和野蔥段兒,很快就又料理好了一隻河蚌。

墊着青草把河蚌託下來,放在火旁,邱晨就返回去,叫醒昏昏沉沉的林嫺娘,扶着她也來到篝火旁邊,扶着她坐好,邱晨挑了一小塊晾的不燙口的蚌肉,喂進林嫺孃的嘴裡。

“你試試,不能吃別勉強!”

林嫺娘慢慢地咀嚼着,卻微笑着搖搖頭:“好吃!”

邱晨笑笑,把剛剛刷好的蚌殼取了一片,盛了幾塊蚌肉送進林嫺孃的手裡,讓她自己慢慢吃。她自己則用另一片洗好的蚌殼盛了水,放在火上燒着,然後從褡褳裡取出一小塊比拇指大不了多少的肉乾,撕成細絲,放進水中,待到水冒了熱氣,肉絲也漸漸散開之時,她又取了一塊乾硬的火燒,掰成小碎塊,也放進水中煮上。

這種條件下,水沸騰與否已經不再重要,熱的又鬆軟的肉糊糊,已經比干硬的火燒好太多了!邱晨弄好了這些,林嫺娘也正好把剛剛的幾小塊蚌肉吃完,然後,手裡就換了一隻墊着青草的蚌殼,裡邊是散發着肉香的麪糊糊……

邱晨朝林嫺娘笑笑:“吃吧,這雖然不是啥好東西,但對你現在來說,熱的軟的更好一些。”

林嫺娘看着眼前這張清麗的容顏上淡然的笑,喉頭禁不住地哽噎了,眼中也多了一層水光。喉嚨堵得說不出話來,林嫺娘就扯着嘴角點點頭,慢慢地端起蚌殼,一點點地喝着裡面的肉糊糊。

說起來,這麼簡單粗陋的條件下做出來的東西,實在談不上多美味,林嫺娘吃在嘴裡,卻覺得比她記憶中的任何山珍海味,珍饈佳餚都要鮮美可口的多!

邱晨自己吃東西,卻是懶得弄這些,她用樹枝串了一隻火燒,伸在火旁慢慢地烘烤,烤到火燒兩面泛出微微的焦黃,整個火熱也烘熱了,就舉着火燒啃吃起來。

讓一邊喝着味道並不怎麼樣的麪糊糊的林嫺娘默默地垂了眼。

吃了一頓河蚌大餐,衆人圍着篝火或靠或躺地睡下了。因爲有人值夜,大夥兒睡得也算踏實。邱晨也果如之前所說,又拿出小銅壺來,讓林嫺娘喝了兩口參酒。

第二天一早,大夥兒簡單地清洗了,喝點水,啃上幾口乾糧,就再次上馬出發。

也不知是不是昨日連着吃了幾頓飯,還是昨晚那幾口參酒的效果,今兒起來,林嫺孃的精神和氣色都看着好了一些。這讓衆人也略略地鬆了口氣。之前她那副皮包骨加隨時可能暈厥過去的樣子,着實讓人不放心。不救也就罷了,既然救起來了,誰也不想看着被救的人就這麼死掉不是。

此日,仍舊由邱晨揹負着林嫺娘共乘一騎,幸好胭脂體力比普通馬匹好一些,這纔沒有影響到腳力。

到了午時,李震北和邱晨道:“再過小半個時辰應該就能到凌山衛了,咱們到那邊打尖兒吃飯吧!”

連着啃了兩天干火燒,邱晨早就啃得夠兒夠兒的了,一聽能有熱飯熱菜吃,自然不在乎忍上小半個時辰餓,立刻毫不遲疑地點頭同意了。

不過,考慮到背後這個身體太過虛弱,邱晨還是拿出小銅壺來,讓林嫺娘又喝了一口參酒。

不到未時,衆人終於在一條山谷中,找到了凌山衛。

遠遠地看上去,一片密密匝匝的房屋,其中一切密集而整齊的,不用李震北介紹,邱晨也大概猜到了,應該就是凌山衛的駐軍。挨着駐軍的營房,有一片低矮房屋,有灰撲撲的土坯茅草房,也有木板搭建起來的木屋,只是無一例外的陳舊破爛。

就在這一片陳舊破爛的房屋中間,有一條彎曲兒卻並不狹窄的街道。

臨近凌山衛,李震北首先帶著馬繮跳下馬背,其他鏢師和邱晨,也跟着跳下馬來。卻留着林嫺娘坐在馬背之上,一行人牽着馬,慢慢地朝着凌山衛唯一的街道走過去。

踏上街道,邱晨停下腳步,拍拍胭脂的脖子,讓它慢慢地曲下前腿來,邱晨扶着林嫺娘下了馬。

“這裡就是凌山衛了,我們還要急着趕路,就不送你了!”

林嫺娘似乎並不意外,略略整了整身上的衣裳,恭恭敬敬地跪倒在地,給邱晨和衆位鏢師磕了個頭,在邱晨的攙扶下站了起來,又福了福,這才轉身,慢慢地朝着街道深處走去。

看着林嫺娘繞過一間木屋,看不見了,李震北拍拍手,招呼大家道:“走,咱們尋一個人家,吃些飯,還要在天黑前趕到懷戎呢!”

衆人皆點頭應承,牽了馬匹,跟隨着李震北走了一段距離,纔看一個很簡陋卻挺寬敞的小院,樹枝捆綁成的柵欄門上,挑着一面褪了色的布幌子--酒!

如此簡陋的條件,不做食鋪子,卻做酒館,想來也是因爲臨近軍營的緣故。

邱晨等人進了門,因爲過了飯時,小酒館中也沒有客人。掌櫃的一個體格魁梧卻清瘦的中年漢子迎出來,將衆人迎了進去。

“掌櫃的,有什麼好菜給整治上來!”李震北出聲吆喝着。

掌櫃的倒是看着氣度不俗,沒有酒店掌櫃慣有的諂媚笑容,只微笑道:“客官們好口福,昨兒晚上剛得了兩隻狍子,燉了一夜,燉的酥爛的。倒是極好的下酒菜!”

李震北笑道:“我們這十來個兄弟可都是餓了大半天了,掌櫃的儘管送上來!另給我們篩上兩壺好酒,給兄弟們解解乏!”

說着,遞過約摸三兩銀子去,那掌櫃的笑着接了,轉身去後邊收拾酒菜。

因爲是燉好的熟肉,不過眨眼間,就送上來兩大盤狍子肉,邱晨笑着向掌櫃的要了兩碟蒜泥和一碟醋,她自己調了一碟蘸料,默默地吃起來。

啃了兩天干火燒,有酒有肉的,鏢師們自然不客氣,甩開筷子美美地吃了一頓,酒足飯飽之後,李震北又遞了一兩碎銀子給掌櫃的,謝過他的好酒好菜,一行人牽着馬走出小酒館,準備出發。

衆人剛剛走出院子,聽到馬蹄踏踏呼嘯而來,一行人連忙拉緊手中的馬繮。靜立以待,眼看着一隊騎兵從軍營駐地呼嘯而來,跑到小酒館前邊時,騎兵隊伍前方的一名軍官模樣的人緊了緊馬繮,減緩了馬匹奔跑的速度,朝着酒館掌櫃道:“林掌櫃這生意不錯啊!”

那位酒館掌櫃也笑着拱手施禮道:“還不是多虧了呼延千戶的多多維護……昨兒得了兩隻狍子,小人燉的酥爛,呼延將軍得了空,給小人一個臉面,過來嚐嚐!”

那位被稱爲呼延千戶的軍官臉上帶着笑,卻神色倨傲,挺直脊背端坐在馬背之上,往前邊看了看,這才淡淡道:“看吧,有空就來!”

說完,目光在牽着馬的邱晨等人身上一掃而過,隨即一揚手中馬鞭,帶着一隊騎兵,再次呼嘯而去,直衝出凌山衛的範圍,片刻跑遠了。

剛剛那位被稱爲呼延千戶的人目光一掃而過時,邱晨莫名地覺得一陣心慌,似乎那眼神特別針對她一樣。可,細細地蒐羅了一遍記憶,她也沒有想起海棠認識什麼姓呼延的人,更沒有聽說林家、楊家有從軍的。也就把剛剛那點兒異樣感覺拋開去,只當自己是太敏感了。

另一邊,李震北側身像送他們出來的掌櫃詢問:“這些都是凌山衛的駐兵?”

掌櫃笑着點點頭:“是啊!”

李震北也不再繼續詢問,笑着向掌櫃的拱拱手,辭別上馬,也順着那一隊騎兵同一個方向,朝着東北方向的懷戎而去。

清水鎮,回春堂。

楊樹勇帶着大興趕過來的時候,已近申時中。回春堂中只有一名吃壞了肚子的病人看診。

見是林家的人,林娘子的大哥過來,回春堂的人都很殷勤。陳掌櫃親自迎出來,笑着道:“楊大爺怎麼這個時候過來了,可是有什麼事兒?”

楊樹勇心中焦急,反客爲主地拉了陳掌櫃的手,略略躲開衆人的耳目,低聲道:“陳掌櫃,出事兒了!今兒派往鄰村裡收購羅布麻的人都空着手回來了,有人以高出兩文錢的價格,搶購羅布麻……”

一聽這話,陳掌櫃臉上的笑容也保持不住了。

若是別的藥材、別的人家,別說一味藥出現搶購,就是所有的藥都出現搶購,他都不會出頭管閒事兒。別的不說,清水鎮就他回春堂一家常年收購藥材,在清水鎮地面上,任誰收了藥材一般都會送到回春堂銷售。多幾家還可以挑挑好賴,降降價格呢!

可眼下被搶的是羅布麻,被搶了生意的還是林家……

想想自家三公子昨兒晚上回來時那副模樣,他是真的不敢袖手旁觀。更何況,林家的藥材質量一貫良好,雲連山羅布麻也早已經打出了口碑,若是驀地換了別家的貨,或者質量差的貨,那可是砸回春堂口碑的事兒,他也絕對不會做。

陳掌櫃略一沉吟立刻道:“可知是誰家搶收?”

楊樹勇搖搖頭道:“我得了消息,人家早就收了羅布麻走遠了……不過,我想着,羅布麻是我們林家最先製出來的,外邊雖然有人購買,但製作只怕還沒有,是以,我猜着,搶了這羅布麻的很可能就在咱們清水鎮,或者左近之處……所以,我想着讓陳掌櫃幫忙查一下,看看誰家買的羅布麻!”

陳掌櫃聽着楊樹勇的解釋倒是點了點頭,撫着鬍子沉吟了一會兒後,隨即答應下來:“楊大爺,這事兒就交給我,只要是清水鎮或者程家店的人搶購了咱們的羅布麻,我就能找出來……另外,那搶購羅布麻之人定不會搶一天收手,明兒勢必還會再來。楊大爺看看安排個人去詢問詢問,說不定也能問出些消息來。”

楊樹勇也是眼睛一亮:“要是問不出來,也可以跟着看看,這些人究竟是誰家的!”

陳掌櫃笑着點點頭:“確是如此。只不過,楊大爺安排人跟着的時候,一定囑咐要小心行事,莫被人趁了手!”

這種事情,萬一被人發現,打一頓都是輕的,楊樹勇也不是不知輕重的,自然點了頭應承了,然後就和陳掌櫃互相拱手告辭。

來清水鎮的時候,楊樹勇一臉急惶、擔憂,這轉回來,卻因爲有了主意,而變得輕鬆了不少。一路上和大興說着明兒安排人去打探消息,很快,就回到了劉家嶴!

還未進門,楊樹勇剛剛從車上跳下來,看門的順子就走過來向楊樹勇稟報,說是慶和家的和青山家的吵了一架,氣沖沖跑回家去了。

楊樹勇得了尋找搶羅布麻生意罪魁的點子,心情大好之下,就聽着順子羅裡八所地把青山家的和慶和家的吵架的細節描述了一遍,然後漸漸地涌起一層不以爲意來:“老孃們兒就是頭髮長見識短,不過是閨女嫁給了鎮上的富戶罷了,就張狂的看不起村裡的鄰里百舍了……她既然跑回家,就由着她。只是再來的時候,得讓她給個說法!”

說完自顧自地進門去了。大興跟在楊樹勇身後,卻聽出了些滋味兒。

相對於淳樸的楊樹勇,大興畢竟是在廖家多年,這些勾心鬥角的事兒見得多了,又最擅長聽話聽音兒,揣摩人的心思,把青山家的和慶和家的吵架時說的話在心裡過了兩遍,就察覺到了一點讓人心驚的味道來。

於是就對往裡走的楊樹勇道:“大舅爺,小的突然想起一點兒事來,要出去一會兒……”

楊樹勇頭都沒回,擺擺手道:“去吧。不過這就要吃飯了,你可趕緊着些!”

大興自然連聲答應着,匆匆出了林家。

前天晚上,劉家嶴下了一場雨,今兒他們去鎮上,路上還有些低窪的地方仍舊泥濘着。若是昨天有人員車輛進村,勢必還有痕跡未曾完全磨滅……

大興從林家出來,佯裝做隨意溜達的往西走了一段距離,就來到了蘭英和青山家的門前,再往前走二三十步就是慶和家的了。

果然,大興在蘭英和青山家的門口看到了兩道仍舊很清晰的車轍痕跡。看那車轍深淺程度,最早應該是昨天晚上。

再往前走了幾步,果然,就看到車轍停在了慶和家門外,然後大興繞過兩戶人家,又繞回到林家通往村外的路上。池塘邊林家鋪了青磚,再往前,過了三奶奶家四五十步,青磚路就到了頭,然後又有數條新舊深淺不一的車轍出現。淺而新的車轍,自然是他們今天去鎮子上留下的,那些更深一些也陳舊模糊一些的車轍,應該就是直通慶和家的車子留下來的了。

能夠坐着馬車去慶和家的,幾乎不用想,大興也知道必是慶和家引以爲榮的閨女家。

看着那些雜亂的車轍,大興微微眯了眼睛:出嫁的姑娘回孃家是很講究的,若非孃家有突發的大事,都是上午回孃家,吃一頓飯,下午返回。可他記得很清楚,昨兒是慶和去了鎮上,可不是慶和家出嫁的姑娘回孃家。慶和家的也上了一整日工……那麼,就只有一個答案,這輛車子,慶和家的姑爺或者姑娘是晚上回的孃家……這可就太不符合常理了。

事物反常,必定是有原因的。

大興琢磨着種種線索,漸漸從腦海中理出了一個計劃,然後匆匆地回了林家。

找到楊樹勇,大興把自己的看到的和猜測的和楊樹勇說了一遍。楊樹勇當即決定,他和大興分兩路,一路去鄰村查看車轍痕跡,另一路則再次去一趟鎮上,把情況告訴給陳掌櫃,讓他幫着查一查王家的情況。

大興之前跟着大總管出入,自然是會騎馬的,楊樹勇趕了十幾年車,騎馬小跑也不在話下。

於是,楊樹勇牽了大黃馬直奔鄰村,大興則叫上泉哥兒,騎了泉哥兒家的那匹騾子,重新趕往鎮上去了。

很快,第二天鎮上的陳掌櫃,和趕往鄰村打探情況的林子和泉哥兒就都傳回了消息。搶購羅布麻的正是慶和家的親家王家!

陳掌櫃傳來確切消息的同時,也給楊樹勇捎了個信兒過來:“楊大爺儘管安心等上幾天,我們三少爺說了,王家的事兒就交給他處置好了!”

楊樹勇自然應承下來,然後更加淡定地在家裡進進出出,或跟着老何看看蓮藕和魚苗的生長情況,或去看看新種下去的菱角兒和雞頭米是不是紮了根兒。早晚時間,就逗逗福兒滿兒,聽聽俊言俊章給他念唸書……竟彷彿把羅布麻被搶的事兒給完全拋到了腦後去了。

------題外話------

仍舊是明天中午加更……

第205章 信第305章 約法三章第473章 讓你裝第504章 姑侄談心第275章 雲二送禮第565章 不請自來第314章 納采第472章 累了睡吧第491章 昀哥兒使小性兒第126章 鄰里第429章 重陽1第1章 一貧如洗兩個娃第80章 滿兒要上學第426章 不靠譜第350章 跟我來第461章 除夕第325章 滿兒定歸期第238章 以命相搏爲何物第73章 回家,蒸酒了第59章 籌建第370章 落水第384章 還是我第281章 廖三要出家第99章 海棠娘來了第355章 陛見第11章 像過年第520章 七夕乞巧第175章 木頭、惡婦第二百一十三章第四百八十九章第70章 俊言俊文捱打了推薦二月榴冷麪總裁請自重第568章 送年地第二百三十六章第363章 我妻子自然不凡第257章 遇惡少第270章 規勸第217章 出案第117章 呼延尋第三百九十六章第2章 蘭英第178章 斷片兒第338章 私密第96章 三家聯手第406章 待產第177章 廖三回來了第427章 宮裡又來人第167章 傷情好轉第101章 羈留第532章 挑花樣第512章 園子動工第四百五十四章第386章 虛驚第三百六十八章第四百七十四章第104章 離家第99章 海棠娘來了第267章 三皇子設宴第373章 庶奶奶第580章 蟹毒第390章 理家第587章 送年禮啦第462章 除夕夜第401章 林旭進京第63章 上樑待客第463章 守歲第540章 天倫第574章 滿兒知道了第129章 混賬東西第567章 冬月盡第327章 手段第58章 兄嫂上門第601章 大結局1第304章 敲打第262章 不如糊塗第286章 三月三(2)第113章 重逢無歡喜第84章 搬家、進山第168章 林旭的糾結第266章 成地主了第555章 避諱第585章 刺蝟的柔軟第19章 扯虎皮做旗第343章 桃花運?第199章 府試第335章 過年第168章 林旭的糾結第38章 炒藥作坊第15章 熟悉親切第187章 喝茶聊天第359章 靖北侯府第342章 重獎第43章 潑婦第519章 雙胎?第526章 相依相伴第523章 不當真第73章 回家,蒸酒了第306章 遼地口音第468章 奪命飛刀第451章 親近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