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故人相見

長安的繁榮幾乎有大半是建立在洛陽百姓的苦難之上,兩漢的皇城因爲董卓的出現強行合二爲一,舊有的建設格局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人口激增,洛陽近百萬人口中,只有不到五分之一可以得到暫時的居所,其中軍隊,士官,富豪佔據了絕對強勢的比重。因此放眼長安,到處是閒散困頓的流民,董卓便命士兵從百姓中徵調了大量的勞力,前往郿縣修築郿塢,一時間民怨沸騰。

鄭綸抵達長安城的時候,民夫徵調正是如火如荼,與鄭綸一起被東家僱傭的腳伕在城門口就被士兵盤問住了。東家再三強調所有的腳伕都是自己家的隨從,送與了不少錢物,總算是把衆人保全下來,東家立刻支付了所有的費用,遣散了衆人,單單留下了鄭綸。鄭綸見東家行事磊落,平添幾分好感。

東家帶着幾名從徐州跟來的親信,一進長安就把車送到了嘉瓴客棧,客棧裡早有人接着,竟象是自己人一般,分外殷勤。鄭綸只知道東家在徐州極有錢勢,看這情形,多半這間客棧也是東家名下的產業。

東家在客棧裡小住了三天,便帶着鄭綸出門去。鄭綸正閒得發慌,欣然領命,趕了一輛馬車,載着東家出行。長安城中坐車的,非富即貴,往來馳騁,東家竟也沒喊停下,鄭綸有些詫異,便笑着問道,“東家,今日我們是要去哪裡呀?”

東家在馬車裡答道,“隨意逛逛,但見朱門高牆,你就默默記下,回去我自會問你。”

鄭綸更覺奇怪,倒也不敢怠慢,幸好記憶力超強,而且只是記住道路和府邸名號,並不困難。整整一天時間,鄭綸差不多就趕着馬車把長安的舊皇城繞了一圈,總算是瞭解到一個大概,剛想回去,後面卻有人喊道,“前面是誰的車仗?快快與我停下!”

鄭綸一怔,聽得十分耳熟,猛地回頭一看,竟是張遼!

張遼打馬上前,又問道,“本將軍已經留意你們很久了,皇城周圍窺測,到底是何居心……伯純?!”

鄭綸哈哈一笑,從馬車上跳了下來,遙一拱手,“原來是文遠,久違!”

張遼大喜,立刻下馬相見。

馬車裡東家聽得古怪,探頭望見鄭綸竟與一個將軍十分熟絡,不由得一呆。

鄭綸笑道,“東家莫要驚慌,這位張將軍是我一年前認識的好朋友。”

東家經商走南闖北多年,講究的便是笑迎八方,連忙下了馬車,恭恭敬敬地向張遼行了一禮。張遼不慣見此繁文縟節,擺了擺手,卻問鄭綸,“何時找了東家?華將軍呢?”

鄭綸苦笑着搖了搖頭,“我隨東家住在東城的嘉瓴客棧,文遠若得閒,可來找我。”

張遼朗聲笑道,“前番洛陽之事……”

鄭綸當然知道張遼指什麼,忙回答道,“文遠放心,鄭某絕不會爲將軍添麻煩。”

張遼佯怒,“伯純何出此言?難道我張遼便是貪圖安逸之人?”

言語之間卻是頗爲放心,似乎他還真怕鄭綸惹出什麼事來,鄭綸心道其中必有緣故,可是長安城裡能鬧出什麼動靜來呢?

張遼帶着手下投別處巡視,東家便讓鄭綸返回客棧。

回到客棧,鄭綸要了張羊皮,用木炭把自己曾經到過的豪門大宅畫了個大概,東家看得暗暗稱奇,卻隻字不提日間張遼之事。東家特意多問了幾處地方,王允的司徒府、蔡邕的高陽鄉侯府以及董卓的假命太師府,鄭綸一一回答。東家非常滿意,給了鄭綸不少錢帛,鄭綸呆了,足足有五十枚五銖錢,比一路支付的僱傭費用還要多。

董卓掌權之後,瘋狂斂財,命人把許多銅器熔練鑄造小錢,造成了貨幣的混亂,引起了通貨膨脹,然而東家給的五銖錢確實地地道道貨真價實,其實際的購買力甚至還比以前有所提高。鄭綸剛想推辭,東家卻道,“我看你也不象是沒見過世面的,就這些錢,恐怕也不會放在眼裡,就算是我給你的酒錢吧。”

鄭綸笑了,“東家恐怕也非尋常人吧。”

東家笑而不答,徑直回了自己的客房。鄭綸看了看天色漸晚,料想張遼會來找自己,索性就在客棧裡等。可是張遼沒有來。一連幾天,竟是沒了消息,鄭綸不禁自嘲起來,只要東家無事,便在客棧找處角落,自斟自飲,偶爾心酸處,卻狠心數起了身上的疤痕。

東家每日都會讓人去城裡打聽些消息,然後又會和鄭綸說起一些城中的實權人物,鄭綸揣摩着東家想必找些鑽營的路子,毫無保留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董卓當仁不讓,但是董卓在長安以及洛陽的所作所爲,使民望徹底降到冰點,如果直接通過董卓謀取什麼官職,只怕多爲人詬病;蔡邕是董卓最器重的名士,如果能說服蔡邕,由他向董卓舉薦,成功的概率極高;王允已經逐漸成爲董卓最信任的非嫡系朝臣,其中的原因鄭綸當然不能道破,由王允舉薦也是一個途徑,只是王允的動機不會太單純。

東家的思路似乎比鄭綸還要清晰,而且他已經得到了足夠多的消息來源,因此鄭綸提供的線索算不上新奇,而他很快就能作出了決定,“我們去找王司徒吧!”

其實不管是王允還是蔡邕,與鄭綸都算是認識,相對來說,鄭綸本人倒是傾向於僅有一面之緣的蔡邕,可是既然東家已經決定,鄭綸當然只能隨行。

東家選了一個吉日,收拾整齊,還讓鄭綸換上了一身體面的衣服,算是東家的朋友。鄭綸當然欣喜,說不定張遼就是因爲自己屈身他人而不願相見,好歹這回不能讓王允也小看了自己。

司徒府與太師府只隔了一條半街,足見王允的顯赫。東家投上了拜帖,口稱,“徐州陳元龍求見司徒大人。”

門首的家丁很是和善,見兩人衣着光鮮,便直接請入客堂,親自去稟告王允。

鄭綸卻不由得多偷看了東家幾眼,原來他就是陳登!

董卓常住郿塢享樂,朝中大事幾乎都交託給了王允,因此王允不用入朝,便在司徒府中辦公。家人來說,有徐州姓陳的來訪,王允便到了客堂,首先卻認出了鄭綸,“咦!原來是伯純來了!”

鄭綸慌忙起身,“鄭綸拜見司徒大人。”

既然能認識將軍,能認識司徒也不奇怪,陳登神色自若,只是對鄭綸的身份確實產生了好奇。

王允一指陳登,“這位就是陳元龍?”

陳登身材頎長,極有風度,“家父陳珪,特命晚輩前來拜謁老大人。”

王允一怔,“原來是漢瑜之子,你父可好?”

陳登笑道,“承蒙司徒大人掛念,家夫身體康泰,老當益壯。”

“老驥伏櫪耳!”王允的興致很高,又道,“當年與乃父一朝爲官,此時卻不比乃父田園清閒,來來,賢侄請坐,不必拘禮。”

陳登連聲拜謝。鄭綸暗暗喝彩,陳登分明不是專程來找王允的,可是三言兩語之間,竟是把雙方的距離拉近了許多,果然是個人物。

陳登父子閒居徐州多年,都非甘心蟄伏之人,董卓弄權以來,一直想找機會謀求,現在趁亂來京,恰逢其會。陳登遞上了禮單,王允雖非貪財之輩,卻是念舊,一者爲老友尋求一條仕途,二來見陳登儀表談吐皆不俗,有心留用,於是就收下了陳登的大禮。

陳登大喜過望,他父子最感興趣的,當然是廣陵太守。

兩人做着錢權交易,鄭綸索然無味,好不容易等到陳登告辭,忙起身便走。

王允叫住了他,“伯純且留下,老夫還有要事相商。”

陳登識趣,暗暗遞過一個眼神,匆匆離去。

鄭綸會意。

第57章 飛戟擲敵第65章 重立破虜第121章 現實第78章 洛河之水第1章 竹簡誄文第99章 平靜暗潮第24章 走馬擇主第43章 黃河水賊第15章 刑場混戰第44章 販夫走卒第113章 朔方領主第112章 英雄無敵第121章 現實第19章 穎川四士第8章 潛伏使命第86章 中山龍嘯第9章 洛陽故舊第107章 鉅細無遺第26章 黑衣死士第47章 計出連環第10章 適閒雅居第73章 兗州決斷第42章 殺戮夢魘第85章 倒行逆施第31章 安平校尉第8章 潛伏使命第116章 黃河分兵第8章 潛伏使命第47章 計出連環第53章 銜枚夜襲第37章 南轅北轍第63章 五日之約第18章 命運蛻變第7章 摯肘伏虎第59章 不戰而定第121章 現實第15章 刑場混戰第12章 舞貂鳴蟬第120章 無需多問第32章 百變伊人第27章 斂財取道第118章 鬥一鬥第4章 將計就計第56章 寧陽相會第73章 兗州決斷第50章 意外收穫第101章 意外轉機第50章 意外收穫第99章 平靜暗潮第36章 弄巧成拙第66章 激將出擊第24章 走馬擇主第67章 二虎相鬥第10章 適閒雅居第73章 兗州決斷第98章 難竟之功第45章 故人相見第7章 摯肘伏虎第9章 洛陽故舊第47章 計出連環第49章 風雨欲來第10章 適閒雅居第29章 與商相謀第74章 青皇促駕第122章 待我如故第50章 意外收穫第16章 急轉直下第92章 傲骨涉險第74章 青皇促駕第32章 百變伊人第98章 難竟之功第97章 落尾神箭第102章 一波未平第7章 摯肘伏虎第24章 走馬擇主第111章 單騎虎膽第48章 暗潮涌動第60章 女兒嬌第33章 女兒心思第118章 鬥一鬥第122章 待我如故第62章 北海馳援第35章 白虎之威第107章 鉅細無遺第80章 琴由心生第39章 世人負我第61章 弓弩之道第117章 絕地孤軍第69章 再入長安第38章 虛虛實實第74章 青皇促駕第62章 北海馳援第41章 死地求生第62章 北海馳援第110章 奮勇短兵第8章 潛伏使命第111章 單騎虎膽第61章 弓弩之道第25章 戰場第11章 司徒王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