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安平客棧

不出三日,甄家便來人下了請柬,特意邀請鄭綸前往中山做客,請柬名單中除了鄭綸之外,還有郭嘉、華雄和俞涉的名字。鄭綸笑了笑,遣走甄家的僕人之後,隨手把請柬扔給了郭嘉,郭嘉看了看,“如此說來,他們可真把我們當成了人物。”

鄭綸笑道,“可不是嘛,明知華大哥和俞將軍是不可能擅離軍營的,卻列出了他們的姓名,不用說,要是我們敢有什麼想法,他們卻也不怕。”

“淳于將軍莫非跟他們也有來往?”郭嘉這小子雖然年少,但是非常懂得韜光養晦,越是如此,那就越說明他把鄭綸當成了眼下的主公,儘管鄭綸對彼此的稱呼很隨意,然而郭嘉的表現卻使主賓的關係在不經意間明朗起來。

鄭綸搖頭,“未必。他們如果有心想了解我們,三日的時間就能蒐集到足夠的信息,並不需要向淳于將軍來打探。走吧,我們立刻去會會他們的少主人。”

“現在?”郭嘉微一遲疑,“召之即去,是不是有點太……”

鄭綸哈哈大笑,“既然連奉孝都覺得去得倉促了些,那更是要馬上就去了。”

“要不要讓華將軍跟着一起?”

“不用了,難不成一個小小的中山國商人,就能把我們給害了不成?”

“防人之心不可無。”

“那好,帶上李成的突擊營吧,他的身手不弱,而且有必要時,我還真想檢閱一下訓練的效果。強化訓練都快一年了,我還真是期待呢!”鄭綸蟄伏在博陵,就是要利用在長安變亂之前的短暫緩衝期內,迅速建立起真正有戰鬥力的部隊,這一目標正穩步而有效地進行着。

郭嘉轉身便去準備,不消片刻,李成帶着隸屬的三百名突擊營戰士前來報到。

鄭綸一怔,劈頭便問,“我們是去做客,誰讓你帶了全營的人一起去?”

李成呆了呆,望着郭嘉,郭嘉咳嗽一聲,卻不搭腔。李成是鄭綸招募的第一批士兵中最驍勇的,原是中山國下屬安國縣人,黃巾起義爆發,被鄉里人帶着一起同參加了義軍;後來義軍失敗,李成就偷偷地返回安國,不料安國的家園早就在戰火中毀滅,無奈便跟隨着難民們逃到信都。華雄見李成有膀子力氣,爲人又有義氣,便讓他做了名副手,直到博陵軍制,李成還做了突擊營的指揮使。鄭綸遵照郭嘉的建議,把訓練中表現突出的士兵劃分了新的建制,分爲突擊、前鋒兩個營,直接歸鄭綸親自指揮,要進入突擊營和前鋒營的士兵,都必須經過華雄嚴格的測試,並且能享受更高的待遇,因此破虜營中的士兵無不以進入突擊、前鋒二營爲目標。另一方面,郭嘉更深一層的考慮是,如果袁紹突然調令破虜營的話,那麼至少可以爲鄭綸保留起兩支最重要的嫡系力量。

李成知道鄭綸性格謙和,擠眉弄眼裝出一副苦臉,“弟兄們都聽說要去大財主家,那可是肥差,我也不好意思撇下誰,奉孝先生一來召喚,咱們便都來了。”

鄭綸一聽,鬧了半天還是郭嘉的主意,郭嘉摸了摸鼻子,笑道,“我也沒想到這小子心眼那麼實,居然把人都給折騰來了,去三百人,似乎動靜是有那麼點大,可是剛纔是伯純你自己說的,要檢閱他們的戰鬥力……”

鄭綸沒好氣地瞪了郭嘉和李成一眼,衝着部下們喊道,“你們可都聽清楚了?去中山國可不是到大財主家混吃混喝的,都給我機靈着點,誰要是捅了什麼漏子,惹上是非,可別怪我無情,回頭好好收拾你們!”

胡蘿蔔加大棒,鄭綸的老套路早已不好使了,看着帳外整整齊齊精神飽滿的三百壯士,眼裡早笑開了花。李成見鄭綸都這麼說了,忙揮手道,“都還站着幹什麼?快去給咱們將軍準備馬匹車仗,若是墮了咱突擊營的威風,我也得收拾你們!”

衆人齊聲應諾。

突擊營中,中山國郡的人居然佔了三分之一,這倒是讓鄭綸頗有些意外。從博陵往西北方向而行,若是順路經過誰的鄉里,鄭綸一律允許回去探視,不過營中士兵大多沒了親人,也無太多留戀和思舊的情緒,只是對鄭綸的關懷,皆暗自銘感於心。這樣一來,鄭綸雖然出發得早,路上的形成卻是耽擱了。

這一日,到了安平縣城。

鄭綸不欲招搖,早早地讓手下換上尋常百姓的布衣,三三兩兩分散而行,身邊只留了李成、郭嘉以及十幾個最得力的親隨。安平縣是離中山國郡最近的縣城,在戰亂中遭受的損失並不嚴重,也是整個河北少數幾個避免戰禍的地方之一,相對還比較富庶,附近州縣來不及南下的難民多半都聚到了這裡,因此安平縣城的規模卻已不小,人口也激增到了二十萬,甚至比鄭綸轄區的博陵優越了許多。

眼見着天色漸晚,鄭綸便吩咐衆人就地在安平縣住上一夜。鄭綸投宿到了安平客棧,當地的一家老字號,店家見鄭綸一行人儀表不俗,倒也不敢怠慢,悉心收拾了幾間上等的客房。

華燈初上,鄭綸一行便在客棧的大堂點了幾樣小菜,還沒等吃,又有投宿的客人進來,當先兩人,竟是荀彧荀攸叔侄。鄭綸忙站了起來,“文若!公達!你們怎麼來了?”

是金子總會發光,這話不假。荀攸曾經在朝官至黃門侍郎,荀彧又是穎川名士,他們在冀州荀諶家裡呆了數月,左等右等都沒有家裡眷屬的任何消息。袁紹聽說二荀在冀州,當下命荀諶盛情相邀,二荀知鄭綸駐守博陵,時有書信往來,卻始終不能會合,最重要的是,真正的玉璽在他們手中。袁紹答應二荀幫助打聽家眷的下落,令二荀非常感激,但是冀州軍政要職都已經分屬田豐、沮授等一班兒冀州老臣,袁紹能給予二荀施展才華的機會少之又少,況且袁紹重名輕才的作風,早讓二荀看了個通透。好不容易等到了一個機會,荀諶得知袁紹有意往中山國郡發展,恰好安平、安國無人主政,便通過辛評、郭圖等穎川系的好友,向袁紹力薦,袁紹便委任荀彧爲安平令、荀攸爲安國令,即刻赴任。

荀彧荀攸沒想到,剛到安平就遇上了鄭綸和郭嘉,幾人相見甚歡。鄭綸得知二荀之才,僅僅被派任小縣主政,頗爲不平,乃道,“沒想到,我與奉孝竟多了兩位好鄰居,值得慶賀,值得慶賀!”

雖然鄭綸沒有說什麼惋惜的話,但是他們知道鄭綸在爲他們鳴不平,荀彧荀攸不愧出身世家名門,非常淡然,“安平、安國兩處乃是河北要衝,士民富庶,總強勝在冀州無事清談。”

幾人把酒敘舊,不知不覺便已夜深。荀彧趁無人,悄聲道,“伯純,玉璽我們帶在身上,本想着過幾日差人去請你,不想今日便可交與你。”

鄭綸笑了笑,“此事不急,由文若公達保管,我可比誰都放心呢。”

荀彧奇道,“難道你就不怕我們起私心嗎?”

鄭綸差點嗆着,放下酒杯,連連搖頭。

郭嘉道,“若有此慮,伯純當日便不會將此物交與二兄了。”

“可是,我二人皆書生,若有泄露,引起覬覦,如何能保?”荀攸也有同樣的困惑,畢竟象鄭綸這樣對玉璽無動於衷甚至還有些兒戲的態度,滿天下怕是找不出第二個來。

可是鄭綸的算盤打得比他們響,一枚玉璽可以栓住荀彧荀攸這樣的人才,這筆買賣太划算了:如果二荀輕易動了異心,那麼他們就不值得鄭綸推心置腹;如果他們因爲玉璽滯留在河北,那麼鄭綸遲早都能利用合適的機會邀請兩人出山。不管出現什麼樣的結果,玉璽本身的價值都不是鄭綸所願意考慮的。

正閒聊間,門外又起了人聲,“店家,快開門,某要投宿!快開門!”

店小二忙不迭應聲,“來了來了!喲——”

只見門外站了一個黑大漢,手裡提了兩件巨大的傢伙,身上的衣服沾滿了血跡,如地獄凶神一般,閃身進門。

“媽呀!莫不是強盜爺爺?”小二扭頭便跑。

那大漢把手裡的大傢伙放在地上,回手掩上了房門,喝了一聲,“莫要驚慌,俺不是強盜,俺只是投宿的客人,路上遇見一夥強人,被俺收拾了。”

鄭綸幾人聽得真切,都把目光投來,也不禁被大漢的模樣嚇了一跳,李成立刻指揮手下亮出了武器,全神戒備。

“你等休怕,俺早說了,俺是路人。”大漢也不理會衆人的舉動,照近找了一張桌子坐下,“小二,快拿些酒菜上來!”

小二戰戰兢兢地望着大漢,“客官,你莫不是殺了人?”

大漢不耐煩道,“叫你去拿些酒菜,如何還問這許多?”

小二吃不住驚嚇,惶惶跑去內堂。

鄭綸看了一眼地下的兩個大傢伙,那是一對帶刃帶尖的重兵器,每個都怕有上百斤重,暗暗乍舌。幾人都停止了交談,二荀還有些避諱地偶爾偷望一眼,郭嘉卻是目不轉睛地盯着那人。

大漢一皺眉,“你們是官家?”

鄭綸淡淡一笑,反問道,“你覺得呢?”

大漢把那兩個大傢伙重新提在了手中,站了起來,“爺爺便不走了,有本事就來拿我!”

第100章 病從口入第1章 竹簡誄文第45章 故人相見第74章 青皇促駕第87章 雁門奇襲第14章 蔡氏父女第113章 朔方領主第62章 北海馳援第3章 隨遇而安第103章 將計就計第66章 激將出擊第17章 折命皇宮第30章 安平客棧第55章 賢士論鄭第120章 無需多問第112章 英雄無敵第47章 計出連環第117章 絕地孤軍第35章 白虎之威第76章 柳暗花明第27章 斂財取道第45章 故人相見第16章 急轉直下第26章 黑衣死士第92章 傲骨涉險第72章 如約婚期第107章 鉅細無遺第120章 無需多問第100章 病從口入第61章 弓弩之道第22章 穎川疑雲第30章 安平客棧第109章 宿怨爭衡第78章 洛河之水第27章 斂財取道第77章 宜陽血戰第20章 李代桃僵第84章 司農朱雋第32章 百變伊人第41章 死地求生第56章 寧陽相會第12章 舞貂鳴蟬第86章 中山龍嘯第33章 女兒心思第117章 絕地孤軍第96章 困獸欲搏第40章 二荀之抉第40章 二荀之抉第111章 單騎虎膽第100章 病從口入第68章 英雄胸襟第45章 故人相見第66章 激將出擊第47章 計出連環第84章 司農朱雋第113章 朔方領主第118章 鬥一鬥第9章 洛陽故舊第42章 殺戮夢魘第17章 折命皇宮第4章 將計就計第24章 走馬擇主第83章 以退爲進第19章 穎川四士第15章 刑場混戰第110章 奮勇短兵第77章 宜陽血戰第26章 黑衣死士第27章 斂財取道第78章 洛河之水第110章 奮勇短兵第119章 愛之第10章 適閒雅居第121章 現實第3章 隨遇而安第88章 白髮征夫第61章 弓弩之道第49章 風雨欲來第14章 蔡氏父女第100章 病從口入第111章 單騎虎膽第14章 蔡氏父女第57章 飛戟擲敵第7章 摯肘伏虎第65章 重立破虜第80章 琴由心生第105章 爲誰解衣第88章 白髮征夫第8章 潛伏使命第14章 蔡氏父女第81章 關中混戰第62章 北海馳援第89章 不歸之途第104章 恩威並施第4章 將計就計第93章 各懷心思第62章 北海馳援第21章 以假亂真第63章 五日之約第29章 與商相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