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蔡氏父女

鄭綸循着笛聲慢慢向前走去,華雄寸步不離。

在集市的中央有幾塊平整如削的礪刀石,其中一塊石頭上坐着一人,笛聲正是從他的口中發出,在靜夜中顯出了幾分異樣的憂傷。

突然,笛聲停了,那人慢慢側身,面向鄭綸兩人,冷笑道,“你們想來抓我的話,就儘管過來吧,我既然來了,就沒打算平安離去。”

鄭綸和華雄都覺得奇怪,回頭看看,沒有其他人。

鄭綸緩緩地踱步走了過去,他需要了解的只是這裡的地形。也不知道這個集市當初建造的時候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除了這幾塊礪刀石外,四周顯得格外空曠,如果在這裡出動軍馬交戰的話,絲毫都不會顯得如何擁擠,也就是說,這裡更象是一個刑場。從市集往北直通皇宮午門,寬闊的官道幾乎可以容納十匹馬並排而行,在這裡要把囚犯劫走的難度,可想而知。

那人被當成了空氣,鄭綸和華雄差不多連正眼都沒有瞧過他。他收起了笛子,插在腰間,似乎想問些什麼,可是他始終沒有開口,最後悄然離開,留下一聲極其輕微的嘆息。

“我可以肯定,他是一個真正的勇士,而且他的武藝不在我之下。”華雄望着那人遠去的背影,頗爲疑惑,“京城果然藏龍臥虎,這個年輕人顯然是京城某部的將領,雖然他穿了尋常百姓的衣服,但是從他的身上,我感覺到了很熟悉的軍人氣質。”

“那你覺得他會是誰呢?”鄭綸撓頭,在眼下的洛陽城裡,除了張遼、高順之外,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超級將領。

華雄茫然,“京城各部原分西園八軍,大將軍何進死後,即便是董卓的西涼軍控制了局面,但是他可沒有權力悉數收編所有的禁衛。這個人很陌生,看年紀似乎跟文遠相近,也許文遠可能知曉一二。”

可是,他來這裡做什麼呢?從笛聲中,鄭綸更多地是聽出了一種落寞的、懷才不遇的意味,可惜,他走得太匆忙,而且他也很清楚,到這裡來有多麼的危險。

鄭綸剛想離開,從集市的西邊兒慢慢走來了兩個身影,依稀可以辨認出,那是一個女孩攙扶着一位老人。老人步履蹣跚,在夜風中竟還微微顫抖,一路行來,甚爲艱難。

女孩約摸十三四歲的模樣,稚氣未脫,不禁問道,“爹爹,夜深爲何要來此處?”

老人道,“三日後,次陰兄即將在此受刑,我是提前來爲他送行的。”

女孩驚呼一聲,“您說的是袁伯伯吧?朝廷爲什麼要殺他?董太師對您不是禮敬有加嗎?如果您肯爲袁伯伯求情的話,我猜董太師絕對不會駁您的顏面的。”

“小女孩家家的,你懂什麼?”老人突然一陣急咳。

女孩慌忙輕輕拍打着老人的後背,怪嗔道,“讓您多披件斗篷,您偏執拗,若是着了風寒,我該如何是好?”

老人長嘆一聲,“與老友訣別,如何可以怠慢?你可知道,關東數十萬大軍的首領正是次陰兄的親侄兒!朝中大臣不是沒有勸諫的,可是那又怎麼樣?還不都成了相府中的‘客卿’?不錯,董卓是待我不薄,可是事關洛陽存亡,如何便肯輕易饒恕?”

女孩還是不解,“放眼整個京城,董太師最器重的就是爹爹您了,那一日三遷的榮耀,除了爹爹之外,我看就算是那勇冠三軍的呂布,也有所不如。”

老人心頭微驚,“你如何知道呂布?”

女孩竟是捉起了衣角,“人言‘馬中赤兔,人中呂布’,洛陽城中誰人不知?”

老人暗歎,“琰兒,快到了,咱們就提前給你袁伯伯上柱香吧。”

鄭綸隱隱約約聽出了幾分,當下拉着華雄上前問候道,“這位老伯,您好。”

老人吃了一驚,顯然是沒有想到,在這裡還能遇上別人,疑惑道,“不知兩位是袁府的什麼人?”

鄭綸低聲回答道,“渤海。”

老人慌忙四處張望,鄭綸笑了,“您放心,我們在這裡已經有好一會了,沒有其他人。”

老人勉強定了定神,乃道,“足下好大的膽子!難道你就不怕被官府抓了去嗎?”

鄭綸搖頭,“那麼您怎麼不怕呢?”

老人一怔,頓時不喜,“老夫自有脫身之計。”

鄭綸冷笑,“那是自然,您是名滿京城的大學士,您當然不怕被董賊所害。況且董賊對您青眼有加,可謂言聽計從,只是……”

“只是什麼?”老人怒聲問道。

“太傅尚未受刑,您卻提前來拜生祭,果然情誼深重,在下佩服得五體投地。”鄭綸滿是嘲諷意味,說得老人臉色鐵青。

“誰說我來拜生祭的?”老人竟開始抵賴,此時的女孩居然沒有幫着她父親說半句維護的話,而且並沒有把手中的檀香收起。

鄭綸善意地看了一眼女孩,對老人說道,“令千金手中何物?莫不是剛從白馬寺而回?”

女孩嘻嘻一笑,“爹,這人說話忒有趣,哪有半夜從寺院回來之理?而且即便如此,手中緣何還剩下恁多香燭?”

鄭綸不禁大笑,“是了是了,定是我少見多怪了。”

老人突然哭了起來,在這空蕩蕩的集市中央,竟顯得異常淒涼。

鄭綸和女孩都停止了逗趣,呆呆地望着老人。老人默默地拿過了女孩手中的香燭,面色鄭重地擺放到礪刀石上,哽咽着吟道,“嗚呼次陰,今日乃別;君在囹圄,我在明協;相隔三門,如在堂野;……”

鄭綸差點崩潰,一篇誄文對於蔡邕這樣的大文豪來說,簡直就是小菜一碟,張口即來。可是偏偏就是誄文,生祭的誄文,讓鄭綸想起了竹簡上的文字,一字一句就象是喪鐘一樣不住地敲打着鄭綸的心絃,彷彿蔡邕在祭奠他,而非袁隗!

女孩也哭了,默然跪在父親的身邊,點燃了香燭。隨處飄蕩着的無聊的風竟象是不捨得撲滅女孩手中的蠟燭,在燭光中掩映出一張精緻動人的美人臉蛋兒,雖然蔡琰只有十四歲,但是略顯不足的身形異常窈窕,好一副美人胚子!

鄭綸還是感到氣憤,既然蔡邕與袁隗有如此深厚的交情,那麼他就絕不能獨擅其身,不管結果怎樣,至少他應該到董卓面前爲老朋友開脫一番,而不是在這裡惺惺作態,雖然他並不想讓人知道。

鄭綸告辭,“也許您有您的苦衷,但是如果換做是我,至少我會去幫太傅說情。我只能說,您讓我很失望。”

蔡邕默然不語。

鄭綸又看了一眼蔡琰,心頭卻起了一種很怪異的感覺,總覺得在她的身上有一股男兒氣,不禁暗生好感,“能告訴我,你的名字嗎?”

“蔡琰。”

“很高興認識你。”

“我也是。”

鄭綸伸出了右手,蔡琰瞪大了烏黑的亮眸,也學着鄭綸一樣。

一次很簡單的握手,或許在不久以後,其意義變得異常深遠、雋永。

夜色正濃。

女孩攙扶着老人向西走去;鄭綸和華雄也悄然離開。

集市中恢復了平靜,爲風吹散的香灰散落一地。在集市的某個角落裡,有人勤勉地將晚上出現的人物一一記錄下來:

吹笛客;

蔡侍中和他的女兒;

另外兩個,可疑。

第77章 宜陽血戰第92章 傲骨涉險第10章 適閒雅居第54章 破虜鋒芒第17章 折命皇宮第110章 奮勇短兵第59章 不戰而定第115章 智者遠謀第108章 分瓦漸解第61章 弓弩之道第96章 困獸欲搏第88章 白髮征夫第19章 穎川四士第79章 癡情蔡琰第34章 馬不停蹄第83章 以退爲進第95章 咫尺天涯第18章 命運蛻變第74章 青皇促駕第106章 靈鳥之助第37章 南轅北轍第24章 走馬擇主第69章 再入長安第81章 關中混戰第77章 宜陽血戰第48章 暗潮涌動第59章 不戰而定第51章 東平太守第40章 二荀之抉第91章 自投羅網第121章 現實第88章 白髮征夫第111章 單騎虎膽第61章 弓弩之道第70章 棋風如人第112章 英雄無敵第47章 計出連環第58章 山陽戰略第82章 新仇舊恨第28章 屯兵博陵第119章 愛之第75章 偃旗息鼓第52章 異軍突起第43章 黃河水賊第23章 血戰磐河第85章 倒行逆施第62章 北海馳援第49章 風雨欲來第117章 絕地孤軍第95章 咫尺天涯第121章 現實第121章 現實第80章 琴由心生第20章 李代桃僵第52章 異軍突起第32章 百變伊人第116章 黃河分兵第99章 平靜暗潮第21章 以假亂真第46章 閉月添愁第35章 白虎之威第118章 鬥一鬥第3章 隨遇而安第98章 難竟之功第118章 鬥一鬥第74章 青皇促駕第103章 將計就計第22章 穎川疑雲第1章 竹簡誄文第1章 竹簡誄文第112章 英雄無敵第10章 適閒雅居第21章 以假亂真第60章 女兒嬌第67章 二虎相鬥第26章 黑衣死士第42章 殺戮夢魘第109章 宿怨爭衡第1章 竹簡誄文第56章 寧陽相會第31章 安平校尉第85章 倒行逆施第5章 倉促上陣第22章 穎川疑雲第53章 銜枚夜襲第56章 寧陽相會第108章 分瓦漸解第42章 殺戮夢魘第50章 意外收穫第86章 中山龍嘯第122章 待我如故第111章 單騎虎膽第63章 五日之約第24章 走馬擇主第35章 白虎之威第117章 絕地孤軍第2章 如夢如戲第30章 安平客棧第92章 傲骨涉險第74章 青皇促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