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第98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二更天,正是人身體最疲乏,睡眠最憨熟的時候。也就是此時,遠在京城北邊的一座鬧鬼荒宅中,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

大火瞬間席捲了整個木質建築,火焰一燒起來就吞噬了半個宅子。

“走水了!”“走水了!”的聲音此起彼伏的響了起來。

繼而各家各戶的大門都被猛然推開,接連不斷有人喊叫,也接連不斷有人拿着水桶和臉盆,端了水急慌慌的走出家門。

可火實在是太大了,這宅子又是老宅子,又因爲經年無人打理修繕,房樑和椽木俱都朽壞了,如今火焰一燒就噼裡啪啦的燃了個氣勢洶洶,那裡是區區幾盆水幾桶水能撲滅的。

火焰熊熊燃燒,勢如破竹,周邊百姓全都被驚醒起來。

百姓們面上都帶着惶恐和驚駭,不知道這火究竟是怎麼起來的。

但也好在燒的是這座鬧鬼的宅子,而這座宅子因爲不吉利,如今已經有十多年沒人居住了。且因爲這宅子的主人當初算是這一方的有錢人,修建宅子時特意和四鄰拉開了距離,在宅子四周都留了路,沒有和任何人家打鄰家,好像怕他們這些窮人玷污了他的門楣似的。

當初這操作可沒少遭人罵,如今麼,如今看着那能容兩輛馬車並行的寬衚衕,衆人都忍不住嘀咕起來:“有這衚衕擋着,再大的火也燒不到旁人家。”

“當初覺得這家人心高氣傲,不和四鄰共牆能耐不死他。如今我倒是要說,幸好他家沒和四鄰共牆,不然大家都得倒黴。”

這話可不是虛的,那說的是實實在在的情況。

畢竟大寬衚衕就像是一個隔火帶,着再大的火也牽連不到旁人。而若是沒有這寬衚衕,兩家直接共牆,那這邊失火直接就能燒到隔壁,再從隔壁燒到隔壁的隔壁,最終燒半拉街都是小的,有的甚至能燒半拉城。

不過也好在這家人獨,如今只可着他們自己禍害吧。他們這些鄰家不受他的害,不過看在他們家也可憐,如今只剩下一個獨苗苗的份兒上,給潑上兩盆水滅個火,只當是盡了最後的情誼了。

這人正嘀嘀咕咕說着話,突然聽到旁邊有人說,“不對吧,我咋前幾天聽說,這宅子被賣出去了?”

婆子不信,指着說話的嬸子說:“賣出去了?這麼大的事兒我咋沒聽說過?你不是開玩笑的吧?就這破宅子,風水不吉利,二三十年能把一家幾十口人剋死完,這邊還鬧鬼,要不是腦袋進漿糊了,誰買這破爛玩意?”

“哎呦餵我的大嬸子,這事兒去衙門查查就知道了,那還能作假啊?哎呦,我這會兒想起來了,那天我在衙門口賣燒餅,好似隱隱約約聽到一句,說是這宅子被賣出去了。新買家也是命硬的,說是一家子只剩下姐弟倆了。哎呦喂,那姐弟倆別是就住在這宅子裡吧?要命了,可別燒死人!”

這嬸子大嗓門,她一說周邊人全聽見了。當即衆人就焦急起來,這可是人命啊,那能見死不救呢?

於是,原本已經坐等這宅子被燒盡的百姓,這時候也火急火燎的又端着盆提着桶忙活起來,一盆盆的水潑上去,可對於燎原大火根本無濟於事。

就說巧不巧,也就是這時候,天上陡然炸響一個驚雷,然後說話不急傾盆大雨就潑灑下來。

真就是毫無預兆,說下就下,有的老丈活大幾十年了,都說沒見過這麼邪門的雨。

等閒下雨總會刮點風吧,總會降個溫,飛沙走石吧?再不行先來兩道閃電,再來個驚雷預報一下,這雨可好,倒是也有雷聲,但就只那麼一道,雷聲還沒落雨水就落了下來,誰見過這麼邪門的事情啊?

雨越來越大,但卻絲毫擋不住百姓們火熱的八卦的心。

有雨水助陣,百姓們也不忙着救火了,他們結伴在四鄰家避雨。一邊躲雨一邊議論,邪門是真邪門,這宅子裡八成真有什麼陰魂。

只可惜那買宅子的兩個小年輕,你說你置辦家業總該四處打聽打聽吧,結果就這麼悶聲不響的把這鬼宅買到手,被人狠狠的坑了一把。若只是如此也就算了,總歸還能倒手,再把這宅子賣給不知情的外鄉人,好歹能減免點損失。如今可好了,宅子在火焰中燒的轟轟烈烈,轉眼就只剩下一片荒蕪。

衆人唏噓不已,八卦這新房主指定命也不咋好。以後他們可不能和這戶人家走的近了,住在這宅子裡的人啊,都邪乎着呢。

就在衆人議論紛紛時,柳樹衚衕的桑宅中,桑擰月看着南邊天空上的紅光逐漸黯淡,直至變成一片黢黑,提了一晚上的心,終於放了下去。

她和素錦說:“一會兒李騁他們回來,你問問他們,這火可有牽連到旁人家,可有驚了四鄰八家的老人孩子?若有,明天一早讓人送些東西過去,再道個歉,賠個不是。”

素錦應了一聲:“姑娘您放心,等李騁回來我就把您的話轉告給她。”

嘴上說着這些,素錦心裡卻忍不住嘆氣,李叔這嘴就跟開過光似的,他說今晚二更後會下雨,果不其然這雨就下下來了。而且是說來就來,一點磕巴都不打,神的就跟開玩笑似的。

“對啊,我也覺得這事兒神異的很。”桑擰月接話道。

原來是素錦不知不覺將自己的心聲說了出來,桑擰月聽見了,這就提醒了她,這件事能處理的這麼完美,少不了李叔的功勞。

李叔那嘴啊,真就跟開了光似的。本來他們都不信的,因爲這天也沒悶,也沒見變天,它怎麼就會下雨呢?甚至就連下雨前一刻,桑擰月都在想,李叔神異了一輩子,可別在關鍵時候出岔子。

要知道,爲了將此事處理乾淨,他們可是玩了一把大的。不僅要燒書,還要燒宅子。雖說那宅子破了,但地基是好的,只要房樑窗戶啥的,好好修整修整,這房子還能住。

可這一把火下去,宅子就徹底燒成黑炭了。還有那麼些書,不行,只要一想那些書,桑擰月就控制不住的心疼。

那火放的有點大,若是沒點雨水澆滅,這次那宅子指定就被燒的寸草不生。可你就說奇不奇,這雨水說來就來,一點不給人反應時間。

而有了暴雨加持,雨水直接給澆滅了,想來就絕不會牽連到附近的百姓了。

桑擰月想七想八的時候,素錦已經給她鋪好牀了,催促她說:“姑娘趕緊睡吧,有什麼事兒明天再說。解決了心頭大患,姑娘這次應該能睡個好覺。”

桑擰月一邊脫了衣裳只着裡衣上了牀,一邊和素錦說:“事情雖說是解決了,可這場災難真是來的莫名其妙。我到現在都想不通,到底是誰要故意爲難我們姐弟。”

“想不通就不想了,到了該知道的時候,姑娘自然就知道了。”

“話是這麼說,可只要一想到,背後還有人在算計我們姐弟倆,一計不成許是還有另一計,我又哪裡能睡得着?”

素錦聞言也有些愁,但是,總不能因爲未來的災難,這日子就不過了。

素錦就說:“車到山前必有路,等碰見了事兒,咱們再想辦法解決就是,活人總不能讓尿憋死?況且咱們手裡這麼多人,就是真碰上點事兒,想來也很容易就能解決。姑娘不想這些了,快些睡吧。”

桑擰月睡了,翌日又早早起來了。

而這次她從素錦嘴裡得知了兩個好消息。

第一個就是,鬼宅附近的人家,雖然在着火時有過驚慌,但在得知着火點是那座鬼宅時,衆人心裡就安穩下來。孩子們大多從始到終沒醒過,老人們即便醒了也沒被驚到。

第二個就是,事情進行的狠順利,一切都按照預期發展,若不出意外,以後他們應該不會再爲“藏寶”兩個字所困了。

除了這兩個好消息外,還有兩個消息,說不上是壞是好,但素錦覺得姑娘應該知道一下,因而也三言兩語就說了個清楚。

這兩個消息中,頭一個是,剛起火時,第一個從家裡跑出來的百姓,看到有好幾個人從鬼宅跳牆而出,他們懷裡抱滿了東西,不知道是不是什麼寶貝。

而有人在今天早起循着那些人跑路的方向追過去,結果就從地上撿到了好幾本書籍。初時他不確定這是“贓物”,只以爲是哪個讀書人粗心大意丟下了東西。

但是北城多“賤”人。

這邊比之南城的百姓還不同。南城的百姓只是窮苦,但他們是良人。若是那有心氣的人家,家裡孩子也爭氣,那他們也能咬牙送孩子去讀書。

可北城卻多賤人,他們有賤籍。

賤籍指什麼?就是指那些做下九流行當的人。如銀匠、擡轎、接生、捕蛙、理髮、做媒、捉鬼等。

可以說,北城的百姓,大多從事的都是這些說不到檯面上去的職業。這邊不能說一個讀書人也沒有,但是少之又少,好比是滄海遺珠。

而書籍又矜貴,是要怎樣人家,才能將書籍落的滿地都是,還能不回頭來找的?

這事兒明顯就不尋常啊。

再聯想到有人從鬼宅中盜取了東西趁亂逃出,那這事情就很明顯了,這書籍明顯就是贓物麼。

只是從來只聽說過偷別人金銀財寶的,更甚者是偷人的,可從來沒聽過偷書的,就問這事兒稀奇不稀奇?

因爲這事兒太稀罕,很快鬧得北城百姓衆人皆知。

也不管這事兒是李騁等人操作的,亦或是別的什麼,總歸現在全北城的人都在議論,那鬼宅中藏了書,只是歹徒偷書都偷不好,無意中點燃了屋裡的什麼東西,大火直接就燒起來了。

那鬼宅中不知道多少書籍呢,指不定都給燒沒了,這不作孽麼?

再有一件事就是,因爲知曉鬼宅是被人重新買下的,買主還是一對姐弟,有人擔心姐弟倆已經遇害;或是被歹徒們點燃的迷煙放倒了,所以即便火焰熊熊,但依舊有個頗有善心的男子不顧衆人阻攔,硬是闖進了宅子中去看了究竟。

結果可好,人沒見到,倒是看見了幾大箱子書燒起來了。

好幾大箱子書啊,上邊的箱子被打開,書都燒一半了。那男子想着許是下邊的箱子中裝的也是書,就頂着滿屋子濃煙,硬是踹開了上邊的箱子,然後冒着被燒傷的危險,把下邊那一箱子書籍奇蹟般的搶救了出來。

桑擰月聽到這裡,忍不住驚異一聲:“搶救出一箱子書?那書是有字的,還是些空白的新書?”桑擰月一顆心完全被提起來了,整個人驚的恨不能跳起來。

怎麼就出這種紕漏了呢,可真是要命了!

“姑娘放心,虛驚一場,那書不是新書,上邊有字的。”素錦說起這件事,也心有餘悸,“好在李騁他們辦事靠譜,把那些空白書籍,全都堆在角落裡。靠角落的上邊那一排,裝的是那些不堪入目的俗語小說,倒是最外邊這一排箱子,裡邊全是精心準備的書籍,裡邊裝的就是那些姑娘捨不得燒的。就說這安排精心不精心?若不是李騁將事情做的盡心完美,那等衆人打開那箱子,結果裡邊都是空白書籍,就問這事兒炸裂不炸裂?”

到那時,想必那些歹人也意識到這是個“局”,那家裡不得重新不安生起來。

不過好在李騁做事仔細,考慮的也非常周到,將每個環節都顧慮到了。也因此,北城的百姓翻過那一箱子書籍後,就更確信,鬼宅中放置的都是書,且都是好書,上邊有批註的那種,誰要是能有幾本這樣的書,怕是考中狀元都不是問題。

桑擰月嘴脣蠕動幾下,問素錦:“這謠言是誰傳出去的?”

“反正不是我們的人。聽說是衙門的人過去了,然後看了那些書,就說那些批註都了不得。然後一傳十,十傳百,就這麼傳着,聽說不少讀書人聞信已經跑去北城看書了。”

桑擰月聞言面色更扭曲了,“怎麼就出了這種事兒呢?對了,那書是咱們家的,不該歸還咱們麼?”

“現在還不了,因爲這被當做是證物給拉到衙門裡去了。”

桑擰月聞言有些無語,不過仔細考慮之後,又覺得這是人之常情。畢竟發生了這麼大的火災,而且這是入室搶劫,受損的還是這麼龐大的財富,衙門裡重視,暫時保存證物,這合情合理。

說完這些,桑擰月忍不住問起那個在火宅中搶救出一箱書籍的漢子,確認他真的沒燒傷,桑擰月就和素錦說:“還是應該給些謝禮纔是。這是宅子中沒人,若有人,想必這男人會救人性命。他品性好,咱們不能寒了好人的心。”再說了,就單憑那些書,也值不少錢,別人辛辛苦苦給你救出來了——雖然對他們來說沒多大用處,但別人救了,心意他們得領,總該再給些金銀酬謝纔是。

素錦聞言就應了一聲,“這事情我記下了,不過我估計少爺若是知情了,應該會當面對人道謝,少爺天不亮就出門了。”

“去北城了不是?”

“對。”

畢竟發生了這麼大的事兒,主家那能不出面?

若說之前藏書得“偷偷摸摸”,可如今書都被偷了,被燒了,那主家藏書的行爲還有什麼瞞着衆人的意義麼?

所以,清兒不僅去北城了,聽說還是痛哭流涕、面色如山崩地裂一樣從馬車上滾下來的。然後,北城的百姓們又知道了一件事。

那就是,原來買下這鬼宅的,就是那對在南城將書肆開的風風火火的桑家姐弟。只是不知得罪了誰,也或許是有人單純看他們不順眼,於是,就莫名傳出桑家書籍有藏寶的消息。

然後這姐弟倆備受困擾,即便在自家宅子住着,也日夜不得安寧。沒辦法,他們就想出重新買了個宅子,然後將書籍藏到這裡,他們也準備秘密搬到這邊住。誰料,這書籍纔剛從家裡搬出來,就被人盯上了。過了沒幾天,就有歹徒登門盜書了。

就說這對姐弟倆可憐不可憐?

他們做盡了好事兒,被南城的百姓們感恩戴德,可卻被歹人燒燬了祖宗傳下來的藏家寶。這若是以後下了地獄,不得被祖宗們拍成肉泥啊。

素錦說的繪聲繪色,桑擰月聽得有滋有味。不過再想想那些被燒燬的書,桑擰月又心疼起來。

她太心疼了,就連早膳都沒吃,最後還是清兒從北城回來,聽說姐姐沒用膳,就硬避着她吃了一碗燕窩羹,然後才和桑擰月說了後續的事情。

後續的事情其實很簡單。

畢竟書燒了,宅子也被燒了,直接報官就行。

可報官也不用他親自往衙門去,畢竟差役們早就在鬼宅處等着了。

於是,清兒把“藏寶”的事情,以及歹徒屢次登門的事情,不得不買個宅子重新安置書籍的苦衷都說了。

他說的真切,讓人感同身受。

再來因爲事情發酵,北城百姓們都在這麼傳,於是,連差役們都先入爲主的覺得,事情就是這麼回事兒。

報官的事情很好辦,只是後續追拿歹徒的事兒,這多少有些麻煩。畢竟當時着火時已經宵禁了,北城又多是小衚衕,歹徒隨便找個衚衕一鑽,誰還能知道他往哪裡跑了?

捉拿歹徒的難度比較大,這事兒得慢慢來。

好在清兒也不着急,如今他“急”的是書。

但是那些書籍得作爲證物,被保存在衙門。而又有許多讀書人聞訊而來,想要看看桑家祖傳下來的書籍,清兒“抹不開臉”,和衙門裡的人商量過後,書籍便對讀書人開放了。

於是,如今就有許多讀書人,走了個各種門道,去衙門看桑家藏書了。

而那些書籍都不俗,批註更是能讓人驚爲天人。於是,讀了桑家傳書能中狀元的消息不脛而走,如今傳的滿城皆知。

桑擰月聽完弟弟的講述,怎麼說呢,整個人都有種啼笑皆非的感覺。

所以,就這麼簡單的,他們姐弟倆成了滿京城的風雲人物了?

就這麼簡單的,他們的祖上書籍,成爲備受推崇的科考必讀讀物了?

這事情怎麼這麼荒唐呢?

可更荒唐的還在後邊呢。

中午左右,正是用膳的時候,就見啞叔火急火燎的帶着小廝來了府裡。

桑擰月聞聲趕到外院時,還以爲是崇文書齋出了什麼事情。

結果問了之後才知,確實是出事了,但卻不是壞事,而是好事。因爲北城鬧得那些事情傳到了南城,他們崇文書齋的書籍被衆人瘋搶了。

儘管啞叔一再讓小廝扯着喉嚨喊,“桑家的書籍沒有讓人必中狀元的魔力”“買書還是要看自己的需求,不要盲目跟風”“理性購物,後續不退不換”“書齋中的書和桑家藏書略有不同”。

可任憑小廝喊破了喉嚨,也沒人聽他的。

那些讀書人就跟瘋了似的,進了書肆後就蜂擁而上往書架上撲去。

有那財大氣粗的,纔不管你書架上擺的究竟是什麼書,對他來說又是否有用,他們就跟打了雞血一樣。不僅自己搶,還喊着自己的好兄弟們、貼身的小廝們,跟着他一道搶。就唯恐搶的少了他吃虧,到時候考不上狀元。

這些人不計較金錢,搶書都是一摞一摞的。然後一邊有人往外搬書,一邊有人直接給啞叔丟金花生、金元寶。

金花生就不說了,畢竟個頭小,一個頂多也就換二、三十兩銀子,買個十餘本書籍。可那金元寶好大一個,那是十量淨重的,換成銀子得有百餘兩。然後那金元寶就是一荷包一荷包的丟,看的啞叔頭皮發麻,生恐那金元寶把他的桌子砸出一個坑。

能把買書弄成跟進貨一樣,這樣的場景啞叔活了半輩子了,也是第一次見。

這樣的買主都是家裡不缺錢的,至於那些窮苦學子,或是家資不豐的,看到這一幕你說眼紅不眼紅?

可這會兒根本不是眼紅的時候,他們銀錢少,但是他們借了錢來了。買不了百餘本,他們還不能買下五六本麼?總歸他們能買的少,可以好好挑選一下。就不信他們精挑細選的書,還比不上那些人啥都不堪就往外搬的書。

但你要精挑細選?

呵呵,怕是第一行字都沒看完,書籍就被人兜頭搶走了。

就說這事兒多荒唐啊,可他就是實實在在的發生了。

於是,不過短短的一個時辰時間,原本還秩序井然、書籍排放規矩妥帖的崇文書肆,就像是剛經歷過一場盜匪過境一樣,被人搶的精光。

甚至就連書肆中販賣的筆墨紙硯等物,都跟着賣了許多許多,眼看着就要見底了。

聽人說是,桑家的書能讓人考狀元,那用了桑家賣的筆墨紙硯,豈不是有了加持,考狀元更加有把握?

於是,就在這樣非常不靠譜的謠言下,店裡的東西幾乎要售罄了,啞叔這時候急吼吼的過來,是來補貨的。

不過桑擰月聽了啞叔如此一說,卻斷然拒絕道:“啞叔,您是不是忘了,桑家的書都藏到鬼宅那邊去了,如今都在大火中付之一炬,被燒成灰了。” Www★тt kΛn★CΟ

清兒附和着姐姐說:“對對對,啞叔,您可不能從桑宅運書出去,要不然我們之前做的局,不是就露餡了麼?”

啞叔聞言,被燒熱的腦袋陡然冷卻下來。

腦子冷了,啞叔也清醒了。此時他就忍不住在自己腦門上拍了一下,老了老了,真是糊塗了。也是被這麼快進賬的速度迷昏了眼,以至於他連這麼重要的事情都忘了。

現在哪裡是賺錢的時候,現在要把那些歹徒糊弄住,把“藏寶”的事情壓下去,這纔是最急迫的。

姑娘和少爺爲此忙了不少天了,人都消瘦不少。好不容易成功了,差點因爲他今天的不清醒而毀於一旦。

不過,眼瞅着這掙錢的機會就這麼隨風飄走,啞叔也心疼得很。

人這一生能頭腦發熱的時候沒幾次,錯過這一回,以後不知何時書肆中才有今天這樣的盛況。

想想還是很心疼,但啞叔知道輕重。只是嘆口氣,比劃了一個“我聽姑娘的”手勢。

等啞叔離開後,清兒問桑擰月:“姐姐,我們的書肆真要這麼空着麼?”

“最起碼最近幾天要空着。要知道,就是現在去周邊書坊買書,也是需要時間的。況且,既然把名聲打了出去,咱們爲何不盡量挑選些好的書,做實了崇文書肆的能耐,讓咱們桑家的書肆生意更上一層樓呢?”

“姐姐的意思是?”清兒忍不住湊過來問。

桑擰月摸摸他的腦袋,笑着說:“這是個好機會,能夠讓咱們的書肆乘風而上的機會。”

雖然“藏寶”的事情一開始很荒謬,也確實給他們帶來了許多麻煩和苦惱,但這麼一通操作下來,事情總算解決了,而且他們還有了意外之喜。

那就是桑家藏書的名聲被傳了出去,甚至因此帶動了崇文書肆的生意。

雖然這事情的進展有些魔幻,完全出乎衆人的意料。但也正應了那句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這是多好的機會啊,平常努力運營操作,都不一定能給書肆帶來這麼大的曝光度,可如今這些全都來了,且來勢洶洶,聲勢如潮,若不能好好抓住這個機會,她會後悔餘生的。

桑擰月將之後該如何經營書肆,又和弟弟好生說了說。

她一直覺得自己沒多少做生意的天賦,就連經營書肆,也是摸着石頭過河。全靠之前看來的聽來的,以及啞叔的幫襯,書肆才能順順利利的經營到如今。

但是,清兒看着眼前整個人都在發光的姐姐,忍不住在心裡嘆說,他是不知道父親有多少經商的天賦,他也不知道祖上又有多少能人,他只知道,崇文書肆會在姐姐手中發揚光大,甚至有一天,許是會蓋過京城這些老牌書肆的名聲,獨佔鰲頭。

這都是說不準的事情。

以前他不敢想,可以後麼,有這樣嗅覺靈敏的姐姐,還有這莫名其妙的運道,還用愁何事不成呢?

如今是南城,是北城,許是之後就有東城和西城。這就如同將軍在攻城略地,如今南城和北城的人都認可崇文書肆,那有一天,整個京城的人都認可崇文書肆,整個天下的讀書人,都會認可崇文書肆。

清兒從姐姐哪裡離開回後院歇息時,還忍不住心中慨嘆連連。

他實在是憋不住了,就和李騁說了幾句,然後李騁心裡忙活開了。

他雖然看着憨憨傻傻的,人也實誠的厲害,給人一種非常可靠,非常忠誠的感覺,但李騁本人卻是個內秀的人,更是個機靈活泛的人。

他聽清兒提起那些書籍,提起多虧了侯爺幫忙,又聽清兒詢問,那些書籍究竟是從哪裡弄來的,他想再買一批,李騁心裡就忍不住嘀咕,這那裡是銀錢能買來的東西?

你以爲那批註真就是隨隨便便一個讀書人就能寫出來的?

那是正兒八經的,侯爺自己讀書時的批註好麼?

當然,書籍肯定不是侯爺用過的書籍,而是專門讓人謄抄過後運過來的。但侯爺可是中過大三元的,他的學問水平是要青史留名的。侯爺普通的一句指點就能讓人受益匪淺,看了他的批註後,讀書人覺得受沒受益,他自己心裡清楚。

所以,也無怪乎如今北城和南城的人,把殘存的那一箱子書籍的捧到了神壇上,那書籍畢竟是有資本在的。

不是說大話,若真有人讀完了所有侯爺批註的書籍,不說考狀元的大話了,最起碼中個進士絕對是小事一樁。

可侯爺的書籍有些可以拿出來,有些卻絕對不能露面。做的越多,露餡的機率越大。

所以事情就到此爲止吧。

更多的書籍是別想從侯爺的書房弄出來了,不過侯爺對清兒公子很是喜歡,若是清兒公子提出來要去侯爺的藏書樓看看,亦或是讓侯爺提點教導幾句,想來侯爺是樂意的。

第11章 11香餑餑109.第109章 楚儀第199章 洞房花燭244.第244章 if線(十五)第180章 重逢故人第197章 成婚前一晚124.第124章 想起第8章 兒孫繞膝第52章 相看第169章 169鶴兒第206章 太天真69.第69章 不講道義254.第254章 if線(二十五)239.第239章 if線(十)100.第100章 太夫人第157章 送信第170章 軍事學堂134.第134章 聞信136.第136章 宣判第174章 我們和離第189章 189公堂之上137.第137章 發大財了第236章 if線(七)第192章 192提親115.第115章 兄妹相見第224章 前世番外(八)第183章 183長榮崩潰第180章 重逢故人247.第247章 if線(十八)第149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29章 姑太太82.第82章 誤會第225章 前世番外(九)第188章 分頭行動253.第253章 if線(二十四)112.第112章 支招第35章 施家第190章 190賜婚124.第124章 想起129.第129章 晉州第17章 母子122.第122章 念及68.第68章 添妝第36章 投其所好第48章 出發第152章 鬆口第222章 前世番外(六)第3章 人事第203章 殺心起第38章 一團亂麻第190章 190賜婚第23章 夜話103.第103章 大哥消息100.第100章 太夫人253.第253章 if線(二十四)110.第110章 雷霜寒第16章 初遇132.第132章 話當年第175章 和離第47章 有事請先行120.第120章 心動不如行動第204章 回門第5章 眼明心亮第233章 if線(四)第227章 前世番外(十一)85.第85章 鋪子第235章 if線(六)249.第249章 if線(二十)257.第257章 if線(二十八)第211章 大結局(五)第163章 163肅親王248.第248章 if線(十九)127.第127章 安心去第225章 前世番外(九)第185章 彆彆扭扭111.第111章 線索斷了第197章 成婚前一晚65.第65章 第二更248.第248章 if線(十九)121.第121章 小巫大巫93.第93章 書齋開業及聽牆角第199章 洞房花燭第49章 普陀寺84.第84章 打架第52章 相看第218章 前世番外(二)63.第63章 提心102.第102章 應天書院第23章 夜話74.第74章 難眠第26章 大雨第228章 前世番外(十二)第144章 打一場112.第112章 支招70.第70章 沒緣分85.第85章 鋪子第54章 救人第217章 前世番外(一)第144章 打一場第30章 桑表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