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現世番外(四)

昌盛帝爲君,沈廷鈞與許知君等作爲兒時的玩伴及伴讀,更是作爲左膀右臂與多年心腹,自然受到了重用。

他們如今的官職都不低,在朝中也是赫赫有名的權臣重臣。

但官位高了,兩人與沈廷鈞的關係卻疏遠了。

若說早在隆慶帝在位時,幾個好友還能三不五時聚在一起喝喝酒、品品茶,聊聊國事朝事,那麼在秦晟登基之後,幾人之間、甚至是幾個府邸之間的來往,都變得非常稀少。

這倒不是說,幾人之間有了矛盾,關係變得很差——因爲國事爭吵這很正常。畢竟幾人的立場不同,所代表的利益羣體不同,有矛盾爭執在所難免。

但他們疏遠,卻並非因爲爭吵傷了和氣或體面,而是因爲,爲了不讓帝王忌憚,自動自覺的與對方保持關係。

他們關係好,舉朝皆知。但你若關係好還走得近,你是想做什麼?

不說朝中大臣要多想,即便是秦晟,想來年月久了,心中也不會沒有點想法。

也正是出於這種考量,在秦晟登基後,幾人便疏遠起來。

而不單是他們三人得到重用,委以權柄,就連承恩公魏明謙——是的,在先承恩公去逝後,魏明謙就承襲了府裡的爵位,成了新一任的承恩公。

他在沈廷鈞成親時,親自登門道喜,與沈廷鈞喝了幾杯酒,一切過往仇怨便就此煙消雲散。

兩人相逢一笑泯恩仇,之後朝堂在見,雖然感情不如先時那般肝膽相照,但也能做到平和的交談敘舊,甚至坐在一處喝茶閒談。

而許是爲了轄制沈廷鈞,許是魏明謙本人能力也很突出,放下兒女情愛後,便直擊而上,很是辦了幾件亮眼的差事。如此,他年前也入了閣,與沈廷鈞成掎角之勢。

這局面自然是秦晟樂意看到的,而他樂意看到的這個局面,到底是臣子有意做給他看的,亦或者是他推波助瀾好不容易得來的,那就說不清了。

只說,雖然秦晟作爲帝王,爲了朝綱穩固、帝王權利始終高高在上,不得不遏制朝臣們一家獨大,但秦晟對於沈廷鈞幾人的情誼,也不是虛假的,而是實打實的,且是非常深厚的。

這不,老夫人壽宴當天,他白龍魚服帶着下人悄悄出宮,親自給老夫人送上壽禮不說,竟還親自敬了老夫人一杯酒。

老夫人誠惶誠恐,感恩戴德。秦晟在做完這些事情後,也擔心前來賀壽的人不自在,便早早退了。

沈廷鈞與許知君、樑昊升、魏明謙幾人親自送他出去。

到了侯府門口,秦晟回頭看看四個伴讀,笑道:“都回去吧,今天是老夫人的好日子,該以老夫人爲重。朕難得出宮一趟,稍後就去街上轉轉,你們就別跟着了。”

樑昊升耿直,接話道:“街上有什麼好轉的,您不如吃了席再走?”

秦晟朗笑:“免了,朕怕你們消化不良。”

不待幾人說什麼,便擺擺手走了,“回去吧,都等着呢。等得閒了,咱們幾個也坐在一起喝幾杯。”

說着就邁着龍行虎步離開了侯府,往街上去了。

這廂秦晟走遠,身邊的大太監這才低聲說:“老夫人這壽宴倒是熱鬧,奴才看到,內閣的大人們幾乎都到了。還有樑大人、許大人、魏大人他們……”

太監想說,別看這幾人平日裡誰也不挨誰,好似關係一年年疏遠了。但這遇到事兒,他們二話不說就跑來了。可見心裡還是很親近彼此的,那……

太監擡起頭,看向帝王,結果就見秦晟正垂首看着他。

帝王的視線明明平靜至極,可這太監卻被嚇得心臟幾乎跳出嘴裡。而他雙膝一軟,更是忍不住“噗通”一聲跪在地上。

太監連求饒都不敢,也不過是片刻功夫,便有穿着便裝的御林軍將他羈押拿下帶走。

一連串動作可謂快速麻利,絲毫沒有引起周邊百姓的注意。

只那太監被帶下去後,今天隨行的御林軍副統領走到秦晟身側,忍不住請罪說:“是臣護駕不利……”

秦晟繼續往前走,“這與你何干?宮裡的太監你又指揮不動,且做好自己的分內事就是了。”

御林軍副統領領命應是,隨即又站在秦晟身後半步遠的地方,警惕周邊動靜。

再說秦晟,心情雖受了打擾,但整體也還好。畢竟從他登上這至高之位開始,身邊便多的是這種逢迎討好、諂媚狡詐的小人。

他們或爲自己的利益,或被旁人收買,在他耳邊說道一些有的沒的,妄圖說動帝王心。

但能做帝王的,那個不是心性堅韌之輩?

許是每個朝代的末代帝王,都難免有種種品性上的缺陷,也免不得被人蠱惑做下錯事。但秦晟自認自己即便做不成開國之君,但做箇中興之主卻使得。

他心中有大業,他眼中有着名垂青史的熊熊烈火。野心太旺盛,讓他不得不保持旺盛的精力與精明的頭腦。也因此,他愈發知道,什麼事兒該做,什麼不該做。

就比如今天,老夫人賀壽來了滿朝大臣又怎樣?子淵他們四人重聚又怎樣?

他轄制子淵,固然有擔心他做大的原因,但這何嘗不是做給朝中人看的?

一個心中只有雄圖大業的帝王,是不介意給臣子權利,也不介意臣子有些小心思的。只要他們能爲他所用,對他忠心耿耿,那他們的所作所爲,只要不出格,他便可以視而不見……

老夫人的壽宴在熱熱鬧鬧中開始,又在熱熱鬧鬧中結束。

壽宴上二夫人看了好幾個人選,但事情涉及到最疼愛的女兒,二夫人一時間也下不定決心,到底給定下那位郎君好。

而要一家家去考察,又實在太耗費時間與精力。偏她如今最缺的就是時間,就是精力。

二夫人尋上桑擰月,桑擰月又尋上老夫人,順便喊上了三夫人。娘幾個商商量量,考慮到府裡不僅有欣姐兒要說親,就連榮安和鶴兒的親事也該提上日程了,那不如再操辦一次宴席,宴請些姑娘小子到府裡來?

心裡這麼想,但考慮到實際情況——鶴兒和榮安只差着三、四歲,若是兄弟倆一道說親,明顯那些閨秀會更中意鶴兒一些。這不是讓榮安難堪麼?

也因此,在說到孩子們的親事時,桑擰月就趕緊開口說:“鶴兒還不急,他還沒下場,身上也沒有功名。況且他如今一心讀書,他的親事晚上兩年再考慮也不遲。如今緊急的,還是欣姐兒和榮安的婚事,畢竟倆孩子都不小了。”

老夫人人老成精,也想到了鶴兒那小子是個“萬人迷”。

提起這孫子,老夫人驕傲的不要不要的。

鶴兒繼承了大郎的聰慧,不,甚至說,他遠比他爹更聰慧,在讀書上更是有天分,堪稱一點就通。

老夫人就時常說,這是因爲有他娘那邊的血統加成。

畢竟衆所周知,晉州桑家除了是赫赫有名的大書商外,每一任家主都是實打實的進士出身。

家族裡幾十個進士,舉人更是不在少數,再有鶴兒的小舅舅當年甫一參加科舉,便一路高歌,最後奪下了那一屆的探花——本來可以被點爲狀元的,清兒也確實是狀元之才。可誰讓那一屆除了清兒外,再沒有容貌出衆的?那一屆最年輕的都三十了,清兒在一羣叔伯輩兒的同科中,不僅最年幼,且容貌清新俊逸如修竹,那不點他爲探花郎,這說不過去啊?

許是當真有血脈加成,也許是鶴兒自幼被父親親自開蒙教養,心性與悟性都遠勝過平常孩童。是以,這孩子當真非常非常靈性,且在讀書上,非常非常出色。

他本來也是早就可以下場的,只是到底有些小孩兒心性——他知曉他父親是本朝第一位六元及第,就想創造一次父子同樣六元及第的佳話。

他有這心性,沈廷鈞自然不攔他,甚至還鼓勵他出去遊學,讓他壓壓火候,來年直接將大小三元全部斬下。

究其真正原因,沈廷鈞大概是擔心兒子心性還不夠成熟,還不能夠應付官場的爾虞我詐。

鶴兒與他不同,他有進宮做太子伴讀的經歷,不管是宮裡還是朝堂上的風雨,他從小就見識,也從小就習慣。

而鶴兒……到底是嫡長子,即便對他寄予厚望,可到底是擔心兒子過早經歷官場的黑暗,與心性上有所打擊。

不說鶴兒在讀書上多有天分,只說鶴兒文武雙全,容貌出衆,品性無暇,他本人更是武安侯府的世子爺……用一句郎豔獨絕來形容他絲毫不爲過。可以說,從鶴兒不滿十五歲起,前來說親的媒婆,都險些要把武安侯府的門檻踏破了。

鶴兒太拿的出手,把他的親事與榮安的親事放在一起,榮安的榮光自然會被他遮掩。所以,這孩子的親事還是容後再考慮。

卻說不幾天後,侯府又辦了賞荷宴,且給各府下帖子時,明確提及衆位夫人可攜兒帶女前來。那這什麼意思,不就明擺着麼?

衆人又一打聽,是在給二房和三房的孩子選夫婿與媳婦,頓時動心。

雖然榮安比不得鶴兒,但也不差了。

他小小年紀就是舉人,上進心很足。最關鍵的是,他家裡人口簡單啊。

這要是將精心養育的嫡長女嫁過去,他們許是捨不得,但是次女或是幺女卻是可以的……只是,又想起榮安的生母,便又忍不住有些顧慮。

有顧慮的夫人不在少數,和當家的男人說起這事兒,也有些踟躇,不知道究竟該不該帶女兒過去。

那些男人考慮的卻更現實一些,就說:“不過是一個早就和離的婦道人家,顧慮她那麼多作甚?榮安如今的母親,乃是長安伯的嫡長女,你只要知曉這件事就夠了。至於那周氏,不管所犯何罪,既帝王沒有因此冷落侯府、疏遠沈廷瀾,便說明其罪不會禍及家人。忽略掉周氏,你再看這門親事,是不是也大有可爲?”

許多人都是如同這位大人這般考慮的,也因此,那天的賞荷宴來的人,竟是比預想中多了很多。

這儼然成了一次相親宴,當然,宴席進行的很順利,也結成了很多小夫妻就是了。

欣姐兒的親事就是在這宴席上定下的,榮安的同樣。

兩人一人擇中了御林軍出身的一名武威郎將,一人擇中了翰林院侍讀學士家的嬌女。

總之,人選大概都不出長輩所料。

而因爲有長輩們在上邊把關,這親事也很順利的定了下來。

等這兩個大齡剩男剩女解決了婚姻問題,侯府未成親的,就只剩下桑擰月生的這三個了。

榮啓和榮慧都還太小了,暫時不用考慮那麼多。但是鶴兒,馬上就到加冠之年了。

鶴兒又一次出門遠行時,桑擰月千叮嚀萬囑咐。一來是叮囑兒子注意人身安全,若是受了傷千萬及時寫信回來告知他們。二來,是告知鶴兒一定要潔身自好,君子發乎情止乎禮……

頭一點且不說,只說第二點,鶴兒知曉娘是受了三叔的“啓發”,擔心他也在外邊找個意中人。

鶴兒便輕笑起來,輕喊一聲“娘”。

他容貌本就清俊,一雙桃花眼和桑擰月像了個十成十。若繃着臉時,他儼然就是年輕版的沈廷鈞,整個人朗逸清貴到極致。可若是笑起來,他清潤的眸中含着點點星光,眸中似有浪漫星河,真讓人恨不能長醉其中。

鶴兒聲音清朗的道:“娘,兒子長大了,做事有分寸。您擔心的事情絕不會發生,兒子不會做下那麼無厘頭的事情。兒子的婚事,之後還要多勞煩母親。等兒子有了功名吧,到時候好說親了,您就將此事操持起來,您看可好?”

安撫好母親,又告別了祖母和父親,還叮囑兩個弟妹在家裡安分些、聽話些。

做完這些事情,鶴兒鄭重看一眼家中的親人。帶着不捨,更是帶着帝王的委託與使命,悄悄的出了京。

科舉還未開始,可他的宦海征途,已經正式啓程!

第196章 火力全開第4章 重病第34章 搬弄口舌(二)102.第102章 應天書院140.第140章 團聚第154章 意定80.第80章 攆人第184章 夫妻決裂136.第136章 宣判第238章 if線(九)第61章 望月樓見第188章 分頭行動91.第91章 強人所難第227章 前世番外(十一)82.第82章 誤會第221章 前世番外(五)第223章 前世番外(七)112.第112章 支招第162章 請旨第182章 氣瘋第149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53章 被綁87.第87章 大不了魚死網破第14章 喜怒不定第154章 意定第200章 事敗第157章 送信96.第96章 送“人”第30章 桑表妹120.第120章 心動不如行動第203章 殺心起第149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199章 洞房花燭108.第108章 留下來第32章 痛哭第184章 夫妻決裂第50章 主動出擊101.第101章 私塾事了第156章 156拿捏第17章 母子第231章 if線(二)110.第110章 雷霜寒87.第87章 大不了魚死網破第157章 送信第162章 請旨94.第94章 二次上門的歹徒第30章 桑表妹105.第105章 颱風第223章 前世番外(七)第171章 爲難第13章 表姐妹相見第40章 磨刀霍霍126.第126章 “相逢恨晚”第28章 焦灼 窘迫與難堪第40章 磨刀霍霍第21章 試探第186章 潑髒水89.第89章 清兒赴宴第55章 質問第213章 現世番外(一)256.第256章 if線(二十七)134.第134章 聞信121.第121章 小巫大巫63.第63章 提心255.第255章 if線(二十六)115.第115章 兄妹相見第193章 合八字第197章 成婚前一晚第186章 潑髒水第189章 189公堂之上第59章 壞心思與壞人第165章 過年第189章 189公堂之上第237章 if線(八)第157章 送信108.第108章 留下來第35章 施家106.第106章 憶君心似西江水第229章 前世番外(十三)135.第135章 收債第28章 焦灼 窘迫與難堪137.第137章 發大財了第196章 火力全開104.第104章 104魏明謙第235章 if線(六)第145章 我娶她第192章 192提親137.第137章 發大財了第154章 意定94.第94章 二次上門的歹徒第159章 兩個選擇第10章 10矛盾重重第53章 被綁137.第137章 發大財了249.第249章 if線(二十)第220章 前世番外(四)第169章 169鶴兒第62章 望月樓(二)82.第82章 誤會80.第80章 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