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讓德軍士兵們意外的是,接下來法軍並沒有趁着陣地上芥子氣瀰漫的有利情況發起進攻,反而是再次展開了規模略小一些的炮擊,雖然感覺莫名其妙,但那些德軍士兵們還是趕緊縮回了戰壕中,又過了一段時間芥子氣和炮彈的雙重摺磨終於過去,隨着時間推移戰壕上空瀰漫的黃色毒霧逐漸散去,那些帶着防毒面具憋了很久的德國士兵們,終於可以呼吸一口新鮮空氣了,一個個迫不及待地摘下了防毒面具。
就在這時候,對面突然傳來進攻的號聲,剛剛摘下防毒面具的德軍士兵們匆忙拿起武器爬上梯子,準備迎戰即將到來的敵人,絲毫沒有注意到,周圍似乎隱約還有一絲甜香,當然等他們覺察出來的時候已經晚了。
面對這些防護嚴密的德軍士兵,法國人想出了這樣一個非常陰險的放毒手段,他們先用大量效果不會太好的芥子氣逼得德國士兵們戴上防毒面具,然後在用芥子氣炮彈轟擊的最後階段,在裡面摻雜大量sha林炮彈。沒有人喜歡長時間帶着防毒面具,這東西戴在頭上就是一種折磨,當外觀明顯的芥子氣在空氣中消散的時候,自認爲沒有危險的德軍士兵肯定會摘下防毒面具,而這個時候隱藏的sha林毒氣就在無聲無息間侵入了他們的身體。
事實證明法國人大獲成功,那些摘下防毒面具的德軍士兵們根本不知道身旁潛伏着惡魔。就在他們準備迎戰法軍的時候,一個個迅速出現了中毒症狀,這時候就算有人明白也晚了。sha林那遠比芥子氣快得多的起效速度。同樣更小得多的致死劑量,使得絕大多數德軍士兵在重新戴上防毒面具之前,就已經不同程度中毒,那些在戰壕底下,sha林濃度最高的地方的士兵,甚至連重新戴上防毒面具都來不及,緊接着就成片口吐白沫倒在地上。
而這時候進攻的法軍已經開始了衝鋒。
憑藉sha林du氣的恐怖威力。法國人在聖米耶勒輕鬆突破了德軍防線,超過一萬名德國士兵無聲無息地倒在了他們的陣地上。就在這同時,俄軍在日托米爾突破德軍防線的消息也已經傳來,這下子整個協約國集團立刻士氣大震,就連意大利政府都叫囂着展開反攻奪回失地了。.mx.當然他們只是喊喊而已,就算利蒂尼首相想打意大利士兵們還不想打呢!
不過就在盟友們都奏響凱歌的時候,英國人在聖康坦卻遭到了重挫,他們既沒有戰車集團進攻的戰術創舉,也沒有特殊的外掛裝備,只能像以往一樣,老老實實地拿人命往上填,一遍遍重複着大炮轟步兵衝,大炮再轟步兵再衝的絞肉機戰術。這樣的戰術已經在三年多的時間裡,用不計其數的死屍證明了效果的可憐,現在英國人當然也不會有奇蹟。
在數千門大炮掩護下。近三百萬英軍就像漲潮的海浪撞擊防波堤一樣徒勞地在兩軍之間的緩衝區一遍一遍反覆衝鋒着,然後一片一片變成屍體留在爛泥裡,唯一的亮點就是英國人的飛艇對德軍陣地展開了大規模轟炸,而且大量使用了白磷ran燒彈,但可惜他們無法獲得制空權,在空戰失利之後。他們的飛艇也同樣以損失慘重的方式結束了戰鬥。
可這樣一來英國陸軍就很丟人了,看看兩個盟友。尤其是同一個戰場的法國人那簡直就是高歌猛進,在聖米耶勒突破防線以後,法軍一刻不停地向北進攻,趁着德軍因爲猝不及防來不及做出反應的機會向着凡爾登狂飆,在開戰第二天上午的時候前鋒就已經到達了這座曾經的要塞,當然也是他們曾經的傷心地,到現在被燒成玻璃化的凡爾登要塞還杵在那裡呢。
不過這時候凡爾登並沒有德軍守衛,這裡已經屬於戰線後方,僅有的少量潰兵在這裡沒有形成任何有效阻擊,進攻的法軍一個師,幾乎以微不足道的傷亡重新奪回這個重要戰略節點,切斷了從梅斯到法國徳佔區的鐵路,在接下來的很短時間內,法軍向這個突出部重新塞進了兩個集團軍。
而且一部分法軍甚至開始向梅斯發起了進攻,雖然戰略上這沒什麼太大意義,以法軍實力不可能繼續向德國縱深進攻,僅僅是在這個突出部周圍,拿下凡爾登就已經足夠了。但象徵意義巨大,因爲這就意味着法軍已經進入洛林,進入這片代表他們恥辱歷史的土地,一下子原本奄奄一息的法國民間輿論,就彷彿猛然打了一罐子雞血般興奮起來,搞得法軍就好像真得獲得什麼大捷一樣。
這更顯出了英軍的無能,爲了大英帝國的榮譽,英國遠征軍司令弗倫奇元帥也豁出去了,他也很清楚這時候德國人已經亂了,爲了重新奪回凡爾登,德軍在西線的最高指揮官利奧波德王子正拼命了調動所有能調動的力量發起反攻,這種時候可以說拼的就是消耗,拼的就是指揮官的意志和士兵的英勇。於是弗倫齊元帥很高貴地命令他的部下繼續進攻,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不要考慮傷亡,只要勝利,無論什麼樣的傷亡都是可以接受的,哪怕要用鮮血淹死德國人,大英帝國的勇士們也毫不退縮。
他那邊享受這掌聲與讚美了,前線的英國士兵們倒了黴,他們就像毫無價值的牲口一樣在各種口號,當然還有嚴格的軍法驅使下一遍一遍徒勞地進攻着德軍防線,血淋淋的傷亡數字與日俱增,甚至就連明日報,都開始感慨英國士兵的勇氣了。
不過雖然這種戰術很血腥殘酷,但卻也是真正有效的,因爲德軍比他們更經不起這種消耗,德國的戰爭潛力已經到了極限,前線的減員根本得不到補充,在這種兩敗俱傷地進攻下,形勢一天比一天嚴峻,利奧波德王子愁得頭髮都白了,這位參加過普法戰爭的老將,巴伐利亞王王子,德意志帝國陸軍元帥,奧匈帝國駙馬可以說心力交瘁。
不是他的指揮不行,實際上這些年他像一座沉重的大山一樣壓在英法身上,也不是德軍士兵不夠勇敢,西線有着德國最精銳部隊,關鍵是人越打越少,幾乎沒有一個師是滿員的,補充的新兵年齡連他自己看着都於心不忍。
其實西線這邊還好點,法軍的攻勢也就是看着唬人,實際對戰局影響不大,英國人的進攻很讓人頭疼,但短期內他們也不會有太大突破,畢竟流乾德國人的血的同時,英國人自己的血也在流乾,真正要命的是東線,在日托米爾被突破以後,從突破口涌入的俄軍兵分兩路,一路向西一路向南,向西牽制,向南主攻,很明顯目標就是合圍烏克蘭境內的同盟國主力。
雖然這聽上去很誇張,畢竟那是一個三百萬人的龐大集團,但卻並非沒有可能,俄軍在烏克蘭戰線上至少投入了五百萬陸軍,接近兩倍的兵力優勢,雖然俄軍士氣不高,但作爲東線主力的奧匈軍隊還不如他們,最近這段時間逃兵情況極其嚴重,那些斯拉夫民族的奧匈士兵根本不願意戰鬥,無論從兵力上還是戰鬥力上俄軍都完全具備合圍的能力,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那就可以說是一場災難了。
德奧兩國總參謀部立刻開始命令各自在烏克蘭的部隊收縮防線,放棄目前正在交戰的戰線向西,向烏克蘭與加里西亞,波蘭等地的邊界撤退,這樣實際上就等於退出了烏克蘭。
不過這還是不行,他們必須得獲得援軍才行,沒有援軍的話在總兵力超過八百萬的俄軍持續進攻下最終還是得繼續後退,尤其是對於奧匈帝國來說,甚至有可能退到加里西亞這個最初戰爭開始的地方,這無疑對於原本就低迷的士氣會是一個極其沉重打擊。
但無論德國還是奧匈帝國已經都沒有人了,想要增援就只能從其他戰場抽調,西線是肯定不行的,這樣一來意大利戰場就成了他們唯一的選擇,雖然這同樣很令人沮喪,但無可奈何之下,也只能放棄意大利了。
原本壓在阿爾卑斯山區和意大利西北的兩個德國集團軍立刻開始向後收縮,其中第十四集團軍直接撤出意大利乘火車增援烏克蘭戰場,同時原本在意大利東部沿海的奧匈第六集團軍也撤出意大利增援烏克蘭,至於和他們一起的兩個希臘集團軍和黑山軍,則向北撤退和亞平寧山區北部的奧匈第十,十一集團軍連成一線。
這樣意大利戰場上同盟國就只剩下了五個集團軍,雖然不可能保持攻勢,但防禦還是沒有什麼太大壓力,畢竟他們面對的主要敵人是意大利陸軍,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們背後有足夠的地方可退,必要情況下完全撤出意大利也不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