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追逃

見幾名清兵朝這邊走來,趙強忙提醒潘常清和吳氏兄弟,讓他們不要再說話,幾人遂閉嘴不語,靜靜的看着江邊。

吳大和吳四所說的兩湖後附綠營人馬,是指吳三桂起兵到湖北、湖南後,響應起事的當地漢將漢兵,也就是清廷利用“以漢制漢”之策所建立的綠營。對於這些起事之後歸附的漢軍綠營,吳軍內部稱之爲後附,而那些從雲南出來的營頭則稱之爲老營。吳軍戰敗後,很多後附的綠營漢軍也與那些老營人馬一同被押往關外爲奴。因他們大多都是湖廣一帶魚米之鄉的人,所以都精於水性,故吳大才認爲四個逃跑的漢子的是後附綠營的人。

至於潘常清說到的羅剎人,趙強可以肯定的確認那就是沙皇俄國的老毛子,當年看金庸《鹿鼎記》時,他對羅剎女人還是很有印象的。現在是康熙二十一年,歷史上的俄軍此時已經侵佔了遠東一些地盤,和清軍發生了幾次小規模的交火,直到康熙二十四年,第一次雅克薩戰爭才爆發。在這三年時間內,遠東俄軍都只是試探性的侵佔一些小地方,並不敢與清軍發生大規模的交鋒。一來是因爲他們在遠東的兵力不多,總共也就幾千人;二來遠東此時還屬於未開發區,因爲寒冷,來這裡的俄國人也非常少,所以他們沒有能力繼續向南侵佔清朝的地盤。

四個逃跑的漢子離江邊還有幾十米了,樹林裡的吳軍青壯們全都盯着他們看,雖然沒有人說話,但趙強與這些人一起生活已經一個多月了,對於他們的心境早已摸得一清二楚。知道這些人雖然看上去好像沒有什麼反應,但心裡肯定是盼着那四個逃跑者能順利逃出去。因爲在此之前,趙強並沒有聽到有關吳軍舊部逃亡的任何消息,所以這四個人的逃跑舉動無疑是給在場的吳軍一個暗示,那就是如果真的沒法活,不如逃跑。

因此這四人能否順利逃跑成功不僅決定了他們四人自身的命運,也決定了在場這些吳軍青壯的命運。如果四人成功,那很可能就會有下一批四人、四十人乃至四百人甚至更多的人加入到逃跑隊伍當中。當然如果他們不能成功跑出去,在場的這兩千人很可能在心底永遠的將逃跑念頭斷絕掉。

已經麻木了一年多的這些吳軍漢子們,大多數在心裡其實早已認了命,但悲慘的生活和身邊同伴的死傷不可能不讓他們有一些想法,現在有人跳出來逃跑,肯定會讓他們有所動容。領兵的清軍副將似乎也明白這些吳軍青壯們在想什麼,冷笑一聲後揮手招來一名佐領,對着他耳語幾句後,那佐領當即帶着自己的人往江邊跑去。

那四人跑到江邊後,朝身後看了一眼,見清軍離他們還有二十幾米,一個年輕一些的漢子臉色當時就白了,見身邊的同伴已經跳進了江中,也顧不得江水寒冷,“撲通”一聲也跟着跳了下去。

“射死他們,射死他們!”

領兵追到江邊的清軍佐領見四人跳進了江中,毫不猶豫的朝身後十幾名清軍弓手叫了起來。

“啊!”

江裡的四人聽了那佐領的叫喊,嚇得兩手拼命的朝前划着,在最前面的一箇中年漢子更是一邊遊一邊朝後叫道:“兄弟們,快遊啊,不然咱們可就被靼子射死在江裡了!”

身後三人聽了他的叫喊,想回應卻又苦於沒有對方那般水性,一張嘴江水就嗆進來,只好緊閉嘴巴用力的揮動着胳膊朝前游去。

趙強和吳大等人見清軍要射箭,都知道不好,因爲四人現時離岸邊不過十幾丈的距離,箭手很容易就能射中他們,都下意識的把拳頭捏了起來,暗自求老天爺保佑這四人不要被清兵射中。

“射!”

十幾名清軍箭手已經跑到江邊,隨着那佐領的一聲發令,弓弦一下鬆開,箭頭直指那四人而去。四人此時離江邊並不遠,十幾枝羽箭唰唰射在他們周圍,只聽“啊呀”兩聲,江面頓時泛起血色,最後面的那年輕漢子還沒來得及叫出聲,就被江水吞沒,另外一個背部中箭的漢子兀自咬牙又往前遊了一丈後,才無力的沉了下去。

這個情況讓樹林裡的吳軍青壯們臉色都變了一下,吳四更是急得一拳打在了地上,臉上滿是痛苦與不忍之色。趙強心也突了一下,江水又冷又急,兩個中箭沉下去的吳軍肯定是不可能再有生還機會的,現在就看另兩個人是否能夠逃脫了。如果這兩個人能夠逃脫,那麼對於在場的這些吳軍青壯們而言,不失仍是一種鼓勵。對於他們而言,這四人只要有一個能安全逃出去,那麼爲之賭一把就值得。

“潘子,跟我紮下去!”

最前面的那中年漢子肩膀也中了箭,但未傷及要害,見岸上的清軍又要搭箭,拉住身旁僅餘的一個同伴一個猛子便扎到了水面下。這樣一來,清軍弓箭手找不到目標,一陣亂箭都射在了水中。見此情形,趙強和身邊的人都鬆了一口氣,有些吳軍青壯臉上更是有了喜色,不時低頭與同伴說些什麼,更有幾個膽大的開始觀察起四周警戒的清軍來了。

岸上的清軍佐領見箭手找不到目標,有些急了,又不能讓手下也跳進江裡去,正苦於沒有辦法時,卻見另一名佐領帶人衝了過來,大喜之下,指着江面哇哇的說着什麼。那佐領也不含糊,雙手一揮,身後近百名拿着鳥銃的清兵一字排開,對着江面就是一陣亂轟。鳥銃的轟鳴聲震得所有人耳膜都有些嗡嗡作響,也讓樹林裡的這些吳軍青壯們爲之膽寒。

黑煙過後,岸上的清兵睜大眼睛在江面上搜尋什麼,樹林裡的吳軍青壯們心卻是“撲通撲通”跳着,好像隨時能從嗓子眼裡跳出來,一個個緊緊盯着江面看,唯恐自己一個眨眼就錯過一場好戲似的。

“大哥,那兩個兄弟遊遠了吧?”

吳四有些緊張的摸了摸腦袋,嚥了一口唾沫,不敢確定的問一邊的吳大。

吳大朝江面看了幾眼,有些肯定的說道:“應該遊遠了,否則被鳥銃打中,早就浮上來了。”說完看了一眼身邊的趙強:“趙兄弟認爲呢?”

“我不知道,看看吧。”

趙強也直打鼓,不知道那兩個人有沒有被鳥銃打中,等過了十數秒後,江面上仍沒有屍體浮起,這才鬆了一口氣,暗道那兩個人應該游到其他地方去了。

“老天保佑,這兩位兄弟終於逃出去了。”

吳四和吳大等人對視一眼後,露出會心的笑容,四周人羣中的吳軍青壯們也與他們一樣,都在臉上露出了笑容。然而笑容還沒有從臉上消失的時候,他們的神情卻一下子凝在了那裡,因爲他們看到江邊清軍高興的叫了起來。

第十五章 尚陽堡暴動(八)第一百六十二章 緊鑼密鼓第四十七章 明府慶生第三十九章 南征祭旗第十四章 狗是我殺的第二百五十一章 準備南下第八十七章 兔兒嶺之戰(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三)第三十四章 疑惑第一百零一章 強徵擴軍(十二)第六十四章 御駕親征(中)第一百零四章 征服之血(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軍回返第五十五章 吃飽喝足上路第十四章 酷刑(上)第二百零六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七)第六十章 滿洲人博物館(中)第五章 車馬行的奇怪來客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口統計第一百四十八章 定遠作戰(二十二)二更第四十三章 巴海之死(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九)第一百四十五章 定遠作戰(十九)第三十三章 巴海聞訊第十九章 兵變第十二章 尚陽堡暴動(五)第二章 新君登基(二)第五十九章 滿洲人博物館(上)第五十一章 惡戰(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定遠作戰(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建設(二)第五十五章 多死一個,少分一份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口統計第一百七十三章 定遠銀礦(一更)第二十六章 倖存者回憶錄第五十章 雅克薩大屠殺(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臺前幕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七章 老瓜賊與天地會(中)第九十章 水晶之夜(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定遠作戰(十)第二十章 遣返寧古塔第三十二章 兵進尼布楚(七)第九十章 水晶之夜(三)第十九章 兵進寧古塔第二十九章 退讓第三章 龍顏大怒第九十六章 強徵擴軍(七)第六十六章 殺俘第二十一章 我們是關寧軍!第五十三章 挺進盛京(求收藏)第十六章 上三旗、下五旗第二百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一)第六十四章 錯一句,殺一人第三十九章 僞軍的僞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口統計第十章 尚陽堡暴動(三)第七十四章 林娜(求收藏)第六章 同隊皆斬第二百二十三章 總結與整編(上)第五十四章 切腹第四十章 清原保衛戰(十七)第六十五章 尼布楚銀礦(求收藏)第三十四章 追擊第四十九章 五萬兩第二百四十五章 南下劫糧(十二)第四十二章 清原保衛戰(十九)第二十章 喪盡天良(中)第十六章 上三旗、下五旗第一百六十七章 臺前幕後(求收藏)第五十五章 真實的康熙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口統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巴爾虎慘案第二十二章 熟人第三十八章 好一羣漢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定遠作戰(十八)第一章 又見張大海第二十四章 盡屠 不封刀(中)第四十九章 調兵遣將第三十六章 城下之盟(下)第二章 詐取璦琿城第二十八章 兵進尼布楚(三)第二十九章 刑犯第二卷 三姓第二百四十五章 南下劫糧(十二)第四十五章 彈劾明珠第九十二章 強徵擴軍(三)第五十一章 惡戰(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六)第七十一章 留辮不留頭第七十二章 奇襲北京(三)第七十九章 吳逆造反第四十三章 清原保衛戰(二十)第十七章 捉拿叛黨第四十六章 養心殿第二十一章 喪盡天良(下)第二百零一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兵臨城下(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建設(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定遠作戰(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定遠作戰(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