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奇襲北京(二)

計定南下直奔山海關後,趙強當即和胡旺、齊壯、賀滿川三員大將商議如何入關,又如何出關的步驟。

清原離北京七百多裡,這就註定奔襲北京的軍隊不能多,而且只能是騎兵,否則,在清軍的眼皮底下,一支步騎結合的數萬大軍要想掩藏蹤跡根本不可能。一旦被清軍發現關寧軍南下入關跡象,那奔襲北京的計劃就要破產。

“要去大夥一起去,要死一塊死!”

“帶着這麼多人怎麼去?怕還沒走十里路,韃子就得發現了!”

“那難道就叫大帥帶着這麼點人去打北京城不成?”

“兵貴在精不在多,咱們只能以騎兵南下,不然,沒法在清軍眼皮下過錦州。”

“誰去,誰留下?”

“齊壯和你隨我去,這裡由胡大哥坐鎮。”

“……”

經過激烈的爭論後,趙強最終決定由騎兵師團擔負南下奔襲主力。前衛師團的一個騎兵大隊也加入入關序列,歸騎兵師團臨時統轄。軍中所有的戰馬都被騰出來,前衛師團在吉林擄獲了七百多匹戰馬,近衛師團也有四百多匹,另外還有六百多匹用於拉運糧食的馬匹都被緊急動員起來,剛好夠近衛師團一個聯隊使用。

這樣,南下奔襲北京的兵力最終確定,計騎兵師團五個聯隊九千人,近衛師團第一燧發槍聯隊一千八百人,趙強的直屬衛隊八百人,共計一萬一千六百人。

趙強親率南下軍團入關,胡旺統領前衛師團與近衛師團餘下兵力依舊在清原與撫順佯攻,以吸引清軍注意力。後衛師團則牢守黑山一線,做出配合清原主力攻擊盛京的姿態。只要趙強南下得手,康熙聞訊回軍返救北京,前衛、近衛、後衛三個師團加上寧古塔的“忠勇”、“義勇”二營全力進攻盛京,叫康熙首尾不能顧。

算時間,葛爾丹的騎兵應該已經南下漠南了,巴根派人回來通報過,葛爾丹同意與關寧軍合作,現已棄漠北諸部移師漠南,與察哈爾部在朝克烏拉已經交戰,現正向巴林左旗進軍,已成功迫使援救盛京的科爾沁親王沙津回師。

以葛爾丹的本事和準葛爾部的實力,趙強相信漠南諸部絕對無法參與關外戰事,他們將被葛爾丹死死牽制住,並且在沒有清軍援救的情況下,終將被葛爾丹逐一消滅。

現在想一想,趙強不知道是要哭還是笑,他發現僅目前局勢來看,關寧軍明顯是在替葛爾丹牽制清軍主力,而不是葛爾丹替關寧軍在牽制清軍主力。只要康熙的注意力始終放在關寧軍頭上,那葛爾丹吞併漠南就無法避免,一個擁有漠西和漠南及漠北一部的準葛爾部落將強大的讓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現在的盟友就是將來的敵人,趙強是一個實用主義者,在他的腦海裡,準葛爾人將是關寧軍的第二個敵人,但現在葛爾丹卻同樣利用了關寧軍的崛起將他的利益最大化。翻開漠南諸部地圖,明顯可以看出,葛爾丹可以長驅直入科爾沁,並擊潰他,與關寧軍會師於盛京。但現在葛爾丹卻是選擇先打察哈爾和巴林、翁年特諸部,遲遲不向盛京方向移動,這隻能說明一點,葛爾丹在拿關寧軍做擋箭牌,他要趁清軍雲集盛京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橫掃漠南。

短視,只顧眼前的利益,卻不顧以後,如果關寧軍被康熙擊敗,他葛爾丹還能保住到手的漠南地盤嗎?

真的只能說葛爾丹是一個梟雄,而不能說他是一個英雄,英雄的目光不會如此短視的。

合兩家之力在盛京消滅清軍主力,還怕漠南諸部不望風而降嗎。

現在但願葛爾丹能快點殺到科爾沁來吧,否則,清原的屍體必將堆積成山,望着西北方向,趙強嘆了一口氣。

..........

一切計當後,趙強有些沉重的握着胡旺的手,沉聲道:“胡大哥,我走後,這重擔可全在你肩上了!”

“大帥放心,我胡旺別的本事沒有,但要像牛皮膏藥一樣粘在這清原,還是敢誇口的。”

胡旺有些遺憾不能與趙強一起南下入關,但留下了的擔子更重,因爲他要指揮前衛與近衛兩個師團繼續以關寧主力的姿態呈現在清軍面前,將康熙的眼光全部吸引到清原,而想不到“賊軍”竟敢以騎兵長途奔襲往北京而去。

“我已經讓魏季抓緊把連環銃送來,有了這三百杆連環銃,你這邊的壓力能減輕些。”

趙強相信胡旺,但他更相信等待胡旺的必然是康熙的瘋狂進攻,現在騎兵師團隨自己南下,近衛師團又抽走一個燧發槍聯隊,胡旺手中的力量已被大幅削弱,可以預知,在清軍的重攻下,留下來的關寧將士必然會損失慘重。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能否化解康熙御駕親征給關寧軍帶來的壓力只能寄望於北京城能不能被順利拿下了。一旦北京被佔,康熙肯定要回軍救援,那關寧軍的壓力自然而減,類似圍魏救趙。且北京拿下後必震驚天下,所帶來的政治意義極其巨大,比擁立一個前明朱家天子或者將山東曲阜孔家給搬到關外更具意義。

“羅剎人的總督已經同意派兵,我估摸着,就這幾天他們的人馬就能趕到清原。”想到清軍對羅剎人的恐懼,趙強特意叮囑胡旺:“等他們到來,你只管跟他們說,清軍的主力已經被我們困在盛京,我正領人從南邊包抄他們,如果他們想要黑龍江,就得拿出本事來!”說完意味深長的朝胡旺看了一眼。

“我知道怎麼做。”胡旺微微一笑。

..........

動員令下達後,各部便迅速忙碌起來,天亮之時,南下的各部已經集結,戰馬長嘶,東方的紅霞下,戰旗飄舞。

南下的將士們沒有人知道他們的任務是什麼,爲了保密,除了聯隊以上軍官知道趙強要率騎兵南下入關,軍中便無人知道大帥帶着騎兵去哪了。

八月二十六日,關寧軍一萬餘騎兵突然向清原以北通江而去,在那裡再折向西南往打牲烏拉方向前進,避開黑山一線,經科爾沁左翼後旗直插錦州,於八月三十一日突然出現在錦州城下。

第九十五章 強徵擴軍(六)第八十五章 血色京城(六)第二百二十六章 關寧四大師團第八十三章 血色京城(四)第九十四章 水晶之夜(七)第二十八章 清原保衛戰(六)第五十章 雅克薩大屠殺(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帥第四十章 罪己詔 御駕親征第二十八章 清原保衛戰(六)第七十九章 吳逆造反第四十五章 彈劾明珠第一百六十二章 緊鑼密鼓第二十四章 盡屠 不封刀(中)第一章 又見張大海第七十六章 奇襲北京(七)第二十五章 活閻王遏隆?第一百零七章 征服之血(六)第一百六十八章 直指其心第九章 加速同化第二十一章 喪盡天良(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巴爾虎慘案發稿費了,請假一天第四章 虛驚一場第三十四章 好你個高士奇第二十九章 清原保衛戰(七)第五十二章 保定屠官(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定遠作戰(二)第二十六章 倖存者回憶錄第二十四章 清原保衛戰(二)求票第三十七章 畫主第四十九章 火燒吉林水師第七章 言而無信第十六章 大逃亡(一)第七十三章 哥薩克僱傭軍第一百一十章 征服之血(九)第六十二章 南下!南下!第五十二章 正紅旗副參領第三十四章 好你個高士奇第一百五十四章 定遠作戰(二十八)第一百九十八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九)第四十章 一文銀難倒英雄漢第二百一十三章 英宗故事第二百四十三章 南下劫糧(十)第三十五章 滅絕的理論支撐(外篇)第六十四章 關寧軍暴行摘錄第二十三章 佐領都賴第一百二十五章 建設(三)第五十六章 保證(求收藏)第八十三章 血色京城(四)第一百四十章 定遠作戰(十四)第九十章 水晶之夜(三)第四十三章 鳥銃第十五章 剝皮開膛第四十八章 糧草大營第一百八十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一)第四十四章 暗流涌動第九十五章 強徵擴軍(六)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下劫糧(一)第一百零四章 征服之血(三)第二十三章 清原保衛戰(一)第十三章 清算漢奸(六)第四十六章 毒殺第一章 新君登基(一)第四十六章 毒殺第二十九章 清原保衛戰(七)第四章 虛驚一場第三十八章 好一羣漢子第七十七章 奇襲北京(八)第一百四十八章 定遠作戰(二十二)二更第一百七十八章 老瓜賊和天地會(下)第二十一章 松山堡(求收藏)第十章 尚陽堡暴動(三)第八十一章 師爺劉德(求收藏)第一百七十章 黃羊野人(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定遠作戰(一)第一百零四章 征服之血(三)第九章 加速同化第六十一章 退婚書第二百一十章 炸燬城牆(上)第九章 加速同化第五十二章 雅克薩大屠殺(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定遠作戰(二十五)第十八章 大逃亡(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定遠作戰(九)第四章 察覺第一百九十三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四)第四十九章 刀槍不入(上)第三十一章 保臺六疏第五十三章 挺進盛京(求收藏)第七十五章 徐錦衣叛逃第八十八章 兔兒嶺之戰(四)第三十六章 城下之盟(下)第三十三章 清原保衛戰(十一)第二百五十章 大義殺人第九十一章 強徵擴軍(二)第四十六章 御門聽政(求收藏)第七章 言而無信第一百五十七章 巴爾虎慘案第十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