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下劫糧(二)

松花江是黑龍江的支流,發源於長白山天池,由頭道江、二道江、輝發河、飲馬河等河流匯聚而成,流經盛京、吉林、黑龍江等地,是關外的三大水系之一。當地人又將松花江分爲北流與南流,南流即指經流盛京、吉林兩地的松花江,北流則是指流經黑龍江與蒙古各旗的松花江。

清軍徵集來的一萬兩千石軍糧是從吉林和盛京分別起運的,吉林的軍糧就是從南流松花江北運,然後轉入黑龍江,逆流而上運抵愛璦等地,而盛京的軍糧是從遼河起運,經嫩江行入松花江再北運。結合印象的中國地圖東北部分與手頭劉德所畫、鄧肯標註的地圖,趙強初步判斷清軍在松花江上有可能在兩個地點設立軍糧轉運點。第一就是松花江與黑龍江的匯聚點——三道屯,第二則是位於松花江中游、永陵以北二百里的扶余城。

三道屯是兩江交匯之處,按照慣例,這樣一個交結部定是行駛在江中的船隊靠岸休整地,而扶余城則是滿清在松花江中游設的一處屯兵地,也是方圓百里內最大的一座城池,從常理上判斷,此地也應該是運糧船隊的必經與休整之地。這兩個地方的具體情況趙強並不知道,但從地理的重要性上判斷,三道屯與扶余的守兵應不在少數,至少也有兩個佐領以上的守兵纔是,不然也對不住其這麼重要的地理位置。不過守兵多少趙強其實是不關心的,索倫、達斡爾、巴爾虎這些八旗兵的戰鬥力他已經是瞭解過了,比起清末那些爛到根的綠營,這等擴編的八旗還有所不如,碰上自己的關寧軍,對方只有捱打而沒有還手的份,所以他擔心的只是押送的清軍八旗隊伍。

三道屯和扶余一個在上游,一個在中游,兩地隔了幾百裡,所以趙強必須要在這兩個地方選擇一個做爲目標,無論清軍船隊是不是停靠在那裡,他都必須帶人去撲一次,否則只能空手而回。此次滿清調集如此多的糧食運往黑龍江,就是爲了明年的雅克薩戰爭,所以對這些糧食的安全清軍肯定是倍加重視,從獲得情報到現在已經過去兩個月,可以料想已經有一批或者兩批糧食甚至多批已經運到目的地,餘下的應該不多了,因爲一旦幾條大江完全冰凍,船隊根本無法再行駛,所以留給趙強的時間也不多,他必須趕在清軍最後一批糧食運到目的地前將它們截下來。一萬二千石糧食,不可能一兩趟就全部運往,所以哪怕是搶了最後一批,也完全可以供關寧軍度過冬天。但到底選擇哪個地點動手,趙強卻是有些爲難,要是選錯了,等他撲過去時,船隊正好提前經過,那就竹藍打水一場空了,所以他必須慎重決定下手的地點。

劉德去尼布楚和戈洛文談判了,所以趙強身邊沒有一個對清軍事情知道得比較多的參謀,因此他只能自己判斷。鄭國輝和格里夫斯基二人是給不了他參考意見的,在幾番思慮之後,趙強最終決定把動手的地點放在三道屯。

原因有三個,第一是三道屯距離要比扶余城的距離要遠,一旦劫糧成功,後續到達的運糧隊伍就能早一點把糧食運回去,第二則是三道屯位於兩江交流處,附近多是山林和森林,利於隱蔽人馬,也方便斷後阻截清軍追趕人馬。第三個則是從路程上考慮的,如果先撲扶余城,很可能船隊已經離開,而先撲三道屯,就算船隊沒有到,也可以在這等它來,如果天不成全趙強,船隊也走了,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結合三方面的考慮,趙強最終定下直取三道屯的決心。

確定動手地點後,趙強的心情也放鬆了下來,不再和先前一樣老是想着這事,傳令全軍加快速度,好在天黑前尋到一個合適的安營點過夜。與北面已經降雪不同,墨爾根一帶並未降雪,氣溫雖也冷,但卻不是讓人無法忍受,所以白天行軍還算吃得消,難熬的是晚上而已。一路上,趙強總是尋找最好的過夜地點,最好是那些小部落居住的寨子,大軍開過去,不需多說,對方要麼四散而逃要麼就是全寨乞降,然後關寧軍大喇喇鳩佔鵲巢,舒舒服服的睡上一晚。不過這樣的小寨子畢竟少,從首義城出來幾天,只有兩個晚上尋到了這樣的小寨子,其他時間全是在野外紮營,安上帳篷,生起火堆,一大堆人擠在一塊,皮衣、棉被什麼的禦寒之物帶了不少,湊活湊活,挨挨忍忍也總是凍不死人,只是睡得不踏實而已。

格里夫斯基的哥薩克大隊除了哥薩克軍官騎兵外,全部都是步兵,爲了讓這次劫糧行動更加圓滿,不露一絲破綻,趙強從近衛師團調了三百杆火銃給這些原來的俄國士兵。領到火銃都是最先被俘虜的俄軍士兵,手上也都沾了同胞的血,他們現在沒有別的選擇,只能跟着關寧軍一頭走下去,所以趙強倒不大擔心他們中的某個不甘心的傢伙會朝自己打上一黑槍。

因爲怕這些哥薩克人劣性不改,所以趙強嚴令他們不得在住在那些小寨子時燒殺搶掠,一旦發現,就地處死。在這樣的嚴令下,俄國人自然是不敢去做這掉腦袋的事。那兩個小寨子的人除了跑掉的,也統統被押着派上一小隊的人往後方送。路上也抓獲到一些各族百姓,同樣也都被送到後方,有些想躲避逃跑的則被騎兵攆上二話不說就砍死在地。這樣做趙強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到清軍嘴裡搞糧食太危險,絕不能泄露行蹤,否則很難全身而回,尤其是此趟南下目的是劫糧,事關重大,任何婦人之仁都要放一放了。

到達墨爾根時,只看見數月前的大火焚燒留下的一片廢墟,周圍也沒有什麼部民居住。從那些被抓的百姓口中得知,自打上次墨爾根被羅剎人洗劫後,周圍的部族就不大敢呆在這裡,大多遷到了更遠的三姓等地,留下的一些小部落也不敢再在墨爾根城周圍生活,也遠遠的躲到了山裡。加之現在是冬天,更是少有人出來。

遠遠看了一眼被燒燬的墨爾根後,趙強沒有多說什麼,下令繼續前進。此後三天,趙強帶着兩個大隊都是馬不停蹄的趕路,終於在十一月十五日看到了已經因爲部分冰凍而靜流的松花江。

“東去大江水,高源何處來。混同天一色,長白雪千堆。”

望着面前這條哺育東北大地的松花江,趙強不由想到前世所看到一首描寫松花江的詩句,作者何人卻是不記得了,心致之下,不禁輕聲唸了出來。

剛唸完,就聽一旁的鄭國輝讚道:“好一句混同天一色,長白雪千堆,不想大帥不僅武功蓋世,文采也是過人,脫口便能做出如此佳作,以末將看,北京城裡的那些秀才們比起大帥來都差了許多。”鄭國輝幼時上過幾年私塾,識得一些字,曾與先生學過一些唐詩,剛聽了大帥的五言絕句,不由覺得甚好,讀上去朗朗上口,頗有一番境界,尤那一句“混同天一色,長白雪千堆”聽上去意境就頗高,不過他卻是不知這長白雪是指什麼,因他不知有長白山這麼一座終年冰雪覆蓋的高山,更是這松花江的發源,故而也就不明瞭。還有他也不知這讀書人學問大了叫進士,只道像那私塾裡的先生一樣,秀才便是好的,所以就用了“北京城的秀才”來襯大帥的文采之高,殊不知這等比喻可是大大貶了他們大帥。

“國輝何時也學人拍起馬屁來了?”

對於鄭國輝的秀才比喻,趙強啞口失笑,也不與他計較,卻是對鄭這個一心想着回去看兒子的實誠人難得拍起馬屁來覺得頗有意思。當下故作不悅,扳起面孔,有心逗弄一下鄭國輝。格里夫斯基雖也在邊上,但就是把李太白的金句念給他聽,他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不明白說的什麼意思,所以對於趙強的這首詩,他是沒有鑑別能力,也沒有欣賞能力的。自顧自的往嘴裡倒了一口伏爾加後,縮了縮脖子撫摸起自己的座騎來。

見趙強不悅的看着自己,鄭國輝有些慌,他再實誠也知道拍馬屁是不對的,要是讓大帥以爲自己剛纔是拍馬屁,那可就大大不好了,忙自辯道:“這個末將這不是拍馬屁,是末將覺得大帥這詩作的就是好,所以才由衷說道的。想當年在學堂裡,教末將識字的先生怕也做不出這等詩句來,末將自己更是不能,所以聽了大帥這詩,末將打心眼裡就覺得好,絕無拍大帥馬屁,欺瞞大帥之意!”說得急了,鄭國輝竟然一下就從馬上跳了下來,“撲通”一聲跪在趙強面前:“大帥明鑑,末將敬仰大帥,尊大神爲神人,若是以謊言蒙於大帥,就教末將不得好死,天打雷劈!”

“國輝快起來!這是做甚!”

鄭國輝急成這個樣子,趙強有些不好意思了,自己不過是想逗逗他,卻讓他如此不安倒是過了,忙讓左右扶鄭百戶起來,然後翻身下馬以手拍其肩道:“你的爲人本帥豈能不知,本帥也沒有怪你之意,只不過你可知方纔本帥所念這詩卻不是我所做,乃他人之作,只不過本帥看這松花江一時感觸想到而已。”頓了一頓,見鄭國輝還是很惶恐,不由笑道:“待劫糧成功回去之後,本帥必親作一首詩詞念與你聽,到時你再評價一番,看本帥這文采如何,但願不必教你識字那先生差就是。”

聽大帥這麼說,鄭國輝心下稍安,忙道:“大帥定然是比那先生強得多了。”

“噢,那可未必。”趙強哈哈一笑:“爲人師者,肚中學問自然是有的,本帥起於草莽,未曾有讀書機會,哪裡就比得上人家一輩子都在苦讀聖賢之書,怕屆時我那信手之作出來,倒是讓你笑話了。”

趙強這話倒是真的,論做詩寫詞他是肯定比不上那些一輩子都在鑽研科舉之道的秀才們的,毛筆字更是不行,哪怕是對聯他都寫不出來,若不計趙強那比這個時代多幾百年的見識,隨便從關內拎一個讀書人都要比他強得多。又與鄭國輝笑談幾句後,鄭國輝已經不再緊張,見天色還早,趙強便讓繼續出發,沿江往上游直奔三道屯,從地圖上看,兩江交匯的三道屯離此地不到一百里,照這般行軍速度,兩日後定然能趕到那裡。

出發時,趙強讓鄭國輝留下一個小隊的士兵,派人通知現在應該已經到達墨爾根的後續人馬,就在這松花江邊上等候下一步行動。

第五十五章 真實的康熙第二十二章 殺爾如殺雞!第六十章 滿洲人博物館(中)第九十七章 強徵擴軍(八)第三十六章 獻策害人第九十五章 強徵擴軍(六)第五十二章 保定屠官(上)第十一章 義不容辭第二百二十章 七殺碑第三章 不冷不熱發稿費了,請假一天第四十二章 解人之憂(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六)第十六章 酷刑(下)第九十一章 強徵擴軍(二)第三十二章 大元夢第一百零三章 征服之血(二)第六十三章 城門送行第六章 大清順民第九十四章 強徵擴軍(五)第六十章 滿洲人博物館(中)第二百零一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二)第三十四章 清原保衛戰(十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額爾古納城破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劫糧(九)第三十四章 疑惑第四十八章 事到臨頭 明哲保身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團(三)第六章 火器制勝第十九章 兵進寧古塔第二章 殺人淫威第三十二章 兵進尼布楚(七)第五十三章 巴海完了第六十一章 退婚書第三十一章 臨時擴建第二百四十章 南下劫糧(七)第二百五十三章 天才戴梓第五十四章 宮外候着第一百四十九章 定遠作戰(二十三) 三更第八十九章 兔兒嶺之戰(五)第四十三章 清原保衛戰(二十)第四十二章 巴海之死(上)第七十七章 奇襲北京(八)第十九章 阿蘭泰(求收藏)第六十二章 統統綁走第一百六十四章 馮家的婚約第六十八章 護衛第一百六十四章 馮家的婚約第五十五章 北上第五十九章 魏季第三十八章 木蘭圍場(下)第一章 又見張大海第二十六章 打他孃的第二百五十一章 準備南下第七十七章 奇襲北京(八)第一百八十二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三)第三十八章 周培公第一百七十三章 定遠銀礦(一更)第二十九章 退讓第八十章 人要靠自己第五十四章 何去何從第四十八章 糧草大營第九十六章 水晶之夜(九)第六十五章 二月驚雷發稿費了,請假一天第八十三章 來得是條大魚第四十四章 暗流涌動第十一章 招爲己用第一百五十五章 定遠作戰(二十九)第七十八章 奇襲北京(九)第十五章 酷刑(中)第九章 尚陽堡暴動(二)第六十一章 發誓第五十七章 火藥買賣第一章 松花江邊第十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七章 南懷仁、火炮第一百四十六章 定遠作戰(二十)第六十七章 通州大營第三十一章 俄國人第三十章 清原保衛戰(八)第五十六章 血洗烏拉(上)第九章 營盤(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次徹底的洗劫第三十六章 清原保衛戰(十三)第五十二章 保定屠官(上)第二百零六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七)第八章 血肉父母所賜 衣冠祖上所承第四十一章 報名第一百九十八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九)第七十二章 奇襲北京(三)第一百三十章 定遠作戰(四)第十一章 受激(求紅票)第二十九章 清原保衛戰(七)第一百零七章 征服之血(六)第八十一章 師爺劉德(求收藏)第一百零二章 征服之血(一)第二十九章 兵進尼布楚(四)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靜的尼布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