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遠作戰(十五)

左翼齊壯部成功奪取古裡河城時,趙強正站在一條黃色的河流前感慨不已。望着奔騰而下的黃色河水,趙強思緒萬千,此江即爲精奇里江,與關內的黃河一樣,此江之水亦呈黃色,因索倫語稱“黃”爲精奇裡,故得江名。路上,趙強曾問過所部一索倫軍官,從他口中得知,精奇里江流域在順治年間爲索倫、達斡爾兩部居住之地,因受沙俄侵擾,原居民大多被迫內遷到嫩江流域,現散居在精奇里江流域的索倫、達斡爾人只有數千。

精奇里江,東北的黃河!站在高處鳥瞰穿過茫茫叢林中的精奇里江,想到後世的恥辱,趙強忍不住心緒與江水一般,波瀾頓生。據他所知,精奇江裡在隋、唐時是室韋各部的分佈地,當時已有一些部落向中原王朝通貢。以後遼、金、元各代都在這些地區行使管轄權,明代曾於達斡爾族在江北的舊居地帶建立託木河、卜魯丹河等衛所,而到了滿清,此地就徹底從中國版圖消失,成爲沙皇俄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今若不取雅斯克,如何對得起兩百年前在此執衛守邊的大明將士,如何對得起列祖列宗。

精奇里江,在我趙強親眼目睹你的雄姿後,你將再也不會和中華分離,你將與黃河一樣,南北輝映,成爲哺育炎黃子孫的母親河!

.......

雅斯克城位於精奇里江上游,而下游南岸則是後世有名的“江東六十四屯”,不過此時恐怕未有六十四屯,不過三四十小村落而已,居民多爲達斡爾人和一些其他部落之人。據鄧肯及被俘俄軍交待,雅斯克城規模並不大,且與其他等地俄軍據點不同,此城並無堡壘城池,而是由三個村落髮展而成,換言之,雅斯克城只是一個不設防的村落。守兵連同被強擄的索倫與達斡爾兵,不過數百人。

一個不設防的村鎮外加少得可憐的守兵,意味着只要趙強的人馬只要趕過去,雅斯克就將宣告易主。但是這個趕過去卻讓趙強大爲頭疼,因爲首義城沒有通往雅斯克的大路,只有一些部落居民踏出的小路,一些林區更是連路也沒有一條,真正的林海,一路行進,困難重重。行進途中,更是有四名士兵在砍伐拉路大樹時非戰鬥減員。

炮兵中隊的進展更慢,在先頭部隊的開路下,輔兵們費力的拉拽四門小炮,幸好這幾天沒有下雨,否則面對泥濘的道路,趙強說不得就只能拋棄這四門炮了。

原定七天進抵雅斯克,現在卻是距雅斯克還有八十里,按目前的行軍速度,可能四天後才能到達,這比預計時間多了五天。現實的無奈讓趙強越發堅定建設遠東基本道路及交通驛站網的必要。

不知道齊壯和胡旺進展如何?俯看了一會精奇里江後,趙強從高處走下。中翼已經耽擱了五天,如果左翼和右翼也出現問題,那在九月份前結束定遠作戰就有些懸了。冬天一旦來臨,大規模的戰事只能宣告結束,在沒有有效防寒御暖裝備前,林海雪海式的戰鬥場景是不可能出現的。

冬天過後,就是康熙二十三年了,趙強提醒自己,時間不多了,滿清可以對沙俄軟弱,但絕對不會對自己軟弱的,自己與康熙將是一場生死搏鬥。

見士兵們吃完食物,體力有所恢復後,趙強下令繼續前進,在天黑前趕到下一個宿營地。

“出發!”

正在休息的軍士聽到出發命令後,連忙起身,繼續往前前行。偵察中隊已經突出十里之外,因此隊伍前進時不必擔心遭到攻擊,現在只要能夠往前走就行。唯一擔心的便是道路情況以及不可預料的天氣。

………….

“進攻!”

在西林穆丹河邊的西林穆賓斯克城,此時正進行着一場力量懸殊的戰鬥。一隊不到百人的俄軍火槍手與三百鄂溫克、達斡爾人組成的軍隊正在向對面強大的敵人發動自殺性的攻擊。

火銃大隊列陣以待,騎兵大隊甚至根本沒有出動,戰鬥就宣告結束了。隨着黑煙的消散,城內城外看到的只是一地的屍首,聽到的是未死者痛苦的叫聲。關寧軍的傷亡只有十一個士兵中銃,而俄軍卻是全軍覆沒,沒有一個生還者,火槍手和那些僞軍們表現得都很勇敢,戰鬥的士氣讓胡旺和一些軍官有些震驚。

西林穆賓斯克城的俄軍指揮官諾潘烏剋夫盡到了一個軍人的天職,他一直戰鬥衝鋒在第一線,同時也是身中鉛彈最多的,在他閉上眼睛的時候,他的胸口已經爛透。

“螳螂擋車,不自量力。”

戰鬥的輕鬆解決讓胡旺心情大好,他很不理解這些羅剎守軍爲什麼不憑城堅守,而是選擇出城決戰。直到進城之後,他才知道,原來西林穆賓斯克城的火藥儲藏在半月前被輸送到了其他地方,新的補給未來之前,城中的火藥只能供守軍進行一次冒險的賭搏。如果賭贏了,他們將獲得敵人退兵的機會。可是,他們賭輸了,他們低估了敵人的戰鬥意志與兵力。低估的後果只有一條,那就是生命的逝去。

城中的居民在目睹守軍全部陣亡後,自動打開了城門,同時他們還自發的將城內七八十名俄國人綁了起來。幾個年長的居民十分恭敬的代表城內居民請求關寧軍的進入。讓胡旺驚訝的是,在城中,他竟然發現有幾十名漢人,瞭解之後才知道,這些漢人在此生活已經三百多年了,他們的祖先是大明衛所的軍人,而他們就是那些衛軍與當地居民的後代。據這些漢人說,像他們一樣的明軍後代散居在各地的有幾千人,自大明萬曆年間遼東發生戰事後,他們便與朝廷失去聯繫,隨着時間的流逝,他們已經徹底融入當地的生活,但是有一點他們卻始終沒有忘記,那就是他們一直說漢語,用漢字,從不學習其他部族的語言文字。用其中一位老者的話說,那就是“我們生是漢人,死是漢人,無論關內如何,我們都要將漢人的血脈與文化傳承下去。”

此地有漢人的情況讓胡旺激動不已,他當即重賞了這些漢人,並且讓他們帶領關寧軍前往各個漢人聚居點,告訴他們,漢人的軍隊來了。

雖然這支自稱關寧軍的軍隊大多數是些索倫、達斡爾、鄂倫春等族人,裡面甚至還有哥薩克、羅剎人,但是畢竟是一支漢人領導的軍隊,因此城中的漢人對關寧軍的到來顯得十分高興與激動,他們歡呼着跳着,感謝上天讓他們在有生之年能夠再次見到遙遠故國的同胞。

有了這些漢人的幫助,對西林雅賓穆斯克城的接管十分順利,胡旺最後索性將民政事務全部交由這些漢人打理,而自己直專注于軍事方面的事情。

在城內漢人的陪同下,胡旺與一衆軍官巡視了一遍城池,城內的居民對於關寧軍的到來沒有表現出牴觸,因爲在俄國人的佔領下,他們的日子並不好過,現在都指望新的佔領者能給他們帶來好日子。

因嫌西林穆賓斯克這個很羅剎式的城名拗口,胡旺想了一下,對衆人道:“從今往後,此城就叫定遠城!”

第三十八章 屯兵圖古爾斯克第七十五章 奇襲北京(六)第一百七十六章 老瓜賊與天地會(上)第四十二章 訓話(求收藏)第二章 詐取璦琿城第四十七章 朕只要糧食第六十八章 護衛第一百二十章 關寧軍團(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團(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第五十五章 北上第六十八章 兵行險招(上)第二百五十五章 預備役師團第二百一十六章 炸燬城牆(下)第四十六章 北遷第二百零三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四)第二百零五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六)第二百五十一章 準備南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個老人與遼東鐵騎第十六章 春耕生產第五章 車馬行的奇怪來客第二章 新君登基(二)第五十一章 刀槍不入(下)第四十五章 彈劾明珠第七十一章 留辮不留頭第一百九十四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五)第一百零六章 征服之血(五)第二十八章 愛錢如命的才子第三十七章 上馬(求收藏)第六十四章 鴻儒取士第一百一十章 征服之血(九)第九十六章 水晶之夜(九)第二百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總結與整編(上)第三十五章 不如反了?(求收藏)第三章 寧古塔第十七章 大逃亡(二)第八十九章 兔兒嶺之戰(五)第九十五章 強徵擴軍(六)第二百二十七章 伙頭兵情報官第一百四十八章 定遠作戰(二十二)二更第三十九章 南征祭旗第一百八十一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第十二章 漢化領導小組第二百零九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三十)第三十七章 清原保衛戰(十四)第五十九章 魏季第四十六章 北遷第二百零一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二)第二十四章 盡屠 不封刀(中)第六十二章 南下!南下!第七十一章 奇襲北京(二)第一章 松花江邊第一百三十三章 定遠作戰(七)第二百一十二章 針鋒相對(求紅票)第一百六十四章 馮家的婚約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遠作戰(十五)第三十六章 羅剎人的小隊騎兵第六十三章 城門送行第三十六章 城下之盟(下)第六十五章 二月驚雷第十二章 尚陽堡暴動(五)第二百二十四章 總結與整編(中)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劫糧(九)第一百五十九章 屠刀下的歸附第五十章 刀槍不入(中)第五十九章 滿洲人博物館(上)第七十六章 奇襲北京(七)第二百三十九章 南下劫糧(六)第四十章 一文銀難倒英雄漢第五十二章 雅克薩大屠殺(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定遠作戰(一)第五十章 刀槍不入(中)第四十九章 五萬兩第二百三十三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百零五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六)第一百七十一章 黃羊野人(中)第四十三章 進攻雅克薩(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馮家的婚約第五十四章 雅克薩大屠殺(五)第二十九章 兵進尼布楚(四)第六十一章 發誓第一百五十六章 定遠作戰(三十)第六十九章 兵行險招(下)第三十九章 南征祭旗第三十八章 好一羣漢子第三十八章 屯兵圖古爾斯克第二十四章 清原保衛戰(二)求票第十九章 喪盡天良(上)第三十七章 上馬(求收藏)第四十八章 羅剎人來了!第一百零四章 征服之血(三)第十七章 大逃亡(二)第四十七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二十七章 多謝英雄第三十二章 大元夢第六十章 滿洲人博物館(中)第二百四十一章 南下劫糧(八)第十一章 義不容辭第十七章 軍工生產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