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地初開有道水

二十四顆定海珠亮起光華,那當中醞釀着的是一百年匯聚的天象,有風有雷,有雨有雪,更有酷暑嚴寒。

二十四條龍躍向那石橋,而這些龍身之上,更有一位位仙人矗立。

不曾得到定海珠的龍族,只能向那二十四龍投去羨慕的眼光,他們纔是這一次躍過碧落的主角,也更是龍盂大會的主角。

五躍碧落之巔,六躍銀河之澗!

外道之海當中流淌而來的九條河流,那當中蘊含的,是道水。

唯有定海珠可以在銀河當中暢行無阻,這是天賜下的寶物,本就是與水離不開關係,萬物的生滅,都在這二十四顆定海珠當中道盡了。

銀河滔滔,當中波浪迭起,而那水面之中,有龍.....在行!

龍.....起!

世人都只曾見得羣魚躍那龍門,又有幾人見過,那羣龍躍那天門景色?

何等壯闊?何等波瀾?何等....難以言述!

咔嚓!

春雷起落,雲龍昇天,此時一嘯開那千里波濤,看仙人乘龍而去,此時身邊諸側,那道水洶涌,當中法力被定海珠盡數阻擋而下,只餘下最純正的道蘊含,被仙人煉化。

李闢塵伸出手來,此時感悟銀河之中蘊含大道,只覺得精氣神都宛如被什麼東西清洗,在這一瞬間,便是仙身,居然也有再一次脫胎換骨的感覺。

龍與仙在銀河之中共舞,向着更加深處進發。

龐大的道與法橫壓而來,羣龍漸漸被阻塞,那原本兇猛的速度也漸漸緩和下來。

越是靠近九霄銀河,越是能感覺到其中醞釀的道有多麼澎湃,那是最古老的原初之道,當中醞釀的,是把一切都化歸於“無”的力量!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閏餘成歲,律呂調陽。

一切歸於寂靜,不生不滅,動靜有序,這就是銀河之中的道。

從這寂滅之中,要尋到生機,這就是煉化的機緣。

這裡是最接近天地初開的地方,那當中澎湃的先天根本源氣,夾雜着三清三濁,乃至於那六氣也變得完全不同。

李闢塵在感悟這些氣息,雲龍在盡力的向着深處探尋。

四周的身邊,那些龍兒也在奮力的向着裡面遊動,而那些仙人各自施展法力,在洗練自身的同時,也在操縱定海珠,發揮這些先天寶物最原初的力量。

二十四氣,是天的力量,能夠借來天威,故此能夠在這處最古老的混沌銀河內暢行無阻。

“這裡是最古老的地方,整片雲原,沒有再比九霄銀河更接近天地初開的地方了。”

有長龍開口,那當中盡是歡喜,此時藉助定海珠的力量,在此間遊蕩,那澎湃的道化作洶涌的泉水,灌注入乾涸的身軀之中,乃至於連帶身軀本身,都開始被重塑。

在天地初開的時候,一切的生靈都擁有巨大的力量,而隨着不斷的繁衍,那些強大的力量被天地所收回,不再存在於那些生靈的後代之中。

龍族有幸,得到九霄銀河,故此纔有了神龍九躍的說法,這第六躍不是誰都能躍的,只有持定海珠的人與龍,才能到這銀河之中。

也幸而這九道河流僅僅是外道之海內流淌來的,所微不足道的小小一部分而已,如果真的是外道之海澎湃而至,怕是碧落龍宮,都要從龍華天頂搬走,以避開這銀河的沖刷。

“原來如此,正因爲是最靠近天地初開時代的地域,所以纔有一入銀河習練,法力道行纔會突飛猛進。”

李闢塵聽了那龍的言語,而他自己本身,知道的則是更多。

這裡的三清三濁,恐怕是最接近於大羅封天之前,那始元玄三大氣了。

真正的最古老之源氣,而對於肉身與道,與法的洗練,所帶來的收益,則是不可估量的。

李闢塵以手結起道印,此時驚蟄珠在身邊環繞,帶着滾滾銀色雷霆,震碎道水之中蘊含的化道之力,同時把那些最古老的源氣攝出,化作晶瑩的水花,澆灌在人和龍的身軀之上。

定海珠,所定之海,不僅僅是尋常之海,更能定下外道之海。

天地初開最古老的源水,這其中蘊含着的,是藏匿了萬萬年的道與法,僅僅是靠近,那股化道的力量就要澎湃撲擊到人的臉上,如果沒有定海珠的護持,那是根本不能進入海水之中的。

外道之海的恐怖,李闢塵有親身經歷,但那並不是說海水有多麼強大,而是海水之中,藏匿的那些古老的神靈與怪物。

遮天蔽日的歿影仍舊能記得清晰,那恐怖臂膀一揮,便是有重開天地的力量。

那已經遠遠超越了地仙,恐怕臨近了天仙的威勢,因爲曾經在東雷境中感受過的,商無塵大尊的氣勢,也遠遠不如歿影。

往古有神話,講述那個東西,可能是無數地仙的元神匯聚而成,亦有說法,乃是隕落的天仙大聖,殘魂不滅,只留下一道執念不散,藉助千古之道水,化作那不滅的身軀。

正因如此,所以歿影纔不能出海,只能永生困在其中。

身邊的人不斷退後,那些定海珠的持有者,尋到了最適合他們的位置,於是盤坐下來,他們不再向着裡面深入,因爲再深入,那就有可能扛不住了。

定海珠雖然厲害,但也需要法力催動,這銀河之中,斬道定法,越是向着裡面深入,那壓力也就越大,催動定海珠所需要的法力,也就越多。

一顆珠子,護持的不僅僅是人,也有龍。

李闢塵的目光轉動,在遠處,看到了一些熟悉的影子。

有一個木傀儡,身下踏着一尊蟠龍,正在向着銀河深處進發。

太真山第二真傳,花千樹,木傀儡得道,無心有意。

目光再轉,那處有幾個武仙結伴,其中有藏鋒,有藏嵐,而領頭的那人,正是黃天涼。

許久不見的人們都出現在視野當中,他們持着定海珠,去往龍華的時候,被光華包裹,而且也不是同時到來,故此之前不曾見到,也是情理之中。

第二百三十四章 武中仙 太傷天涼,還魂走 水龍吟笛第七百零五章 黃天終落蒼茫志,地皇東皇皆道癡第八百五十二章 兇兵凶神,假託聖人第八百四十六章 又是春華,再見講道第一百零四章 小逍遙 東臨碣石,大逍遙 以觀滄海第三百二十一章 尋瘋魔 萬墟齊動,入深谷 炎青夢法第七百一十四章 八世太上鑄此身,玉塵風裡化仙人(零)了風塵第四百二十九章 虺龍封海欲噬仙第六百三十八章 倏忽坐忘三聖天第六百四十六章 天漢之下龍伯出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天道循環第八百六十八章 元易世倒亂日月第十一章 庇護之權第四百零四章 三清三尸三災話第六百五十八章 麻衣提刀殺仲買,大雨傾盆灌人間第五百二十二章 水仙臨語彼岸天第三百一十章 九嬰滅 水中火降,鎮羣神 翻海鬧江(加更)第四十一章 斬鬼人 穆尋雁傷,埋木雷 甕中捉鱉第四百五十三章 如露如電是天罡第四百零六章 天門立起歸雲原第二十六章 大巧不工,人仙布法第三百七十四章 龍衆封海呼羅迦第四百八十一章 無何有鄉三冥山第八十一章 真假面 各有手段,三清起 三辟無常第六百三十六章 九霄雲外天上星第七百五十章 青史之中畫丹青,遺塵鎮世請羣仙第六百二十七章 人祖之死天地崩第四百一十八章 人間秋世曾遇仙(二)臨江仙第二百八十九章 方寸天 雨落桃仙,頃刻見 花開一念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聖下凡拘天道第五十八章 真言語 慫妖慫話,寅虎計 涕淚橫流第五百一十一章 天罡定語如是觀第六百零六章 五方五色五行旗第八十二章 不染塵 天煉地鑄,八魔壓,八仙起法第八百零三章 逆世之人,蓬萊惡鬼第七百四十八章 天寒崩裂北海掀,太真山外遇天橋第八百七十一章 混沌起手震幽冥第二十二章 一日九骨,入道誓言第五百七十七章 仙曲天謠太乙尊第四百零七章 茅屋金殿真假宮第六百九十三章 蒼生鬼神飛流火,天音震塵闢三濁第七百五十六章 仁水取亦霸水取,仙鍾震語轉蓮燈第三百九十七章 心鬥三分風火雷第三百零六章 金蟬定 難聽雷音,大河顛 拿日擒仙第二百三十六章 問道聲 知因拿果,擎天手 火種金蓮第三百二十七章 蒙神蔽意化心魔第二百七十二章 地利寶 紫薇帝龍,五行遁 虛天難走第一百六十九章 純陽者 道人顯威,疊陽意 人力無窮第四百八十八章 是他是他還是他第二百五十章 虛陵見 三顧洞天,太上化 八十一言第一百七十六章 五道人 心魔幻境,堪破難 因果當擔第九十二章 山龍囚 再見晉元,磨劍河 元心借兵第四百六十八章 甲子風塵仍未得第二百九十章 花開處 漫天芳華,再聽道 三載如煙第四百章 白玉玄法化三清第二百零五章 見尋雁 琉璃仙酒,問峰名 山喚峨眉第四百七十二章 龍盂舞兮神女綾濤(一)朝天樂第五十一章 歲寒鬆 重劍無鋒,照地青 神物有名第八百二十二章 仙山路迢迢,卻道天遙遙第七百四十五章 奈何橋上說奈何,何人當面唾幽冥第五百零五章 世事黑白無人問第二百九十五章 道雖邇 不行不至,事雖小 不爲不成第五百四十四章 天命之言峨眉亂(上)第六百八十三章 夢裡生死念,雲中玄青仙第九十五章 喚靈臺 真靈化劍,仙武道 神劍灞水第二百五十五章 銅煙火 師父囑咐,木槿問 仙魔論道第七百零六章 一劍天罡北斗轉,一劍紅塵青雲飛第八十二章 不染塵 天煉地鑄,八魔壓,八仙起法第五百一十一章 天罡定語如是觀第八百五十二章 兇兵凶神,假託聖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西天清雨鐘聲葬第三百九十六章 十箭崩靈落凡身第一百三十四章 散修死 古仙府圖,脫身去 玉液追兵第六百一十七章 天域定人九祖現第二百二十四章 墳山裡 楊柳飄搖,祭人酒 轉世輪迴第六百七十一章 天下歸心天下事,人定勝天人間癡第七百四十七章 人道盛世天也妒,列聖在天太上出第三百六十九章 太上舉鼎入婆娑第三百四十三章 白光斬日化灰灰第三百四十七章 移山吞雲奪蓮燈第四百七十一章 饕餮吞天不相見第六百六十六章 心魔無相光與影,傀儡成身知我心第六百九十二章 白衡之上笑蒼生,蒼生愚鈍假不真第三百三十章 彌天大幻假作真第七百七十六章 列聖之秘五仙事,幽黎天內遇通幽第九十四章 烏雲鋼 三昧真火,鑄劍蓮 方寸天罡第二百四十九章 峨眉山 峨眉仙觀,照南天 南天仙門第六十四章 順天意 大道五十,逆天意 遁去其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夢劫夢醒皆由心第四百七十三章 龍盂舞兮神女綾濤(二)水雲巔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鵬持鞭降蟒神第八百四十一章 風聲石動,秋鶴鳴仙第二百六十九章 木傀仙 花千夜樹,天門開 渺人昇仙第一百零八章 紫霜宗 上官文斌,人仙戰 洞玄之威第六百六十五章 皆悉:九玄論道第五陣第五百七十五章 太上入陣鬥羣聖第二百六十九章 木傀仙 花千夜樹,天門開 渺人昇仙第六百一十四章 兵鋒盡落鬥法開第四十七章 黃天黑 二神齊至,執天意 降魔歸山第八百七十七章 此去青塵三萬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