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文若不文弱

許昌城上,燈火通明。

荀彧的臉上寫滿了疲倦,可依然堅持的站在城上,和守軍一起,抵擋着徐州軍發瘋般的攻勢。

看起來,沮鵠許攸是不打算把這個功勞讓給關羽了!

他們的目的很明確,一定要在關羽擊潰陽鄉婁圭的人馬之前,攻破許昌,捉拿漢帝劉協。

這是劉備給他們的任務。不管劉備這個人揹着什麼樣的名聲,有一點卻是無法否認,他很有人格魅力。如許攸沮鵠這樣的人,對他是俯首帖耳,恨不得把命都搭上去,以報答恩情。

特別是許攸許子遠,也算是歷經滄桑的人物。

用他的話說:“玄德公寬仁溫厚,有高祖之風。凡事一經認定,就放手去做,絕不橫加干預。”

在這一點,不管是許攸還是司馬朗,都認爲整個天下,只有董俷能和劉備相提並論。

許攸投靠劉備多年,卻寸功未立。劉備待他一如當年在袁紹麾下時一樣,親如兄弟,足以讓許攸拋棄各種私心雜念,爲劉備賣命了。但是這個命賣的,卻是比給袁紹賣命來得舒心。

荀彧鐵青着臉,目視城下潮水般退卻的徐州軍,心裡很壓抑。

曹彰走到他的身邊,輕聲說:“太傅,有點頂不住了。城裡面開始動盪起來,士兵們的士氣,也非常的低落。沮鵠這傢伙瘋了,從天亮到現在,近二十次的攻擊,有些人快要崩潰了!”

曹彰在城上,有將近二十天了。

剛上城的時候,他還是個血氣方剛,意氣風發的少年仔。但是十幾天過去,曹彰明顯成熟了。

想要讓一個人成長,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在血與火之中經受考驗。

曹彰從丞相府帶出來了五十個家將,現如今死傷超過四十人。其中絕大部分,和曹彰一起長大,年紀也就是比曹彰大上一點點,現在都不在了。昔日好友,一個個倒下,足以讓曹彰變得麻木了。臉龐比以前小了一圈,那嬰兒肥看上去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剛猛之氣。

荀彧很欣慰的看着曹彰,對他這些日子來的表現,非常滿意。

可惜了,如果曹彰能早生五六年,想必已經功成名就了吧。想到這裡,荀彧拍了拍曹彰。

“三公子不愧丞相虎子,勇猛過人……沮鵠現如今攻的越猛,其持久力也就越短。若是能撐到天亮時,徐州軍的士氣,將消耗殆盡。三公子放心當務之急,我們要讓城內安穩下來。”

“太傅有何高見?”

“非常時,當用非常手段。請三公子帶人,將許昌城內各府官員府中的人,全部抽調出來。官宦子弟,凡超過十六歲者,一律登城作戰。這樣做,至少可以讓士兵們感到一點舒暢……凡是不聽從調遣者,格殺勿論!還有,命令禁軍校尉許定,加強城內巡邏。從現在開始,任何人散播謠言,一律就地斬殺……三公子你要記住,如今這種時候,萬不可心慈手軟。”

許定,是許褚的兄弟,也是個勇武的人。

當初許褚追隨曹操的時候,從許家塢裡帶出來了幾百個族人,許定僅次於許褚。只是平日裡,大都是許褚雖曹操南征北戰,而許定則負責許昌城內的安危,所以聲名並不算顯赫。

到了現在的地步,荀彧也必須要調動禁軍這支人馬。

曹彰帶領着人下了城,荀彧仍在城上,關注着徐州軍的動靜。

很快的,第一批少年將領就來到了城上。其中有夏侯惇之子夏侯充,夏侯淵之子夏侯廉,一個個雄赳赳氣昂昂,格外的精神。這些少爺公子走上城,不但帶來了各府家兵上千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令城上的守軍士卒,感到振奮不已。

就在這時候,沮鵠再一次對許昌發起了攻擊……

這一夜對許昌人而言,無疑是極爲難過。

城上的喊殺聲徹夜不停,不時的有巨石從天而降,砸毀了許多民居。

至天亮時分,徐州軍終於停止了攻勢。雙方的死傷都非常慘重,就連荀彧,也被射中一箭。

城上的守將,請荀彧暫時回去歇息。

荀彧呢,看徐州軍一時半會兒也難以再發起攻擊,就拖着疲憊的身子回到家中。倒在榻上,一下子就睡了過去。這一覺直睡到了天黑,纔算是恢復了精神。

唐氏讓下人煮了一點麪湯,端過來給荀彧充飢。

一口麪湯還沒有嚥下去,就聽遠處一聲轟隆巨響,緊跟着喧譁聲起,喊殺聲迴盪蒼穹。

“怎麼回事?”

荀彧放下碗,呼的起身。

剛剛跑出府門,就見夏侯充飛馬趕來,“太傅,大事不好了。西城守將開關投降,鍾家反了!”

荀彧一下子沒反應過來,“鍾家?”

“就是那已故太常鍾繇之弟,鍾演……他反了!”

老鍾家怎麼會反了?

荀彧下意識的一個哆嗦,厲聲喝道:“命許定奪回西門,把徐州軍給我趕出去……夏侯充,你兄弟立刻登城禦敵。命曹彰帶人,鎮壓城中逆賊。還有,各府家眷,都前去丞相府集結。”

許昌,已變成了屠場。

荀彧吩咐完畢,立刻點齊隨行兵馬,往西城趕去。

但行了一半,他突然勒住了坐騎。

wωω ⊙tt kan ⊙¢Ο

不對……

鍾家爲什麼會反?這裡面肯定有文章。如今全城的兵馬都已經調起來,皇城豈不是鬆懈了?

“曹泰樂肇,隨我前去皇宮!”

荀彧也說不上原因,但直覺的反應,此事定然和那位漢帝有關。曹泰是曹仁的兒子,年十八歲,樂肇是樂進之子,已經及冠。這二人從許昌之戰一開始,就跟隨在荀彧的身邊作戰。

雖然不知道荀彧爲什麼突然改變了主意,可兩個人,還是很快的跟在了荀彧的身後。

在半路上,正遇到曹彰解決了鍾會的家人,帶着人馬往城上去。說來也是巧合,鍾演開城,鍾家的人作亂時,曹彰正好在鍾家的附近巡邏,和鍾家的人相遇,接下來就是一場慘殺。

鍾家連帶家將,滿門上下三百多人,被曹彰全部斬殺,其中也包括了鍾繇的長子鍾毓。

面對這樣的事情,曹彰是不會有半點心慈手軟。荀彧的話,仍在耳邊迴響,他怎可能放過對方?

“太傅,我們不去城上,爲何要往皇城?”

“我擔心,我擔心有人在搞是非!”

荀彧也來不及解釋,一路上打馬揚鞭。曹彰雖然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依舊跟隨在荀彧身後。

皇城宮門大開!

當荀彧帶着人趕到的時候,正好看見劉協在馬日磾等人的攙扶下,往輦車上走。

“皇上,你這是要去哪兒?”

荀彧厲聲喊喝。

馬日磾黃宛嚇了一跳,而劉協的腿肚子也一抖,險些從輦車上摔下來。

見荀彧帶着人趕來,馬日磾黃宛也知道,這事情敗露了。原來,早在劉備開始攻打汝南的時候,劉備就以他老丈人的名義,寫了一封書信,偷偷的送來了許昌。而當時,許昌城內正在備戰,曹操已經出征趕往酸棗,城內的守衛,處於短暫的真空中。這信,就通過馬日磾,到了劉協的手裡。

劉備在信中,用詞誠懇。

說這外面奸臣當道,又有逆賊巧立名目,在長安稱帝。朝綱不振,皇上應該自強不息。我劉備雖然沒什麼本事,可也知道忠君之道。所以請皇上來徐州,我願輔佐皇上,中興漢室。

劉協本來就不是一個老實的主兒。

之所以一直不吭聲,是被曹操給殺的怕了。此前,輔國將軍伏完曾密謀作亂,被曹操好一頓狠殺。結果是,殺得滿朝文武,幾乎沒有人聽從劉協的話語,除了少數幾個陪着劉協從雒陽到長安,從長安到許昌的老臣子之外,整個許昌都是曹操的人,他想翻騰也翻騰不起來。

現如今,機會來了……

馬日磾等人一見事情敗露,厲聲喝道:“宿衛,攔住他們,保護皇上離開!”

老黃宛都多大的年紀了,也抽出寶劍,帶着人往前衝。這千餘宿衛,都是忠於劉協的大臣,從家中抽調出來的私兵。可是想要和荀彧身邊這些兵馬抗衡,卻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

曹彰一馬當先,擰槍把黃宛挑殺。

一羣如狼似虎的士卒,在曹泰和樂肇的帶領下,把宿衛殺得七零八落。不過趁此機會,劉協登上了輦車,大聲喊道:“老太尉,快走,我們快走!”

馬日磾催促車輛,往西城方向趕去。

荀彧帶着一支人馬追上去拼死攔住輦車的去路。馬日磾一個不小心,從輦車上摔落,被後面的馬蹄踩碎了腦袋。鮮血合着腦漿,流淌了一地。而劉協恍若未見,仍在催促車輛前行。

“皇上,往哪裡走!”

正前方,一支人馬攔住了輦車的去路。

爲首大將滿身鮮血,胯下馬掌中刀,殺氣騰騰。

正是禁軍校尉許定領人趕到。

這時候曹泰樂肇也領着人過來,荀彧催馬上前,冷聲道:“皇上如此匆忙,卻是要往何處?”

劉協這會兒被嚇得說不出話來,面色煞白。

荀彧對許定說:“將軍,請護送皇上回宮……從現在開始,皇城未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入。”

“喏!”

許定二話不說,命人拉着輦車往回走。

荀彧忍不住長出了一口氣,帶着曹泰和樂肇,往西城方向去。叛亂雖平定,可麻煩未解決啊。

突然間卻他又好像想起了什麼,問道:“曹彰呢?三公子去了何處?”

“三公子進皇宮了!”

“進皇宮?”

荀彧一哆嗦,啊的一聲大叫,“曹泰,你二人剛纔可在輦車上,看到大小姐的身影?”

曹泰和樂肇一怔,搖搖頭,輕聲道:“未曾見到!”

大小姐,是指皇后曹節,也就是曹操的長女。劉協出逃,曹節不可能不知道。她沒有隨劉協走,難道說……

“不好,我們回去!”

荀彧撥轉馬頭,帶着人再次趕往皇宮。

可是當他進了宮門時,卻發現許定帶着兵馬,一個個面帶苦笑。而曹彰站在車轅上,扯住了不停顫抖的漢帝,一隻手握着一把短劍,雙目通紅若同滴血,怒喊道:“狗賊,還我姐姐命來!”

“三公子,不要……”

荀彧叫喊着,想要阻攔曹彰。

但是已經完了!

曹彰手持短劍,一劍戳進了劉協的胸口。劉協一聲慘叫,而曹彰手中的短劍,卻順勢一轉,把劉協的心,硬是給挖了出來。許定等人目瞪口呆。荀彧感到輦車前,劉協的血,噴了他一臉。

“三公子,你怎麼……”

“這狗皇帝,殺了我大姐!”

曹彰和姐姐曹節的關係非常好,曹節比曹彰大很多,而曹彰的母親卞夫人身體不好,小時候一直是曹節照顧曹彰。

荀彧握緊了拳頭,突然轉過身,對許定等人喊道:“記住,你們什麼都沒看到,聽見了沒有?”

許定等人躬身應命。

荀彧把曹彰拽下了輦車,扭頭對曹泰說:“你們陪三公子,將大小姐帶回府中去。記住,沒有我的命令,爾等一句話都不許說。否則,休怪我不講情面……許定,打掃車輛,把皇上扶進去。”

荀彧用了一個扶字,那言下之意是告訴許定:記住,皇上還活着!

漢室的確是已衰落了,可是隨着長安的崛起,情況變得很複雜。劉協不管怎麼說,還是皇帝。殺皇帝的罪名,至少從目前來說,絕不是任何人,任何諸侯,能夠承受的起的罪名。

若是傳揚出去,許昌必亂。

怎麼辦呢?

荀彧坐在金鑾寶殿的臺階上,苦思冥想着解決的辦法。

沮鵠見未能接出劉協,也就沒有在調動兵馬。這一夜,所有人都在莫名的惶恐之中渡過。

第178章 武夫爭雄第386章 建安二年的雪(二)第424章 錦帆賊(二)第259章 紛亂開局第407章 大軍天降第155章 流言四起第389章 沙門護法第180章 疑似太平盛世來第371章 長安之亂(三)第424章 錦帆賊(二)第35章 破羌之難第53章 追悔莫及第416章 空城第85章 南宮鉅變第380章 魯肅獻策合縱第144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二)第53章 追悔莫及第341章 大戰起,誰是晃去(完)第41章 反目成仇(1)第299章 鏖戰(二)第261章 雞鹿塞(一)第378章 請君移駕長門宮第121章 虎女營第144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二)第252章 忠奸難辨第438章 另有蹊蹺第411章 呂蒙獻三關第346章 昔日重現第68章 斷頭溝第234章 一個小人物第400章 獅虎第225章 誰逼迫誰?第263章 雞鹿塞(三)第218章 孺子心歹毒(一)第453章 張任露崢嶸(二)第306章 沙沙有心事(一)第62章 圉城論太平第447章 覆沒第473章 四猛八大錘(一)第285章 亂亂亂(二)第20章 董衛聯姻(1)第235章 滎陽大戰(一)第410章 董西平單刀赴會(一)第369章 長安之亂(一)第449章 賈詡二謀荊襄(二)第222章 大文章第355章 孫劉聯盟第114章 明主條件第8章 大姐(2)第210章 雪鬼追蹤第237章 戲志才之死第14章 殺戮(二)第11章 馬奴小鐵(2)第202章 泰山賊(二)第277章 雒陽烽火紀(一)第477章 四猛八大錘(五)第417章 議和第422章 五蠻第12章 心思(1)第463章 溫侯(一)第466章 溫侯(四)第105章 父子相逢第161章 韓與馬(三)第311章 沙摩柯回家第176章 西園立八校(一)第359章 小溫侯(二)第228章 狼煙四起第46章 武夫無名第149章 憐香惜玉否第353章 鳳雛第一謀第158章 天人感應第142章 董俷進雒陽第8章 大姐(2)第159章 韓與馬(一)第37章 再遇裴元紹第148章 鸞衛軍第30章 身處險境(2)第401章 關中橋頭堡(一)第498章 決戰之一子絕殺第5章 欲學萬人敵(1)第331章 涼州詞第142章 董俷進雒陽第1章 重生(1)第311章 沙摩柯回家第368章 各方雲動第216章 昭寧大事記(三)第158章 天人感應第392章 十年(二)第377章 長安之亂第459章 亂局(三)第405章 水淹七軍(二)第319章 大決戰(二)第284章 亂亂亂(一)第7章 金城破羌(1)第228章 狼煙四起第326章 盧龍塞第165章 北宮校尉第269章 殺胡令第160章 韓與馬(二)第44章 巨魔士(一)